•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Waymo CEO德國宣布:全球部署自動駕駛、服務全行業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Waymo首席執行官約翰·克拉夫茨克(John Krafcik)在2019年IAA法蘭克福車展開幕式上發表演講,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和總統馬特斯,全面介紹了Waymo的起源和愿景,最新的測試數據,最新的技術迭代和國際化進展。最重要的是,John Krafcik宣布,在合作伙伴的幫助下,Waymo計劃在全球部署Waymo自動駕駛系統,為許多不同的行業提供服務。除了Robo-Taxi,首先突破的是重卡自動駕駛的商業化,以及與更多主機廠的合作。以下是本次演講的重點內容:1。Waymo是一家技術公司,它的目標是打造世界上最有經驗的司機,讓人和物在世界各地移動更安全、更容易;2.Waymo的公共道路測試數據超過1600萬英里,模擬測試里程超過160億英里;3.Waymo正在測試第二款車型平臺捷豹I-PACE,搭載第五代自動駕駛軟件。該傳感器將配備具有全天候能力的傳感器和革命性的新型激光雷達,與第四代技術相比,性能有一個數量級的變化;4.我們正在底特律與麥格納合作開設全球首家L4自動駕駛集成工廠,供應商包括博世、法雷奧、歐司朗等。5.國際合作方面,分別與雷諾、日產簽署合作,探索在日本提供人貨移動服務;6.在商業化方面,除了推廣Robo-Taxi服務,我們還在測試自動駕駛重型卡車,并與重型卡車生態系統的業主、卡車制造商和一級供應商合作;此外,我們也在尋求與OEM的合作;7.Waymo認為有很大的機會一起重新定義世界:包括通勤、物流、安全、生產力、城市設計等等;8.發布了一段Waymo自動駕駛的測試視頻,解釋了為什么Waymo不做L2和L3,只做全自動駕駛L4和L5。根據約翰·克拉夫茨克的發言,車志軍在不影響原意的情況下整理了一下:01 Waymo是什么?首先,Waymo不是Google其次,Waymo不是車企;最后,Waymo不是一家自動駕駛汽車公司。事實上,Waymo是一家技術公司,正在打造世界上最有經驗的自動駕駛程序:Waymo Driver。Waymo的使命是讓世界各地的人和物更安全、更容易地移動。全球每年有135萬人死于交通事故。全球每年有5000萬人在車禍中受傷,其中三分之二的人一生都會卷入酒駕事故。這些事件大多有一個核心問題:在94%的情況下,人為錯誤是根本原因。此外,在許多發達國家,超過20%的成年人因視力障礙或其他殘疾而無法駕駛。全自動駕駛技術有望改善道路安全,為數百萬人帶來新的出行選擇。在過去的10年里,Waymo的團隊一直在試圖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這么想:在過去的十年里,Waymo的司機們通過了世界上最長、最難的駕駛考試。Waymo的司機已經在美國超過25個城市的公共道路上行駛了超過1600萬公里,在模擬環境中行駛了超過160億公里。這相當于人類幾百年的駕駛經驗,這種經驗對Waymo團隊中的每一個Waymo司機都是有益的。02Waymo的由來2009年,谷歌的創始人雇傭了一小群工程師開始了一個自動駕駛汽車項目。這些工程師的目標是在舊金山周圍具有挑戰性的道路上自動駕駛10多條160公里的路線。要求非常高——每個挑戰都必須在沒有任何人為干預的情況下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在大約一年的時間里,他們成功了。下面的視頻可以展示當時遇到的一些挑戰。這將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演示視頻,這是今天任何自動駕駛公司都要做的事情,但它是在大約10年前完成的。早期的成功讓谷歌相信這項技術值得追求,于是開始尋找商業化的最佳方式。03Waymo不做L2和L3的原因是,谷歌的第一個想法是推出一款可以在高速公路上自動駕駛的產品。可以放開手腳,但還是需要司機的監督。當時這個產品的內部名稱是:自動駕駛儀。在制定了以下測試規程后,招聘了數十名員工進行測試:1。我們必須全神貫注于道路,時刻注意道路;2.你可以把手從方向盤上拿開,但你必須保持警惕。3.通過車內攝像頭監督測試人員。如果你不遵守這些規則,測試就結束了。那是2013年初。有人想猜猜發生了什么嗎?讓我展示給你看...有個測試員邊開車邊發短信。另一個測試者用筆記本電腦給手機充電。還有一個化了妝,卷了睫毛的測試員...最后一個視頻讓Waymo關閉了自動駕駛——經過了數周的測試——因為測試司機在以每小時90公里的速度行駛時睡著了。現在,好消息是Waymo已經獲得了對一個實際問題的寶貴見解。Waymo的自動駕駛系統非常先進:它使用了多個攝像頭、雷達和激光雷達,以及一臺巨大的機載計算機。事實上,它是如此先進,以至于人類駕駛員變得過于舒適。所以我意識到這是駕駛輔助技術的一個大問題——做得越好,人類就越有可能過于信任它。因此,2013年,以激勵決心為中心,我們堅信,要解決道路安全問題,為所有人提供出行機會,唯一的辦法就是徹底脫離這個圈子。當時我們承諾完全獨立,沒有司機監管,沒有駕照。在當時,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具有以下三個關鍵要素的項目:1。致力于提供完全自主的技術,不受“駕駛輔助”系統的干擾;2.在新興的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的前沿,有一個龐大的軟件工程師團隊;3.承諾不僅開發軟件,還開發硬件,包括地圖、雷達和激光雷達技術。因此,Waymo在2013年啟動了Firefly,利用Waymo的第三代技術開發了一種低速車輛,可以讓人在城市中穿梭。兩年后的2015年,Waymo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開放道路上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完全自動駕駛。04Waymo致力于全自動駕駛系統2016年,隨著這一里程碑式的征程,Waymo正式從谷歌的一部分獨立出來,成為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一家獨立公司。接著,Waymo讓Firefly退役,并首次與菲亞特克萊斯勒美國公司及其Pacifica小型貨車合作,將Waymo的第四代硬件放在Pacifica小型貨車上。Waymo意識到,Waymo的未來不是做車企,也不是和車企競爭。并明確找到自己的定位——為全世界提供Waymo自動駕駛系統。Waymo將試圖讓汽車領域的現有公司生存下來,而不是摧毀它們。因此,Waymo與Avis和AutoNation等公司合作,幫助管理我們的車隊,滿足他們的需求。2018年,Waymo與捷豹路虎合作,為Waymo團隊增加了第二款車型捷豹I-Pace,搭載第五代Waymo自動駕駛系統。這種全新的系統增加了全天候和全年氣象環境的傳感器能力,新的傳感模式和革命性的新激光雷達。與第四代技術相比,性能發生了數量級的變化,成本也是如此。Waymo正在與合作伙伴Magna合作,并剛剛在密歇根州底特律市中心開設了世界上第一家100%致力于自動駕駛集成的工廠。第一批30輛車目前在Waymo位于加州的工廠,正在準備開發和測試。此外,他們還與捷豹路虎以及博世、法雷奧、歐司朗等一線供應商密切合作。第一批Pacificas和I-pace將在Waymo One的公共叫車應用程序上投入使用。2018年12月,Waymo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推出了Waymo One。不過,Waymo也計劃與合作伙伴合作,讓Waymo自動駕駛系統發揮作用。今年早些時候,Waymo與雷諾和日產簽署了一項協議,探索在法國和日本為乘客和送貨提供移動服務。05Waymo One then Waymo的服務始于2017年4月,當時首次邀請公眾加入Waymo的EarlyRider項目。經過一年半的學習,2018年12月,Waymo邁出了一大步,推出了公共汽車服務Waymo One。現在,超過1000名乘客通過移動應用程序使用Waymo全自動汽車。自2017年以來,Waymo一直在小規模完全無人駕駛模式下進行測試——沒有經過訓練的人類駕駛員。現在已經開始負責任地為鳳凰地區的乘客提供更多的無人駕駛服務。以下視頻是乘客第一次體驗全自動駕駛時的反應:06Waymo將服務更多行業,那么Waymo的未來和技術的部署會是怎樣的?在合作伙伴的幫助下,Waymo計劃在全球部署Waymo自動駕駛系統,為許多不同的行業提供服務。Robo-Taxi是Waymo自動駕駛系統的一個應用。此外,Waymo的技術可以讓卡車運輸更加安全和強大,滿足世界許多地方對更多司機的迫切需求。Waymo已經在美國各地的八級卡車(重型卡車)上對Waymo司機進行了道路測試,目前正在與生態中的所有參與者——托運人、卡車制造商和一流供應商——密切合作,以確保成功部署。交付也是一個重要的機會。Waymo現在正在與AutoNation等合作伙伴進行測試,以快速向他們的經銷商交付汽車零部件。OEM合作伙伴也有興趣與他們的客戶分享Waymo自動駕駛系統。總結完全自動駕駛的路很長,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當然,在過去的10年里,Waymo學到了一些關鍵的東西。以下是約翰·克拉夫茨克的一些總結。第一,每一步都很重要。盡管這一領域的早期進展似乎很快,但Waymo發現,要實現規模、安全性和魯棒性,以及理解如何取悅乘客,需要時間和大量努力。沒有捷徑可走。第二,Waymo一個人做不到。是Waymo服務過的合作伙伴和社區的幫助。這些合作伙伴幫助Waymo擁抱更多自動駕駛的可能性。Waymo看到了一個更大的愿景,并有一個很好的機會一起重新定義世界的許多方面-通勤,物流,安全,無障礙,生產力,城市設計……諸如此類。Waymo首席執行官約翰·克拉夫茨克(John Krafcik)在2019年IAA法蘭克福車展開幕式上發表演講,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和總統馬特斯,全面介紹了Waymo的起源和愿景,最新的測試數據,最新的技術迭代和國際化進展。最重要的是,John Krafcik宣布,在合作伙伴的幫助下,Waymo計劃在全球部署Waymo自動駕駛系統,為許多不同的行業提供服務。除了Robo-Taxi,首先突破的是重卡自動駕駛的商業化,以及與更多主機廠的合作。以下是本次演講的重點內容:1。Waymo是一家技術公司,它的目標是打造世界上最有經驗的司機,讓人和物在世界各地移動更安全、更容易;2.Waymo的公共道路測試數據超過1600萬英里,模擬測試里程超過160億英里;3.Waymo正在測試第二款車型平臺捷豹I-PACE,搭載第五代自動駕駛軟件。該傳感器將配備具有全天候能力的傳感器和革命性的新型激光雷達,與第四代技術相比,性能有一個數量級的變化;4.我們正在底特律與麥格納合作開設全球首家L4自動駕駛集成工廠,供應商包括博世、法雷奧、歐司朗等。5.國際合作方面,分別與雷諾、日產簽署合作,探索在日本提供人貨移動服務;6.在商業化方面,除了推廣Robo-Taxi服務,我們還在測試自動駕駛重型卡車,并與重型卡車生態系統的業主、卡車制造商和一級供應商合作;此外,我們也在尋求與OEM的合作;7.Waymo認為有很大的機會一起重新定義世界:包括通勤、物流、安全、生產力、城市設計等等;8.發布了一段Waymo自動駕駛的測試視頻,解釋了為什么Waymo不做L2和L3,只做全自動駕駛L4和L5。根據約翰·克拉夫茨克的發言,車志軍在不影響原意的情況下整理了一下:01 Waymo是什么?首先,Waymo不是Google其次,Waymo不是車企;最后,Waymo不是一家自動駕駛汽車公司。事實上,Waymo是一家技術公司,正在打造世界上最有經驗的自動駕駛程序:Waymo Driver。Waymo的使命是讓世界各地的人和物更安全、更容易地移動。全球每年有135萬人死于交通事故。全球每年有5000萬人在車禍中受傷,其中三分之二的人一生都會卷入酒駕事故。這些事件大多有一個核心問題:在94%的情況下,人為錯誤是根本原因。此外,在許多發達國家,超過20%的成年人因視力障礙或其他殘疾而無法駕駛。全自動駕駛技術有望改善道路安全,為數百萬人帶來新的出行選擇。在過去的10年里,Waymo的團隊一直在試圖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這么想:在過去的十年里,Waymo的司機們通過了世界上最長、最難的駕駛考試。Waymo的司機已經在美國超過25個城市的公共道路上行駛了超過1600萬公里,在模擬環境中行駛了超過160億公里。這相當于人類幾百年的駕駛經驗,這種經驗對Waymo團隊中的每一個Waymo司機都是有益的。02Waymo的由來2009年,谷歌的創始人雇傭了一小群工程師開始了一個自動駕駛汽車項目。這些工程師的目標是在舊金山周圍具有挑戰性的道路上自動駕駛10多條160公里的路線。要求非常高——每個挑戰都必須在沒有任何人為干預的情況下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在大約一年的時間里,他們成功了。下面的視頻可以展示當時遇到的一些挑戰。這將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演示視頻,這是今天任何自動駕駛公司都要做的事情,但它是在大約10年前完成的。早期的成功讓谷歌相信這項技術值得追求,于是開始尋找商業化的最佳方式。03Waymo不做L2和L3的原因是,谷歌的第一個想法是推出一款可以在高速公路上自動駕駛的產品。可以放開手腳,但還是需要司機的監督。當時這個產品的內部名稱是:自動駕駛儀。在制定了以下測試規程后,招聘了數十名員工進行測試:1。我們必須全神貫注于道路,時刻注意道路;2.你可以把手從方向盤上拿開,但你必須保持警惕。3.通過車內攝像頭監督測試人員。如果你不遵守這些規則,測試就結束了。那是2013年初。有人想猜猜發生了什么嗎?讓我展示給你看...有個測試員邊開車邊發短信。另一個測試者用筆記本電腦給手機充電。還有一個化了妝,卷了睫毛的測試員...最后一個視頻讓Waymo關閉了自動駕駛——經過了數周的測試——因為測試司機在以每小時90公里的速度行駛時睡著了。現在,好消息是Waymo已經獲得了對一個實際問題的寶貴見解。Waymo的自動駕駛系統非常先進:它使用了多個攝像頭、雷達和激光雷達,以及一臺巨大的機載計算機。事實上,它是如此先進,以至于人類駕駛員變得過于舒適。所以我意識到這是駕駛輔助技術的一個大問題——做得越好,人類就越有可能過于信任它。因此,2013年,以激勵決心為中心,我們堅信,要解決道路安全問題,為所有人提供出行機會,唯一的辦法就是徹底脫離這個圈子。當時我們承諾完全獨立,沒有司機監管,沒有駕照。在當時,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具有以下三個關鍵要素的項目:1。致力于提供完全自主的技術,不受“駕駛輔助”系統的干擾;2.在新興的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的前沿,有一個龐大的軟件工程師團隊;3.承諾不僅開發軟件,還開發硬件,包括地圖、雷達和激光雷達技術。因此,Waymo在2013年啟動了Firefly,利用Waymo的第三代技術開發了一種低速車輛,可以讓人在城市中穿梭。兩年后的2015年,Waymo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開放道路上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完全自動駕駛。04Waymo致力于全自動駕駛系統2016年,隨著這一里程碑式的征程,Waymo正式從谷歌的一部分獨立出來,成為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一家獨立公司。接著,Waymo讓Firefly退役,并首次與菲亞特克萊斯勒美國公司及其Pacifica小型貨車合作,將Waymo的第四代硬件放在Pacifica小型貨車上。Waymo意識到,Waymo的未來不是做車企,也不是和車企競爭。并明確找到自己的定位——為全世界提供Waymo自動駕駛系統。Waymo將試圖讓汽車領域的現有公司生存下來,而不是摧毀它們。因此,Waymo與Avis和AutoNation等公司合作,幫助管理我們的車隊,滿足他們的需求。2018年,Waymo與捷豹路虎合作,為Waymo團隊增加了第二款車型捷豹I-Pace,搭載第五代Waymo自動駕駛系統。這種全新的系統增加了全天候和全年氣象環境的傳感器能力,新的傳感模式和革命性的新激光雷達。與第四代技術相比,性能發生了數量級的變化,成本也是如此。Waymo正在與合作伙伴Magna合作,并剛剛在密歇根州底特律市中心開設了世界上第一家100%致力于自動駕駛集成的工廠。第一批30輛車目前在Waymo位于加州的工廠,正在準備開發和測試。此外,他們還與捷豹路虎以及博世、法雷奧、歐司朗等一線供應商密切合作。第一批Pacificas和I-pace將在Waymo One的公共叫車應用程序上投入使用。2018年12月,Waymo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推出了Waymo One。不過,Waymo也計劃與合作伙伴合作,讓Waymo自動駕駛系統發揮作用。今年早些時候,Waymo與雷諾和日產簽署了一項協議,探索在法國和日本為乘客和送貨提供移動服務。05Waymo One then Waymo的服務始于2017年4月,當時首次邀請公眾加入Waymo的EarlyRider項目。經過一年半的學習,2018年12月,Waymo邁出了一大步,推出了公共汽車服務Waymo One。現在,超過1000名乘客通過移動應用程序使用Waymo全自動汽車。自2017年以來,Waymo一直在小規模完全無人駕駛模式下進行測試——沒有經過訓練的人類駕駛員。現在已經開始負責任地為鳳凰地區的乘客提供更多的無人駕駛服務。以下視頻是乘客第一次體驗全自動駕駛時的反應:06Waymo將服務更多行業,那么Waymo的未來和技術的部署會是怎樣的?在合作伙伴的幫助下,Waymo計劃在全球部署Waymo自動駕駛系統,為許多不同的行業提供服務。Robo-Taxi是Waymo自動駕駛系統的一個應用。此外,Waymo的技術可以讓卡車運輸更加安全和強大,滿足世界許多地方對更多司機的迫切需求。Waymo已經在美國各地的八級卡車(重型卡車)上對Waymo司機進行了道路測試,目前正在與生態中的所有參與者——托運人、卡車制造商和一流供應商——密切合作,以確保成功部署。交付也是一個重要的機會。Waymo現在正在與AutoNation等合作伙伴進行測試,以快速向他們的經銷商交付汽車零部件。OEM合作伙伴也有興趣與他們的客戶分享Waymo自動駕駛系統。總結完全自動駕駛的路很長,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當然,在過去的10年里,Waymo學到了一些關鍵的東西。以下是約翰·克拉夫茨克的一些總結。第一,每一步都很重要。盡管這一領域的早期進展似乎很快,但Waymo發現,要實現規模、安全性和魯棒性,以及理解如何取悅乘客,需要時間和大量努力。沒有捷徑可走。第二,Waymo一個人做不到。是Waymo服務過的合作伙伴和社區的幫助。這些合作伙伴幫助Waymo擁抱更多自動駕駛的可能性。Waymo看到了更大的愿景,有很大的機會一起重新定義世界的許多方面——通勤、物流、安全、無障礙、生產力、城市設計等等。

    標簽:捷豹路虎日產發現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2020年投產 特斯拉在美建第五條生產線

    日前,特斯拉對外宣布,正在準備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弗里蒙特工廠建造第五條生產線。不久之后,公司的ModelY車型將會在這里進行生產。

    1900/1/1 0:00:00
    沃爾沃承認特斯拉在能源效率方面遠遠領先

    據electrek報道,沃爾沃極星(Polestar)的一位高管坦率地承認,“特斯拉在能源效率方面遠遠領先于其他所有公司”,沃爾沃將不得不迎頭趕上,或尋找其他競爭方式。

    1900/1/1 0:00:00
    電池回收的“黑江湖”

    圖片來自“億歐網”三年前瞅準了“風口”,投入大幾千萬成立電池回收企業的陳亮(化名),最近卻有些一籌莫展。不知道為什么,他和同行預料中的電池回收“小高峰”并沒有如期而至。

    1900/1/1 0:00:00
    特斯拉正在對其弗里蒙特工廠進行部分升級

    9月12日,據國外媒體報道,特斯拉正在對其弗里蒙特工廠進行部分升級,其中包括在該工廠屋頂上安裝一個新的太陽能電池陣列和一個新的超級充電站。

    1900/1/1 0:00:00
    我國研發成功大功率氫燃料電池:100KW功率 可用于客車、重卡

    據官網介紹,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氫燃料燃料電池電池發動機系統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的公司,已形成以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為核心,

    1900/1/1 0:00:00
    天津工廠提產能投新品 助力一汽-大眾搶市場

    王國富表示,探岳混合動力GTE車型、COUPESUV車型以及奧迪X78等都將陸續在天津工廠量產,目前這幾款新產品都已進入了預批量生產調試階段。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