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資本的角度來看,‘李書福’這次真的很美!
“鑒于吉利成功入股德國戴姆勒股份公司并成為第一大股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業人士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達了由衷的欽佩。他認為,無論接下來如何發展,李書福都貢獻了一個堪稱“教科書式”的經典案例”,但過度贊揚也掩蓋了此次持股背后的真實色彩。2月24日,吉利控股集團在其官方微信上宣布,其子公司吉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所有,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管理)已收購戴姆勒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戴姆勒”)9.69%的表決權股份通過海外企業實體Tenaclou 3 Prospect Investment Lim ITED在二級市場上市,從而成為戴姆勒最大的單一股東,并將長期持有戴姆勒。隨后,戴姆勒也在官方平臺上確認,吉利擁有超過1.036億股投票權,市值近90億美元(約合500億元人民幣)。李書福的“瘋狂之舉”顯然超出了中國人的想象,而超出想象的是他資本運作的高水平技巧。戴姆勒的股權分散,股東結構穩定。歷史上,戴姆勒唯一的一次發行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當時它通過可轉換債券引入了卡塔爾和科威特兩個主權基金。在李書福進入之前,科威特投資局是戴姆勒的第一大股東,占股6.8%。然而,在戴姆勒拒絕增發股份后,堅持不懈的李書福果斷采取了在二級市場收購的方式。通過復雜的資本運作和金融工具衍生產品,李書福成功規避了德國3%和5%股權收購的強制披露紅線。披露當天,一筆大規模的股票交易悄然完成,打破了戴姆勒十年來穩定的股權結構,并煽動吉利汽車上市公司在一天內市值增加100億。然而,在贊譽平息后,創造歷史的李書福也觸動了同行和監管機構的敏感神經。對于戴姆勒在中國的現有合資伙伴北汽集團和比亞迪,或其子公司戴姆勒的競爭對手沃爾沃,以及確保德國本土企業技術和管理結構安全的德國監管機構來說,這不是一筆容易的交易。不僅如此,到目前為止,李書福與戴姆勒首席執行官dieter zetsche之間不為人知的協議,以及吉利在金融投資之外的合作需求,也引起了人們的無限想象。與科威特投資局仍然只是一家金融投資者,戴姆勒的現有股東大多是純粹的金融投資不同,李書福的呼吁高調而直接:他希望與戴姆勒在電動汽車和智能出行方面進行合作。作為證據,該公司尋求加入戴姆勒監事會但遭到抵制的消息不斷傳出。2月28日,國內媒體報道稱,李書福在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否認尋求戴姆勒監事會席位,稱“這不是我目前關注的重點”。“從短期來看,吉利入股戴姆勒將只是一項財務投資。”上述專業人士也表示。他還指出,戴姆勒作為德國傳統企業的監事會,并不容易進入。監事會是一個以經濟名人為主的“圈子”,李書福很難融入其中。盡管如此,吉利集團旗下的沃爾沃汽車還是掀起了軒然大波。由于母公司吉利投資了戴姆勒,戴姆勒是卡車制造巨頭沃爾沃集團的主要競爭對手,沃爾沃汽車“不受信任”的首席執行官哈坎·薩繆爾森失去了連任集團董事會成員的可能性。不得不提的是,對于國內行業來說,李書福成為“中國車企入股戴姆勒”的新聞主角,確實是一個意外。多年來,業界一直認為主角是國有汽車企業集團北汽集團,北汽集團已開始與戴姆勒進行全方位合作。李書福進軍中國讓北汽集團從2012年開始尋求,2015年幾乎達成的與戴姆勒交叉持股的計劃再次受到關注。經濟觀察報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由于北汽的國企身份操作復雜,該計劃尚未取得進展。看起來……
做好充分準備。在吉利宣布入股戴姆勒的第二天,戴姆勒和北京奔馳聯合宣布將投資119億元在北京成功建設一個全新的豪華汽車生產基地,并再次強調雙方將啟動從傳統燃油車到電動汽車的全方位合作。此外,在吉利入股戴姆勒前夕,戴姆勒入股北汽新能源正式獲批,戴姆勒成為合資伙伴下持有兩家上市公司股份的外資汽車公司。據悉,根據與北汽新能源簽署的協議,雙方未來將在電動汽車技術層面進行合作,此次合作對雙方具有排他性和約束力。“沒有人知道吉利和戴姆勒將如何發展,但戴姆勒和北汽新能源之間的協議有限制,戴姆勒是一家有嚴格合規要求并堅持這一要求的公司。”一位熟悉北汽新能源的人士表示。巧妙規避監管紅線在過去的一周里,業內一直在試圖解讀和探索李書福是如何“悄悄”收購戴姆勒近10%的股份的。一個共識是,從2017年9月發起持股要約到今年2月24日的公開投資結果,李書福和dieter zetsche進行了真誠的討論。目前還不知道dieter zetsche的內心是否經歷了掙扎,但這位來自中國的知名企業家的勇氣和真誠一定打動了他。“私募是不可能的,二級市場可以自己買。”dieter zetsche發表這一聲明后,他停止了對此事的回應,包括今年2月初的梅賽德斯-奔馳2017年業績發布會,這也是一種“我不知道他買了什么”的姿態。戴姆勒擁有梅賽德斯-奔馳,這是當今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汽車品牌。2017年,梅賽德斯-奔馳在全球銷量超過寶馬和奧迪后,戴姆勒再次成為全球最大的豪華汽車制造商、最大的商用車制造商和第二大卡車制造商。李書福收到了dieter zetsche的意向,迅速在二級市場發起了收購。公開收購擁有足夠投票權的股票并不容易。根據德國相關證券監管規定,如果收購方直接購買上市公司股權比例超過3%,則應予以披露;
即使我們自己購買一部分,并代表銀行和其他機構持有一部分,當雙方的總股本超過5%時,我們也必須進行強制性披露。“李書福連夜宣布,他收購了戴姆勒9.69%的股份,超過了兩條紅線,但略低于10%。他應該走兩條路,”上述專業人士表示。“首先,吉利購買了一部分,不到3%,比如2.99%,這需要很長時間。由于戴姆勒的股票交易量不大,在不影響股價的情況下,購買2.99%的股份估計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同時,銀行幫助購買,估計雙方已經購買了4.9%左右。其他不到5%的股份應該在y類似于國內證券借貸。證券借貸機制加上衍生品,加上之前購買的股票,占股票的9.69%。“所謂的證券借貸,簡單來說就是證券公司將自己的股票或客戶投資賬戶中的股票借貸給空頭投資者。投資者借入證券出售,到期歸還同類數量的證券并支付利息。在國內媒體的解密中,也提到,”自11月以來,投資銀行已開始在二級市場通過直接購買和借入股份的方式購買戴姆勒股份”。在最終的交易結構中,二級市場的直接收購占4.9%,而剩余的4.79%是通過向對沖基金借入股份進行的。今年2月,兩股股份合并并一次性交付給吉利。“這是一次非常好的資本運作,因為如果你真的使用這種金融工具衍生品,贖回成本并不是特別高。2月25日,吉利的股票上漲了8%以上,收盤時上漲了6%以上。以2000億的市值計算,它增加了100多億。”上述專業人士表示。2月26日,香港上市公司吉利汽車發布了一份澄清公告,稱該公司不是吉利控股收購戴姆勒部分股權的簽約方,也沒有與吉利控股合作進行收購。李書福在收購的第一時間還表示,收購資金是“吉利海外公司通過海外資本市場安排實現收購資金的自我平衡。”此外,在更多的解密中,以興業銀行和摩根士丹利為交易員,股權受讓公司Tenaclou 3 Prospect Investment Limit ed的可疑背景,項圈期權組合等關鍵詞層出不窮。盡管有媒體指出,地方政府資金并不缺乏,但這并不妨礙。解讀李書福收購戴姆勒股權中金融工具與資本運作路徑的結合,成為國內證券從業者津津樂道的新課題。但與此同時,作為實業家,李書福在證券市場的一系列舉動也引發了人們對吉利將重復“海航模式”的擔憂。海航集團“全世界買”的滾雪球式發展模式,不斷加大杠桿融資支持并購,受到質疑,70%的股權質押也給企業帶來了巨大風險。據路透社3月1日報道,吉利控股集團正在準備一筆31億歐元(約合38億美元)的5年期貸款,以收購瑞典卡車制造商沃爾沃集團8.2%的股份。收購完成后,吉利將成為沃爾沃集團最大的單一股東。目前還不清楚兩次大規模持股所需的巨大資金來源,背后顯然會有更多的故事。這花了六年時間。北汽為什么沒有成為股東?該投資公告是在吉利宣布將成為戴姆勒最大股東的第二天發布的。北京汽車(北汽在香港上市的公司)這樣做顯然不是巧合。作為戴姆勒在中國最穩定的合資伙伴,北汽宣布戴姆勒將與合資公司北京奔馳共同投資超過119億元人民幣(約15億歐元),在北京奔馳建設一個新的豪華汽車生產基地。根據投資計劃,新工廠將生產包括新能源電動汽車在內的多種梅賽德斯-奔馳產品,并將擁有完整的豪華汽車制造體系。第二天,在戴姆勒的官方網站上,這則作為圖片標題的長公告,完全“覆蓋”了李書福成為股權投資者的短信……
戴姆勒。然而,這并沒有淡化外界對北汽為何尚未投資戴姆勒的質疑。戴姆勒的股權一直是中國投資者的“燙手山芋”。但北汽集團與戴姆勒在2013年達成“北戴河”協議后,明確了未來交叉持股的方向,戴姆勒從未有過任何丑聞。“事實上,2012年‘北戴河’剛推出時,就討論過這個內容。當時股價還很低,只有二三十歐元。”接近北汽集團的人士表示。2013年2月,“北戴河”項目簽約,北汽與戴姆勒簽署了三大股權協議:一是戴姆勒將持有北汽12%的股權;第二,北汽在合資公司北京奔馳的股權將增至51%;
第三,戴姆勒在北京奔馳銷售公司的股份將增至51%。在2013年9月的法蘭克福車展上,dieter zetsche公開表示:“我們確實有這樣一個計劃,讓北汽控股戴姆勒,但細節仍需進一步討論和協商。”然而,在當年年底的外國新聞報道中,蔡澈否認北汽將直接投資股票,表示歡迎中國的投資,但這種方式僅限于從市場上購買股票,而不是直接投資股票。“北汽肯定在尋求在一級市場以公開發行的形式收購股份。”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與吉利相比,北汽的國有企業機制無法給予其足夠的投資靈活性。然而,北汽本身并沒有放棄交叉持有戴姆勒股權的努力。2015年8月,在北京奔馳10周年慶典上,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首次透露,北汽正在與戴姆勒談判收購戴姆勒股權。雙方在2013年簽署了一系列戰略協議后,開始了入股戴姆勒的談判。由于德國相關法律法規的嚴格性和復雜性,北汽和戴姆勒在前兩年一直在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徐和誼當時表示,“目前(指2015年)已經進入最后階段,預計今年年底前會有最終結果。”對于持股比例,徐和誼表示,戴姆勒已經是北汽的第三大股東,北汽入股戴姆勒后“不會是小股東”,必須是“第一大股東”。北汽在徐和誼手中入股戴姆勒的想法,將為中國企業入股跨國車企的股份比例和所擁有的權利樹立一個新的高度。然而,事情顯然沒有如預期的那樣順利。從那以后,北汽對戴姆勒的持股就像一塊石頭。據悉,對于吉利入股戴姆勒一事,北汽在事故發生后也一直處于觀望狀態。對于北汽入股戴姆勒一事,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目前還沒有具體行動”。然而,戴姆勒對北汽的投資從未停止。今年2月初,國家發改委批準戴姆勒收購北汽新能源相關股份。目前,北汽新能源通過重組s*ST先鋒隊實現A股上市的計劃正在等待批準。在S*ST先鋒重組計劃中,北汽新能源的股權評估值為288.5億元,戴姆勒的持股比例為3.83%。據悉,上市計劃最快將于今年4月實現。這意味著戴姆勒的股權將存在于北汽集團現有的兩家汽車上市公司中。“國有企業的對外合資合作更多是從行業角度出發,引進的也更多。”知情人士表示。除了此前與比亞迪的新能源合資外,戴姆勒與北汽新能源的合作協議也明確規定了限制性條款。蔡澈曾親自強調,合規對于任何交易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意味著,吉利要想與戴姆勒在電動汽車領域尋求合作,將面臨多重門檻。很難進入戴姆勒的“圈子”?截至目前,吉利和李書福已三次就入股戴姆勒一事發表意見。第一次是解釋他們為什么在收購后加入戴姆勒,第二次是澄清吉利控股沒有參與非收購實體,第三次是否認尋求進入戴姆勒監事會。從短期來看,吉利只是買了一只股票。上述專業人士表示,盡管李書福有與戴姆勒深度融合的預期,但在戴姆勒堅實的管理體系下,對外開放的底線是非常敏感的。據介紹,戴姆勒有20名主管,其中包括10名名人和10名員工代表。“從資本的角度來看,‘李書福’這次真的很美!
“鑒于吉利成功入股德國戴姆勒股份公司并成為第一大股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業人士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達了由衷的欽佩。他認為,無論接下來如何發展,李書福都貢獻了一個堪稱“教科書式”的經典案例”,但過度贊揚也掩蓋了此次持股背后的真實色彩。2月24日,吉利控股集團在其官方微信上宣布,其子公司吉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所有,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管理)已收購戴姆勒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戴姆勒”)9.69%的表決權股份通過海外企業實體Tenaclou 3 Prospect Investment Lim ITED在二級市場上市,從而成為戴姆勒最大的單一股東,并將長期持有戴姆勒。隨后,戴姆勒也在官方平臺上確認,吉利擁有超過1.036億股投票權,市值近90億美元(約合500億元人民幣)。李書福的“瘋狂之舉”顯然超出了中國人的想象,而超出想象的是他資本運作的高水平技巧。戴姆勒的股權分散,股東結構穩定。歷史上,戴姆勒唯一的一次發行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當時它通過可轉換債券引入了卡塔爾和科威特兩個主權基金。在李書福進入之前,科威特投資局是戴姆勒的第一大股東,占股6.8%。然而,在戴姆勒拒絕增發股份后,堅持不懈的李書福果斷采取了在二級市場收購的方式。通過復雜的資本運作和金融工具衍生產品,李書福成功規避了德國3%和5%股權收購的強制披露紅線。披露當天,一筆大規模的股票交易悄然完成,打破了戴姆勒十年來穩定的股權結構,并煽動吉利汽車上市公司在一天內市值增加100億。然而,在贊譽平息后,創造歷史的李書福也觸動了同行和監管機構的敏感神經。對于戴姆勒在中國的現有合資伙伴北汽集團和比亞迪,或其子公司戴姆勒的競爭對手沃爾沃,以及確保德國本土企業技術和管理結構安全的德國監管機構來說,這不是一筆容易的交易。不僅如此,到目前為止,李書福與戴姆勒首席執行官dieter zetsche之間不為人知的協議,以及吉利在金融投資之外的合作需求,也引起了人們的無限想象。與科威特投資局仍然只是一家金融投資者,戴姆勒的現有股東大多是純粹的金融投資不同,李書福的呼吁高調而直接:他希望與戴姆勒在電動汽車和智能出行方面進行合作。作為證據,該公司尋求加入戴姆勒監事會但遭到抵制的消息不斷傳出。2月28日,國內媒體報道稱,李書福在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否認尋求戴姆勒監事會席位,稱“這不是我目前關注的重點”。“從短期來看,吉利入股戴姆勒將只是一項財務投資。”上述專業人士也表示。他還指出,戴姆勒作為德國傳統企業的監事會,并不容易進入。監事會是一個以經濟名人為主的“圈子”,李書福很難融入其中。盡管如此,吉利集團旗下的沃爾沃汽車還是掀起了軒然大波。由于母公司吉利投資了戴姆勒,戴姆勒是卡車制造巨頭沃爾沃集團的主要競爭對手,沃爾沃汽車“不受信任”的首席執行官哈坎·薩繆爾森失去了連任集團董事會成員的可能性。不得不提的是,對于國內行業來說,李書福成為“中國車企入股戴姆勒”的新聞主角,確實是一個意外。多年來,業界一直認為主角是國有汽車企業集團北汽集團,北汽集團已開始與戴姆勒進行全方位合作。李書福進軍中國讓北汽集團從2012年開始尋求,2015年幾乎達成的與戴姆勒交叉持股的計劃再次受到關注。經濟觀察報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由于北汽的國企身份操作復雜,該計劃尚未取得進展。看起來……
做好充分準備。在吉利宣布入股戴姆勒的第二天,戴姆勒和北京奔馳聯合宣布將投資119億元在北京成功建設一個全新的豪華汽車生產基地,并再次強調雙方將啟動從傳統燃油車到電動汽車的全方位合作。此外,在吉利入股戴姆勒前夕,戴姆勒入股北汽新能源正式獲批,戴姆勒成為合資伙伴下持有兩家上市公司股份的外資汽車公司。據悉,根據與北汽新能源簽署的協議,雙方未來將在電動汽車技術層面進行合作,此次合作對雙方具有排他性和約束力。“沒有人知道吉利和戴姆勒將如何發展,但戴姆勒和北汽新能源之間的協議有限制,戴姆勒是一家有嚴格合規要求并堅持這一要求的公司。”一位熟悉北汽新能源的人士表示。巧妙規避監管紅線在過去的一周里,業內一直在試圖解讀和探索李書福是如何“悄悄”收購戴姆勒近10%的股份的。一個共識是,從2017年9月發起持股要約到今年2月24日的公開投資結果,李書福和dieter zetsche進行了真誠的討論。目前還不知道dieter zetsche的內心是否經歷了掙扎,但這位來自中國的知名企業家的勇氣和真誠一定打動了他。“私募是不可能的,二級市場可以自己買。”dieter zetsche發表這一聲明后,他停止了對此事的回應,包括今年2月初的梅賽德斯-奔馳2017年業績發布會,這也是一種“我不知道他買了什么”的姿態。戴姆勒擁有梅賽德斯-奔馳,這是當今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汽車品牌。2017年,梅賽德斯-奔馳在全球銷量超過寶馬和奧迪后,戴姆勒再次成為全球最大的豪華汽車制造商、最大的商用車制造商和第二大卡車制造商。李書福收到了dieter zetsche的意向,迅速在二級市場發起了收購。公開收購擁有足夠投票權的股票并不容易。根據德國相關證券監管規定,如果收購方直接購買上市公司股權比例超過3%,則應予以披露;
即使我們自己購買一部分,并代表銀行和其他機構持有一部分,當雙方的總股本超過5%時,我們也必須進行強制性披露。“李書福連夜宣布,他收購了戴姆勒9.69%的股份,超過了兩條紅線,但略低于10%。他應該走兩條路,”上述專業人士表示。“首先,吉利購買了一部分,不到3%,比如2.99%,這需要很長時間。由于戴姆勒的股票交易量不大,在不影響股價的情況下,購買2.99%的股份估計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同時,銀行幫助購買,估計雙方已經購買了4.9%左右。其他不到5%的股份應該在y類似于國內證券借貸。證券借貸機制加上衍生品,加上之前購買的股票,占股票的9.69%。“所謂的證券借貸,簡單來說就是證券公司將自己的股票或客戶投資賬戶中的股票借貸給空頭投資者。投資者借入證券出售,到期歸還同類數量的證券并支付利息。在國內媒體的解密中,也提到,”自11月以來,投資銀行已開始在二級市場通過直接購買和借入股份的方式購買戴姆勒股份”。在最終的交易結構中,二級市場的直接收購占4.9%,而剩余的4.79%是通過向對沖基金借入股份進行的。今年2月,兩股股份合并并一次性交付給吉利。“這是一次非常好的資本運作,因為如果你真的使用這種金融工具衍生品,贖回成本并不是特別高。2月25日,吉利的股票上漲了8%以上,收盤時上漲了6%以上。以2000億的市值計算,它增加了100多億。”上述專業人士表示。2月26日,香港上市公司吉利汽車發布了一份澄清公告,稱該公司不是吉利控股收購戴姆勒部分股權的簽約方,也沒有與吉利控股合作進行收購。李書福在收購的第一時間還表示,收購資金是“吉利海外公司通過海外資本市場安排實現收購資金的自我平衡。”此外,在更多的解密中,以興業銀行和摩根士丹利為交易員,股權受讓公司Tenaclou 3 Prospect Investment Limit ed的可疑背景,項圈期權組合等關鍵詞層出不窮。盡管有媒體指出,地方政府資金并不缺乏,但這并不妨礙。解讀李書福收購戴姆勒股權中金融工具與資本運作路徑的結合,成為國內證券從業者津津樂道的新課題。但與此同時,作為實業家,李書福在證券市場的一系列舉動也引發了人們對吉利將重復“海航模式”的擔憂。海航集團“全世界買”的滾雪球式發展模式,不斷加大杠桿融資支持并購,受到質疑,70%的股權質押也給企業帶來了巨大風險。據路透社3月1日報道,吉利控股集團正在準備一筆31億歐元(約合38億美元)的5年期貸款,以收購瑞典卡車制造商沃爾沃集團8.2%的股份。收購完成后,吉利將成為沃爾沃集團最大的單一股東。目前還不清楚兩次大規模持股所需的巨大資金來源,背后顯然會有更多的故事。這花了六年時間。北汽為什么沒有成為股東?該投資公告是在吉利宣布將成為戴姆勒最大股東的第二天發布的。北京汽車(北汽在香港上市的公司)這樣做顯然不是巧合。作為戴姆勒在中國最穩定的合資伙伴,北汽宣布戴姆勒將與合資公司北京奔馳共同投資超過119億元人民幣(約15億歐元),在北京奔馳建設一個新的豪華汽車生產基地。根據投資計劃,新工廠將生產包括新能源電動汽車在內的多種梅賽德斯-奔馳產品,并將擁有完整的豪華汽車制造體系。第二天,在戴姆勒的官方網站上,這則作為圖片標題的長公告,完全“覆蓋”了李書福成為股權投資者的短信……
戴姆勒。然而,這并沒有淡化外界對北汽為何尚未投資戴姆勒的質疑。戴姆勒的股權一直是中國投資者的“燙手山芋”。但北汽集團與戴姆勒在2013年達成“北戴河”協議后,明確了未來交叉持股的方向,戴姆勒從未有過任何丑聞。“事實上,2012年‘北戴河’剛推出時,就討論過這個內容。當時股價還很低,只有二三十歐元。”接近北汽集團的人士表示。2013年2月,“北戴河”項目簽約,北汽與戴姆勒簽署了三大股權協議:一是戴姆勒將持有北汽12%的股權;第二,北汽在合資公司北京奔馳的股權將增至51%;
第三,戴姆勒在北京奔馳銷售公司的股份將增至51%。在2013年9月的法蘭克福車展上,dieter zetsche公開表示:“我們確實有這樣一個計劃,讓北汽控股戴姆勒,但細節仍需進一步討論和協商。”然而,在當年年底的外國新聞報道中,蔡澈否認北汽將直接投資股票,表示歡迎中國的投資,但這種方式僅限于從市場上購買股票,而不是直接投資股票。“北汽肯定在尋求在一級市場以公開發行的形式收購股份。”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與吉利相比,北汽的國有企業機制無法給予其足夠的投資靈活性。然而,北汽本身并沒有放棄交叉持有戴姆勒股權的努力。2015年8月,在北京奔馳10周年慶典上,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首次透露,北汽正在與戴姆勒談判收購戴姆勒股權。雙方在2013年簽署了一系列戰略協議后,開始了入股戴姆勒的談判。由于德國相關法律法規的嚴格性和復雜性,北汽和戴姆勒在前兩年一直在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徐和誼當時表示,“目前(指2015年)已經進入最后階段,預計今年年底前會有最終結果。”對于持股比例,徐和誼表示,戴姆勒已經是北汽的第三大股東,北汽入股戴姆勒后“不會是小股東”,必須是“第一大股東”。北汽在徐和誼手中入股戴姆勒的想法,將為中國企業入股跨國車企的股份比例和所擁有的權利樹立一個新的高度。然而,事情顯然沒有如預期的那樣順利。從那以后,北汽對戴姆勒的持股就像一塊石頭。據悉,對于吉利入股戴姆勒一事,北汽在事故發生后也一直處于觀望狀態。對于北汽入股戴姆勒一事,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目前還沒有具體行動”。然而,戴姆勒對北汽的投資從未停止。今年2月初,國家發改委批準戴姆勒收購北汽新能源相關股份。目前,北汽新能源通過重組s*ST先鋒隊實現A股上市的計劃正在等待批準。在S*ST先鋒重組計劃中,北汽新能源的股權評估值為288.5億元,戴姆勒的持股比例為3.83%。據悉,上市計劃最快將于今年4月實現。這意味著戴姆勒的股權將存在于北汽集團現有的兩家汽車上市公司中。“國有企業的對外合資合作更多是從行業角度出發,引進的也更多。”知情人士表示。除了此前與比亞迪的新能源合資外,戴姆勒與北汽新能源的合作協議也明確規定了限制性條款。蔡澈曾親自強調,合規對于任何交易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意味著,吉利要想與戴姆勒在電動汽車領域尋求合作,將面臨多重門檻。很難進入戴姆勒的“圈子”?截至目前,吉利和李書福已三次就入股戴姆勒一事發表意見。第一次是解釋他們為什么在收購后加入戴姆勒,第二次是澄清吉利控股沒有參與非收購實體,第三次是否認尋求進入戴姆勒監事會。從短期來看,吉利只是買了一只股票。上述專業人士表示,盡管李書福有與戴姆勒深度融合的預期,但在戴姆勒堅實的管理體系下,對外開放的底線是非常敏感的。據介紹,戴姆勒有20名主管,其中包括10名名人和10名員工代表。這10位名人都是來自德國鐵路和德意志銀行等歐洲頂級機構的名人。“由這些人組成的監事會類似于一個圈子。在這樣的公司治理框架下,并不是你可以通過購買一些股票來成為監事。”據德國媒體報道,吉利幾乎不可能進入戴姆勒的決策層。對于李書福來說,融入這個圈子顯然比任何跨境收購都要困難。德國監管機構也擔心李書福可能會……
監事席位,因為他持有最大的股份比例。德國經濟部長齊普里斯表示,“吉利作為戴姆勒的競爭對手,需要解釋其持股的動機。允許競爭企業的代表獲得監事會席位是有問題的。”據報道,擁有戴姆勒3%以上股份的雷諾-日產及其高管尚未出現在戴姆勒監事會。吉利清楚地知道其中的困難。2月28日,在接受國內媒體采訪時,吉利向德國媒體透露了李書福的聲明:“我們遵守德國法律和戴姆勒公司章程,尊重戴姆勒的公司治理結構、價值觀和文化,公開透明地開展各項工作。目前,我還沒有要求戴姆勒監事會席位,這不是我目前的工作重點。”李書福工作的重點是什么?行業分析,正如2月25日所表達的那樣,“我們必須實現合作,這項股權投資是有意義的。我們的任何投資和任何股權所有權都必須實現戰略合作,為我們的核心產業服務。這是一種戰略思維。”吉利的目標是成為世界上有影響力的汽車制造商,但當它剛剛突破傳統乘用車領域的瓶頸時,汽車“四化”浪潮就來了。車企搶占新的合作資源。大眾和江淮,長城和寶馬也是例子。戴姆勒顯然是李書福最受期待的合作伙伴。戴姆勒不僅擁有最先進的技術,而且堅持傳統汽車制造商應該引領未來的產業發展。今年1月,dieter zetsche在接受《經濟觀察報》采訪時明確表示,“在自動駕駛領域,我們應該盡最大努力開發自己的技術,擁有自己的專利,并依靠芯片公司的合作來失去自主性。”,與比亞迪和北汽在新能源領域進行了合作,并在出行領域迅速推廣,顯然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思考與吉利合作的好處和風險。至于吉利入股戴姆勒,可以稱贊,但不值得夸大其現實意義。這10位名人都是來自德國鐵路和德意志銀行等歐洲頂級機構的名人。“由這些人組成的監事會類似于一個圈子。在這樣的公司治理框架下,并不是你可以通過購買一些股票來成為監事。”據德國媒體報道,吉利幾乎不可能進入戴姆勒的決策層。對于李書福來說,融入這個圈子顯然比任何跨境收購都要困難。德國監管機構也擔心李書福可能會獲得監管席位,因為他持有最大的股份比例。德國經濟部長齊普里斯表示,“吉利作為戴姆勒的競爭對手,需要解釋其持股的動機。允許競爭企業的代表獲得監事會席位是有問題的。”據報道,擁有戴姆勒3%以上股份的雷諾-日產及其高管尚未出現在戴姆勒監事會。吉利清楚地知道其中的困難。2月28日,在接受國內媒體采訪時,吉利向德國媒體透露了李書福的聲明:“我們遵守德國法律和戴姆勒公司章程,尊重戴姆勒的公司治理結構、價值觀和文化,公開透明地開展各項工作。目前,我還沒有要求戴姆勒監事會席位,這不是我目前的工作重點。”李書福工作的重點是什么?行業分析,正如2月25日所表達的那樣,“我們必須實現合作,這項股權投資是有意義的。我們的任何投資和任何股權所有權都必須實現戰略合作,為我們的核心產業服務。這是一種戰略思維。”吉利的目標是成為世界上有影響力的汽車制造商,但當它剛剛突破傳統乘用車領域的瓶頸時,汽車“四化”浪潮就來了。車企搶占新的合作資源。大眾和江淮,長城和寶馬也是例子。戴姆勒顯然是李書福最受期待的合作伙伴。戴姆勒不僅擁有最先進的技術,而且堅持傳統汽車制造商應該引領未來的產業發展。在今年1月接受《經濟觀察報》采訪時,節食者z……
sche明確表示,“在自動駕駛領域,我們應該盡最大努力開發自己的技術,擁有自己的專利,并依靠芯片公司的合作來失去自主性。”他強調,所有的基礎數據和關鍵技術都必須自己掌握,才能對其產生影響。然而,對于戴姆勒來說,與比亞迪和北汽在新能源領域進行了合作,并在出行領域迅速推廣,顯然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思考與吉利合作的好處和風險。至于吉利入股戴姆勒,可以稱贊,但不值得夸大其現實意義。
戊戌春節前夕,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聯合發布《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新補貼提高了非快充類純電動客車、專用車等車型的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門檻,
1900/1/1 0:00:003月5日,2018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將在京召開。全國人大代表、盼達用車CEO高鈺結合自身智能共享行業的創業經驗,深入調研后向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交以下三點建議。
1900/1/1 0:00:002月27日,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引述知情人士的話說,高通已經對博通公司表示,如果對方的出價高達1600億美元(包括債務),則高通將同意進行交易,如果排除掉高通的債務規模,
1900/1/1 0:00:00動力電池無論是用在汽車上還是儲能里都是關注的焦點,不過,動力電池最主要的是應用在汽車上。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英飛凌與科銳(Cree)宣布簽訂了戰略性長期供貨協議,負責向后者提供碳化硅(siliconcarbide,SiC)晶圓,進一步拓展了英飛凌的碳化硅產品,
1900/1/1 0:00:00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包含乘用車和商用車)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約3624GWh,相比2016年28GWh的數據,同比增長約294。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