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新能源汽車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但也面臨著市場積極性低、補貼政策有待進一步完善、電池能量密度有待進一步提高、標準體系建設尚不完善等諸多不利因素。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已成為政府和市場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中,如何在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場的“無形之手”之間形成良性互動成為關鍵因素。5月初,來自政府部門、研究機構和行業的80多位官員、學者和企業家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委員會”,該委員會定位為跨學科、行業、部門和所有制,中國電動汽車領域的非官方、非營利性政策和學術研究機構,是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第三方智庫。近日,筆者采訪了7個電動汽車百人委員會,闡述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中遇到的障礙、對策以及百人委員會將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和意義。
對話嘉賓: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科技部電動汽車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組長陳清泰,清華大學教授高歐陽,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劉曉明,交通運輸部黨組成員、交通運輸司司長、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會長傅玉武、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江淮汽車集團董事長安進。
發展新能源汽車,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話題1:近年來,政府對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熱情高漲,并不斷出臺或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和補貼政策。從政府的角度來看,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有什么意義?
陳清泰: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開始制定和實施新能源汽車的科技規劃,并對各種主要技術路線進行了跟蹤研究,從而在電動汽車方面跟上了全球的步伐。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中國迅速將以發展純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提升為國家戰略,這既是抓住機遇、調整產業結構的需要,也是從長遠來看做出的戰略決策。要將電動汽車產業發展提升為國家戰略,我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考慮:第一,國家能源安全。1993年,中國仍然是石油進出口國。十年后,2002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上升至25%。2012年12月,中國的日均石油進口量超過了美國。預計2014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將達到58.8%。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仍將處于能源需求增長的旺盛時期。對外國的高度依賴和高油價使中國的能源安全面臨歷史上最大、最嚴峻的挑戰,其中交通能源在新的石油消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的新能源革命為中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電動汽車的廣泛使用可以改變交通能源結構,大大減少對石油的依賴,提高國家能源安全,使中國汽車工業有可能突破能源制約,實現健康發展。
第二是減少空氣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近年來,大規模、廣泛、嚴重、持久的霧霾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和正常生活,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隨著排放標準的升級,研發和生產成本越來越高,電動汽車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汽車排放問題,這將有助于實現政府的承諾……
o改善大氣環境。
三是促進產業升級。電動汽車是中國產業升級的突破口。目前,電動汽車的技術路線有很多選擇。知識產權和技術專利壁壘尚未形成,國際標準尚未制定,商業模式尚未發展,大規模生產正在醞釀,競爭格局尚不明朗。所有這些都為后發國家,特別是企業提供了趕上技術的機會,這是后發國家進入的最佳時機。中國已經成為汽車生產和銷售大國,但還不是一個汽車強國。在燃油車領域,中國已經追趕了近50年,但與國外的技術差距仍然很大,仍然很難擺脫長期被人控制的困境。在電動汽車領域,中國與國外的技術差距相對較小。
政府對汽車動力技術轉型的關注,既是產業發展的需要,也是利用新能源革命機遇,提高國家能源安全、保護環境的戰略選擇。電動汽車不僅應該作為短期經濟增長點,而且應該作為迎接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亮點。電動汽車的技術和經濟價值不僅要從汽車產業本身來評估,還要從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意義來評估。
劉曉明:與化石能源驅動的傳統汽車相比,電動汽車直接由電力驅動,打破了傳統汽車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對減少空氣污染、促進汽車產業升級、增強中國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具有積極意義。交通運輸是國家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重點之一。交通運輸部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在交通運輸行業的推廣應用,成立了節能減排領導小組和應對氣候變化辦公室,將發展綠色交通作為當前和未來交通運輸發展的戰略任務之一。《公路水運行業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關于加快發展綠色循環和低碳交通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相繼出臺,組織新能源汽車推廣項目,大力推動混合動力、純電動等新能源清潔能源汽車在公交車、出租車等領域的推廣應用。
電動汽車產業化初期存在市場失靈。
話題二:目前,盡管政府和相關企業都在推動電動汽車,但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并沒有出現各方預期的“井噴式”發展。2012年公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提出,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力爭達到50萬輛。然而,距離實現這一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阻礙電動汽車推廣的因素是什么?
陳清泰:在電動汽車發展的早期階段,出現了一次市場失靈。車輛本身的零排放可以極大地改變能源結構等優點都是從外部有效的。與燃油車相比,電動汽車在不久的將來并不是生產商的亮點;
對于消費者來說,電動汽車仍然不經濟、不成熟、不方便。歸根結底,生產和消費對汽車動力技術轉型沒有迫切的現實需求。可以說,電動汽車的產業化目前正處于市場失靈或市場低效的階段。如果讓它自然發展,電動汽車的工業化將需要很長時間。如果我們想加快電動汽車的工業化,我們需要政府的適當和巧妙的幫助,這涉及到大量跨行業的技術研發和突破,發展政策的設計和行政法規的調整,能源生產和供應結構的轉變,以及基礎設施的布局和建設。
劉曉明:盡管新能源汽車在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的推廣應用起步順利,但要實現大規模推廣應用仍有許多困難,主要體現在需要提高汽車的電池和電子控制技術,購買和使用成本相對較高,以及不完善的標準體系。
王傳福:按照現行國家補貼政策,電動公交車只一次性補貼50萬元,而節能柴油公交車每年可獲得8-11萬元的燃油補貼。八年內,電動公交車可獲得50萬元的國家補貼,而節能柴油公交車可獲得80多萬元的國家補助。事實上,電動公交車獲得了30多萬元的補貼。換句話說,政府鼓勵使用新能源汽車,但頂層設計存在缺陷。用電動公交車取代傳統公交車有助于減少國家對外國石油的依賴,但它并沒有受益,因為國家取消了每年8-11萬元的燃油補貼,一次只補貼50萬元,這對電動汽車的發展不利。
搭建跨行業、跨部門的平臺
話題三:在相關政策和政府部門的幫助下,業內普遍認為,2014年中國電動汽車將迎來快速發展期,2014年可能成為中國電動汽車進入普通家庭的元年。在這種背景下,成立100人電動汽車委員會有什么意義?它是一個什么樣的組織?百人委員會將在加快電動汽車的發展和市場化方面發揮什么作用?
高歐陽明:電動汽車百人會是一個研討會、咨詢會、咨詢會和推廣會。一般來說,電動汽車百人會在問題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交流和討論,通過這個跨學科、跨行業、跨部門的平臺解決電動汽車普及應用的局限性。在此基礎上,通過協商,增強共識,并向政府提出促進電動汽車產業化的建議。目前,百人會已經確定了2014年的九大主題,即:充電基礎設施相關問題、動力電池相關問題、純電動汽車和商業模式的示范和推廣、增程/插電式乘用車的技術路徑和節能減排分析,微型電動汽車的有序發展和規范管理,中國電動交通一體化和智能化系統的研究,國內外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現狀和趨勢的調查分析,全球電動汽車的政策梳理和創新,以及節能和新能源汽車不同技術路線的分析。
這九大主題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有三個問題,是目前影響電動汽車商業化的瓶頸問題。電動汽車的商業化是一項重大的制度創新。設計中有三個核心元素:動力電池、充電設施和商業模式,它們相互作用,形成一個大類別。100強電動汽車委員會對這些問題的研究核心是如何促進動力電池、充電設施和商業模式的良性循環。首先,與充電基礎設施有關的問題。充電基地設施涉及電網、道路、運營商、通信網絡、城市規劃……
身份建設、消防及其連接,這是目前電動汽車商業化的第一個瓶頸。因此,有必要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通過100人電動汽車委員會的跨部門、跨行業、跨學科平臺,明確相關部門之間的關系。要研究充電設施用地、戶外防護和消防、充電樁、充電小型化、智能充電網絡和新型無線充電技術,并提出建議。第二個與動力電池有關。目前,國內外電動汽車中鋰電池的安全性受到廣泛關注,動力鋰電池也存在大規模回收再利用等問題。電動汽車百家號委員會希望深入分析國內外發生的安全事故,并最終通過研討會獲得報告。三是示范和推廣純電動汽車的商業模式。目前,純電動汽車的推廣和示范有多種模式,但仍缺乏商業模式分析,尤其是利潤模式和可持續發展模式。電動汽車100人委員會應該通過案例分析找到一種可以推廣的商業模式,以提高電動汽車的規模。
第二類是中國機動車標準化。首先,小型短距離電動汽車的開發和標準化管理。在這方面,我國一些地區存在自發增長、存在制約產品標準化的安全隱患等問題。因此,電動汽車百人會應該在調查制造商和用戶的基礎上,對小型短距離電動汽車的有序發展和規范管理提出一些建議。二是完善插電式電動汽車的相關標準。中國私家車的運營具有里程短的特點,是插電式電動汽車的潛在用戶群體。然而,目前公眾對插電式電動汽車缺乏了解。百人委員會應深入分析插電式電動汽車的特點,并就如何改進相關產品提出建議。第三,我國電力交通一體化與智能化系統的研究。電動汽車百人會應提出符合我國城市特點的綜合智能電動交通系統的發展路徑和政策建議。
第三類問題是從全球的角度討論電動汽車發展的一些常見的基本問題。首先,調查分析了國內外電動汽車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全球電動汽車已進入工業化階段,但對中國電動汽車產業仍缺乏全面客觀的研究。有必要通過深入研究獲得行業發展的第一手信息,為各行業的發展奠定基礎。二是梳理和創新全球電動汽車政策。近年來,美國、日本和歐洲發布的相關計劃對電動汽車的發展起到了催化作用。中國的產業政策在推動電動汽車發展方面的作用需要進一步研究和完善。百人會對全球電動汽車政策的梳理和研究,可以對中國電動汽車政策評估和修訂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三是對節能和新能源汽車不同技術路線的分析,包括混合動力和純電動驅動。
陳清泰:電動汽車百人會是一個非官方的非營利組織,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指導。其成員均以個人身份參與,包括產學研、跨學科、跨部門和跨部門。它是一個協同創新平臺,旨在通過研究和交流促進電動汽車的發展,打破部門和所有權的限制,促進多領域融合,為政府部門提供建議和決策參考。
電動汽車的主要活動……
百人會包括五個方面:一是就行業內的重大或熱點問題舉辦專題研討會;二是就涉及不同行業協調的技術和政策問題開展跨部門、跨行業、跨企業的交流;三是舉辦電動汽車年度論壇,就電動汽車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進行對話和深入探討,分享跨行業、跨領域、跨學科的研究成果;四是根據國家戰略和電動汽車相關產業發展需求,開展重大研究項目;
第五,收集和編輯電動汽車百人會研究報告和成員的研究成果,并編輯內部出版物進行溝通和交流。
陳清泉:首先,預計百人電動車委員會將推動政府、企業和市場的融合。因為目前,政府往往與企業有直接關系,許多電動汽車并不是根據產品開發的,而是作為樣本開發的。如何將市場與政府整合,應該成為百家號電動車委員會的重要研究課題。
第二,我希望電動汽車百人會能夠推廣“三好”,即好的產品、好的基礎設施和好的商業模式。實踐證明,基礎設施和商業模式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新能源汽車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但也面臨著市場積極性低、補貼政策有待進一步完善、電池能量密度有待進一步提高、標準體系建設尚不完善等諸多不利因素。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已成為政府和市場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中,如何在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場的“無形之手”之間形成良性互動成為關鍵因素。5月初,來自政府部門、研究機構和行業的80多位官員、學者和企業家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委員會”,該委員會定位為跨學科、行業、部門和所有制,中國電動汽車領域的非官方、非營利性政策和學術研究機構,是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第三方智庫。近日,筆者采訪了7個電動汽車百人委員會,闡述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中遇到的障礙、對策以及百人委員會將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和意義。
對話嘉賓: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科技部電動汽車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組長陳清泰,清華大學教授高歐陽,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劉曉明,交通運輸部黨組成員、交通運輸司司長、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會長傅玉武、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江淮汽車集團董事長安進。
發展新能源汽車,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話題1:近年來,政府對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熱情高漲,并不斷出臺或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和補貼政策。從政府的角度來看,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有什么意義?
陳清泰: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開始制定和實施新能源汽車的科技規劃,并對各種主要技術路線進行了跟蹤研究,從而在電動汽車方面跟上了全球的步伐。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中國迅速將以發展純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提升為國家戰略,這既是抓住機遇、調整產業結構的需要,也是從長遠來看做出的戰略決策。要將電動汽車產業發展提升為國家戰略,我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考慮:第一,國家能源安全。1993年,中國仍然是石油進出口國。十年后,2002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上升至25%。2012年12月,中國的日均石油進口量超過了美國。預計2014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將達到58.8%。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仍將處于能源需求增長的旺盛時期。高度依賴外國和高油價使中國的能源安全面臨歷史上最大、最嚴峻的挑戰,其中……
ich運輸能源在新的石油消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的新能源革命為中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電動汽車的廣泛使用可以改變交通能源結構,大大減少對石油的依賴,提高國家能源安全,使中國汽車工業有可能突破能源制約,實現健康發展。
第二是減少空氣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近年來,大規模、廣泛、嚴重、持久的霧霾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和正常生活,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隨著排放標準的升級,研發和生產成本越來越高,電動汽車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汽車排放問題,這將有助于實現政府改善大氣環境的承諾。
三是促進產業升級。電動汽車是中國產業升級的突破口。目前,電動汽車的技術路線有很多選擇。知識產權和技術專利壁壘尚未形成,國際標準尚未制定,商業模式尚未發展,大規模生產正在醞釀,競爭格局尚不明朗。所有這些都為后發國家,特別是企業提供了趕上技術的機會,這是后發國家進入的最佳時機。中國已經成為汽車生產和銷售大國,但還不是一個汽車強國。在燃油車領域,中國已經追趕了近50年,但與國外的技術差距仍然很大,仍然很難擺脫長期被人控制的困境。在電動汽車領域,中國與國外的技術差距相對較小。
政府對汽車動力技術轉型的關注,既是產業發展的需要,也是利用新能源革命機遇,提高國家能源安全、保護環境的戰略選擇。電動汽車不僅應該作為短期經濟增長點,而且應該作為迎接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亮點。電動汽車的技術和經濟價值不僅要從汽車產業本身來評估,還要從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意義來評估。
劉曉明:與化石能源驅動的傳統汽車相比,電動汽車直接由電力驅動,打破了傳統汽車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對減少空氣污染、促進汽車產業升級、增強中國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具有積極意義。交通運輸是國家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重點之一。交通運輸部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在交通運輸行業的推廣應用,成立了節能減排領導小組和應對氣候變化辦公室,將發展綠色交通作為當前和未來交通運輸發展的戰略任務之一。《公路水運行業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關于加快發展綠色循環和低碳交通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相繼出臺,組織新能源汽車推廣項目,大力推動混合動力、純電動等新能源清潔能源汽車在公交車、出租車等領域的推廣應用。
電動汽車產業化初期存在市場失靈。
話題二:目前,盡管政府和相關企業都在推動電動汽車,但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并沒有出現各方預期的“井噴式”發展。2012年公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提出,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力爭達到50萬輛。然而,距離實現這一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阻礙電動汽車推廣的因素是什么?
陳清泰:在電動汽車發展的早期階段,出現了一次市場失靈。零em等優點……
車輛本身的碰撞可以極大地改變能量結構,都是從外部有效的。與燃油車相比,電動汽車在不久的將來并不是生產商的亮點;
對于消費者來說,電動汽車仍然不經濟、不成熟、不方便。歸根結底,生產和消費對汽車動力技術轉型沒有迫切的現實需求。可以說,電動汽車的產業化目前正處于市場失靈或市場低效的階段。如果讓它自然發展,電動汽車的工業化將需要很長時間。如果我們想加快電動汽車的工業化,我們需要政府的適當和巧妙的幫助,這涉及到大量跨行業的技術研發和突破,發展政策的設計和行政法規的調整,能源生產和供應結構的轉變,以及基礎設施的布局和建設。
劉曉明:盡管新能源汽車在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的推廣應用起步順利,但要實現大規模推廣應用仍有許多困難,主要體現在需要提高汽車的電池和電子控制技術,購買和使用成本相對較高,以及不完善的標準體系。
王傳福:按照現行國家補貼政策,電動公交車只一次性補貼50萬元,而節能柴油公交車每年可獲得8-11萬元的燃油補貼。八年內,電動公交車可獲得50萬元的國家補貼,而節能柴油公交車可獲得80多萬元的國家補助。事實上,電動公交車獲得了30多萬元的補貼。換句話說,政府鼓勵使用新能源汽車,但頂層設計存在缺陷。用電動公交車取代傳統公交車有助于減少國家對外國石油的依賴,但它并沒有受益,因為國家取消了每年8-11萬元的燃油補貼,一次只補貼50萬元,這對電動汽車的發展不利。
搭建跨行業、跨部門的平臺
話題三:在相關政策和政府部門的幫助下,業內普遍認為,2014年中國電動汽車將迎來快速發展期,2014年可能成為中國電動汽車進入普通家庭的元年。在這種背景下,成立100人電動汽車委員會有什么意義?它是一個什么樣的組織?百人委員會將在加快電動汽車的發展和市場化方面發揮什么作用?
高歐陽明:電動汽車百人會是一個研討會、咨詢會、咨詢會和推廣會。一般來說,電動汽車百人會在問題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交流和討論,通過這個跨學科、跨行業、跨部門的平臺解決電動汽車普及應用的局限性。在此基礎上,通過協商,增強共識,并向政府提出促進電動汽車產業化的建議。目前,百人會已經確定了2014年的九大主題,即:充電基礎設施相關問題、動力電池相關問題、純電動汽車和商業模式的示范和推廣、增程/插電式乘用車的技術路徑和節能減排分析,微型電動汽車的有序發展和規范管理,中國電動交通一體化和智能化系統的研究,國內外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現狀和趨勢的調查分析,全球電動汽車的政策梳理和創新,以及節能和新能源汽車不同技術路線的分析。
這九大主題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有三個問題,是目前影響電動汽車商業化的瓶頸問題。電動汽車的商業化是一項重大的制度創新。設計中有三個核心元素:動力電池、充電設施和商業模式,它們相互作用,形成一個大類別。100強電動汽車委員會對這些問題的研究核心是如何促進動力電池、充電設施和商業模式的良性循環。首先,與充電基礎設施有關的問題。充電基地設施涉及電網、道路、運營商、通信網絡、城市規劃……
身份建設、消防及其連接,這是目前電動汽車商業化的第一個瓶頸。因此,有必要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通過100人電動汽車委員會的跨部門、跨行業、跨學科平臺,明確相關部門之間的關系。要研究充電設施用地、戶外防護和消防、充電樁、充電小型化、智能充電網絡和新型無線充電技術,并提出建議。第二個與動力電池有關。目前,國內外電動汽車中鋰電池的安全性受到廣泛關注,動力鋰電池也存在大規模回收再利用等問題。電動汽車百家號委員會希望深入分析國內外發生的安全事故,并最終通過研討會獲得報告。三是示范和推廣純電動汽車的商業模式。目前,純電動汽車的推廣和示范有多種模式,但仍缺乏商業模式分析,尤其是利潤模式和可持續發展模式。電動汽車100人委員會應該通過案例分析找到一種可以推廣的商業模式,以提高電動汽車的規模。
第二類是中國機動車標準化。首先,小型短距離電動汽車的開發和標準化管理。在這方面,我國一些地區存在自發增長、存在制約產品標準化的安全隱患等問題。因此,電動汽車百人會應該在調查制造商和用戶的基礎上,對小型短距離電動汽車的有序發展和規范管理提出一些建議。二是完善插電式電動汽車的相關標準。中國私家車的運營具有里程短的特點,是插電式電動汽車的潛在用戶群體。然而,目前公眾對插電式電動汽車缺乏了解。百人委員會應深入分析插電式電動汽車的特點,并就如何改進相關產品提出建議。第三,我國電力交通一體化與智能化系統的研究。電動汽車百人會應提出符合我國城市特點的綜合智能電動交通系統的發展路徑和政策建議。
第三類問題是從全球的角度討論電動汽車發展的一些常見的基本問題。首先,調查分析了國內外電動汽車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全球電動汽車已進入工業化階段,但對中國電動汽車產業仍缺乏全面客觀的研究。有必要通過深入研究獲得行業發展的第一手信息,為各行業的發展奠定基礎。二是梳理和創新全球電動汽車政策。近年來,美國、日本和歐洲發布的相關計劃對電動汽車的發展起到了催化作用。中國的產業政策在推動電動汽車發展方面的作用需要進一步研究和完善。百人會對全球電動汽車政策的梳理和研究,可以對中國電動汽車政策評估和修訂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三是對節能和新能源汽車不同技術路線的分析,包括混合動力和純電動驅動。
陳清泰:電動汽車百人會是一個非官方的非營利組織,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指導。其成員均以個人身份參與,包括產學研、跨學科、跨部門和跨部門。它是一個協同創新平臺,旨在通過研究和交流促進電動汽車的發展,打破部門和所有權的限制,促進多領域融合,為政府部門提供建議和決策參考。
電動汽車的主要活動……
百人會包括五個方面:一是就行業內的重大或熱點問題舉辦專題研討會;二是就涉及不同行業協調的技術和政策問題開展跨部門、跨行業、跨企業的交流;三是舉辦電動汽車年度論壇,就電動汽車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進行對話和深入探討,分享跨行業、跨領域、跨學科的研究成果;四是根據國家戰略和電動汽車相關產業發展需求,開展重大研究項目;
第五,收集和編輯電動汽車百人會研究報告和成員的研究成果,并編輯內部出版物進行溝通和交流。
陳清泉:首先,預計百人電動車委員會將推動政府、企業和市場的融合。因為目前,政府往往與企業有直接關系,許多電動汽車并不是根據產品開發的,而是作為樣本開發的。如何將市場與政府整合,應該成為百家號電動車委員會的重要研究課題。
第二,我希望電動汽車百人會能夠推廣“三好”,即好的產品、好的基礎設施和好的商業模式。實踐證明,基礎設施和商業模式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第三,我希望電動汽車百人會能夠推動電動汽車新產業鏈的建立。電動汽車是革命性的產業,需要新的產業鏈,必須打破各種壁壘。
政府與市場:“兩只手”如何形成合力
主題4:在節能環保領域,政府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市場發揮著決定性作用。電動汽車的發展需要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場的“無形之手”共同努力。對此,政府和市場應該如何形成合力,加快電動汽車的推廣?
傅玉武:作為政府,不要過分強調某一條技術路線。我認為技術路線仍然應該多樣化。對企業而言,我們應該大力引導企業開展跨行業、跨學科的合作,而不是單打獨斗。就新能源汽車和電動汽車而言,它們的經濟特征注定要“擁抱”發展。
安進:加快標準法規的制定和完善非常重要。電池標準化是實現電動汽車量產或降低電動汽車成本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中國需要建立自己的電池標準,然后實現電池模塊的標準化。目前,國內電池企業生產的電池標準并不統一。如果國外相關企業將相關標準引入國內市場,將對國內現有電池制造商產生巨大影響。
劉曉明:未來,交通運輸部將進一步密切關注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發展和趨勢,積極配合相關部委研究完善支持政策,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提供技術支持和政策保障。同時,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試點,在創建公交都市活動的基礎上,選擇好城市,分批開展新能源車推廣應用試點工作,逐步提高新能源汽車在城市公交車和出租車中的比例。
作者ts發展新能源汽車值得稱贊,但為了更好更快地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應積極協調或共同制定新能源汽車區域發展規劃,實現差異化、特色化協調發展;培育和發展產業示范基地;示范工作應重點解決技術標準,特別是安全標準,以及商業模式和服務規范;探索創新政策,有效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
配套設施是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基礎和前提。只有普及充電和更換設施,電動汽車才能真正發展起來。近日,一直引領國內充電樁建設的國家電網發布了《關于做好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電報安裝服務的意見》,明確個人自建充電樁,要滿足個人有固定停車位和住宅物業同意,自建充電樁享受住宅電價的條件。
充換電設施是純電動汽車的重要基礎支撐體系,也是電動汽車商業化、產業化進程中的重要環節。國家電網此舉將大大提高社會資本對充換電設施的投資熱情。今年,我國電動汽車充換電配套設施建設預計將進入高峰期,這也將帶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4年一季度,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6651輛,同比增長120%;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6853輛,同比增長120%。其中,生產純電動汽車4095輛,銷售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2758輛。2014年第一季度,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均大幅增長。
2014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值得期待!
第三,我希望電動汽車百人會能夠推動電動汽車新產業鏈的建立。電動汽車是革命性的產業,需要新的產業鏈,必須打破各種壁壘。
政府與市場:“兩只手”如何形成合力
主題4:在節能環保領域,政府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市場發揮著決定性作用。電動汽車的發展需要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場的“無形之手”共同努力。對此,政府和市場應該如何形成合力,加快電動汽車的推廣?
傅玉武:作為政府,不要過分強調某一條技術路線。我認為技術路線仍然應該多樣化。對企業而言,我們應該大力引導企業開展跨行業、跨學科的合作,而不是單打獨斗。就新能源汽車和電動汽車而言,它們的經濟特征注定要“擁抱”發展。
安進:加快標準法規的制定和完善非常重要。電池標準化是實現電動汽車量產或降低電動汽車成本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中國需要建立自己的電池標準,然后實現電池模塊的標準化。目前,國內電池企業生產的電池標準并不統一。如果國外相關企業將相關標準引入國內市場,將對國內現有電池制造商產生巨大影響。
劉曉明:未來,交通運輸部將進一步密切關注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發展和趨勢,積極配合相關部委研究完善支持政策,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提供技術支持和政策保障。同時,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試點,在創建公交都市活動的基礎上,選擇好城市,分批開展新能源車推廣應用試點工作,逐步提高新能源汽車在城市公交車和出租車中的比例。
作者探索創新政策,有效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
配套設施是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基礎和前提。只有普及充電和更換設施,電動汽車才能真正發展起來。近日,一直引領國內充電樁建設的國家電網發布了《關于做好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電報安裝服務的意見》,明確個人自建充電樁,要滿足個人有固定停車位和住宅物業同意,自建充電樁享受住宅電價的條件。
充換電設施是純電動汽車的重要基礎支撐體系,也是電動汽車商業化、產業化進程中的重要環節。國家電網此舉將大大提高社會資本對充換電設施的投資熱情。今年,我國電動汽車充換電配套設施建設預計將進入高峰期,這也將帶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4年一季度,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6651輛,同比增長120%;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6853輛,同比增長120%。其中,生產純電動汽車4095輛,銷售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2758輛。2014年第一季度,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均大幅增長。
2014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值得期待!
由電動車倡導者、國內知名環保人士宗毅發起的“打通中國第一條電動車南北充電之路”公益活動充電樁上海站捐建儀式,日前在滬圓滿完成。
1900/1/1 0:00:00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關部門、事業單位,各有關企業:《廣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方案》業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1900/1/1 0:00:00在正在重慶舉行的重慶國際車展“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業界高層代表表示,新能源汽車的產品變革正在改變汽車市場格局,成為未來發展的熱點方向。
1900/1/1 0:00:006月10日,第二個全國低碳日,今年低碳日的主題是“攜手節能低碳,共建碧水藍天”。浙江省氣候辦、省發改委也選擇在低碳日前夕發布了首份《浙江低碳發展報告》。
1900/1/1 0:00:006月8日上午,2014首屆環青海湖國際電動車挑戰賽在西寧城區開始了第一場車隊巡游及車輛評測的第一個項目加速性能和制動性能的評測,
1900/1/1 0:00:00技術正在對個體和社會帶來巨大改變,科學家們更是用綠色能源技術為人類描繪出一個,能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世界,或許短期內根本無法成為現實,但可以肯定的是,人類的諸多幻想已經通過技術被一件件的實現。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