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FISITA 2012世界汽車工程年會暨展覽會在中國國家會議中心開幕。中國人民協商會議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在開幕詞中表示,“中國的創新政策對在中國注冊的汽車及零部件企業的所有研發和創新活動給予同等支持。”
中國人民協商會議副主席、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
新能源汽車的商業模式已初見成效
據了解,為了加快電動汽車的產業化,中國于2008年開始提出研發與示范評估相結合的戰略,以加快示范應用。在國家財政的支持下,在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示范應用的基礎上,在中國25個城市啟動了電動汽車規模應用的綜合示范。培育電動汽車商業應用環境,探索新的商業模式。
萬鋼透露,截至2012年8月底,在10個城市1000輛電動汽車示范推廣項目的推動下,中國25個城市已投入運營的電動汽車超過2.74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9834輛,純電動公交車2513輛,純電專用車1218輛,混合動力汽車3305輛和混合動力公交車10490輛。對于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推廣,萬鋼認為新能源汽車的商業模式已經初見成效。
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經濟衰退正在艱難復蘇。但與此同時,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增加了對科技創新的投資和支持。今年7月,中國正式頒布了《“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電動汽車為主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將成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此同時,國務院有關部門相繼發布了“十二五”期間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技術標準、能源設施、財稅支持等方面的規劃政策。各部門的合作,共同形成了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新趨勢。
萬鋼預計,未來幾年將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我國新能源汽車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攻關的時期。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既面臨難得的機遇,也面臨嚴峻的挑戰。
堅持“三縱三橫”的發展路線
針對中國即將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萬鋼總結出以下五個方面需要注意:
一是堅持正確的技術路線,加強新能源汽車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在電動汽車“十二五”規劃中,提出了發展以電機為驅動力的純電動驅動的戰略定位,提出了由純電動、插電式和混合動力核燃料電池汽車、電池、電機和電子控制技術組成的新三縱三橫技術平臺的核心路線,以及相關標準、規范和示范,并定義了三大技術平臺。經過半年多的研究論證,這條路線得到了全行業的普遍認可,純電驅動的發展戰略也被國務院確定為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戰略方向。
二是要建立健全電動汽車的技術創新鏈和產業鏈,實現技術創新與產業促進的深度融合、協調互動。在電動汽車的技術創新過程中,明確了企業是技術創新的決策者,是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應用的主體。要促進產學研緊密結合,充分發揮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基礎研究、前沿探索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通用技術研發。
三是建立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機制。新能源汽車涉及許多新學科、新技術和新部件,測試的方法和需求非常強烈。國家重點實驗室、與國家工程中心相關的高校和研發機構,以及有資質的企業,應加強對現有科學儀器、檢測設備、實驗平臺和標準信息的開放共享。積極為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零部件供應商及其技術創新提供服務。
四是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綜合應用示范,創新商業模式,加快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公共交通優先是中國交通發展的基本原則。我們將堅持這一原則,推動和擴大新能源汽車在公共領域的商業化示范。基于目前商業運營的技術進步和經驗,我們還將在租賃、特許經營和城市物流方面擴大以小型電動汽車為代表的商業運營。試點城市要系統全面規劃建設適合汽車示范運營的能源供應體系,在示范運營中因地制宜不斷拓展創新商業模式。
對創新政策一視同仁。
五是要加強電動汽車國際合作,加強電動汽車、基礎科學、關鍵技術、示范運營和商業模式等多層次、多形式的合作與交流。萬鋼說:“近年來,在聯合國清潔能源部長會議機制下,我們在中國啟動了電動汽車的國際示范,并與美國和德國政府制定了電動汽車戰略合作的多部門合作計劃。我們將繼續深化和提高這些國際合作的水平,積極推動各國政府在政策、機制、標準、測試、數據分析和效果評估等環境支持方面的深入合作。"
推動電動汽車電動化轉型,實現汽車零碳排放,是全球汽車工程師的共同愿景,也是全球汽車企業的方向。萬鋼坦言,十多年來,中國政府以明確的戰略和持續的努力,表達了我們對汽車技術和產業轉型的決心和信心。今天的中國汽車市場一定是一個規模大、開放合作、競爭激烈的市場。
“我們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汽車工程師和科學家參與中國電動汽車的研發,也歡迎來自世界各國的汽車公司來中國研發和促進電動汽車的發展以及在中國注冊的零部件企業。”萬鋼說。
(編輯/楊曉紅)11月27日,FISITA 2012世界汽車工程年會暨展覽會在中國國家會議中心開幕。中國人民協商會議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在開幕詞中表示,“中國的創新政策對在中國注冊的汽車及零部件企業的所有研發和創新活動給予同等支持。”
中國人民協商會議副主席、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
新能源汽車的商業模式已初見成效
據了解,為了加快電動汽車的產業化,中國于2008年開始提出研發與示范評估相結合的戰略,以加快示范應用。在國家財政的支持下,在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示范應用的基礎上,在中國25個城市啟動了電動汽車規模應用的綜合示范。培育電動汽車商業應用環境,探索新的商業模式。
萬鋼透露,截至2012年8月底,在10個城市1000輛電動汽車示范推廣項目的推動下,已經有27400多輛電動汽車……
在中國25個城市投入運營,包括9834輛純電動汽車、2513輛純電動公交車、1218輛純電動專用車、3305輛混合動力汽車和10490輛混合動力公交車。對于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推廣,萬鋼認為新能源汽車的商業模式已經初見成效。
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經濟衰退正在艱難復蘇。但與此同時,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增加了對科技創新的投資和支持。今年7月,中國正式頒布了《“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電動汽車為主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將成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此同時,國務院有關部門相繼發布了“十二五”期間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技術標準、能源設施、財稅支持等方面的規劃政策。各部門的合作,共同形成了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新趨勢。
萬鋼預計,未來幾年將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我國新能源汽車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攻關的時期。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既面臨難得的機遇,也面臨嚴峻的挑戰。
堅持“三縱三橫”的發展路線
針對中國即將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萬鋼總結出以下五個方面需要注意:
一是堅持正確的技術路線,加強新能源汽車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在電動汽車“十二五”規劃中,提出了發展以電機為驅動力的純電動驅動的戰略定位,提出了由純電動、插電式和混合動力核燃料電池汽車、電池、電機和電子控制技術組成的新三縱三橫技術平臺的核心路線,以及相關標準、規范和示范,并定義了三大技術平臺。經過半年多的研究論證,這條路線得到了全行業的普遍認可,純電驅動的發展戰略也被國務院確定為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戰略方向。
二是要建立健全電動汽車的技術創新鏈和產業鏈,實現技術創新與產業促進的深度融合、協調互動。在電動汽車的技術創新過程中,明確了企業是技術創新的決策者,是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應用的主體。要促進產學研緊密結合,充分發揮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基礎研究、前沿探索和共性技術研發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建立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機制。新能源汽車涉及許多新學科、新技術和新部件,測試的方法和需求非常強烈。國家重點實驗室、與國家工程中心相關的高校和研發機構,以及有資質的企業,應加強對現有科學儀器、檢測設備、實驗平臺和標準信息的開放共享。積極為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零部件供應商及其技術創新提供服務。
四是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綜合應用示范,創新商業模式,加快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公共交通優先是中國交通發展的基本原則。我們將堅持這一原則,推動和擴大新能源汽車在公共領域的商業化示范。基于目前商業運營的技術進步和經驗,我們還將在租賃、特許經營和城市物流方面擴大以小型電動汽車為代表的商業運營。在試點城市,有必要系統、全面地規劃……
構建適合汽車示范運營的能源供應體系,并在示范運營過程中因地制宜不斷拓展和創新商業模式。
對創新政策一視同仁。
五是要加強電動汽車國際合作,加強電動汽車、基礎科學、關鍵技術、示范運營和商業模式等多層次、多形式的合作與交流。萬鋼說:“近年來,在聯合國清潔能源部長會議機制下,我們在中國啟動了電動汽車的國際示范,并與美國和德國政府制定了電動汽車戰略合作的多部門合作計劃。我們將繼續深化和提高這些國際合作的水平,積極推動各國政府在政策、機制、標準、測試、數據分析和效果評估等環境支持方面的深入合作。"
推動電動汽車電動化轉型,實現汽車零碳排放,是全球汽車工程師的共同愿景,也是全球汽車企業的方向。萬鋼坦言,十多年來,中國政府以明確的戰略和持續的努力,表達了我們對汽車技術和產業轉型的決心和信心。今天的中國汽車市場一定是一個規模大、開放合作、競爭激烈的市場。
“我們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汽車工程師和科學家參與中國電動汽車的研發,也歡迎來自世界各國的汽車公司來中國研發和促進電動汽車的發展以及在中國注冊的零部件企業。”萬鋼說。
(編輯/楊曉紅)
標簽:北京
美國時間11月7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作出終裁,認定從中國進口的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實質性損害了美國相關產業。
1900/1/1 0:00:00據日本NHK電視臺11月9日消息,為充分利用迷你電動車來加強環保,日本橫濱等市在本月中旬開始向市民和游客免費出租電動汽車。
1900/1/1 0:00:00在沂蒙山區,純電動公交車的應用,給城市減排帶來積極影響。
1900/1/1 0:00:002012年11月12日,中央企業電動車產業聯盟(簡稱”聯盟”)秘書處執行主任劉鎮一行來到中國普天,對中國普天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有關情況進行調研。
1900/1/1 0:00:00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和生日前指出,”新能源汽車最大的隱患在于電池,在受到撞擊之后電池會變形、起火甚至爆炸,這對汽車的安全帶來了巨大的隱患,
1900/1/1 0:00:00據《歐洲汽車新聞》報道,菲亞特全球品牌CEO奧爾維爾弗朗索瓦OlivierFrancois日前表示,菲亞特無意在歐洲市場推出500e電動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