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插入式混合動力 奧迪 e-tron Spyder發布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奧迪在2010年巴黎車展上展示了敞篷跑車的最新研究成果:奧迪e-tron Spyder。該車長4.06米,寬1.81米,高僅1.11米,配備插電式混合動力驅動系統。這輛雙座跑車在后軸配備了一臺221千瓦(300馬力)的雙渦輪V6 TDI發動機,前軸的兩臺電動機可輸出64千瓦的功率。奧迪e-tron Spyder的總重量約為1450公斤,其超低重量與高扭矩TDI發動機和兩臺電動機相匹配,性能卓越。從靜止加速到100公里/小時只需4.4秒,最高速度被電子限制在250公里/小時。

    在快速加速過程中,e-tron Spyder可以同時使用TDI發動機和兩個電動機輸出的扭矩:柴油發動機可以產生650牛米的強大扭矩,而兩個電動機可以產生352牛米的扭矩。巧妙的功率分配可以在各種情況下實現最佳的動態效果。前輪巧妙的動力應用不僅提高了縱向動力,還提高了轉彎時的橫向動力。這一切都歸功于扭矩矢量控制(根據需要在左右輪和前后軸之間分配扭矩)帶來的令人興奮的駕駛精度和非凡的靈活性。

    由于其重量輕、軸距短和50:50的完美車身重量分配比,奧迪e-tron Spyder具有卡丁車般的操控靈活性、出色的轉彎操控性能和空檔自動轉向,直到達到非常高的操控上限。

    高效TDI發動機和電動驅動系統的結合也帶來了卓越的燃油經濟性和驚人的低排放。奧迪e-tron Spyder的油耗低至2.2升柴油/100公里,相當于每公里排放59克二氧化碳。使用50升的油箱,行駛里程可以達到1000多公里。在50公里的距離內,例如在城市行駛時,也可以完全使用電動驅動來實現零排放,此時60公里/小時的最高速度也可以滿足正常駕駛的需要。

    設計

    奧迪e-tron Spyder繼承了奧迪一貫的風格,代表了奧迪最先進的設計語言,揭示了奧迪跑車設計的未來發展方向。它重新詮釋了上一代e-tron概念車最重要的設計元素,同時與2010年底特律車展上展出的純電動奧迪e-tron有著顯著的不同。

    它寬1.81米,長4.06米,高僅1.11米:這是高性能跑車的經典比例。與底特律的概念轎跑車相比,e-tron Spyder的長度和寬度分別增加了13厘米和3厘米,增強了設計動力。這一比例進一步強化了兩款概念車所共有的強大緊湊的整體外觀,讓人想起奧迪最具活力的R8車型。

    由于軸距較短,僅為2.43米(比R8短22厘米),e-tron Spyder的車身非常堅固。無框側窗玻璃的表面從前到后逐漸變細,直到車尾,這清楚地表達了賽車元素。側窗玻璃和擋風玻璃合二為一;

    擋風玻璃急劇向下傾斜,就像頭盔的面罩一樣。

    賽車的另一個元素構成了引擎蓋的特點:中央進氣口較寬,曲線進一步增強了汽車前端的動態,這在視覺和功能上都遵循了奧迪R8 LMS定制賽車的特點。碳纖維套件與前窗和側窗完全齊平,并包裹在玻璃周圍,展示了這款車精致的設計和制造工藝。

    奧迪e-tron Spyder的鋒線犀利流暢,只需瞥一眼就能看出這輛雙座跑車是奧迪的杰作。e-tron Spyder概念車采用錐形車頭,線條清晰,呈楔形。單框格柵的經緯格柵占據了楔形前端,兩側都有大型進氣口。進氣口將冷卻空氣輸送到汽車后部的電動驅動系統和TDI發動機。

    在進氣口上方,格柵與扁平條形自適應LED矩陣光束前照燈集成在一起。前照燈模塊的三維透明玻璃罩緊貼著功能部件的輪廓。所有照明設備均采用超高效LED技術。就像R8和e-tron概念跑車一樣,四環標志仍然位于一體式格柵上方。電池充電插座隱藏在徽標下方。充電時,四環標志會退到前艙蓋中,露出充電插頭和顯示屏;

    顯示屏顯示充電狀態,指示圖指示當前功率范圍。

    20英寸輪轂是e-tron Spyder的另一個顯著特征,它借鑒了第一個e-tron輪轂的葉片設計,并將其改進為三維渦輪葉片形狀。輪轂由鋁合金和碳纖維制成,具有動感的外觀和出色的空氣動力學性能。e-tron Spyder的每個集線器由66個獨立組件組成,其復雜性可見一斑。

    e-tron Spyder的側面以全新的造型展現了熟悉的輪廓。一貫鋒利的邊緣構成了光滑的側表面,并將水平面與垂直面區分開來。E-tron Spyder的肩部線條比奧迪R8更清晰地勾勒出突出的輪圈,并將其與車身邊緣連接起來。從背面看,e-tron Spyder看起來更寬、更接近地面。

    車身前后全新設計的個性門檻、擾流板和車底分流器都表達了這款概念車的獨特內涵。從賽車中借鑒的碳纖維元素也為這款車增添了一種特殊的氛圍。車身后部的引擎蓋、牌照和照明框架也使用了碳纖維元件,側面照明裝置下方的出風口也不例外。材料的鮮明對比讓人想起賽車。底盤和車身的主要功能部件由碳纖維元素制成,整個車身涂有經典的面漆,展現了e-tron Spyder非凡的動力魅力。

    由于發動機罩上的開口,可以清楚地看到縱向TDI中間發動機。發動機采用磨砂或拋光碳纖維、鋁和皮革表面裝飾。這種材料組合將汽車的內部和外部融為一體。

    座椅后面的兩塊蓋板呈錐形向后延伸,兩側為TDI發動機的冷卻孔和隱藏的發動機罩散熱片。蓋板還覆蓋了防側傾桿,這些防側傾桿在正常情況下是隱藏的,就像R8 Spyder的防側傾桿一樣。如果出現緊急情況,爆裂聲可能會彈出并鎖定到位。

    室內裝飾

    極簡主義室內設計注重輕量化原則的視覺和功能效果。設計師們已經在傳統奧迪基因和新的正式印記之間建立了聯系。遵循奧迪典型的設計理念,將結構、控制部件和信息輸出簡化到極致,從而達到整體簡潔的印象。

    細長的儀表板呈弧形,橫向延伸至門板。由于不需要變速箱和變速箱空間,設計師再次利用這個機會為混合動力奧迪e-tron Spyder打造了一個極其纖薄輕便的中央通道和中控臺。多媒體交互系統外部唯一的控制元件是嵌入式自動變速器的變速桿,當車輛啟動時,變速桿從通道向上延伸。

    奧迪e-tron Spyder的駕駛艙也體現了駕駛員的考慮,這也是奧迪的特點之一。與經典的儀表盤不同,這款概念車采用了集成多媒體交互系統功能的大尺寸顯示屏,兩側有圓形表盤。多媒體交互系統由方向盤上觸摸的控制面板操作,這也是受現代智能手機設計的啟發,也可以由中控臺上的多媒體交互系統控制單元操作。方向盤的上下端是平的,看起來像賽車的方向盤。速度僅以電子形式顯示。通過菜單中的“駕駛”選項,您可以選擇儀表來顯示駕駛系統信息。

    除了速度、轉速和電動驅動的信息外,中央顯示屏還顯示信息娛樂和導航系統的所有關鍵信息。

    奧迪e-tron Spyder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幾乎完全去掉了開關和其他部件,如點火裝置。空調系統位于方向盤的右上側。顯示屏提供諸如溫度和風量之類的信息。同樣受到智能手機的啟發,這個系統是通過觸摸控制面板來操作的。

    輕型斗式座椅也模仿賽車,提供出色的橫向支撐和舒適度。對比色和縫線表示不同的內部分區。色彩和優質材料將優雅與運動完美結合。

    ASF主體

    系統的輕量化結構是經濟性的重要前提,也是浪涌功率的首要基礎。奧迪的設計師充分展示了公司在e-tron上的實力……

    畢德。車身結構采用奧迪空間框架結構(ASF)技術和混合動力結構,發動機罩和許多氣動部件由碳纖維制成。

    在奧迪空間框架結構技術中,車身的支撐結構由擠壓鋁和壓鑄件組成。中間加鋁板連接承重。每個ASF組件都根據其需要承載的功能在形狀和截面上進行了優化,以實現最高的穩定性和最低的重量。盡管驅動系統布局復雜(兩個電機、各自的驅動系統和TDI發動機),e-tron Spyder概念車的重量僅為1450公斤。

    發動機和變速箱

    奧迪已經證明TDI技術可以完美地應用于高性能跑車。奧迪Cabriolet為跑車市場的柴油發動機鋪平了道路十年后,TT使奧迪成為世界上首批成功銷售柴油跑車的制造商之一。奧迪R8 TDI勒芒概念車是首款搭載12缸柴油發動機的超級跑車,功率為500馬力,扭矩為1000牛米。

    奧迪e-tron Spyder繼承了同樣的成功秘訣,但采用了革命性的新組合方式。它首次搭載了新一代6缸3.0 TDI發動機,并采用了雙渦輪增壓器,可在發電中產生221千瓦(300馬力)的強大功率。這比幾個月前剛剛發布的奧迪A8更進一步,增加了50馬力。

    即使對于跑車來說,650牛米的最大扭矩也是不尋常的。位于中間的縱向3.0 TDI發動機通過七速S tronic動力換檔驅動后輪。

    另一項創新是將電動驅動技術添加到TDI的前軸上。兩臺異步電動機的總功率為64千瓦(88馬力),最大扭矩為352牛米。與TDI發動機一起,它們為e-tron Spyder提供了卓越的性能:從0到100公里/小時的加速僅需4.4秒。最高速度以電子方式限制在250公里/小時。

    駕駛的感覺比抽象的數字更令人興奮。由于電動馬達的最大扭矩可以立即產生,e-tron Spyder的加速速度就像一支脫離繩索的箭,就像短跑一樣快,而且非常容易。

    低速TDI發動機的噪音水平也很低。乘客身后的六缸總成發出移動的轟鳴聲,但這絕不是噪音。這種驚人的效果也可以在奧迪R10和R15跑車中找到,它們也配備了TDI發動機,并贏得了勒芒耐力賽。

    然而,這種特殊的混合動力形式(帶電動機的高扭矩、高效TDI發動機)的好處不僅僅是e-tron Spyder的動力潛力。這款敞篷雙座高性能跑車在油耗和環保方面也為同類車輛樹立了新的標準。一臺300馬力的TDI發動機平均每100公里只消耗2.2升柴油,這只相當于59克/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全混合動力奧迪e-tron Spyder完全適合零排放駕駛。在住宅區或其他城市地區,駕駛員可以激活純電動駕駛模式。車頭9.1千瓦時的電池可以行駛50公里,60公里/小時的最高速度可以讓e-tron Spyder在城市交通中游刃有余。

    基礎

    根據e-tron Spyder的車重分布和加速時軸重的動態轉換,行駛狀態下的牽引力分布明顯向后橋傾斜。與僅配備中置發動機的跑車類似,約75%的扭矩分配到后軸,25%分配到前軸。如果一個軸失去抓地力,整個動力系統的中央控制將通過ESP重新分配動力。因此,奧迪的這款混合動力車型享有四輪驅動技術的所有優勢。

    中間的TDI發動機和前橋的兩個電機可以智能控制電子加速器的橫向功率。

    與傳統四輪驅動車輛中的運動差速器功能類似,扭矩矢量分配系統(每個車輪不同的加速模式)賦予e-tron Spyder更強大的動力,同時提高了駕駛安全性。轉向過度和轉向不足的校正不僅來自制動裝置的精確激活,還來自微秒之間的精確功率增加。這款概念車即使在強勁的橫向加速度和賽道上的彎道下也能保持穩定。

    E-tron Spyder配備了三角形雙叉臂前懸架和鋁合金四桿后懸架,這已經被證明是b……

    賽車自動轉向的高質量、高精度和精確定義的最佳前提。彈簧和減震器很緊湊,但仍然很舒適。

    齒輪齒條直接轉向系統帶來獨特的反饋。E-tron Spyder只需要在轉彎時提供能量,但在直線行駛時不需要提供能量。這款概念車配備了全新刀片設計的20英寸輪胎,凸顯了這款車的地位。前輪和后輪的規則分別為245/30和265/30,這提供了足夠的抓地力。

    (編輯:李燕郊)

    奧迪在2010年巴黎車展上展示了敞篷跑車的最新研究成果:奧迪e-tron Spyder。該車長4.06米,寬1.81米,高僅1.11米,配備插電式混合動力驅動系統。這輛雙座跑車在后軸配備了一臺221千瓦(300馬力)的雙渦輪V6 TDI發動機,前軸的兩臺電動機可輸出64千瓦的功率。奧迪e-tron Spyder的總重量約為1450公斤,其超低重量與高扭矩TDI發動機和兩臺電動機相匹配,性能卓越。從靜止加速到100公里/小時只需4.4秒,最高速度被電子限制在250公里/小時。

    在快速加速過程中,e-tron Spyder可以同時使用TDI發動機和兩個電動機輸出的扭矩:柴油發動機可以產生650牛米的強大扭矩,而兩個電動機可以產生352牛米的扭矩。巧妙的功率分配可以在各種情況下實現最佳的動態效果。前輪巧妙的動力應用不僅提高了縱向動力,還提高了轉彎時的橫向動力。這一切都歸功于扭矩矢量控制(根據需要在左右輪和前后軸之間分配扭矩)帶來的令人興奮的駕駛精度和非凡的靈活性。

    由于其重量輕、軸距短和50:50的完美車身重量分配比,奧迪e-tron Spyder具有卡丁車般的操控靈活性、出色的轉彎操控性能和空檔自動轉向,直到達到非常高的操控上限。

    高效TDI發動機和電動驅動系統的結合也帶來了卓越的燃油經濟性和驚人的低排放。奧迪e-tron Spyder的油耗低至2.2升柴油/100公里,相當于每公里排放59克二氧化碳。使用50升的油箱,行駛里程可以達到1000多公里。在50公里的距離內,例如在城市行駛時,也可以完全使用電動驅動來實現零排放,此時60公里/小時的最高速度也可以滿足正常駕駛的需要。

    設計

    奧迪e-tron Spyder繼承了奧迪一貫的風格,代表了奧迪最先進的設計語言,揭示了奧迪跑車設計的未來發展方向。它重新詮釋了上一代e-tron概念車最重要的設計元素,同時與2010年底特律車展上展出的純電動奧迪e-tron有著顯著的不同。

    它寬1.81米,長4.06米,高僅1.11米:這是高性能跑車的經典比例。與底特律的概念轎跑車相比,e-tron Spyder的長度和寬度分別增加了13厘米和3厘米,增強了設計動力。這一比例進一步強化了兩款概念車所共有的強大緊湊的整體外觀,讓人想起奧迪最具活力的R8車型。

    由于軸距較短,僅為2.43米(比R8短22厘米),e-tron Spyder的車身非常堅固。無框側窗玻璃的表面從前到后逐漸變細,直到車尾,這清楚地表達了賽車元素。側窗玻璃和擋風玻璃合二為一;

    擋風玻璃急劇向下傾斜,就像頭盔的面罩一樣。

    賽車的另一個元素構成了引擎蓋的特點:中央進氣口較寬,曲線進一步增強了汽車前端的動態,這在視覺和功能上都遵循了奧迪R8 LMS定制賽車的特點。碳纖維套件與前窗和側窗完全齊平,并包裹在玻璃周圍,展示了這款車精致的設計和制造工藝。

    奧迪e-tron Spyder的鋒線犀利流暢,只需瞥一眼就能看出這輛雙座跑車是奧迪的杰作。e-tron Spyder概念車采用錐形車頭,線條清晰,呈楔形。單框格柵的經緯格柵占據了楔形前端,兩側都有大型進氣口。進氣口將冷卻空氣輸送到汽車后部的電動驅動系統和TDI發動機。

    在進氣口上方,格柵與扁平條形自適應LED矩陣光束前照燈集成在一起。前照燈模塊的三維透明玻璃罩緊貼著功能部件的輪廓。所有照明設備均采用超高效LED技術。就像R8和e-tron概念跑車一樣,四環標志仍然位于一體式格柵上方。電池充電插座隱藏在徽標下方。充電時,四環標志會退到前艙蓋中,露出充電插頭和顯示屏;

    顯示屏顯示充電狀態,指示圖指示當前功率范圍。

    20英寸輪轂是e-tron Spyder的另一個顯著特征,它借鑒了第一個e-tron輪轂的葉片設計,并將其改進為三維渦輪葉片形狀。輪轂由鋁合金和碳纖維制成,具有動感的外觀和出色的空氣動力學性能。e-tron Spyder的每個集線器由66個獨立組件組成,其復雜性可見一斑。

    e-tron Spyder的側面以全新的造型展現了熟悉的輪廓。一貫鋒利的邊緣構成了光滑的側表面,并將水平面與垂直面區分開來。E-tron Spyder的肩部線條比奧迪R8更清晰地勾勒出突出的輪圈,并將其與車身邊緣連接起來。從背面看,e-tron Spyder看起來更寬、更接近地面。

    車身前后全新設計的個性門檻、擾流板和車底分流器都表達了這款概念車的獨特內涵。從賽車中借鑒的碳纖維元素也為這款車增添了一種特殊的氛圍。車身后部的引擎蓋、牌照和照明框架也使用了碳纖維元件,側面照明裝置下方的出風口也不例外。材料的鮮明對比讓人想起賽車。底盤和車身的主要功能部件由碳纖維元素制成,整個車身涂有經典的面漆,展現了e-tron Spyder非凡的動力魅力。

    由于發動機罩上的開口,可以清楚地看到縱向TDI中間發動機。發動機采用磨砂或拋光碳纖維、鋁和皮革表面裝飾。這種材料組合將汽車的內部和外部融為一體。

    座椅后面的兩塊蓋板呈錐形向后延伸,兩側為TDI發動機的冷卻孔和隱藏的發動機罩散熱片。蓋板還覆蓋了防側傾桿,這些防側傾桿在正常情況下是隱藏的,就像R8 Spyder的防側傾桿一樣。如果出現緊急情況,爆裂聲可能會彈出并鎖定到位。

    室內裝飾

    極簡主義室內設計注重輕量化原則的視覺和功能效果。設計師們已經在傳統奧迪基因和新的正式印記之間建立了聯系。遵循奧迪典型的設計理念,將結構、控制部件和信息輸出簡化到極致,從而達到整體簡潔的印象。

    細長的儀表板呈弧形,橫向延伸至門板。由于不需要變速箱和變速箱空間,設計師再次利用這個機會為混合動力奧迪e-tron Spyder打造了一個極其纖薄輕便的中央通道和中控臺。多媒體交互系統外部唯一的控制元件是嵌入式自動變速器的變速桿,當車輛啟動時,變速桿從通道向上延伸。

    奧迪e-tron Spyder的駕駛艙也體現了駕駛員的考慮,這也是奧迪的特點之一。與經典的儀表盤不同,這款概念車采用了集成多媒體交互系統功能的大尺寸顯示屏,兩側有圓形表盤。多媒體交互系統由方向盤上觸摸的控制面板操作,這也是受現代智能手機設計的啟發,也可以由中控臺上的多媒體交互系統控制單元操作。方向盤的上下端是平的,看起來像賽車的方向盤。速度僅以電子形式顯示。通過菜單中的“駕駛”選項,您可以選擇儀表來顯示駕駛系統信息。

    除了速度、轉速和電動驅動的信息外,中央顯示屏還顯示信息娛樂和導航系統的所有關鍵信息。

    奧迪e-tron Spyder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幾乎完全去掉了開關和其他部件,如點火裝置。空調系統位于方向盤的右上側。顯示屏提供諸如溫度和風量之類的信息。同樣受到智能手機的啟發,這個系統是通過觸摸控制面板來操作的。

    輕型斗式座椅也模仿賽車,提供出色的橫向支撐和舒適度。對比色和縫線表示不同的內部分區。色彩和優質材料將優雅與運動完美結合。

    ASF主體

    系統的輕量化結構是經濟性的重要前提,也是浪涌功率的首要基礎。奧迪的設計師充分展示了公司在e-tron上的實力……

    畢德。車身結構采用奧迪空間框架結構(ASF)技術和混合動力結構,發動機罩和許多氣動部件由碳纖維制成。

    在奧迪空間框架結構技術中,車身的支撐結構由擠壓鋁和壓鑄件組成。中間加鋁板連接承重。每個ASF組件都根據其需要承載的功能在形狀和截面上進行了優化,以實現最高的穩定性和最低的重量。盡管驅動系統布局復雜(兩個電機、各自的驅動系統和TDI發動機),e-tron Spyder概念車的重量僅為1450公斤。

    發動機和變速箱

    奧迪已經證明TDI技術可以完美地應用于高性能跑車。奧迪Cabriolet為跑車市場的柴油發動機鋪平了道路十年后,TT使奧迪成為世界上首批成功銷售柴油跑車的制造商之一。奧迪R8 TDI勒芒概念車是首款搭載12缸柴油發動機的超級跑車,功率為500馬力,扭矩為1000牛米。

    奧迪e-tron Spyder繼承了同樣的成功秘訣,但采用了革命性的新組合方式。它首次搭載了新一代6缸3.0 TDI發動機,并采用了雙渦輪增壓器,可在發電中產生221千瓦(300馬力)的強大功率。這比幾個月前剛剛發布的奧迪A8更進一步,增加了50馬力。

    即使對于跑車來說,650牛米的最大扭矩也是不尋常的。位于中間的縱向3.0 TDI發動機通過七速S tronic動力換檔驅動后輪。

    另一項創新是將電動驅動技術添加到TDI的前軸上。兩臺異步電動機的總功率為64千瓦(88馬力),最大扭矩為352牛米。與TDI發動機一起,它們為e-tron Spyder提供了卓越的性能:從0到100公里/小時的加速僅需4.4秒。最高速度以電子方式限制在250公里/小時。

    駕駛的感覺比抽象的數字更令人興奮。由于電動馬達的最大扭矩可以立即產生,e-tron Spyder的加速速度就像一支脫離繩索的箭,就像短跑一樣快,而且非常容易。

    低速TDI發動機的噪音水平也很低。乘客身后的六缸總成發出移動的轟鳴聲,但這絕不是噪音。這種驚人的效果也可以在奧迪R10和R15跑車中找到,它們也配備了TDI發動機,并贏得了勒芒耐力賽。

    然而,這種特殊的混合動力形式(帶電動機的高扭矩、高效TDI發動機)的好處不僅僅是e-tron Spyder的動力潛力。這款敞篷雙座高性能跑車在油耗和環保方面也為同類車輛樹立了新的標準。一臺300馬力的TDI發動機平均每100公里只消耗2.2升柴油,這只相當于59克/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全混合動力奧迪e-tron Spyder完全適合零排放駕駛。在住宅區或其他城市地區,駕駛員可以激活純電動駕駛模式。車頭9.1千瓦時的電池可以行駛50公里,60公里/小時的最高速度可以讓e-tron Spyder在城市交通中游刃有余。

    基礎

    根據e-tron Spyder的車重分布和加速時軸重的動態轉換,行駛狀態下的牽引力分布明顯向后橋傾斜。與僅配備中置發動機的跑車類似,約75%的扭矩分配到后軸,25%分配到前軸。如果一個軸失去抓地力,整個動力系統的中央控制將通過ESP重新分配動力。因此,奧迪的這款混合動力車型享有四輪驅動技術的所有優勢。

    中間的TDI發動機和前橋的兩個電機可以智能控制電子加速器的橫向功率。

    與傳統四輪驅動車輛中的運動差速器功能類似,扭矩矢量分配系統(每個車輪不同的加速模式)賦予e-tron Spyder更強大的動力,同時提高了駕駛安全性。轉向過度和轉向不足的校正不僅來自制動裝置的精確激活,還來自微秒之間的精確功率增加。這款概念車即使在強勁的橫向加速度和賽道上的彎道下也能保持穩定。

    E-tron Spyder配備了三角形雙叉臂前懸架和鋁合金四桿后懸架,這已經被證明是b……

    賽車自動轉向的高質量、高精度和精確定義的最佳前提。彈簧和減震器很緊湊,但仍然很舒適。

    齒輪齒條直接轉向系統帶來獨特的反饋。E-tron Spyder只需要在轉彎時提供能量,但在直線行駛時不需要提供能量。這款概念車配備了全新刀片設計的20英寸輪胎,凸顯了這款車的地位。前輪和后輪的規則分別為245/30和265/30,這提供了足夠的抓地力。

    (編輯:李燕郊)

    標簽:奧迪奧迪R8奧迪A8理念發現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中意或在中國中西部省份合作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

    中國政府網近日發布《中意關于加強經濟合作的三年行動計劃》,中意雙方就未來3年進一步加強中意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達成重要共識,

    1900/1/1 0:00:00
    鋰礦石需求未來十年將增長兩倍

    澳大利亞礦業巨頭Orocobre總裁JamesDCalaway昨日在接受Bloomberg

    1900/1/1 0:00:00
    豐田馬自達共享混動技術 實現互惠互利

    綜合外電報道,日本汽車制造商豐田汽車和馬自達汽車3月29號宣布,馬自達將租用豐田的混合動力系統技術,脫離福特自行研發混合動力車。

    1900/1/1 0:00:00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編制完成

    工信部副部長苗圩28日表示,工信部已基本完成《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的編制。他同時表示,保守估計今年我國汽車年產銷量將突破1600萬輛,很有可能將達到1700萬輛。

    1900/1/1 0:00:00
    世博新能源觀光車將加盟廣州亞運服務

    綠色環保交通走可持續發展之路,10月15日,首批10輛服務上海世博會的燃料電池觀光車和巴士世博觀光線管理團隊的部分精兵強將抵達廣州亞運會基地,為亞運會相關交通服務保障工作人員進行先期培訓,

    1900/1/1 0:00:00
    行業反對電動車炒作 電動車發展面臨阻礙

    搜狐汽車10月15日訊據國外媒體報道,電動汽車是未來的主流車型。果真如此嗎?雖然在汽車行業中,電動汽車是新的焦點。但汽車企業尚未形成共識,不確定電動汽車會在未來幾年起到多大的作用。

    1900/1/1 0:00:00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