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品牌之間的競爭就像一場無休止的足球比賽。年度銷售額、年度利潤和技術實力等指標是判斷每一輪比賽成敗的關鍵。在比賽中,吉利可能使用了“追逐和反對英超聯賽”的腳本。第一輪——以內燃機為主的競爭,早期領導者不斷切換,最終“榮耀”鎖定在吉利身上。在第二輪——智能汽車時代,比亞迪贏得了“頭獎”。吉利再次成為“追趕者”。通過不斷的試錯,吉利似乎找到了進入智能汽車競賽的正確道路。至少在重組后,吉利內部的幾個主要新能源品牌不再有內耗,實現了產銷的持續增長。近日,吉利旗下的另一個高端新能源品牌——銀河已經到來。有消息稱,該品牌定位在幾何和極氪之間。第一款型號被命名為“Galaxy L7”,將于本月23日在全球上市。顯然,正在“理解”電動化的吉利,正在打造一條完整的新能源產品鏈。
圖片來源:吉利汽車輝煌的過去:燃油車時代的領導者。在燃油車時代發展的后期,吉利被公認為國產品牌的領導者之一。2017年,吉利終止了長城的“連勝”。銷量增至124.7萬輛,同比增長66%,在2017年國內乘用車品牌中排名第一。高速增長的背后是吉利帝豪、遠景、博越三大產品系列的雛形。根據吉利2017年產銷報告,帝豪系列的占比高達41%。在SUV領域,博越是吉利最暢銷的車型,占比達到22%。三款遠景新車的銷量占比為37%。到目前為止,三大產品線仍然是吉利重要的銷售支柱。
吉利花了6年時間才超過長城。2011年,長城哈弗H6上市,開啟“焦點SUV”路線,年銷量超過吉利,5年后突破百萬輛。在此之前,奇瑞是私人汽車公司的領導者。2009年,奇瑞50萬輛的銷量接近長城和吉利的總和。吉利在掌握了沃爾沃的技術后實現了東山再起。2010年,吉利以蛇吞大象的姿態收購了沃爾沃汽車。兩年后,吉利與沃爾沃達成技術轉讓協議,允許他們使用沃爾沃授權的技術。分析表明,雙方的技術存在相似性和互補性。然而,吉利收購沃爾沃使其市場地位和知名度顯著提高,但兩者的整合需要時間。在經歷了幾年的蟄伏之后,吉利等待著它在2017年的“起飛”。在沃爾沃技術的背書下,吉利的發動機、變速器和底盤“三大件”技術變得卓越,設計變得時尚醒目,大大增強了產品競爭力。
圖片來源:吉利汽車在“品牌提升”方面,沃爾沃的獎金更高。2017年,吉利與沃爾沃成立技術合資公司,實現技術共享。兩年后,發動機業務進一步合并。2017年發布的中高端品牌領克,是吉利與沃爾沃協同發展平臺的“結晶”。帝豪、博越和遠景三大家族系列發布的新款車型也大多基于CMA平臺。從此,“吉祥時代”開始了。2017年至2021,吉利連續五年蟬聯中國品牌乘用車銷售冠軍。領克品牌已成為自主品牌“向上推”的標桿,品牌力、影響力、銷量均遠超同期長城威品牌。然而,隨著汽車進入智能汽車的新賽道,技術更新迭代的速度加快,整個內燃機時代都在落后。以吉利為代表的傳統車企與比亞迪、特斯拉等新能源品牌走在同一條賽道上。事實上,吉利已經做好了向“新四化”過渡的準備,在中途稍作“繞行”。不幸的是,在探索過程中,吉利……
走一些彎路。結果是,在智能汽車誕生之初,吉利就被趕超了。2017年,汽車的高端化和“新四化”被頻繁提及。與汽油車時代不同,以合資車企為參考,國產品牌在向新四化轉型的早期階段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圖片來源:吉利汽車也是如此。然而,在業內人士看來,吉利的新產品戰略中途出現了“偏差”。以2019年發布的兩款新車嘉際和星越為例,前者專注于中低端MPV市場,后者則專注于運動市場。他認為,由于核心受眾不是吉利的傳統主流用戶,因此銷量轉化率不高。同時,媛媛、帝豪、博越三大家族的升級換代力度不大,競爭力提升有限。銷售證實了這一觀點。2019年,吉利的銷量降至135萬輛,同比下降10%,高于乘用車市場的整體降幅。吉利在向新能源領域轉型時也犯了類似的錯誤。2019年,吉利發布了新能源品牌幾何,首款車型幾何A補貼后售價超過15萬元。過高的定價引發了行業爭議。需要注意的是,當時獨立進攻新能源高端市場的時機還不成熟。首先,在技術層面,新能源技術有待改進,智能化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其次是新能源市場,主要集中在低端產品上;其次,在消費者層面,傳統自主品牌“低端”的刻板印象尚未消除;最后,商業模式沒有改變。眾所周知,自互聯網車企進入以來,汽車行業的轉型再次加速,從產品戰略到營銷模式再到服務渠道,所有這些都發生了變化。新能源消費者的購買心理已經不同于汽油車。幾何開局的失利幾乎已成定局。2019年,幾何的累計銷量僅為1.2萬輛,比同價位段的“新”小鵬少了4000輛。不僅在幾何方面,在從傳統自主向新能源過渡的早期階段,大多數結果都不令人滿意。
圖片來源:幾何汽車為了快速突破銷售瓶頸,可能已經進入了“多生孩子容易打架”的無效循環。不斷推出新車型;
新能源品牌不斷增加。然而,由于規劃不明確,品牌之間存在內部資源消耗。數據顯示,2020年,吉利新能源銷量僅為6.8萬輛,約占整體銷量的5%。第二年,吉利的新能源銷量剛剛超過10萬輛,低于其競爭對手長城,更不用說與比亞迪相比了。2022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持續爆發,比亞迪的銷量飆升至186萬輛,位居中國乘用車銷量榜首。經過調整,趕上比亞迪的蓬勃發展趨勢,很少有人注意到吉利在同一時期的“轉型”。2022年,吉利銷量回升至143萬輛,在中國乘用車市場排名第三。在走了一些彎路之后,吉利終于想好了如何發展電動化。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吉利便開始了“反攻”。在燃油動力汽車領域,“中國之星”系列新增了星銳和星越L兩款車型,與博越、遠景、帝豪三大系列形成價格聯動,實現了自主品牌的上升趨勢。在新能源領域,吉利發布了一款智能進化體驗架構——SEA Vast。極星、幾何、極氪、雷達等多個純電動品牌都建立在這個平臺上。
兩三個月后,吉利調整了其藍色吉利行動計劃。在2021年初的內部會議上,李書福董事長表示,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兩個藍色吉利行動計劃,分別以節能新能源汽車和純電動智能汽車為重點。在新計劃的指引下,高端新能源品牌吉克龍應運而生。吉克龍是吉利近年來探索智能汽車路線的巔峰之作。Jikron的商業模式從新勢力中汲取靈感,采用“以用戶為中心”的方式和直銷渠道,“高人氣+高流量”;完善智能化不足,強調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人機交互等功能;造型設計展現了未來科技感;強調用戶圈子文化的創建。更重要的是,極氪的誕生恰逢其時。以特斯拉和“蔚小理”為代表的新勢力,已經完成了用戶購買中高端新能源汽車的心智培養。消費者對國產新能源品牌的認同感增強。基于其卓越的競爭力,2022年將是首個全面交付的年份,吉克朗的年銷量將達到7萬輛。與此同時,吉利進軍混合動力市場,重點打造科技品牌“雷神動力”,推出雷神動力模塊化智能混合動力平臺——雷神智能發動機Hi·X。中國汽車協會副秘書長劉巖曾指出,在新的汽車時代,技術的品牌管理可以為企業或產品創造差異化的競爭力。在電池交換領域,吉利在重組力帆汽車后推出了瑞蘭汽車,打造了GBRC充換模塊化平臺。基于SEA浩浩、CMA、SPA和BMA四大架構平臺,以及雷神智擎Hi·X混合動力和GBRC充換電模塊化兩大平臺,吉利重組了旗下多個主要品牌的新能源路線。領克和吉利品牌主要聚焦混合動力市場,承擔向新能源主流燃油車用戶的過渡;幾何瞄準20萬以內的新能源市場用戶;極氪對30多萬的市場發起了進攻;路特斯正在進入超豪華電動汽車市場;
瑞蘭和楓葉專注于電池交換技術,并與草草出行合作開拓B端市場。此外,吉利還在進行甲醇汽車的研發、測試和落地。
圖片來源:吉利汽車“新成員”吉利銀河可能負責20-30萬元市場的產品對接。再加上最新發布的熊貓MINI,吉利已經悄然實現了新能源市場0-1億元的全覆蓋。在“多生孩子容易打”的戰略朝著正確的方向應用后,吉利在新能源市場取得了實質性突破。2022年,吉利新能源銷量達到32.9萬輛,增速高于同期比亞迪。其中,幾何級數的年銷售額比兩年前增長了十倍。今年,吉利的新能源目標是超過60萬輛。盡管與比亞迪相比存在銷量差距,但智能汽車的競爭才剛剛進入下半場——智能化,雙方實力并不不相上下。以這樣的增速和穩步進步,吉利在新能源汽車的競爭下半場再次“反殺”并非不可能。
2月21日,由吉利控股集團和河南省順成集團共同投資的十萬噸級綠色低碳甲醇工廠在安陽正式投產。
1900/1/1 0:00:00Elektrobit和Canonical日前宣布推出基于Ubuntu的EBcorbosLinux,這是業界首次將開源Linux社區引入汽車軟件領域的創舉。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云交付LTE和5G無線網絡邊緣解決方案供應商美國Cradlepoint宣布推出R2100系列5G堅固型路由器,進一步補充其5G無線WAN產品組合。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根據汽車行業數據預測公司AutoForecastSolutions的最新數據,截至2月19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車市場已減產約385萬輛汽車。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2月2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在環保汽車全球銷量創下新高的推動下,韓國1月份的汽車出口額同比增長了219。
1900/1/1 0:00:00過去數年里,無人駕駛給科技圈帶來了巨大的驚喜。行業頂峰時期,玩家們投入巨額資金,熱切地期待著量產全無人駕駛汽車的那一天。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