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至16日,2017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舉行。信息資源開發部國家信息中心汽車市場信息處處長助理兼處長劉明表示,
未來,中國對汽車的最高需求可能達到4500萬輛。按每千輛汽車擁有量400-450輛計算,中國目前人口為13.8億,最大潛力為14.5億。此外,他表示,中國實際上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除了人口結構和城市布局,最大的變化包括電氣化、智能化、服務化和共享化。以下是演講稿:有一點特別引起我們的共鳴。從全球汽車需求來看,過去整個汽車市場在發達國家經歷了快速發展。是經濟發展推動了整個市場的發展。第二階段實際上是人口驅動的。包括中國的發展在內,近年來中國中原地區的汽車發展相對較快。接下來可能會進入第三階段,這對中國企業走向世界也是一個很好的參考。謝謝你,杉戶先生。接下來,我們將把目光轉向中國市場。讓我介紹一下中國汽車市場的變化。我有兩個觀點,一個是我們的新車市場,另一個是二手車市場。這兩個市場是一個國家市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有兩個視角。一種觀點是,關于中國的新車市場,這與企業董事長的觀點不謀而合。盡管中國的市場目前比較大,但我們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我們可以回顧一下過去16年來中國汽車市場的變化。從2001年到2016年,我們的年均增長率約為17%,相當于經濟的1.8到1.9倍。2016年,我們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00年至2014年,在此期間,我們整個汽車市場實現了25%的年均增長率,相當于經濟的2.7倍。一年后,我們的增長率將下降,平均每年7.6左右,這與我們的經濟增長率一致。因此,在過去的16年里,我們看到整個汽車市場的增長速度非常快,但已經逐漸下降到中高速階段。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發展?我們整個汽車市場的發展與我們整個經濟、人口、消費環境和使用模式密切相關。以乘用車為例,在過去幾年中,即2010年之前,我們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迅速,每年增長約10%。高收入群體明顯增加,向上的環境顯示出相對較高的消費意愿。我們的汽車總數并沒有那么多。沒有限制,所有這些都是汽車消費的積極因素,推動了汽車市場的顯著增長。一年后,我們的經濟進入了中低速,從10%下降到7%或8%。消費意愿仍然相對較高。實際水平仍然相對較低。意愿沒有改變,但銷售環境已經改變。從過去的不限制旅行,到大多數中心城市和數量有限的城市的限制旅行,我們的增長率有所下降。未來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幾年前,有很多爭論。2012年和2015年,市場不太好,增長率相對較低。在某些年份,出現了負增長,每個人都對這種增長趨勢感到擔憂。這種擔憂背后到底是什么?我們整個汽車市場和汽車市場環境之間存在一些矛盾。最大的矛盾是兩者,這是我們龐大的總量和高購買意愿之間的矛盾。為什么它被稱為超大量?我們的整體需求已連續9年居世界首位,銷售額占全球的近28%。這是一本很大的書。從這個角度來看,去年在2020年左右達到1.86億的水平,占世界總量的13%,僅次于美國。我們可能會超過美國。這給能源和運輸帶來了巨大壓力。在這種情況下,整個市場不是在發展嗎?我們不這么認為,因為我們的普及水平相對較低。去年,我們每千人擁有134輛汽車,而成熟國家約有500至600輛。即使在我們的鄰國,那里的人口密度很高……
每千人的人口已經達到400輛汽車,我們三分之二的家庭可能沒有自己的汽車。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的購車意愿仍然相對較高。我們汽車市場的未來發展也是在這種背景下發展的,這是第一個矛盾。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未來的發展前景還是比較高的。第二個矛盾是我們當地的環境壓力和全國普及水平低之間的矛盾。如前所述,全國的普及水平仍然相對較低。從我們的研究來看,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的汽車普及水平與其人口密度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隨著人口密度的增加,每千人擁有汽車的人數肯定在減少。世界就是這樣。在中國,我們可以看到,北京正是全國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其每千人的汽車保有量也是最高的。達到260和270等水平。正是因為北京的人口密度相對較高,每千人擁有的汽車數量相對較高。即使在北京,我們的人口密度也相對較高,每千人中的人口數量是北京最高的。我們目前的發展正處于高度集中的階段。這種高濃度很容易被我們的局部壓力放大。在這種放大的情況下。讓我們感受到。我們未來汽車發展的潛力是巨大的。尤其是生活在北京和上海這樣的大都市,有這樣的體驗。但如果我們通過國際比較來看,情況可能并非如此。讓我們以人口密度甚至車輛密度為例。如果汽車對資源和環境的壓力最大,那么每公里的車輛密度應該是反映環境壓力的最佳指標。即使我們看這個指標,如果我們能到達美國,每千人的車輛數量將達到近200輛,美國相對較低,如果我們到達日本和韓國,我們的每千人口可以達到1400人左右。環境是一個限制因素,但不是一個決定性或絕對的因素。由此,我們認為中國汽車市場的潛力仍然比較大。基于我們對中國地理環境、人口密度以及汽車行業等限制汽車普及的各種因素的綜合分析。我們認為,即使中國每千人的汽車保有量沒有達到500至600輛,也有可能達到400輛。讓我們大致計算一下我們未來的生產潛力。未來我們對汽車的最高需求可能達到4500萬輛。如何計算,我們將使用每千人400-450輛的汽車保有量,這是許多國家在人口方面可以達到的水平。我國人口目前為13.8億,最有可能達到14.5億。計算我們擁有的汽車數量,對于成熟國家來說,如果他們的汽車保有量高于他們的銷量,理論上我們的汽車銷量為4500萬輛。我們今天還遠遠沒有達到這個水平。最終有可能達到4500萬輛嗎。事實上,中國也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除了我們的人口結構和城市布局,這兩天我們討論最多的最大變化是我們目前的汽車行業,它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包括電動化、智能化、服務化和共享化。如果未來出現共享特別發達的情況,一些家庭可能不再需要買車了。他可以直接使用共享,共享的使用效率遠高于我們的私家車。會發生什么?我們的整個交通方式有三個層次,最大的層次是我們的公共交通,包括地鐵和公交車。其次,我們的商業化服務包括傳統的租賃和租賃,以及近年來出現的汽車共享,包括載人和無人分時租賃。第三個層次是私家車,從公共服務到私家車,其消費體驗、舒適性和便利性逐漸提高。從私家車到公共服務,其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新車共享會發生什么。現在每個人都在擔心是否會對我們的汽車市場產生新的影響,我們不需要再買車了。我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有這樣的原因。另一方面,也不排除……
我們的整個公共交通將有更個性化的交通。大家直接叫共享汽車也很方便,那么共享汽車會對我們未來的汽車需求產生什么影響呢?我們需要繼續研究,它可能不一定能取代我們的私家車。根據我們的調查,在不久的將來,一些公共交通工具,或最直接的傳統出租車和租賃,在不遠的將來已經被取代。然而,整個新車市場仍有很大的空間。接下來,我將簡要介紹一下我國二手車市場的發展情況。關于二手車市場的發展,過去幾年人們對它寄予了厚望。然而,確實,我們中國二手車市場的發展相對緩慢,去年只有1000多萬輛。以發達國家的新車和舊車比較為例,新車和舊車的比例通常為1-2比3,但在中國,這一比例在0.3左右,與發達國家有很大差異。我們的發展水平有可能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嗎?我不這么認為。我們判斷,從今年開始,我們整個二手車行業可能會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我們為什么這么說。事實上,二手車市場上的批評是關于需求的。包括大家批評的交易和政策因素。二手車市場的發展將受到限制,但我相信最根本的是,供應不會像新車那樣無限。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如果一個成熟國家的新車和二手車比例達到1到2-3的水平,那么汽車保有量與銷量的比例大約為13-14,而我們的比例只有6,這表明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新車。供應量相對較低。可供選擇的品種不多。隨著我們的新車的發展,每個人的選擇性都是一個制約因素。二手車市場也將逐漸有新車進入。在最初的七到八年里,過去十年的汽車將繼續進入這個市場,我們的供應量將大幅增加。從交易情況來看,繼去年之后,商務部出臺了許多政策,以促進未來二手車市場的發展。隨著這些政策的實施,我們貿易環境的限制作用也將減少。去年下半年之后,二手車市場出現了相對繁榮的局面,上一年增長率為2%,上半年增長率不到5%,全年增長率為10%,今年一季度增長率為22%。這種增長速度將持續下去。二手車市場的發展實際上會對我們的新車和主機廠產生很大的促進作用。畢竟,更換一輛二手車將為我們的新車帶來新的更換需求。這就是我要和大家分享的關于兩種觀點的全部內容。
標簽:北京
改變乘客行為習慣,讓安全進入慣性軌道將成為客車行業的一種時尚。2017年5月13日,由福田歐輝誠意出品的客車安全須知片《安全的名義》在北京舉行了首映儀式。
1900/1/1 0:00:00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信息是不可或缺的生存元素,企業發展自然也不例外,無論是接受行業前沿資訊,還是主動推廣、宣傳自身品牌信息,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的輻射力,因此,
1900/1/1 0:00:00隨著汽車市場的發展與成熟,汽車的安全性配置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在購車用車時考慮的第一要素。其中,胎壓監測就是其中尤為重要的一項配置。
1900/1/1 0:00:00現代人生活壓力巨大,人們渴望在工作之余釋放自己,于是把生活半徑從城市擴大到的郊外,因此SUV應運而生。
1900/1/1 0:00:005月19日,“2017美國固鉑輪胎行走無疆兄弟新征途”絲綢之路線發車儀式在蘭州舉行。同時,“固鉑驛站”在咔咔愛義行桃樹坪店舉行了盛大的揭牌儀式。
1900/1/1 0:00:00在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雖已落下帷幕,話題熱度卻依舊攀升,中國在國際上持續走高的影響力令國人頗為振奮。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