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乘聯會發布消息稱,11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預計186.0萬輛,同比增長2.4%,環比增長0.9%;其中新能源零售銷量預計60.0萬輛,同比增長58.5%,環比增長8.2%,滲透率32.3%。
回顧今年10月市場銷量情況來看,國內疫情多點爆發,經銷商經營和消費者出行受阻,市場表現不及預期。全月狹義乘用車零售184.3萬輛,同比增長7.5%,環比下降4.2%。受頭部廠商調整影響,新能源零售55.5萬輛,同比增長74.9%,環比下降9.2%,滲透率30.1%。
11月疫情影響持續擴大,消費鼓勵政策作用發揮受限,車市難以快速恢復。而新能源廠商搶抓政策紅利,有望走出分化行情。
針對廠商銷售動向來看,11月中旬乘用車總體市場折扣率約為14.5%,整體讓利水平相比上月略降,終端經營壓力加大。據11月零售目標調研顯示,占總體市場約八成左右的廠商同比增長約5%,初步推算本月狹義乘用車零售市場在186.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2.4%,其中新能源零售在60.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58.5%,滲透率約32.3%。
分析各周的市場表現來看,11月以來,新增感染者數量持續增加,河南等汽車消費大省受到嚴重影響,主要廠商零售第一、二、三周的日均同比分別為-9%、-12%、8%。臨近年末,各地汽車補貼政策再次升溫,尤其是前期疫情壓抑地區,預計第四周市場同比去年持平。考慮到促消費政策到期前廠商加緊完成年度銷售任務,第五周進入月末沖量階段,由于去年同期受芯片短缺影響基數較低,預計日均零售同比將達到20%左右。綜合估算11月零售將達到186.0萬輛。
值得注意的是,原定于9月末舉辦的天津車展于11月中旬順利開幕,為車市增添熱度。但隨著疫情的發酵,呈現出“波及范圍廣、傳播鏈復雜、持續時間長、清零難度大”的特點,廣東、重慶、北京等汽車消費強勢區域新增病例規模達新高,當地車市受到抑制作用。在此背景下,燃油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對車市的拉動力度明顯減弱,車市難與往年年底旺季表現保持一致。
隨著產品力的提升以及消費者接受度的提高,新能源車需求相對堅挺。特斯拉、比亞迪等產能的擴張為年底的新能源車銷量上漲提供了穩定支撐,主流產品交付周期縮短,供不應求的局面持續改善。隨著年底的新能源補貼到期,新能源廠商紛紛促銷加碼,特斯拉官宣降價并推出多項優惠措施,福特電馬、AITO、零跑等品牌也迅速跟進。比亞迪綜合考慮新能源補貼政策終止、電池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已提前官宣明年的漲價策略,努力為明年積累訂單。
日前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產量為2317萬輛同比增長82;零售銷量為211萬輛同比增長78;批發銷量為230萬輛同比增長113。雖然對于中國車市來說2020年是頗為難熬的一年但在社會各界的努力下車市銷量也正在好轉
1900/1/1 0:00:0012月9日乘聯會公布2019年11月乘用車產銷數據零售端數據顯示2019年11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達1937萬輛同比下降41環比上升51
1900/1/1 0:00:00日前據乘聯會對外公布最新信息11月第一周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達到35094輛較2019年同期增長20環比10月同期增長42;11月第二周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49854輛同比增長15環比10月同期下降13;11月第三周日均零售是52501輛同比增長7
1900/1/1 0:00:00日前據乘聯會數據顯示11月乘用車生產2078萬輛同比下降67環比下降90疫情封控對產業鏈帶來一定影響其中豪華品牌生產同比增長9環比增長3;合資品牌生產同比下降27環比下降16;自主品牌生產同比增長7環比下降7
1900/1/1 0:00:00日前乘聯會發布10月乘用車銷量預測由于10月疫情“點多、面廣、頻發”車市面臨一定壓力。10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預計1910萬輛同比增長114環比下降07;其中新能源零售銷量預計550萬輛同比增長735環比下降100滲透率288
1900/1/1 0:00:00在如何延長電動車續航里程這個問題上各大車企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近日豐田申請了一個專利在車內安裝一個手搖式發電機乘客可使用手搖或者腳蹬的方式給電動車進行發電。豐田這項專利技術在座位前安裝了曲柄曲柄連接發電機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