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汽大眾新能源工廠正式落成。據上汽集團方面稱,上述新工廠將在2020年10月正式投產,并將生產大眾、奧迪等多個品牌全新一代純電動車型。其中,“生產奧迪純電動車型”這一信息點意味著,“上汽奧迪”項目落地的時間越來越近了。
60秒讀懂全文:1.上汽大眾新能源工廠正式落成,從上汽集團發布的官方信息當中顯示,未來這一工廠將生產奧迪品牌全新一代純電動車型,意味著“上汽奧迪”項目或會提前落地;2.在豪華品牌“電動化”之爭當中,奧迪在產品落地及產能規劃上有所落后,一旦上汽大眾新能源工廠得以投產,那么將是奧迪趕超奔馳、寶馬的重要籌碼;3.綜合相關資料顯示,奧迪Q4 e-tron或會是“上汽奧迪”的第一款純電動量產車型。而基于大眾MEB平臺,未來“上汽奧迪”旗下純電動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也會大幅提升。
■歷時三年 “上汽奧迪”基本得到證實
2016年11月11日,上汽集團與大眾汽車集團公司于德國狼堡簽署《在中國制造和售奧迪品牌產品、銷售奧迪品牌進口汽車并提供相關移動服務的合作框架協議》諒解備忘錄,這一事件意味著“上汽奧迪”項目已經得到上汽集團以及大眾汽車集團的首肯。
但事情并非以上汽集團與大眾汽車集團的那樣迅速推進。就在上述備忘錄簽署之后,“上汽奧迪”項目受到了來自一汽-大眾奧迪中國經銷商們的“反抗”,甚至一度演變成以停止銷售的方式進行“逼宮”。迫于經銷商壓力,奧迪與上汽集團最終停止了銷售及渠道建設的相關談判。
2017年2月,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發布《三亞聲明》,要求在奧迪在華實現年銷100萬輛之后,可以不反對奧迪評估和探討在中國選擇新的合作伙伴及建立新的銷售網絡的愿景。一個月之后,奧迪與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們最終和解,達成奧迪在華年銷實現90萬輛后重啟“上汽奧迪”項目的協議。
2018年6月,停擺一年之久的“上汽奧迪”項目再度傳來新消息。奧迪斥資1.15億元認購上汽大眾1%的股份,成為上汽大眾五名股東之一,這被看做是“上汽奧迪”項目峰回路轉的先兆。2019年11月8日,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正式落成,而在上汽集團發布的官方微信新聞稿當中赫然寫到“將生產奧迪品牌全新一代純電動車型”,也就是說,歷經三年艱辛之后,“上汽奧迪”項目離落地更進一步。
■豪華品牌“純電之爭”愈演愈烈 奧迪急需加速
不管是全球排放標準的日益嚴苛,還是全球汽車產業向“新四化”轉型提速,“全面電動化”已經成為眾多主流品牌未來戰略的重點,豪華品牌也不例外。
2016年,寶馬內部孵化了面向未來競爭的發展戰略“ACES”,按照其最新計劃時間表,寶馬將在2023年推出25款電動車,其中純電動車型將達到12款;同樣是在2016年,奔馳對外公布其未來戰略“CASE”,按照這一發展計劃,在2022年之前,奔馳將推出超過50款電動車,其中純電動車型達到10款;而按照2016年大眾集團“攜手共進——2025戰略”,奧迪將在2025年之前推出30余款電動車,其中純電動車型為20款。
也就是說,拋開其他品牌不談,奧迪、奔馳、寶馬幾乎在同一時間鎖定“電動化”戰略,除此之外,中國市場也成為其電動化戰略的重中之重。2018年5月,北京奔馳戰略重組項目正式落戶北京順義,按照此前的規劃,北京奔馳新能源工廠將于2019年年底投產,未來將生產奔馳新能源汽車產品;2018年10月,寶馬對外宣稱投資30億歐元對大東、鐵西兩大工廠進行升級,其中升級之后的鐵西工廠將擁有電動車型生產能力;但對于奧迪來說,其在中國的電動車產能布局并不那么明確。
最重要的是,在電動車產品落地及銷量上,三家豪華品牌的情況也是千差萬別。以純電動產品的落地及銷量情況來看,寶馬在2011年時就推出了純電動產品Active E,在2013年則發布了寶馬i3,截至2019年寶馬全球純電動車型的累計銷量已經達到13.8萬輛;奔馳則在2011年發布了奔馳A級新能源,并在后來陸續推出多款純電動產品,其全球累計銷量則到了1.5萬輛;再來看奧迪,在純電動產品的落地時間上是最晚的,在2018年才推出了e-tron和Q2L e-tron兩款車型,而其累計銷量為1.6萬輛。
所以,雖然在電動化戰略上,奧迪并不落后,但是在產品落地和銷量,以及在華電動車產能上與寶馬或奔馳有一定的差距。如果想要在未來的電動化競爭當中取得先機,那么奧迪不得不進一步加快其電動化戰略的持續落地,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的落成或許就是奧迪在電動化戰略上趕超寶馬或奔馳的有力武器。有意思的是,如果上汽大眾新能源工廠確實要投產奧迪旗下純電動車型,那么誰將成為“上汽奧迪”首款純電動車型呢?
■奧迪Q4 e-tron或將成為“上汽奧迪”首款純電動車型
從上汽集團公布的消息來看,上汽大眾新能源工廠首款下線車型為大眾ID.,而在未來這座工廠將會支持大眾、斯柯達和奧迪品牌純電動車型的生產。根據推測,緊隨著上汽大眾ID.首款車的,或會是斯柯達VISION iV量產版和奧迪Q4 e-tron等幾款同平臺/同級別車型。
其中,奧迪Q4 e-tron已經在今年年初的日內瓦車展期間正式發布,這款車是奧迪在MEB平臺上推出的首款車型,定位是一款緊湊型純電動SUV車型。在新車發布的時候,奧迪內部人士就透露這款車會在上汽大眾投產,今年年中上汽大眾官方也宣稱奧迪品牌緊湊型電動SUV在今年進入生產準備階段。種種信息說明,這款車將是上汽奧迪的首款純電動車。
而根據此前曝光的信息來看,基于MEB平臺打造的奧迪Q4 e-tron與Q3的大小相當,但內部空間卻接近奧迪Q5,并擁有接近50:50的重心分配且配備四驅系統的車型,在WLTP工況下的續航里程可以達到450km,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大眾MEB平臺功不可沒。
■MEB平臺強在何處?
據悉,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是大眾汽車集團全球首個專為MEB平臺車型生產而全新建造的工廠。源于大眾MEB平臺的強大實力,在此生產的新能源車型在終端市場上的競爭力可想而知。
實際上,MEB平臺是大眾開發,針對大眾、奧迪、斯柯達、西雅特多個品牌使用的低、中端電動車平臺。作為一個針對電動車開發的全新平臺,它相比于用MQB等傳統平臺打造新能源車,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其實上面在聊奧迪Q4 e-tron的時候我們已經多多少少涉及了一些。
就產品而言,MEB平臺打造的電動車擁有更短的前后懸、更長的軸距,而且擺脫復雜的傳統燃油機,不僅在造型設計上更加自由,留給車內的空間也更大。同時在MEB平臺下,大眾可以根據車型、客戶需求,更靈活的去配置電池的大小。此外,電池平置于車底,整車質量分配更加接近50:50。安全性方面,電池不再安裝于后座底部,并配有防沖撞的保護殼,更加安全。
眾所周知,奧迪雖然能夠憑借quattro走天下,但是由于出自大眾體系,很多走量車型以前驅為主。這在寶馬、奔馳,甚至嚷嚷著“沒有后驅,不算豪華”的凱迪拉克面前,的確是一個痛點。前驅的技術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影響造型的設計。而進入MEB時代的奧迪,將不再會為這個問題而發愁,奧迪Q4 e-tron就是后橋電機主導車型,擁有后驅和四驅不同形式。
就成本而言,MEB平臺的規模效應會讓一些豪華品牌競品羨慕不已。就拿奧迪Q4 e-tron這個級別來說,大眾這邊ID.緊湊型SUV的原型車已經在安亭工廠下線,斯柯達VISION iV也已經進入量產階段,短短時間內同一平臺、統一級別,奧迪、大眾、斯柯達就能帶來高低搭配的三款產品,簡直太沒有人性。規模效應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率、更短的生產時間、更低的原材料成本和分銷成本,這讓奧迪在面對競爭對手時可以變得更加從容。
相比于主要競爭對手,奧迪的起步的確比較晚,這個一定程度上也身不由己。作為大眾集團重要的成員,產品開發和技術研發都需要跟隨集團的步伐。但隨著大眾集團在電動車領域的快速發展和突破,奧迪也沖在了電動車領域的第一線。大家一定要知道,MEB對于奧迪來說僅僅是部分產品的平臺,它還與保時捷聯手開發了針對高端車型的PPE平臺,而保時捷開發的J1上也會誕生奧迪品牌的運動車型。
■編輯觀點:
上汽大眾新能源工廠在未來是否會真的生產奧迪品牌的純電動車型,從上汽集團對外的宣傳口徑上來看,這是可以確定的。而隨著這一工廠于2020年10月份的正式投產,“上汽奧迪”旗下首款車型或許也會隨之到來,其趕超寶馬/奔馳之路也會隨之提速。
標簽:奔馳奔馳A級 2023款 A 180 L 2023款 A 180 L 運動轎車 2023款 A 200 L 運動轎車動感型 2023款 A 200 L 運動轎車時尚型寶馬寶馬i3
如果有其他選擇也許蔚來汽車并不想這么快走上IPO之路。因為就在這一天幾乎整個汽車行業人士都在關注著蔚來汽車那221頁的招股書:汽車媒體搜索信息點、傳統車企找尋創新點、新造車企業挖掘競爭點、投資者分析盈虧點。蔚來汽車就這樣第一次全面的展現在人們面前在各色聲音中“不予置評”
1900/1/1 0:00:00都說打動一個人要從打動他的心開始對于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集團總裁蔡澈來說打動中國消費者從一壺清茶開始
1900/1/1 0:00:00作為幫助雷克薩斯打響知名度的第一款產品LS的初代車型LS400自上世紀90年代起就曾引入大陸銷售其不僅是中國消費者的老朋友更是不少車迷朋友幼年時對豪華車的理解范本
1900/1/1 0:00:00“用車三年還一半錢”。這樣的新能源車你買不買?3月10日最快落地的新造車企代表云度新能源又出新玩法:購車三年以后可以按購車成交價的一半賣還云度三年50殘值。該計劃也包括此前已出售的云度車輛。這意味著終端售價799萬元約36元天
1900/1/1 0:00:00近日西雅特官宣退出入門級電動車開發項目的消息引發關注。大家不免猜測這是否會影響到西雅特接下來的入華規劃江淮大眾的合資項目是否會有變動?江淮大眾是中國汽車產業新合資時代的一個縮影
1900/1/1 0:00:00自古正邪不兩立但在當今的汽車產品中很多都希望通過均衡兼顧來打動消費者。2019東京車展如約而至除了令人屢屢驚嘆的各種概念車之外放眼量產車型我突然發現了這么一對“不兩立”的車型本田全新飛度和豐田全新YARiS究竟誰能夠更加代表小型車的未來今天讓我們來聊一聊這兩款家庭運動不兩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