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輪胎是一個充氣的、中空的零件,所以有爆裂的風險,爆胎在汽車故障中也算是比較普遍的一種,很危險,后果很嚴重,那么你知道爆胎的元兇是什么嗎?可能很多人會回答是充氣充的太鼓所以爆胎,其實并不是這樣的。
爆胎原因有很多
為什么會爆胎?有可控因素,不可控的是看命的事,這里不聊了,那么可控因素中又該注意什么呢?無非是輪胎的壓力與溫度兩個點。
一句廣為流傳的“經驗”叫做:輪胎氣壓別打太高,容易爆胎,這也是廣而存在的誤區是,胎壓高容易爆胎。“這還用說?胎壓高會爆胎啊”、“是啊,跟氣球一樣,吹太大就炸了,沒聽說癟氣球會炸的”。
話從科學角度來說是沒有錯的,輪胎胎壓過高的確有爆胎的隱患,不過這個在家用車的日常使用中基本上不存在,不管是廠家還是輪胎維修店在給輪胎充氣的時候都不會給你充的“高高的”,給輪胎充氣都是有操作標準的,除非你死命給一輛靜止的車正無窮充氣……
那么低胎壓有人關注過嗎?真的有人關注過嗎?沒氣了,有空打足就行了,也就是費油加速慢,其實低胎壓的安全隱患比高胎壓還要大!
科學道理是這樣的:
低胎壓雖然不會導致輪胎“炸”,但輪胎低胎壓時與地面接觸的面積會變大,滾動產生的熱量也要比標準胎壓大很多,這會使內部的簾布層變形、加速疲勞,嚴重時造成結構性損傷,結果就是爆胎。
還不能理解?更直白解釋:大家小時候都玩過用手掰鐵絲,鐵絲在反復掰動后會發熱,強度也會變軟,更容易折斷,輪胎內簾布層的金屬絲也是這個道理。
怎么查看胎壓?
無非兩個途徑,如果原廠有胎壓監測經常關注就行了,如果原廠沒有也可以后裝胎壓監測,幾百塊錢,如果不想花太多錢,幾十塊錢買一個胎壓表經常看著點,重要的是別忘了看。
標簽:notag
近年來中國品牌汽車在市場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功那么中國品牌是從什么時候誕生第一個中國品牌的車型又是什么呢?看到這您肯定會說這小學時就學過了當然是1956年下線的解放牌卡車了
1900/1/1 0:00:00對在能源的節約和環境的保護日趨嚴格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廠商在推出的新發動機上搭載了缸內直噴技術。不過你知道嗎?缸內直噴技術并不是什么新技術而是一項具有超過半個世紀歷史的“老”技術了
1900/1/1 0:00:00對于很多人來講原地熱車究竟要不要?似乎一直都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我身邊很多老司機就會說:“著車一定得原地熱車再走怎么也得等轉速掉下來車子徹底暖機了再走三兩分鐘不嫌少十來分鐘也沒事”然而原地熱車真的有必要嗎?熱車的起源?說起這個話題
1900/1/1 0:00:00有這么一家美國汽車公司只生產過一款車公司就宣告破產然而唯一生產過的這款車因其超前的技術和造型設計備受關注如今更是因其稀少的產量成為汽車收藏家眼中的珍寶。我說的不是電影《回到未來》里DeLorean公司生產的DMC12而是Tucker48
1900/1/1 0:00:00卡爾本茨在19世紀末發明了汽車百余年來汽車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人類的生產力和生活質量。不過你知道嗎?世界上第一個駕駛汽車的人是個女司機
1900/1/1 0:00:00隨著雨季的來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車輛涉水的問題身邊不少小伙伴都問我:“身邊人告訴我排氣管不能泡水否則傷發動機還容易熄火這是真的么?”對于這個爭論已久的問題其實之前我也曾有過質疑直到公司組織的一次駕駛培訓我才知道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