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本汽車媒體Best Car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此前曾于2017東京車展進行全球首發的豐田Tj Cruiser(參數|詢價)概念車或將迎來量產。量產版本車型預計將在10月發布,隨后于2020年在海外市場開售。
先來回顧一下在2017東京車展首發的豐田Tj Cruiser概念車。它定位于一款跨界中型SUV,外觀采用了裝甲車般方正硬朗的線條,同時應用了MPV車型上常見的側滑門,且車內座椅可支持全平放倒形成純平地板,提升實用性。豐田官方當時表示,Tj Cruiser車名中的“T”代表“Toolbox則是豐田歷史最悠久的SUV系列名稱。在2017年發布的官圖文章中,Tj Cruiser展示出了超高的人氣,也有不少網友在評論中表達了喜愛。
外觀方面,Tj Cruiser Concept整體采用了非常硬朗的線條,令它看上去有種軍用裝甲車的感覺。前臉部分的大尺寸進氣格柵內部采用網狀編織處理,兩側燈組疑似采用了圓形LED光源,燈組后方則與車輛突出的前翼子板相接,依然延續著筆直的線條。此外,該車的發動機蓋、翼子板及車頂均噴涂有特殊保護涂層,以防止飛濺的石子、雜物或泥沙對鈑金造成損壞。
在車身側面,新車的車頂、側窗、腰線等多處線條均為直線,同時新車還采用了后滑動門設計,便于乘客上下車和貨物裝載的同時,也節約了橫向空間。新車的四只車輪尺寸很大,搭配有普利司通動力俠系列越野輪胎,兼顧了非鋪裝路面的通過性。
新車車尾的設計與車頭較為相似,而大面積黑色面板的采用令其看上去十分簡潔。尾燈組采用黑底式設計,四圓燈組與前大燈呼應,下部保險杠上寬下窄的倒梯形設計也與車頭一致,進一步增強了硬朗的風格。
在車內部分,Tj Cruiser Concept的中控臺采用對稱式設計,平直的表面看上去仿佛一張茶幾,而上方的全液晶儀表盤則貫穿了整個中控臺。新車的多功能方向盤采用了復古的雙輻式設計,同時有皮質包裹,中央的TOYOTA字樣代替了“牛頭標”,意在向FJ 酷路澤以及早年間的蘭德酷路澤系列車型致敬。此外,新車還配有集成了空調及車載App等功能的中控屏幕、電子手剎,以及EV純電動駕駛模式按鈕等。
『配圖為官圖』
新車的4個獨立式座椅的椅背均為純平設計,所有座椅均可以放倒并組成類似地板般平整的平面。而即便是裝載3米長的沖浪板,對于Tj Cruiser來說也不在話下。
日媒Best Car透露,量產版Tj Cruiser會比在售的豐田C-HR稍短,但車身更高,以保證車內空間。由這一信息我們猜測,這款車的尺寸和級別或將從概念車的中型SUV降至入門緊湊型SUV甚至是小型SUV。另外,與采用側滑門的概念車不同,量產版Tj Cruiser或將換回普通的側開式車門。座椅布局方面,量產版Tj Cruiser可能將提供兩排座或三排座版本,兩種布局的車型均可以將座椅完全放平,從而形成實用性很強的平整地面,如概念車所示。
動力方面,外媒稱量產版Tj Cruiser或提供1.8L/2.0L兩種排量的混動系統。以歐規版卡羅拉旅行版作為參考,這兩套混動系統的綜合最大功率分別為122馬力和180馬力,另外高配車型還將提供四驅系統。
標簽:豐田豐田C-HR 2022款 2.0L 精英版 2022款 2.0L 舒適版 2022款 2.0L 領先版 2022款 雙擎 2.0L 舒適版 2022款 雙擎 2.0L 領先版
據日本媒體報道本田已經在日本停產了奧德賽參數詢價車型的生產不過在2023年本田奧德賽將再次回歸日本銷售而這一次將會是從中國進口這將是日本大型車企首次從中國進口汽車并在日本國內銷售
1900/1/1 0:00:00據中國駐札幌總領事館經濟商務室消息日本混合動力車的保有量正逐年上升。日本機動車檢查登記信息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年末日本的混合動力車保有量已經超過751萬輛同比增長148
1900/1/1 0:00:00為了穩固推進在華新能源汽車布局豐田汽車近來屢傳合作消息。繼6月6日“豐田牽手比亞迪”的消息傳出后豐田與寧德時代再次曝出合作意向。日本共同社6月7日報道稱豐田汽車公司正在與全球最大車載電池廠家、中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磋商合作事宜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日立汽車系統有限公司宣布為其車載立體攝像頭研發了新技術在汽車駕駛時該技術可讓攝像頭高度準確地檢測到路面的孔洞和小碎片等路面不平整狀況。未來日立計劃將此檢測技術與車輛懸架系統相結合研發一種能夠根據路面狀況調整車輛穩定性的驅動控制系統從而改善駕駛安全性和舒適性
1900/1/1 0:00:00本屆上海車展上日本汽車零配件供應商日立安斯泰莫展示了數項先進技術。2021年初日立汽車系統株式會社、株式會社京濱、株式會社昭和、日信工業株式會社四家企業合并成立了全新的日立安斯泰莫株式會社
1900/1/1 0:00:00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全球蔓延韓國、日本已經成為疫情的高發地區。日本和韓國是汽車出口大國和半導體產業強國專家和機構觀點認為鑒于兩國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受影響的企業未來還會不斷加全球半導體、汽車產業鏈可能受到沖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