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深評:大勢所趨 新能源超快充即將到來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由新能源車引領整個時代變革的大風暴正席卷而來,而充電設施產業作為其中的“臺風眼”,尤其是最近高曝光率的大功率直流快充技術,更加受人矚目。但目前國內市場,大功率直流快充技術到底發展如何?關于直流快充,國家政策上又有哪些扶持?市場中應用快充技術的車和樁,又有哪些新動向呢?圍繞相關話題,我們來一探究竟。

    ●《深評問道》是什么?

      《深評問道》是汽車之家首個面向行業端用戶打造的節目,特約汽車行業資深從業者執筆,獨家解析/揭秘行業大事件。除了熱鬧表象,我們更想向您呈現對事物本質、因果以及未來可能性的探究和思考。

      本期行業評論員——車庸,車企研發主管,多年從事品牌戰略、產品研發及市場分析等工作,擅長挖掘行業熱點及趨勢。

    60秒快速了解核心論點:●背景:電動車市場雖熱度高,但車主對使用環節中的里程、充電焦慮抱怨多,消費者對快速充電的需求度高。●在解決EV車主使用痛點的技術路線中,相比換電,大功率直流快充在投入收益性、產業化推廣及巨頭動向等方面更占優勢,更具發展前景。●政策上,國家對充電樁建設補貼力度繼續增強,中日統一的350kW的大功率直流快充樁新國標即將實施,而充電樁運營商也開始著手新一代快充樁的示范運營。●在電動車續航里程超500km趨勢下,現行的快充技術由于實際充電效率低,消費者不買賬,未來搭載700V以上的大功率快充技術的車型將成為新方向。

    一、解決EV車型使用痛點的主要技術路線

      為了讓EV車使用便利性達到普通燃油車水平,緩解消費者的里程、充電焦慮,眾車企一方面通過改善電池自身性能,提高整車續航里程;另一方面,從滿足消費者的快速充電需求出發,在車輛補電環節落腳,于是,換電和大功率直流充電這兩大技術路線便應時而生。

    『新能源汽車直流充電樁』

    ★換電vs大功率直流充電技術路線概要

      換電技術,形式上有點像我們更換遙控玩具車的標準電池,即通過固定式或可移動式的換電站,為電動車提供更換電池的服務,同時在換電站集中對電池進行統一的智能存儲、供電和配送管理。以國內目前運營的換電站為例,可在3-10分鐘,實現補給續航300-500km的效果。

      而大功率直流快充技術,是指采用250kW及以上的大功率充電機對電池進行直流充電,實現在10~15分鐘充滿電的理想狀態。目前在歐洲及日本等地區應用的大功率充電技術,充電樁充電電壓達到到1000V,充電電流提升到350A,實現最大系統功率為350kW的充電供給,消費者只需要12分鐘,就能為電動車增加300km的續航里程。

    『日本大功率充電站』

    ★換電vs大功率直流快充優劣勢分析

      兩大技術路線均能快速補充能源,解決里程、充電焦慮。但換電和大功率直流快充又各有優劣,均各自面臨一系列的問題。不過從技術特征、投入的收益性、產業化推廣、消費者喜好及行業巨頭失敗案例五個維度進行分析,換電模式綜合評價相對弱勢,但在特定的應用場景下,如出租車、網約車等專用運營車領域,仍有進一步發展和探索的空間,成為該類電動車能源補充的重要組成部分。

    兩大技術路線優、劣勢分析Type換電大功率直流快充技術特征√換電過程3~15分鐘,提升續航300~500km

    √只買裸車或將電池回售給運營商,消費者購車成本低

    √換電站集中管理電池,可最優化調節電網峰谷差,容易和電網融合

    √電池閉環管理,廢舊電池利用效率最高,減少污染環境隱患

    ∙快充10~15分鐘,續航增加300km以上

    ×技術要求高,高電壓、大電流意味著電纜載流量、橫截面積的增加,而且必須加冷卻→電纜重量的提升,影響消費者充電體驗

    ×消費者擔憂長期使用快充,加劇電池衰減,技術有待進一步提升

    ∙大功率快充存在隨機性,但其實對電網的沖擊有限

    投入收益性×前期建站及運營成本高,營收的回報率及可持續性低√充電樁建設及運營成本相對低,且與現有充電樁建設一脈相承,避免技術路徑切換成本產業化應用推廣×目前EV車型電壓平臺、電池位置及電池規格等技術標準不同,也難統一,換電站難以兼容跨品牌各車型

    ×電池包高壓接口頻繁插接,存在能量損耗,對電池系統的耐久性、安全性影響大

    √現行60~120kW直流充電樁在插頭及通信已實現兼容,后續大功率直流快充推廣相對容易消費者喜好×私人購車車主接受度低(參考特斯拉ModelS車主)√習慣于充電模式,對大功率直流快充的接受度更高巨頭失敗案例×海外:美國加州BetterPlace公司、特斯拉等

    ×國內:國網、普天新能源、南方電網等

      再來看本文主角大功率充電技術,從上表五維分析態勢看,雖然綜合評價整體更占優勢,但由于消費者在使用環節上心存顧慮,導致技術特征稍顯劣勢。其實追根求源,就是消費者普遍擔心快充傷及電池性能的問題。

      然而快充對電池衰減性影響到底有多嚴重、未來大功率直流快充技術應用后又能否挽回消費者信心?我們從兩個角度進行闡述,首先從使用場景上看,快充一般用來滿足多數家用EV車主應急補電需求,以防止在關鍵時刻發生續航里程不足“掉鏈子”、同時又來不及使用慢充補電的尷尬。模擬推演的話,以消費者每周應急使用2-3次為例,一年下來使用100-150次左右,按照現在主流車型1000次以上快充時電池衰減不足20%來看,可以高效使用7-10年,與燃油車使用壽命相媲美,而且考慮到EV車型并不是每周都需充電,實際高效使用壽命或可更長。

    2019年部分熱門EV車型快充性能品牌車型上市時間快充性能快充及三電質保政策蔚來汽車ES62018.12電池完整充電SOC(0→100%)次數:1200次以上 ※存在換電服務,方便更換電池ES82017.12電池完整充電SOC(0→100%)次數:1200

    小鵬汽車G32018.12電池完整充電SOC(0→100%)次數:1000次以上8年或15萬公里保修體系

    威馬汽車EX52018.04電池完整充電SOC(0→100%)次數:1000次8年或15萬公里保修體系 ,作為控制快充的核心部件,可根據電池狀況智能調整充電電流大小,防止由于過充電或過放電對電池造成損傷。而未來隨著大功率直流充電技術的應用,新一代EV車型電壓平臺升級后,BMS的進階就顯得更為關鍵。

      不過從歐美品牌車企競相投入的局面看,并結合技術將來進一步發展來考慮,大功率快充所面臨的困難肯定會被一一破解,所以說,大功率快充技術的應用走向還是很清晰的。既然大功率直流快充更具前景,那目前國內的政策動向又有哪些呢?

    標簽:特斯拉Model X 2023款 700km 雙電機全輪驅動 2023款 664km Plaid版 三電機全輪驅動Model S 2023款 715km 雙電機全輪驅動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深評:德系顛覆性創新比不過中國速度?

    德系車一直是豪華和高性能的代表2020北京車展上德系車展臺就發布了多款重量級豪華車還有關注度非常高的全新一代奔馳S級參數詢價。與此同時也有投放到新能源市場的純電動車

    1900/1/1 0:00:00
    深評:當2021上海車展成為世界中心

    毫無疑問這一刻的上海車展就是世界中心。第十九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于4月19日正式開幕連續兩年全球范圍躲避疫情的車企終于可以大展拳腳了每一家企業都毫無保留地帶來了最重要的新車及技術。本屆車展可能是“北上車展”誕生以來最重要的一屆。中國汽車市場擁抱變化同時也正引領變化

    1900/1/1 0:00:00
    深評:代工合法化 解讀準入新規6大變化

    12月6日工信部官網發布《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辦法》。新政策對資質管理、產品類別、產品檢測、事后管理等事項進行了重新梳理、明確預計政策發布后行業將出現企業生產資質分化、檢測業務沖擊、低速車發展方向不明朗等重要影響

    1900/1/1 0:00:00
    深評:大白汽車敗局 以租代購行不通?

    在今年520網絡情人節的特殊日子里中國金融科技公司趣店集團卻宣布“忍痛割愛”其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基于開放平臺的巨大機會和汽車行業風險的不確定性戰略上全面收縮大白汽車業務公司將于2019年5月21日起停止大白汽車的新車銷售業務

    1900/1/1 0:00:00
    深評:從碰撞測試看汽車ADAS發展趨勢

    每當ENCAP、CNCAP等汽車安全評級結果一發布就會受到各家車企廣大與消費者的關注可見“安全性”總是永恒的話題。隨著智能網聯技術的發展各種新功能層出不窮汽車安全的測試內容也從之前的正面側面碰撞等被動安全的評估轉向了主動安全的評估

    1900/1/1 0:00:00
    深評:從高傲跌落 特斯拉不敢再放肆

    或許從此時開始真的不會再有人愿意“寵愛”特斯拉。4月21日晚鄭州市鄭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因特斯拉車主上海車展維權一事責成特斯拉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立即出具相關行車數據。鄭州特斯拉稍后給出回應會提供事故前半小時數據。視角轉向大洋彼岸

    1900/1/1 0:00:00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