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式增長,我國汽車出口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汽車出口創歷史新高,出口量首次突破30萬輛,達到30.8萬輛,同比增長65%。從1-8月累計情況來看,汽車企業出口量已達181.7萬輛,同比增長52.8%。據中汽協分析,今年中國汽車出口將增至240萬輛以上。
事實上,兩年前,中國汽車年出口量徘徊在100萬輛左右,但2021年,汽車出口量飆升至201.5萬輛,同比增長近一倍,這也讓中國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出口國,僅次于日本和德國。業內分析指出,隨著自主品牌出海步伐加快,今年中國汽車出口量有望超過德國,晉升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出口國。與兩年前相比,中國汽車出口呈井噴式發展。
多重因素推動汽車出口創新高
如上所述,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量首次突破200萬輛。但同期全球汽車產業遭遇多重爆發、核心缺失、原材料價格上漲、地緣等多重因素,逆勢暴漲,讓更多人看到了中國汽車產品的實力。
近年來,中國汽車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網聯領域發展迅速,這也讓中國品牌在三電技術和車輛智能化方面擁有領先優勢。同時,中國汽車在智能制造、產品設計、品牌營銷方面的能力也不斷提升。總體來看,中國汽車已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海外市場的需求。
圖片來源:奇瑞汽車
此外,中國汽車出口的增長還得益于政策環境的推動,如“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據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是中國汽車出口的主要市場,占比超過40%。今年1-7月,中國對RCEP成員國汽車出口39.5萬輛,同比增長48.9%。
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孟玥日前在TEDA論壇上表示,中國已簽署19個自貿協定,覆蓋26個國家和地區,智利、秘魯、澳新等國降低了中國汽車產品關稅。隨著自貿區戰略的深入實施,也將為汽車企業的國際化發展創造更加便利的環境。
此外,在近兩年特殊的市場環境下,中國汽車產業鏈優勢逐漸凸顯。寶龍科技總裁張祖秋近日在蓋世汽車云“汽車適時出海”的對話中提到,面對去年的疫情和芯片短缺,中國本土的供應鏈補貨方案相對高效,國內車企尤其是自主品牌應對供應鏈危機的能力更強,有非常靈活的切換產品方案的方式,而海外公司在這方面相對缺乏靈活性,使得自主品牌能夠為海外汽車提供更快的交付速度和更好的產品力。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汽車出口強勁增長以來,新能源汽車的出口增長功不可沒。數據顯示,今年1-8月,我國出口新能源汽車34萬輛,同比增長97.4%,占出口總量的18.7%。這其中包括特斯拉16萬輛的出口量,而如果剔除特斯拉的出口量,今年1-8月的整體出口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仍將增長40%以上,增速依然明顯。
獨立……rands抓住機遇開拓國際市場。
事實上,中國汽車早在十幾年前就開始出口海外市場,但當時自主品牌的市場表現、品牌力、產品力以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都遠不如現在,燃油車的核心技術也基本牢牢盤踞在歐洲、日本等國,自主品牌很難在國際市場立足。但依靠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掌握核心三電技術、產業鏈相對完善的優勢,自主品牌在全球范圍內發展,尤其是最近兩年。
9月8日,零跑汽車宣布正式進軍海外市場。與以色列一家汽車公司達成合作,向以色列出口第一批T03。在此之前,哪吒汽車宣布進入泰國市場,哪吒V右舵版將于年底前在泰國交付3000輛。繼泰國之后,哪吒還將進軍其他東盟國家。
圖片來源:零跑汽車
蔚來去年5月進入挪威市場,在當地建設了直營服務和交付中心、充電地圖和換電站。除了挪威,蔚來今年還計劃將業務版圖擴大至歐洲五國。專為全球市場打造的小鵬小鵬G9躍躍欲試,全球布局首選歐洲。今年2月,小鵬宣布與歐洲經銷商集團Emil Frey NV達成合作,這將有助于小鵬車型快速引入歐洲。
相對于上述采取整車出口策略的品牌,較早發力海外市場的車企傳統布局策略更為完善。一些車企開始海外直接投資,通過海外建廠加速全球布局。
目前,國內汽車出口排名第一的SAIC在海外擁有硅谷、倫敦和特拉維夫三大R&D創新中心,以及倫敦、慕尼黑和東京三大設計中心。同時還擁有泰國、印尼、印度、巴基斯坦四大生產基地和KD工廠,100多個零部件生產R&D基地和1800多個營銷服務網點,開通了東南亞、墨西哥、南美、歐洲七條自營國際航線。
此外,SAIC一直在實踐其進軍歐洲的計劃。近日,其最新發布的全球純電動跨界車MG木蘭已從上海海通碼頭正式向歐洲發貨1萬輛新車。今年,該車將在近20個歐洲主要國家同步上市。2023年,該車還將進入澳大利亞、新西蘭、中東、墨西哥、南美等地區,覆蓋六大洲重點區域市場的80多個國家。
圖片來源:SAIC
過去兩年,長城汽車也相對頻繁地進行海外收購。今年1月,長城收購了通用汽車的印度工廠,加上去年收購的奔馳巴西工廠以及在俄羅斯和泰國建立的工廠,長城汽車實現了在歐洲、亞洲和南美洲的布局。
今年7月底至8月初,比亞迪發布了三項海外發展,宣布進軍日本乘用車市場、泰國乘用車市場以及向瑞典和德國市場提供新能源汽車產品。9月8日,比亞迪宣布將在泰國建設電動汽車工廠,從2024年起每年生產15萬輛乘用車。
同樣較早出口海外市場的奇瑞汽車,在海外建立了6個R&D中心、10個生產基地和1500多個銷售服務網點,產品出口巴西、俄國、烏克蘭、沙特、智利等國家。今年8月,奇瑞被曝正在與俄羅斯汽車制造商談判,以實現在俄羅斯的本地化生產。
從上述部分品牌出海的情況來看,自主品牌呈現百花齊放的特點。高端新能源汽車的首選市場大多是歐洲,東南亞市場也在吸引自主品牌加大布局……出口方便,市場增長潛力大。
全球化是自主品牌的唯一出路。
我國汽車企業之所以促進出口,積極布局海外市場,與當前汽車行業競爭加劇不無關系。去年9月,國家有關部門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辦法》,明確從今年1月1日起,取消乘用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不再限制同一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境內設立兩家及以下生產同類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
當保護之門打開,自主品牌的競爭無疑會更加激烈。只關注國內市場份額顯然是不行的。只有走出去,拓展更大的市場,才能做強做大。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曾說:“全球化是中國汽車企業的唯一出路。自主品牌汽車如果一味依賴國內市場,不走出去,在國際上沒有影響力,20多年的紅利就白費了。”
此外,在房地產行業相對低迷的環境下,中國汽車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最重要的支柱,尤其是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國內新能源產業鏈相對完善的背景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能否在燃油車賽道之外彎道超車,引領全球發展,與中國汽車企業的全球布局不無關系。
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汽車企業的全球化仍然有很大的機會。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孟玥日前在TEDA汽車論壇上表示,從國際市場需求來看,全球汽車市場正在逐步復蘇。據預測,今年全球汽車銷量將略高于8000萬輛,明年將達到8660萬輛。
同時,汽車的低碳轉型促進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目前,全球已有近130個國家和地區提出或即將提出碳中和目標。隨著碳排放法規的收緊和主要國家的鼓勵政策,全球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將持續增長,這也將為中國新能源汽車進入海外市場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此外,中國仍將利用政策保護汽車企業的海外布局。據孟玥介紹,中國將加大對汽車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支持力度,推動中資銀行和海外機構在合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為海外汽車銷售提供配套的融資、消費和信貸服務;同時,加快與重點汽車出口國家和地區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擴大出口;對于汽車企業走出去,國家也將加大對汽車產業走出去的法律保障和支持力度,繼續支持有實力、有信譽的汽車企業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通過兼并重組開展對外投資合作。基于以上,中國汽車出口和全球化的推進值得關注。近兩年,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式增長,我國汽車出口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汽車出口創歷史新高,出口量首次突破30萬輛,達到30.8萬輛,同比增長65%。從1-8月累計情況來看,汽車企業出口量已達181.7萬輛,同比增長52.8%。據中汽協分析,今年中國汽車出口將增至240萬輛以上。
事實上,兩年前,中國汽車年出口量徘徊在100萬輛左右,但2021年,汽車出口量飆升至201.5萬輛,同比增長近一倍,這也讓中國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出口國,僅次于日本和德國。業內分析指出,隨著自主品牌出海步伐加快,今年中國汽車出口量有望超過德國,晉升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出口國。與兩年前相比,中國汽車出口呈井噴式發展。
多重因素推動汽車出口創新高
如上所述,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量首次突破200萬輛。但同期全球汽車產業遭遇多重爆發、核心缺失、原材料價格上漲、地緣等多重因素,逆勢暴漲,讓更多人看到了中國汽車產品的實力。
近年來,中國汽車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網聯領域發展迅速,這也讓中國品牌在三電技術和車輛智能化方面擁有領先優勢。同時,中國汽車在智能制造、產品設計、品牌營銷方面的能力也不斷提升。總體來看,中國汽車已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海外市場的需求。
圖片來源:奇瑞汽車
此外,中國汽車出口的增長還得益于政策環境的推動,如“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據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是中國汽車出口的主要市場,占比超過40%。今年1-7月,中國對RCEP成員國汽車出口39.5萬輛,同比增長48.9%。
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孟玥日前在TEDA論壇上表示,中國已簽署19個自貿協定,覆蓋26個國家和地區,智利、秘魯、澳新等國降低了中國汽車產品關稅。隨著自貿區戰略的深入實施,也將為汽車企業的國際化發展創造更加便利的環境。
此外,在近兩年特殊的市場環境下,中國汽車產業鏈優勢逐漸凸顯。寶龍科技總裁張祖秋近日在蓋世汽車云“汽車適時出海”的對話中提到,面對去年的疫情和芯片短缺,中國本土的供應鏈補貨方案相對高效,國內車企尤其是自主品牌應對供應鏈危機的能力更強,有非常靈活的切換產品方案的方式,而海外公司在這方面相對缺乏靈活性,使得自主品牌能夠為海外汽車提供更快的交付速度和更好的產品力。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汽車出口強勁增長以來,新烯出口增長……y車輛公司做出了貢獻。數據顯示,今年1-8月,我國出口新能源汽車34萬輛,同比增長97.4%,占出口總量的18.7%。這其中包括特斯拉16萬輛的出口量,而如果剔除特斯拉的出口量,今年1-8月的整體出口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仍將增長40%以上,增速依然明顯。
自主品牌抓住機遇開拓國際市場。
事實上,中國汽車早在十幾年前就開始出口海外市場,但當時自主品牌的市場表現、品牌力、產品力以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都遠不如現在,燃油車的核心技術也基本牢牢盤踞在歐洲、日本等國,自主品牌很難在國際市場立足。但依靠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掌握核心三電技術、產業鏈相對完善的優勢,自主品牌在全球范圍內發展,尤其是最近兩年。
9月8日,零跑汽車宣布正式進軍海外市場。與以色列一家汽車公司達成合作,向以色列出口第一批T03。在此之前,哪吒汽車宣布進入泰國市場,哪吒V右舵版將于年底前在泰國交付3000輛。繼泰國之后,哪吒還將進軍其他東盟國家。
圖片來源:零跑汽車
蔚來去年5月進入挪威市場,在當地建設了直營服務和交付中心、充電地圖和換電站。除了挪威,蔚來今年還計劃將業務版圖擴大至歐洲五國。專為全球市場打造的小鵬小鵬G9躍躍欲試,全球布局首選歐洲。今年2月,小鵬宣布與歐洲經銷商集團Emil Frey NV達成合作,這將有助于小鵬車型快速引入歐洲。
相對于上述采取整車出口策略的品牌,較早發力海外市場的車企傳統布局策略更為完善。一些車企開始海外直接投資,通過海外建廠加速全球布局。
目前,國內汽車出口排名第一的SAIC在海外擁有硅谷、倫敦和特拉維夫三大R&D創新中心,以及倫敦、慕尼黑和東京三大設計中心。同時還擁有泰國、印尼、印度、巴基斯坦四大生產基地和KD工廠,100多個零部件生產R&D基地和1800多個營銷服務網點,開通了東南亞、墨西哥、南美、歐洲七條自營國際航線。
此外,SAIC一直在實踐其進軍歐洲的計劃。近日,其最新發布的全球純電動跨界車MG木蘭已從上海海通碼頭正式向歐洲發貨1萬輛新車。今年,該車將在近20個歐洲主要國家同步上市。2023年,該車還將進入澳大利亞、新西蘭、中東、墨西哥、南美等地區,覆蓋六大洲重點區域市場的80多個國家。
圖片來源:SAIC
過去兩年,長城汽車也相對頻繁地進行海外收購。今年1月,長城收購了通用汽車的印度工廠,加上去年收購的奔馳巴西工廠以及在俄羅斯和泰國建立的工廠,長城汽車實現了在歐洲、亞洲和南美洲的布局。
今年7月底至8月初,比亞迪發布了三項海外發展,宣布進軍日本乘用車市場、泰國乘用車市場以及向瑞典和德國市場提供新能源汽車產品。9月8日,比亞迪宣布將在泰國建設電動汽車工廠,從2024年起每年生產15萬輛乘用車。
較早出口海外市場的奇瑞汽車,在海外建立了6個R&D中心、10個生產基地和1500多個銷售服務網點,產品出口巴西、俄國、……克萊恩,沙特阿拉伯,智利和其他國家。今年8月,奇瑞被曝正在與俄羅斯汽車制造商談判,以實現在俄羅斯的本地化生產。
從上述部分品牌出海的情況來看,自主品牌呈現百花齊放的特點。高端新能源汽車的首選市場多為歐洲,東南亞市場也因出口便利、市場增長潛力大而吸引自主品牌加大布局。
全球化是自主品牌的唯一出路。
我國汽車企業之所以促進出口,積極布局海外市場,與當前汽車行業競爭加劇不無關系。去年9月,國家有關部門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辦法》,明確從今年1月1日起,取消乘用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不再限制同一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境內設立兩家及以下生產同類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
當保護之門打開,自主品牌的競爭無疑會更加激烈。只關注國內市場份額顯然是不行的。只有走出去,拓展更大的市場,才能做強做大。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曾說:“全球化是中國汽車企業的唯一出路。自主品牌汽車如果一味依賴國內市場,不走出去,在國際上沒有影響力,20多年的紅利就白費了。”
此外,在房地產行業相對低迷的環境下,中國汽車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最重要的支柱,尤其是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國內新能源產業鏈相對完善的背景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能否在燃油車賽道之外彎道超車,引領全球發展,與中國汽車企業的全球布局不無關系。
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汽車企業的全球化仍然有很大的機會。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孟玥日前在TEDA汽車論壇上表示,從國際市場需求來看,全球汽車市場正在逐步復蘇。據預測,今年全球汽車銷量將略高于8000萬輛,明年將達到8660萬輛。
同時,汽車的低碳轉型促進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目前,全球已有近130個國家和地區提出或即將提出碳中和目標。隨著碳排放法規的收緊和主要國家的鼓勵政策,全球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將持續增長,這也將為中國新能源汽車進入海外市場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此外,中國仍將利用政策保護汽車企業的海外布局。據孟玥介紹,中國將加大對汽車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支持力度,推動中資銀行和海外機構在合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為海外汽車銷售提供配套的融資、消費和信貸服務;同時,加快與重點汽車出口國家和地區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擴大出口;對于汽車企業走出去,國家也將加大對汽車產業走出去的法律保障和支持力度,繼續支持有實力、有信譽的汽車企業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通過兼并重組開展對外投資合作。基于以上,中國汽車出口和全球化的推進值得關注。
9月15日,我們從央視網了解到,從10月1日起,我國將進一步放寬私家車檢驗周期。此次改革,將進一步優化調整非營運小微型載客汽車、摩托車檢驗周期。
1900/1/1 0:00:00維克多(Vector)集團為汽車及相關產業的OEM商及供應商,提供了專業的開放式開發平臺,包括各種工具,軟件組件和服務,應用于嵌入式系統的創建。
1900/1/1 0:00:00分享極星6將采用英國研發團隊為極星5打造的全新全鋁平臺和高性能800伏電氣架構;車輛由前后雙電機驅動,提供650千瓦(884馬力)的綜合最大輸出功率和900牛米的峰值扭矩,目標零百加速3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特斯拉德國柏林超級工廠的擴張計劃再次受到德國官僚機構的阻撓,因為批準該項目的投票已經被擱置。
1900/1/1 0:00:00日前,據外媒報道稱,LG能源解決方案公司(LGEnergySolution)預計將暫時停止方形電池(prismaticbattery)的開發,公司將重點發展現有的軟包和圓柱形電池。
1900/1/1 0:00:00當地時間9月14日,特斯拉公司在一項集體訴訟中被起訴,理由是其對自動駕駛進行虛假宣傳。目前,美國加州北區地方法院已經受理這起訴訟。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