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至9月4日,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報社聯合主辦,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特別支持,日本汽車工業協會、德國汽車工業協會協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TEDA)在天津濱海新區舉行。本次論壇以“堅定信念,穩健發展,開創新局”為主題,邀請重磅嘉賓進行深入探討。
9月4日,英飛凌汽車事業部技術市場高級總監王黎雯發表了題為“半導體助力碳中和與可持續發展”的主題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大家早上好!很榮幸今天受邀參加TEDA論壇,與大家一起討論半導體如何幫助碳中和可持續發展。首先,我做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我叫王黎雯,來自英飛凌科技汽車電子部,負責市場技術。
首先,我們來看今天的主要話題,我們將重點關注三個方面。首先,我們來看看市場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其次,簡單說一下英飛凌對碳中和的貢獻。最后,我們關注英飛凌汽車半導體的解決方案如何促進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
請看看我們對市場的理解、分析和展望。我們可以看到,能源行業和旅游領域每年產生全球79%的二氧化碳。其中能源和工業各占30%,我們的汽車工業占比高達19%。當然,在出行領域,也離不開能源和工業。汽車所用的鋼、鋁和材料都來自工業。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高壓電池和低壓電池都來自能源行業,所以整個汽車行業對碳中和的貢獻是非常大的。我們還認為,汽車行業在低碳和數字化轉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我們來看看2021年的數據。2021年,全球共生產600萬輛新能源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占全球汽車產量的8%。這個數字在2030年還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預計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量將達到4000萬輛,占汽車工業總產量的40%。并且在自動駕駛領域,2021年全球產量將達到4000萬輛,占比54%,到2030年這一比例將逐步提升70%。因此,可以預測,電氣化,包括我們所說的低碳相關解決方案和自動駕駛,將在提供更經濟、有效和舒適的出行和低碳方面發揮非常關鍵的作用。
其次,可以看看新能源汽車的全球生產布局。2021年,全球生產的6000多萬輛汽車中,在美國、歐洲和中國的市場上,可以看到去年中國市場已經達到50%。今年一、二季度占全球50%,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全球領先。而我們正在引領整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技術更新的迭代。
為什么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會有如此巨大的增長?也和我們的消費者息息相關。2020年全球汽車消費者調查列出了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幾個主要因素。首先是對氣候變化、碳減排和節能的關注。二是個人生命安全和出行安全。第三是降低油耗和相關成本。第四是維護成本。五是更加注重駕駛的舒適性和加速性能。第六是政府的激勵政策。中國的消費者和全世界的消費者都差不多,對氣候變化、減碳、節能都很熱心。這也是推動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因素。中國消費者更注重駕駛的體驗,這也是中國消費者開放思維,全力擁抱新能源汽車,以開放的心態引領整個市場的重要原因。新能源汽車方面,隨著全球能源成本的增加,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看消費者的購買力,低碳化也很重要。
接下來,我將重點介紹英飛凌作為一家領先的全球技術公司對碳中和的貢獻。英飛凌已經將碳中和與可持續發展印入了整個公司的DNA,我們也位列全球10%最可持續發展的公司。并且在2020年,我們會在智能生產制造的很多方面做出努力。我們每平方公里的生產資源可以減少44%甚至更少的用電量;可用水量減少17%;排污方面,我們生產的排污量下降了67%。我們致力于到2025年減少70%的碳排放,到2030年實現碳中和。我們非常堅決地要做到碳中和,我們希望同時從產品和生產的各個方面減少碳排放。我相信整個社會和外部機構也認可我們對碳排放的貢獻。根據大家熟悉的MSCI指標,我們被評為AA,在其他CDP和可持續發展社會指標中,我們處于最靠前的位置。可見一個把科技放在第一位,節能減排放在第一位的公司,在各方面都做出了貢獻。
最后一部分是英飛凌提供什么樣的半導體解決方案來促進可持續發展。英飛凌作為一家傳統的汽車半導體技術公司,自1998年成立以來,一直在轉變角色。在早期,我們是半導體解決方案和產品的提供商。但隨著時間的增加,我們不僅僅關注單個芯片,而是為客戶提供系統化的解決方案。我們現在的定位是系統解決方案,不僅為客戶提供芯片,更要把芯片做成集成解決方案,減少客戶的研發時間,為降低研發成本做出更大的貢獻。
英飛凌的系統能力基于我們為行業提供的各種領先產品組合。從這份全球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英飛凌汽車電子在汽車半導體方面的產量和占比已經達到全球第一,占比12.7%。其中,我們不僅是傳統產品——功率半導體制造商,還占據了31.7%的市場份額。我們的傳感器和微控制器也是非常重要的產品。我們的傳感器包括位置傳感器,角度傳感器,我們正在開發的AIHUD產品,以及最新一代的電流傳感器產品。所以我們在傳感器領域也占據世界第二。MCU系列也占全球份額的21.9%,廣泛應用于傳輸機箱系統。大家都提到了碳化硅,知道它在行業里很火。英飛凌在20年前就開始布局碳化硅的應用。我們為全球3000多家客戶提供服務,在不同領域都有我們的碳化硅系統解決方案,包括工業領域、光能和能源傳輸、車輛和充電。我們不僅與世界領先的頭部企業達成合作,還深化了與中國企業的合作,包括CRRC和陽光電源,它們都在碳化硅系統解決方案方面有合作。為什么說功率半導體會在傳動系統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讓我們來看看汽車中半導體內容的發展。在傳統的發動機技術中,動力裝置、MCU、模擬器占70%,總量可達500美元。如果今年生產一款新能源汽車,這一塊的消費會翻倍,達到1000美元。在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中,70%用于電驅動的主要部分,30%用于充電器、電源管理系統和小型電機的控制。我們在各個方面都有系統的解決方案,布局全站汽車解決方案。我們來看看2021年的數據。2021年,每兩臺逆變器中就有一臺配備英飛凌半導體。英飛凌占全球600萬輛汽車的一半。我們進一步與許多主流汽車平臺合作,包括大眾汽車和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力量。未來還有SAIC和日產,都有我們的合作。碳化硅這種新技術的引入,可以使我們的逆變器實現更高的能量密度,減小體積,輸出更高的功率,這也是我們將逐步發力的部分。碳化硅逆變器已經量產,我們還在繼續與美國、亞洲和中國的OEM合作。
除了眾所周知的工業模塊,我們還在新能源汽車中提供其他一系列半導體產品AURIX,對整車的安全性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低功耗、高效率、高實時處理能力也在汽車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我們的PMIC,電源,作為進一步滿足功能安全的產品被廣泛使用。我們的新型電傳感器體積明顯減小,產品精度也能滿足……使用的需要。這種電傳感器也將有許多應用。我們還有位置傳感器,廣泛應用于電機。通過一整套解決方案,也為新能源汽車提供了強大的系統解決方案。這里我簡單介紹一下我們新發布的TC4系列,以及如何在車載控制器中實現更好的應用。我們TC4系列的內核更強大,處理頻率更高,ROM和FM內容也會進一步提升。并且我們加入了PPU AI處理器,可用于自動智能駕駛性能,包括目標識別、雷達芯片預處理、傳感器融合。而這個產品,它在領域控制方面也會有很多應用,可以為我們先進的整車電子電氣架構提供更多的解決方案。
我相信很多OEM廠商都在用我們的產品。我們TC4系列從今天到2025年都會有很大的提升。包括我們熟悉的動力總成部分。在傳統的動力轉向、制動和被動安全方面,我們也將從去年到2025年有25%的增長。區域控制不僅用于傳動系統,在整個智能座艙和智能機體中也占61%。我們舉個例子。一個OEM平臺會用我們的35 MCU,會用在不同的領域。通過芯片,也為新能源汽車提供了非常可靠、安全的解決方案。
最后說一下,我們作為半導體供應商,如何讓我們的汽車更環保、更安全、更智能。第一個是低碳,就是我們不僅減少智能生產的二氧化碳排放,還提供更多的產品,進一步降低能耗,提高能效,進一步降低我們的成本。通過數字化,為客戶提供更舒適、更安全、更可靠的出行方式,適合新興應用場景,提供更多解決方案。
非常感謝!
本文根據TEDA汽車論壇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僅供參考。9月2日至9月4日,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報社聯合主辦,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特別支持,日本汽車工業協會、德國汽車工業協會協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TEDA)在天津濱海新區舉行。本次論壇以“堅定信念,穩健發展,開創新局”為主題,邀請重磅嘉賓進行深入探討。
9月4日,英飛凌汽車事業部技術市場高級總監王黎雯發表了題為“半導體助力碳中和與可持續發展”的主題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大家早上好!很榮幸今天受邀參加TEDA論壇,與大家一起討論半導體如何幫助碳中和可持續發展。首先,我做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我叫王黎雯,來自英飛凌科技汽車電子部,負責市場技術。
首先,我們來看今天的主要話題,我們將重點關注三個方面。首先,我們來看看市場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其次,簡單說一下英飛凌對碳中和的貢獻。最后,我們關注英飛凌汽車半導體的解決方案如何促進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
請看看我們對市場的理解、分析和展望。我們可以看到,能源行業和旅游領域每年產生全球79%的二氧化碳。其中能源和工業各占30%,我們的汽車工業占比高達19%。當然,在出行領域,也離不開能源和工業。汽車所用的鋼、鋁和材料都來自工業。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高壓電池和低壓電池都來自能源行業,所以整個汽車行業對碳中和的貢獻是非常大的。我們還認為,汽車行業在低碳和數字化轉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我們來看看2021年的數據。2021年,全球共生產600萬輛新能源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占全球汽車產量的8%。這個數字在2030年還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預計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量將達到4000萬輛,占汽車工業總產量的40%。并且在自動駕駛領域,2021年全球產量將達到4000萬輛,占比54%,到2030年這一比例將逐步提升70%。因此,可以預測,電氣化,包括我們所說的低碳相關解決方案和自動駕駛,將在提供更經濟、有效和舒適的出行和低碳方面發揮非常關鍵的作用。
其次,可以看看新能源汽車的全球生產布局。2021年,全球生產的6000多萬輛汽車中,在美國、歐洲和中國的市場上,可以看到去年中國市場已經達到50%。今年一、二季度占全球50%,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全球領先。而我們正在引領整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技術更新的迭代。
為什么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會有如此巨大的增長?也和我們的消費者息息相關。2020年全球汽車消費者調查列出了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幾個主要因素。首先是對氣候變化、碳減排和節能的關注。二是個人生命安全和出行安全。第三是降低油耗和相關成本。第四是維護成本。五是更加注重駕駛的舒適性和加速性能。第六是政府的激勵政策。中國的消費者和全世界的消費者都差不多,對氣候變化、減碳、節能都很熱心。這也是推動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因素。中國消費者更注重駕駛的體驗,這也是中國消費者開放思維,全力擁抱新能源汽車,以開放的心態引領整個市場的重要原因。新能源汽車方面,隨著全球能源成本的增加,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看消費者的購買力,低碳化也很重要。
接下來,我將重點介紹英飛凌作為一家領先的全球技術公司對碳中和的貢獻。英飛凌已經將碳中和與可持續發展印入了整個公司的DNA,我們也位列全球10%最可持續發展的公司。并且在2020年,我們會在智能生產制造的很多方面做出努力。我們每平方公里的生產資源可以減少44%甚至更少的用電量;可用水量減少17%;排污方面,我們生產的排污量下降了67%。我們致力于到2025年減少70%的碳排放,到2030年實現碳中和。我們非常堅決地要做到碳中和,我們希望同時從產品和生產的各個方面減少碳排放。我相信整個社會和外部機構也認可我們對碳排放的貢獻。根據大家熟悉的MSCI指標,我們被評為AA,在其他CDP和可持續發展社會指標中,我們處于最靠前的位置。可見一個把科技放在第一位,節能減排放在第一位的公司,在各方面都做出了貢獻。
最后一部分是英飛凌提供什么樣的半導體解決方案來促進可持續發展。英飛凌作為一家傳統的汽車半導體技術公司,自1998年成立以來,一直在轉變角色。在早期,我們是半導體解決方案和產品的提供商。但隨著時間的增加,我們不僅僅關注單個芯片,而是為客戶提供系統化的解決方案。我們現在的定位是系統解決方案,不僅為客戶提供芯片,更要把芯片做成集成解決方案,減少客戶的研發時間,為降低研發成本做出更大的貢獻。
英飛凌的系統能力基于我們為行業提供的各種領先產品組合。從這份全球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英飛凌汽車電子在汽車半導體方面的產量和占比已經達到全球第一,占比12.7%。其中,我們不僅是傳統產品——功率半導體制造商,還占據了31.7%的市場份額。我們的傳感器和微控制器也是非常重要的產品。我們的傳感器包括位置傳感器,角度傳感器,我們正在開發的AIHUD產品,以及最新一代的電流傳感器產品。所以我們在傳感器領域也占據世界第二。MCU系列也占全球份額的21.9%,廣泛應用于傳輸機箱系統。大家都提到了碳化硅,知道它在行業里很火。英飛凌在20年前就開始布局碳化硅的應用。我們為全球3000多家客戶提供服務,在不同領域都有我們的碳化硅系統解決方案,包括工業領域、光能和能源傳輸、車輛和充電。我們不僅與世界領先的頭部企業達成合作,還深化了與中國企業的合作,包括CRRC和陽光電源,它們都在碳化硅系統解決方案方面有合作。為什么說功率半導體會在傳動系統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讓我們來看看汽車中半導體內容的發展。在傳統的發動機技術中,動力裝置、MCU、模擬器占70%,總量可達500美元。如果今年生產一款新能源汽車,這一塊的消費會翻倍,達到1000美元。在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中,70%用于電驅動的主要部分,30%用于充電器、電源管理系統和小型電機的控制。我們在各個方面都有系統的解決方案,布局全站汽車解決方案。我們來看看2021年的數據。2021年,每兩臺逆變器中就有一臺配備英飛凌半導體。英飛凌占全球600萬輛汽車的一半。我們進一步與許多主流汽車平臺合作,包括大眾汽車和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力量。未來還有SAIC和日產,都有我們的合作。碳化硅這種新技術的引入,可以使我們的逆變器實現更高的能量密度,減小體積,輸出更高的功率,這也是我們將逐步發力的部分。碳化硅逆變器已經量產,我們還在繼續與美國、亞洲和中國的OEM合作。
除了眾所周知的工業模塊,我們還在新能源汽車中提供其他一系列半導體產品AURIX,對整車的安全性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低功耗、高效率、高實時處理能力也在汽車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我們的PMIC,電源,作為進一步滿足功能安全的產品被廣泛使用。我們的新型電傳感器體積明顯減小,產品精度也能滿足……使用的需要。這種電傳感器也將有許多應用。我們還有位置傳感器,廣泛應用于電機。通過一整套解決方案,也為新能源汽車提供了強大的系統解決方案。這里我簡單介紹一下我們新發布的TC4系列,以及如何在車載控制器中實現更好的應用。我們TC4系列的內核更強大,處理頻率更高,ROM和FM內容也會進一步提升。并且我們加入了PPU AI處理器,可用于自動智能駕駛性能,包括目標識別、雷達芯片預處理、傳感器融合。而這個產品,它在領域控制方面也會有很多應用,可以為我們先進的整車電子電氣架構提供更多的解決方案。
我相信很多OEM廠商都在用我們的產品。我們TC4系列從今天到2025年都會有很大的提升。包括我們熟悉的動力總成部分。在傳統的動力轉向、制動和被動安全方面,我們也將從去年到2025年有25%的增長。區域控制不僅用于傳動系統,在整個智能座艙和智能機體中也占61%。我們舉個例子。一個OEM平臺會用我們的35 MCU,會用在不同的領域。通過芯片,也為新能源汽車提供了非常可靠、安全的解決方案。
最后說一下,我們作為半導體供應商,如何讓我們的汽車更環保、更安全、更智能。第一個是低碳,就是我們不僅減少智能生產的二氧化碳排放,還提供更多的產品,進一步降低能耗,提高能效,進一步降低我們的成本。通過數字化,為客戶提供更舒適、更安全、更可靠的出行方式,適合新興應用場景,提供更多解決方案。
非常感謝!
本文根據TEDA汽車論壇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僅供參考。
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音頻技術公司Soundskrit宣布推出全球首款專為當前和未來消費電子設備打造的仿生定向MEMS麥克風:SKR0400。
1900/1/1 0:00:007月,寧德時代市占率335(環比下降26個百分點),遙遙領先穩居冠軍寶座,比亞迪再次超越LG新能源奪得亞軍,LG新能源市占率落后亞軍4個百分點,獲得季軍。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日本汽車制造商豐田表示,由于臺風正在接近,該公司位于日本西部的三座工廠將暫停部分晚班生產班次。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大眾集團已證實,有意在數周內讓其跑車品牌保時捷上市,這可能是德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公開上市交易之一。
1900/1/1 0:00:009月5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了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接續政策措施。商務部部長助理李飛表示,商務部會同各地方、各有關部門狠抓政策落實落地,出臺了多項配套舉措穩定外貿。
1900/1/1 0:00:009月5日,廣汽集團發布產銷快報。數據顯示,今年8月,廣汽集團生產汽車2193萬輛,同比增長8682;銷售汽車2178萬輛,同比增長78。產量連續四個月、銷量連續三個月實現雙位數大幅增長。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