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盛駿電子公布了2022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受上海等地區疫情、芯片結構性短缺、俄烏戰爭、歐元匯率下跌、原材料價格及運輸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影響,盛駿電子實現營業收入約229億元,同比下降約3%。但2022年以來,企業獲取新訂單的力度比較大。目前累計新增訂單累計約650億元,其中涉及新能源汽車的訂單超過370億元。

盛駿電子2022年半年報(來源:盛駿電子公告)
汽車電子業務同比增長約9%,新增訂單250億元。
具體到子業務,上半年在諸多不利因素影響下,汽車電子系統業務表現可圈可點,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約66億元,同比增長約9%,新增訂單250億元。
資料顯示,汽車電子業務以智能駕駛艙/聯網系統、智能駕駛、新能源管理系統等產品為主。圍繞新能源和智能化發展趨勢,持續推出或應用新一代智能座艙產品,5G+C-V2X、數字智能天線、智能駕駛域控制器、激光雷達、智能駕駛虛擬仿真平臺、800V高壓管理系統、新能源汽車充電升壓模塊、DC/DC電壓轉換器和

盛駿電子創新智能駕駛艙系統(來源:盛駿電子)
總體而言,上述產品是當前車企的重點,這也解釋了盛駿汽車電子業務逆勢增長的原因。最新消息顯示,8月1日,盛駿電子旗下的君聯智行近日獲得歐洲某知名整車廠商的V2X項目指定。根據客戶規劃,預計上述V2X項目全生命周期訂單金額約為9億元,計劃于2024年開始量產。在此之前,盛駿電子的另一家子公司盛駿瑞普也獲得了歐洲某知名汽車制造商新能源汽車平臺的800V BMS項目指定。根據客戶規劃,預計上述800V BMS項目全生命周期訂單金額約56億元,計劃2023年開始量產。

800V高壓快充(來源:盛駿電子)
據了解,在汽車電子業務方面,盛駿已與大眾、寶馬、奔馳、奧迪、通用、福特、沃爾沃、Stellantis、特斯拉、蔚來、小鵬、Ideality、比亞迪、廣汽、吉利、小米等客戶開展合作,公司也在大力拓展與國內自主品牌、新勢力品牌的業務合作,并取得了積極進展。
汽車安全業務同比下降6%,新訂單達400億。
2022年以來,盛駿電子汽車安全系統圍繞“業績提升”主題,積極應對外部環境的不利影響,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約162億元,同比下降6%,毛利率約8%,凈利潤持續提升。
盛駿汽車安全業務的海外布局占比很大。此外,快速并購需要長期的業務整合。近年來,企業一直致力于提高效率和性能。包括加強與全球客戶的溝通,不斷優化全球供應鏈體系,通過跨區域協作和供應商整合降低原材料成本;通過提高生產效率和優化組織結構來降低制造成本;優化人員和管理結構,提高內部管理效率,嚴格控制成本費用。
值得一提的是,盛駿安全進一步提升了中國的戰略地位,將中國升級為亞洲,并于今年2月在中國上海啟動了全球R&D中心,同時積極將生產從高成本國家/地區轉移到中國和低成本國家/地區。
除了戰略優化調整,隨著智能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和國家安全道路法規的不斷迭代,盛駿安全持續專注于下一代主被動安全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先后研發出量產駕駛員監控系統(DMS)、車內乘員監控系統(OMS)、免提監控系統(HOD)、電動安全帶(MSB)、智能方向盤等一體化安全解決方案。頂棚乘客氣囊、遠端氣囊等新型氣囊系統,高壓電池斷開裝置,為駕乘人員提供全方位的駕駛保護,帶來更高的產品單價和單車價值。

圖片來源:盛駿電子
在戰略優化和產品創新的驅動下,盛駿證券的新業務訂單勢頭強勁。企業抓住中國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快速發展的機遇,積極開拓和提升理想、小鵬、蔚來、比亞迪、SAIC、廣汽、長安、長城、吉利、紅旗、奇瑞等客戶的市場份額,拓展哪吒、零跑、塞蕾斯、致基、奧烏塔等品牌的新業務。同時,繼續擴大特斯拉、寶馬、大眾、奔馳、福特、通用、豐田等客戶的全球市場份額,充分發揮各區域的協同效應,積極收購全球主流客戶的下一代平臺化業務,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平臺化項目。
此外,為滿足中國市場增長的需求,均勝正投資建立了盛駿安全合富新產業基地,該基地包括R&D中心、檢測驗證實驗室、乘用車方向盤和安全氣囊生產中心等。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已于今年上半年破土動工,一期工程計劃于2022年竣工,2023年投產。合肥新產業基地建成后,預計乘用車方向盤系統產能400萬件/年,安全氣囊系統產能1000萬件/年。

盛駿安防合肥新產業基地(來源:盛駿電子)
整體來看,隨著汽車行業新能源和智能化的不斷深入,盛駿電子前期產品布局快速釋放,疊加企業在中國市場和公司的競爭策略調整,2022年上半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公司仍指出,2022年以來,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汽車行業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芯片短缺、俄烏戰爭、原材料價格、運輸成本等負面影響,導致產銷出現一定波動,影響公司產品的生產、銷售和利潤。企業將積極采取各種措施應對上述外部不利因素,不斷提高抗風險能力。8月23日,盛駿電子公布了2022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受上海等地區疫情、芯片結構性短缺、俄烏戰爭、歐元匯率下跌、原材料價格及運輸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影響,盛駿電子實現營業收入約229億元,同比下降約3%。但2022年以來,企業獲取新訂單的力度比較大。目前累計新增訂單累計約650億元,其中涉及新能源汽車的訂單超過370億元。

沈駿……電子2022半年報(來源:盛駿電子公告)
汽車電子業務同比增長約9%,新增訂單250億元。
具體到子業務,上半年在諸多不利因素影響下,汽車電子系統業務表現可圈可點,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約66億元,同比增長約9%,新增訂單250億元。
資料顯示,汽車電子業務以智能駕駛艙/聯網系統、智能駕駛、新能源管理系統等產品為主。圍繞新能源和智能化發展趨勢,持續推出或應用新一代智能座艙產品,5G+C-V2X、數字智能天線、智能駕駛域控制器、激光雷達、智能駕駛虛擬仿真平臺、800V高壓管理系統、新能源汽車充電升壓模塊、DC/DC電壓轉換器和

盛駿電子創新智能駕駛艙系統(來源:盛駿電子)
總體而言,上述產品是當前車企的重點,這也解釋了盛駿汽車電子業務逆勢增長的原因。最新消息顯示,8月1日,盛駿電子旗下的君聯智行近日獲得歐洲某知名整車廠商的V2X項目指定。根據客戶規劃,預計上述V2X項目全生命周期訂單金額約為9億元,計劃于2024年開始量產。在此之前,盛駿電子的另一家子公司盛駿瑞普也獲得了歐洲某知名汽車制造商新能源汽車平臺的800V BMS項目指定。根據客戶規劃,預計上述800V BMS項目全生命周期訂單金額約56億元,計劃2023年開始量產。

800V高壓快充(來源:盛駿電子)
據了解,在汽車電子業務方面,盛駿已與大眾、寶馬、奔馳、奧迪、通用、福特、沃爾沃、Stellantis、特斯拉、蔚來、小鵬、Ideality、比亞迪、廣汽、吉利、小米等客戶開展合作,公司也在大力拓展與國內自主品牌、新勢力品牌的業務合作,并取得了積極進展。
汽車安全業務同比下降6%,新訂單達400億。
2022年以來,盛駿電子汽車安全系統圍繞“業績提升”主題,積極應對外部環境的不利影響,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約162億元,同比下降6%,毛利率約8%,凈利潤持續提升。
盛駿汽車安全業務的海外布局占比很大。此外,快速并購需要長期的業務整合。近年來,企業一直致力于提高效率和性能。包括加強與全球客戶的溝通,不斷優化全球供應鏈體系,通過跨區域協作和供應商整合降低原材料成本;通過提高生產效率和優化組織結構來降低制造成本;優化人員和管理結構,提高內部管理效率,嚴格控制成本費用。
值得一提的是,盛駿安全進一步提升了中國的戰略地位,將中國升級為亞洲,并于今年2月在中國上海啟動了全球R&D中心,同時積極將生產從高成本國家/地區轉移到中國和低成本國家/地區。
除了戰略優化調整,隨著智能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和國家安全道路法規的不斷迭代,盛駿安全持續專注于下一代主被動安全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先后研發出量產駕駛員監控系統(DMS)、車內乘員監控系統(OMS)、免提監控系統(HOD)、電動安全帶(MSB)、智能方向盤等一體化安全解決方案。頂棚乘客氣囊、遠端氣囊等新型氣囊系統,高壓電池斷開裝置,為駕乘人員提供全方位的駕駛保護,帶來更高的產品單價和單車價值。

圖片來源:盛駿電子
在戰略優化和產品創新的驅動下,盛駿證券的新業務訂單勢頭強勁。企業抓住中國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快速發展的機遇,積極開拓和提升理想、小鵬、蔚來、比亞迪、SAIC、廣汽、長安、長城、吉利、紅旗、奇瑞等客戶的市場份額,拓展哪吒、零跑、塞蕾斯、致基、奧烏塔等品牌的新業務。同時,繼續擴大特斯拉、寶馬、大眾、奔馳、福特、通用、豐田等客戶的全球市場份額,充分發揮各區域的協同效應,積極收購全球主流客戶的下一代平臺化業務,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平臺化項目。
此外,為滿足中國市場增長的需求,均勝正投資建立了盛駿安全合富新產業基地,該基地包括R&D中心、檢測驗證實驗室、乘用車方向盤和安全氣囊生產中心等。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已于今年上半年破土動工,一期工程計劃于2022年竣工,2023年投產。合肥新產業基地建成后,預計乘用車方向盤系統產能400萬件/年,安全氣囊系統產能1000萬件/年。

盛駿安防合肥新產業基地(來源:盛駿電子)
整體來看,隨著汽車行業新能源和智能化的不斷深入,盛駿電子前期產品布局快速釋放,疊加企業在中國市場和公司的競爭策略調整,2022年上半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公司仍指出,2022年以來,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汽車行業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芯片短缺、俄烏戰爭、原材料價格、運輸成本等負面影響,導致產銷出現一定波動,影響公司產品的生產、銷售和利潤。企業將積極采取各種措施應對上述外部不利因素,不斷提高抗風險能力。
近日,零跑C11新增的兩款配置車型正式上市。其中2022款行政版610售價為2288萬元,2022款智行版510售價為2398萬元,新車定位中型SUV。
1900/1/1 0:00:002022年8月,小鵬汽車累計線上1000座自營充電站,其中自營的超充站799座,自營目的地站201座,覆蓋全國所有地級行政區和直轄市,超快充讓電動車進入多快好省時代。
1900/1/1 0:00:00分享8月12日至8月21日,“你,全新境界”捷尼賽思全國巡展于北京火熱進行,接下來還將陸續登陸上海和蘇州。此次全國巡展將使捷尼賽思品牌走近更多的目標消費者,于多元領域與“捷尼賽思一代”不期而遇。
1900/1/1 0:00:002020年十一月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下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
1900/1/1 0:00:00近日,有網友表示,其購買的小鵬汽車旗下車型在上海市新能源汽車專用牌照申領時,辦理狀態顯示審核不通過。
1900/1/1 0:00:00大眾和奔馳與加拿大正式簽署電池材料供應協議當地時間8月23日,梅賽德斯奔馳集團和大眾汽車集團與加拿大政府簽署協議,以確保獲得加拿大鋰、鈷、鎳和石墨等關鍵電池材料的大量庫存。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