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后,美國芯片與科學法案的靴子終于落地。

美國東部時間8月9日10點,美國總統拜登現身白宮玫瑰園。在一群半導體行業CEO的注視下,他完成了演講,簽署了2022芯片與科學法案。根據白宮此前的聲明,該法案將提供52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58億元)補貼美國半導體行業;在美國投資半導體工廠的企業還將獲得25%的稅收抵免優惠政策,相關刺激政策涉及的總金額將達到86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854億元)。關于中國最重要的一點是,受補貼企業將被禁止在中國或任何其他令其擔憂的外國進行“重大交易”,包括禁止受益企業在10年內在中國擴大生產和投資比28納米更先進的芯片。中國28 nm以下制程芯片限制法案的核心是“在美國投資,在美國研發,在美國制造”。據BBC新聞報道,在這527億美元中,390億美元用于鼓勵芯片生產,110億美元用于補貼芯片研發;20億美元用于汽車和國防系統的傳統芯片;5億美元支持半導體供應鏈建設,2億美元培養半導體行業人才。此外,向投資半導體制造的企業提供25%的稅收抵免。根據該法案,接受聯邦補貼的公司將被限制在未來10年內在中國或任何其他外國進行任何令其擔憂的“重大交易”。其中特別提到,禁止受益公司10年內在中國擴大生產和投資比28 nm更先進的芯片。雖然28 nm芯片比世界上最先進的芯片落后幾代,但仍然廣泛應用于汽車和智能手機。例外情況是,如果芯片制造商的投資目的是保護他們在中國現有的主要商業利益,他們可能被允許繼續在中國投資。但這些例外僅適用于現有工廠設施的擴建,且僅適用于“傳統半導體”。目前,全球約80%的芯片由亞洲制造,12%由美國制造,而上世紀90年代這一比例為37%。根據咨詢公司貝恩的數據,預計美國芯片產能提高5%至10%需要花費約400億美元。

但業內人士認為,該法案并不能完全緩解供應鏈問題導致的持續芯片短缺。建一條新生產線需要幾年時間。沒有人能在幾個月內建成晶圓廠,生產和運營成本也會推高“美國制造”芯片的價格。此外,由于芯片制造設施和工藝的復雜性,它依賴于從材料到化學品,從軟件到測試設備的全球供應鏈。這些技術涉及數百種原材料、特殊氣體和金屬、消耗品等。,而且芯片廠商很難控制整個供應鏈。該法案還授權約2000億美元,用于在未來10年推動美國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和創新。華泰證券認為,該法案將推動半導體制造回流美國,晶圓代工產能區域分布趨勢加快。招商證券認為,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碎片化的背景下,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國產化進程有望加速,巨大的產能缺口也意味著晶圓廠巨大的資本支出。建議關注國內半導體設備廠商。短期的痛苦是有限的,影響的不僅僅是中國,還有全球的芯片荒。通用汽車上個月表示,由于芯片和其他零部件短缺,近10萬輛汽車無法完全組裝。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美國分會董事總經理哈里森認為,人工智能、金融、通信、汽車、醫療、農業、能源、網絡安全等幾乎所有行業都依賴半導體芯片,這些行業都會受到該法案的影響。長期關注科技、互聯網產品、金融、消費等領域的云久資本執行董事沈對第一電氣表示,該法案主要影響企業在中國的擴張,但影響有限。“但我們不得不注意,美國將搬回半導體產業的趨勢,也會涉及到人才和產業鏈,影響的不僅僅是中國,還有日本和韓國。對中國來說,除了盡快扶持自己的產業,還要加強對人才的吸引。”沈表示,對于中國來說,會有短期的陣痛,但長期趨勢不會改變,因為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業界擔心,未來10年,接受美國芯片法案補貼的公司如果想在美國以外擴大產能,將會受到限制,這可能會改變芯片制造商未來的戰略。在美國參議院通過該法案后,外交部發言人趙7月28日表示,中美科技合作有利于雙方的共同利益和人類的共同進步,限制“脫鉤”只會損人不利己……我自己。商務部新聞發言人29日表示,該法案是典型的差別化產業支持政策。部分條款限制我國相關企業正常的經貿和投資活動,將扭曲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擾亂國際貿易。中方將關注該法案的進展和落實情況,必要時將采取有效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央視新聞評論說,一些先進芯片的生產包括1000多道工序,需要70多道跨界合作。美國政客人為推動“脫鉤斷鏈”,明顯違背市場規律,破壞全球產業鏈穩定。環球網的社論認為,對于中國的半導體產業來說,短期內可能會受到法案的負面影響,但不是決定性的,因為會激發中國更大的爆發力和自主創新的動力。

目前,TSMC在南京有16 nm和28 nm芯片制造廠;三星在Xi安有內存芯片制造廠;SK海獅力在無錫和大連有內存芯片制造廠;英特爾和美光在中國也有芯片封裝和測試工廠。有分析指出,該法案表面上的目的是限制中國獲得先進技術,實際上是將在華外資企業擁有的高利潤產能轉移到美國。浙江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劉國柱認為,中國應該在不同領域采取不同的應對策略。除了在科技創新領域自力更生,還應優先發展至關重要的“殺手锏”技術,以提高相關國際產業鏈對中國的依賴。及時更新中國出口管制清單,增加與歐美國家談判的籌碼。上海英泰律師事務所翁關興提醒,中國芯片企業在國際交往中應注意合同的訂立,以免陷入合同陷阱。同時,法律部門應利用現有法規為企業提供貿易救濟方面的法律保護,堵住外國法律的不當長臂管轄。根據彭博的數據,在過去的四個季度中,全球增長最快的20家芯片公司中,每個季度都有19家來自中國,而去年同期只有8家。中國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近日發表的文章稱,中國每年進口全球芯片市場的60%以上,在中國研發生產芯片效率高、成本低、能力強。同樣一個晶圓廠,在美國的建設時間要比中國長一年半以上,建設成本至少要增加三分之一,每年的運營和生產成本也要增加30%。芯片股集體暴跌。7月份,CPI是市場走勢的關鍵。該法案并沒有阻止美股的半導體下跌。當天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英特爾、AMD等芯片股領跌。費城半導體指數收盤下跌4.6%,連續三天下跌至7月26日以來的新低。

截至8月10日收盤,英特爾下跌2.4%,為2017年9月以來最低;AMD跌逾4%,回吐7月29日以來的漲幅;前一交易日跌幅超過6%的英偉達再度下跌4%,回吐7月27日以來的漲幅;美光科技下跌3.7%,至一個月低點。分析認為,芯片股集體“跳水”的直接原因是兩大芯片廠商英偉達和美光科技相繼下調業績預期。8月8日,英偉達報告稱,該公司第二財季(4月至7月)的營收預期僅為67億美元,低于5月份給出的81億美元的指引。游戲芯片收入環比下降44%,同比下降33%。受此影響,英偉達市值一夜蒸發約300億美元。Micron Technology第二天表示,預計當前季度的收入將處于低端范圍,甚至低于之前的預測。AMD、SK海力士和西部數據等公司最近都表達了對未來的悲觀預期。自美國財報季開始以來,許多半導體公司都發布了業績預警,包括英特爾,該公司下調了年度業績指引。分析指出,《芯片與科學法案》對美國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但這個利好消息在參眾兩院表決時早已被消化。另外,這些半導體公司業績疲軟,可能會雷聲大雨點小。沈認為,芯片股下跌主要是因為英偉達等“難看”的財報,但如果細分拆解,比如英偉達,主要是因為個人需求下降。在早期的疫情中,家用游戲、區塊鏈挖礦、元宇宙應用都曾將顯卡價格炒得過高,使得這種非內生增長導致周期錯配。但其數據中心和汽車業務有所增長,這是消費市場正常的周期性變化。此外,通脹飆升和俄羅斯與烏克蘭沖突等因素抑制了市場需求,進一步惡化了供應側障礙,給整個行業帶來壓力。美國投資平臺Oanda的高級市場分析師愛德華·莫亞(Edward Moya)認為,(芯片行業)似乎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充滿挑戰的市場。本月以來,納斯達克100指數成份股中,累計跌幅最大的10只股票中,有7只只是芯片股。今年以來,半導體指數下跌了27%,同期納斯達克100指數和標準普爾500指數分別下跌了20%和14%。美國勞工部將于10日發布7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報告,該報告可能為美聯儲下一步貨幣政策方向設定預期,是利率前景和市場走向的關鍵,表明熊市是否真的已經過去,通脹是市場的頭號擔憂。《芯片與科學法案》的簽署是美國對中國的又一次“卡脖子”行動,無疑會給中國的芯片產業和相關企業帶來一定的沖擊。但由于早有預期和準備,其影響可能在可控范圍內,且在芯片行業壓力和全球供應鏈整合的背景下,該法案的效果更值得推敲。對于中國汽車工業來說,這是一個提高國產化率,加快上車速度的難得機遇。幾個月后,美國芯片與科學法案的靴子終于落地。

美國東部時間8月9日10點,美國總統拜登現身白宮玫瑰園。在一群半導體行業CEO的注視下,他完成了演講,簽署了2022芯片與科學法案。根據白宮此前的聲明,該法案將提供52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58億元)補貼美國半導體行業;在美國投資半導體工廠的企業還將獲得25%的稅收抵免優惠政策,相關刺激政策涉及的總金額將達到86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854億元)。關于中國最重要的一點是,受補貼企業將被禁止在中國或任何其他令其擔憂的外國進行“重大交易”,包括禁止受益企業在10年內在中國擴大生產和投資比28納米更先進的芯片。中國28 nm以下制程芯片限制法案的核心是“在美國投資,在美國研發,在美國制造”。據BBC新聞報道,在這527億美元中,390億美元用于鼓勵芯片生產,110億美元用于補貼芯片研發;20億美元用于汽車和國防系統的傳統芯片;5億美元支持半導體供應鏈建設,2億美元培養半導體行業人才。此外,向投資半導體制造的企業提供25%的稅收抵免。根據該法案,接受聯邦補貼的公司將被限制在未來10年內在中國或任何其他外國進行任何令其擔憂的“重大交易”。其中特別提到,禁止受益公司10年內在中國擴大生產和投資比28 nm更先進的芯片。雖然28 nm芯片比世界上最先進的芯片落后幾代,但仍然廣泛應用于汽車和智能手機。例外情況是,如果芯片制造商的投資目的是保護他們在中國現有的主要商業利益,他們可能被允許繼續在中國投資。但這些例外僅適用于現有工廠設施的擴建,且僅適用于“傳統半導體”。目前,全球約80%的芯片由亞洲制造,12%由美國制造,而上世紀90年代這一比例為37%。根據咨詢公司貝恩的數據,預計美國芯片產能提高5%至10%需要花費約400億美元。

但業內人士認為,該法案并不能完全緩解供應鏈問題導致的持續芯片短缺。建一條新生產線需要幾年時間。沒有人能在幾個月內建成晶圓廠,生產和運營成本也會推高“美國制造”芯片的價格。此外,由于芯片制造設施和工藝的復雜性,它依賴于從材料到化學品,從軟件到測試設備的全球供應鏈。這些技術涉及數百種原材料、特殊氣體和金屬、消耗品等。,而且芯片廠商很難控制整個供應鏈。該法案還授權約2000億美元,用于在未來10年推動美國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和創新。華泰證券認為,該法案將推動半導體制造回流美國,晶圓代工產能區域分布趨勢加快。招商證券認為,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碎片化的背景下,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國產化進程有望加速,巨大的產能缺口也意味著晶圓廠巨大的資本支出。建議關注國內半導體設備廠商。短期的痛苦是有限的,影響的不僅僅是中國,還有全球的芯片荒。通用汽車上個月表示,由于芯片和其他零部件短缺,近10萬輛汽車無法完全組裝。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美國分會董事總經理哈里森認為,人工智能、金融、通信、汽車、醫療、農業、能源、網絡安全等幾乎所有行業都依賴半導體芯片,這些行業都會受到該法案的影響。長期關注科技、互聯網產品、金融、消費等領域的云久資本執行董事沈對第一電氣表示,該法案主要影響企業在中國的擴張,但影響有限。“但我們不得不注意,美國將搬回半導體產業的趨勢,也會涉及到人才和產業鏈,影響的不僅僅是中國,還有日本和韓國。對于中國來說,除了盡快扶持自己的產業,還需要加強對人才的吸引。”沈表示,對于中國來說,會有短期的陣痛,但長期趨勢不會改變,因為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業界擔心,未來10年,接受美國芯片法案補貼的公司如果想在美國以外擴大產能,將會受到限制,這可能會改變芯片制造商未來的戰略。在美國參議院通過該法案后,外交部發言人趙7月28日表示,中美科技合作有利于雙方的共同利益和人類的共同進步,限制“脫鉤”只會損人不利己……我自己。商務部新聞發言人29日表示,該法案是典型的差別化產業支持政策。部分條款限制我國相關企業正常的經貿和投資活動,將扭曲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擾亂國際貿易。中方將關注該法案的進展和落實情況,必要時將采取有效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央視新聞評論說,一些先進芯片的生產包括1000多道工序,需要70多道跨界合作。美國政客人為推動“脫鉤斷鏈”,明顯違背市場規律,破壞全球產業鏈穩定。環球網的社論認為,對于中國的半導體產業來說,短期內可能會受到法案的負面影響,但不是決定性的,因為會激發中國更大的爆發力和自主創新的動力。

目前,TSMC在南京有16 nm和28 nm芯片制造廠;三星在Xi安有內存芯片制造廠;SK海獅力在無錫和大連有內存芯片制造廠;英特爾和美光在中國也有芯片封裝和測試工廠。有分析指出,該法案表面上的目的是限制中國獲得先進技術,實際上是將在華外資企業擁有的高利潤產能轉移到美國。浙江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劉國柱認為,中國應該在不同領域采取不同的應對策略。除了在科技創新領域自力更生,還應優先發展至關重要的“殺手锏”技術,以提高相關國際產業鏈對中國的依賴。及時更新中國出口管制清單,增加與歐美國家談判的籌碼。上海英泰律師事務所翁關興提醒,中國芯片企業在國際交往中應注意合同的訂立,以免陷入合同陷阱。同時,法律部門應利用現有法規為企業提供貿易救濟方面的法律保護,堵住外國法律的不當長臂管轄。根據彭博的數據,在過去的四個季度中,全球增長最快的20家芯片公司中,每個季度都有19家來自中國,而去年同期只有8家。中國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近日發表的文章稱,中國每年進口全球芯片市場的60%以上,在中國研發生產芯片效率高、成本低、能力強。同樣一個晶圓廠,在美國的建設時間要比中國長一年半以上,建設成本至少要增加三分之一,每年的運營和生產成本也要增加30%。芯片股集體暴跌。7月份,CPI是市場走勢的關鍵。該法案并沒有阻止美股的半導體下跌。當天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英特爾、AMD等芯片股領跌。費城半導體指數收盤下跌4.6%,連續三天下跌至7月26日以來的新低。

截至8月10日收盤,英特爾下跌2.4%,為2017年9月以來最低;AMD跌逾4%,回吐7月29日以來的漲幅;前一交易日跌幅超過6%的英偉達再度下跌4%,回吐7月27日以來的漲幅;美光科技下跌3.7%,至一個月低點。分析認為,芯片股集體“跳水”的直接原因是兩大芯片廠商英偉達和美光科技相繼下調業績預期。8月8日,英偉達報告稱,該公司第二財季(4月至7月)的營收預期僅為67億美元,低于5月份給出的81億美元的指引。游戲芯片收入環比下降44%,同比下降33%。受此影響,英偉達市值一夜蒸發約300億美元。Micron Technology第二天表示,預計當前季度的收入將處于低端范圍,甚至低于之前的預測。AMD、SK海力士和西部數據等公司最近都表達了對未來的悲觀預期。自美國財報季開始以來,許多半導體公司都發布了業績預警,包括英特爾,該公司下調了年度業績指引。分析指出,《芯片與科學法案》對美國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但這個利好消息在參眾兩院表決時早已被消化。另外,這些半導體公司業績疲軟,可能會雷聲大雨點小。沈認為,芯片股下跌主要是因為英偉達等“難看”的財報,但如果細分拆解,比如英偉達,主要是因為個人需求下降。在早期的疫情中,家用游戲、區塊鏈挖礦、元宇宙應用都曾將顯卡價格炒得過高,使得這種非內生增長導致周期錯配。但其數據中心和汽車業務有所增長,這是消費市場正常的周期性變化。此外,通脹飆升和俄羅斯與烏克蘭沖突等因素抑制了市場需求,進一步惡化了供應側障礙,給整個行業帶來壓力。美國投資平臺Oanda的高級市場分析師愛德華·莫亞(Edward Moya)認為,(芯片行業)似乎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充滿挑戰的市場。本月以來,納斯達克100指數成份股中,累計跌幅最大的10只股票中,有7只只是芯片股。今年以來,半導體指數下跌了27%,同期納斯達克100指數和標準普爾500指數分別下跌了20%和14%。美國勞工部將于10日發布7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報告,該報告可能為美聯儲下一步貨幣政策方向設定預期,是利率前景和市場走向的關鍵,表明熊市是否真的已經過去,通脹是市場的頭號擔憂。《芯片與科學法案》的簽署是美國對中國的又一次“卡脖子”行動,無疑會給中國的芯片產業和相關企業帶來一定的沖擊。但由于早有預期和準備,其影響可能在可控范圍內,且在芯片行業壓力和全球供應鏈整合的背景下,該法案的效果更值得推敲。對于中國汽車工業來說,這是一個提高國產化率,加快上車速度的難得機遇。
標簽:世紀
經過發布會前十五分鐘的超長預熱,阿維塔11姍姍來遲,但誠意滿滿。
1900/1/1 0:00:008月8日,阿維塔11正式上市,這款集合了長安、華為以及寧德時代三家龍頭企業所打造的車型,從發布之初就備受消費者的關注,正式價格34994099萬元也確實給了很多人驚喜。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電子設備制造商富士康已經簽署了一份合同,將為一家來自加州的初創企業生產電動拖拉機。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新加坡自動駕駛汽車(AV)技術初創公司MooVita宣布與中國汽車一級零部件供應商德賽西威(DesaySV)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1900/1/1 0:00:00在官宣正式進入日本、德國、瑞典市場之后,比亞迪又于日前宣布進入泰國乘用車市場。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在推出了CX50緊湊型跨界車等新產品之后,馬自達正在北美市場尋求漲價,以此來抵消大幅上漲的原材料價格。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