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2020全球新能源:大眾反超特斯拉,歐洲贏了中國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在資本、技術、汽車的目光下,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目前最熱門的領域。是的,以前汽車行業是相對獨立的,界限相當清晰。但現在,從互聯網公司到手機的IT公司,都想在汽車的新能源和智能化轉型中分一杯羹。

    放眼全球,新能源市場在多種力量的推動下蓬勃發展。即使在2020年全球汽車銷量同比下降1000萬輛以上和13%的情況下,廣義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仍達到516萬輛,同比增速17%。其中,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的狹義新能源汽車全球銷量達286萬輛,同比增長36%。

    Tesla, Volkswagen, Model 3, BYD, Honda

    但從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的占比來看,2020年純電動占比已經從2019年的74%下降到69%,插電式混合動力占比從2019年的25%上升到30%。純電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增速分別為25.3%和61%,足以說明2020年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潛力喜人。

    該協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2020年世界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強勁表現,得益于碳排放的壓力、海外疫情影響下歐美新能源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今年下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的逐步回暖。

    被歐洲超越!中國角還有超車的機會嗎?

    在新能源市場一直處于領先地位的中國開始被趕超了!這種趕超不僅出現在一些月度銷量數據中,甚至在2020年,歐洲以125萬輛超越中國的117.8萬輛,正式終結了中國在全球新能源市場的頭銜。125萬輛的數字背后,是歐洲新能源汽車同比126.8%的翻倍增長。

    歐洲的強勢崛起主要得益于德、法、英、挪威、瑞典、意大利等國新能源市場的蓬勃發展。例如,德國新能源銷量從2019年的10.8萬輛激增至40.4萬輛,同比增長274%。法國新能源年銷量從2019年的6.9萬輛增長至19萬輛,同比增長175%。英國新能源年銷量從2019年的8萬輛增長到18萬輛,同比增長125%。

    Tesla, Volkswagen, Model 3, BYD, Honda

    沒錯,每個國家的銷量增長和上升趨勢都非常可觀,在中國新能源8%增長的市場表現中,真的有點吃不消。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銷量占比中,中國市場新能源對歐洲的銷量占比也從去年同期的51.4%: 26%變為41%: 43.6%,中國新能源市場地位正在逐漸被稀釋。

    汽車工業的新能源是國家戰略方向。新能源和智能化路線也成為中國汽車工業追趕歐洲超美的契機,即走一條全新的道路。在新能源電動車領域,無論是技術實力、儲備、電池、電控等關鍵部分,都沒有太大差別。大家起點一樣,可以重新開賽。甚至中國可以用國家的力量,用巨大的市場去培育,這幾乎是中國汽車工業的新機遇。

    Tesla, Volkswagen, Model 3, BYD, Honda

    “十二五”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經歷了快速增長的過程。2011-2019年,產銷量從不足5000輛增長到120多萬輛,保有量從1萬輛增長到381萬輛。10年產銷量增長近400倍,占全球半壁江山,在全球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

    但這種優勢似乎并沒有被延續,在車型、品牌、整體銷量的全球排名中,中國的領先優勢已經被動搖。例如,過去,新能源的領導者是BAIC和比亞迪等中國汽車公司,但現在他們已經易手到特斯拉和大眾汽車公司。是的,隨著更多車企開始聚焦新能源市場,尤其是歐洲車企轉向新能源,歐洲新能源政策加碼,中國的新能源發展和競爭壓力會越來越大。

    Tesla, Volkswagen, Model 3, BYD, Honda

    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曾玉群在2020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也表達了對中國新能源發展的擔憂。汽車行業的車企、政策制定者、消費者都不早起,卻趕了個晚集。“我們已經完成了所有的基礎設施,人們賣得很好。”

    是什么制約了中國新能源市場的發展?是什么促成了歐洲新能源市場的快速崛起?分析原因不難發現,2018年以來,我國市場補貼政策持續下降,新能源市場銷量開始降溫。為了刺激歐洲新能源汽車的產業發展,最近兩年不斷加大補貼力度,促進了歐洲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快速增長。同時,歐洲嚴格的排放法規和政策成為新能源汽車最直接的推手,否則沒有車企能夠承擔天價罰款。

    Tesla, Volkswagen, Model 3, BYD, Honda

    在國內補貼不斷下降的當下,歐洲迎來了補貼的春天,被趕超在所難免。從工業發展的規律和進程來看,中國無疑已經走在了歐洲的前面,并且已經走過了一條政策性和扶持性的發展道路……私奔,并逐漸過渡到市場化運作階段。但歐洲在補貼等政策的推動下依然銷售良好,高增長的局面不會持續太久。

    所以,我們反而不應該擔心中國會不會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從燃油車走過的路來看,中國市場全球最大是必然的。我們更應該擔心的是,在國外新能源產品卷土重來中國市場的時候,中國品牌和中國自己的汽車產業是否還具有先發優勢,是否真的能夠抵御外資的全方位入侵。

    特斯拉太高興了?

    2017年前后,新能源市場幾乎被中國品牌所主導。例如,從2017年全球主要汽車集團的銷售比例來看,BAIC、SAIC和吉利汽車的銷售比例遠遠高于特斯拉。此時此刻,特斯拉全球銷量占比僅為8.4%。但在2018-2020三年間,特斯拉勢頭強勁,全球新能源市場份額也從2017年的6.8%躍升了12.8%和16.1%,2020年將繼續保持16.1%的比例。

    的確,在特斯拉Model 3的強勁銷量下,Model 3連續三年蟬聯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2020年,該車型銷量達到35.5萬輛,即特斯拉品牌中一款車型的比例達到72%,這意味著該公司今年售出的每4輛汽車中,就有近3輛是Model 3。

    Tesla, Volkswagen, Model 3, BYD, Honda

    尤其是特斯拉國產后,成為中國市場的網絡名人車型。單款車型在華年銷量達到13.7萬輛。要知道這個數字并不是一整年的銷量,而是在2020年的最后一個月,Model 3的月銷量達到了2.3萬輛。在大多數一線城市,Model 3直接成為銷量第一的單一車型,這個排名也包括燃油車。

    想象一下,從2021年開始,特斯拉Model Y開始交付。在全球SUV熱的大背景下,純電動SUV必然比純電動汽車更受歡迎。畢竟過去的第一輛車大部分都是轎車,這和全球對SUV的強勁需求類似。

    Tesla, Volkswagen, Model 3, BYD, Honda

    因此可以預測,特斯拉的領先優勢還會持續幾年,尤其是在純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方面。特斯拉全球份額連續兩年保持在20%以上,2019年和2020年分別為21.6%和23.1%。相比之下,2019年沒有車企的純電動汽車份額能超過10%,2020年只有SAIC和大眾超過10%,分別為11.8%和10.4%。

    但是特斯拉真的無敵嗎?如此多的失控事件以及馬斯克個人承認的裝配質量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再加上全球新能源產業的快速推進,各大車企在智能化方面的成就逐漸凸顯,產品體驗上的差距逐漸縮小。

    Tesla, Volkswagen, Model 3, BYD, Honda

    事實上,從2020年的季度數據可以看出,特斯拉已經被其他車企超越。2020年第三季度,德國大眾12.5%的全球份額非常接近特斯拉15.8%的數據。第四季度,大眾全球份額達到14.3%,正式超過特斯拉的13.7%,SAIC全球份額也超過10%,達到12.9%,與特斯拉相差不遠。

    為什么會這樣呢?一方面,2020年第四季度歐洲新能源市場正在蓬勃發展,特斯拉在歐洲部分市場并不是網絡名人車型。另一方面,隨著大眾品牌ID系列開始增多,歐洲市場的新能源車基本屬于歐系。更重要的是,在中國這個更具潛力的新能源市場,大眾很快將開始發力,這將成為德國大眾在新能源市場快速放量的重要動力。

    從經濟到主流新能源,中國混合潛力巨大。

    從各個級別的新能源來看,在新能源初期,大多以A00、A0等經濟型產品為主,主要是因為其價格低,lo……購買成本和使用成本低,不會占用家庭消費資金太多比例。所以你會看到法國、意大利、德國等經濟型的比例都在50%以上,法國最高的可以達到72%。當然這也和歐洲的用車環境有關。畢竟歐洲道路設施狹窄,停車位緊張,小型車銷量強勁。

    當然,這種銷售結構也與各大車企推出的產品有關。除了法制之外,意大利車所在的本土市場以及周邊國家,如挪威、英國、瑞典等高福利高消費國家,這些消費者更喜歡旅行車和豪華車,所以經濟型新能源產品占比并不大,所以經濟型新能源汽車在歐洲的銷量占比是37%。相比地廣人稀、偏愛大車的美國,其經濟型新能源產品自然會少很多,僅占9%。

    Tesla, Volkswagen, Model 3, BYD, Honda

    就中國市場而言,經濟型產品占比基本能達到一半,2020年12月為48%,這是數據回調的結果。事實上,在更早的時候,經濟型產品的比例更高。比如2018年之前,純電動A00產品占比可以達到一半,而這兩年,這個份額已經降到了30%以下。隨著五菱洪光MINI EV和歐拉等產品的崛起,更新、更優質的經濟型產品將成為中國新能源市場的熱門車型。

    但隨著新勢力的強勢崛起,也有主流車企將新能源產品布局到主流A級和b級車市場,甚至未來幾年豪華品牌也將進入新能源市場。未來新能源的結構將實現從經濟到主流。

    Tesla, Volkswagen, Model 3, BYD, Honda

    從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結構分布來看,歐洲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占比相對較高,達到36%,其中瑞典、德國和法國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占比分別為59%、49%和43%,主要是因為本土車企對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的推廣力度更大。比如在瑞典,沃爾沃在59%的混合銷售中占據重要份額是很自然的。

    但對于中國市場,國家的大方向是走純電路路線,這從全球純電動汽車總銷量不難理解,中國占全球純電車總量的48.3%。所以中國純電和插電的銷售比例是84%: 16%。相比較而言,在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由于混合產品豐富,韓國的純電和混合電比例為30%: 63%,日本為28%: 65%。在資本、技術、汽車的目光下,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目前最熱門的領域。是的,以前汽車行業是相對獨立的,界限相當清晰。但現在,從互聯網公司到手機的IT公司,都想在汽車的新能源和智能化轉型中分一杯羹。

    放眼全球,新能源市場在多種力量的推動下蓬勃發展。即使在2020年全球汽車銷量同比下降1000萬輛以上和13%的情況下,廣義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仍達到516萬輛,同比增速17%。其中,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的狹義新能源汽車全球銷量達286萬輛,同比增長36%。

    Tesla, Volkswagen, Model 3, BYD, Honda

    但從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的占比來看,2020年純電動占比已經從2019年的74%下降到69%,插電式混合動力占比從2019年的25%上升到30%。純電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增速分別為25.3%和61%,足以說明2020年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潛力喜人。

    該協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2020年世界新能源汽車銷售的強勁表現是由于碳排放的壓力,…e海外疫情影響下歐美新能源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今年下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的逐步回暖。

    被歐洲超越!中國角還有超車的機會嗎?

    在新能源市場一直處于領先地位的中國開始被趕超了!這種趕超不僅出現在一些月度銷量數據中,甚至在2020年,歐洲以125萬輛超越中國的117.8萬輛,正式終結了中國在全球新能源市場的頭銜。125萬輛的數字背后,是歐洲新能源汽車同比126.8%的翻倍增長。

    歐洲的強勢崛起主要得益于德、法、英、挪威、瑞典、意大利等國新能源市場的蓬勃發展。例如,德國新能源銷量從2019年的10.8萬輛激增至40.4萬輛,同比增長274%。法國新能源年銷量從2019年的6.9萬輛增長至19萬輛,同比增長175%。英國新能源年銷量從2019年的8萬輛增長到18萬輛,同比增長125%。

    Tesla, Volkswagen, Model 3, BYD, Honda

    沒錯,每個國家的銷量增長和上升趨勢都非常可觀,在中國新能源8%增長的市場表現中,真的有點吃不消。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銷量占比中,中國市場新能源對歐洲的銷量占比也從去年同期的51.4%: 26%變為41%: 43.6%,中國新能源市場地位正在逐漸被稀釋。

    汽車工業的新能源是國家戰略方向。新能源和智能化路線也成為中國汽車工業追趕歐洲超美的契機,即走一條全新的道路。在新能源電動車領域,無論是技術實力、儲備、電池、電控等關鍵部分,都沒有太大差別。大家起點一樣,可以重新開賽。甚至中國可以借助國力,用巨大的市場去培育,這幾乎是中國汽車工業的新機遇。

    Tesla, Volkswagen, Model 3, BYD, Honda

    “十二五”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經歷了快速增長的過程。2011-2019年,產銷量從不足5000輛增長到120多萬輛,保有量從1萬輛增長到381萬輛。10年產銷量增長近400倍,占全球半壁江山,在全球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

    但這種優勢似乎并沒有被延續,在車型、品牌、整體銷量的全球排名中,中國的領先優勢已經被動搖。例如,過去,新能源的領導者是BAIC和比亞迪等中國汽車公司,但現在他們已經易手到特斯拉和大眾汽車公司。是的,隨著更多車企開始聚焦新能源市場,尤其是歐洲車企轉向新能源,歐洲新能源政策加碼,中國的新能源發展和競爭壓力會越來越大。

    Tesla, Volkswagen, Model 3, BYD, Honda

    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曾玉群在2020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也表達了對中國新能源發展的擔憂。汽車行業的車企、政策制定者、消費者都不早起,卻趕了個晚集。“我們已經完成了所有的基礎設施,人們賣得很好。”

    是什么制約了中國新能源市場的發展?是什么促成了歐洲新能源市場的快速崛起?分析原因不難發現,2018年以來,我國市場補貼政策持續下降,新能源市場銷量開始降溫。為了刺激歐洲新能源汽車的產業發展,最近兩年不斷加大補貼力度,促進了歐洲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快速增長。同時,歐洲嚴格的排放法規和政策成為新能源汽車最直接的推手,否則沒有車企能夠承擔天價罰款。

    Tesla, Volkswagen, Model 3, BYD, Honda

    在國內補貼不斷下降的當下,歐洲迎來了補貼的春天,被趕超在所難免。從工業發展的規律和進程來看,中國無疑已經走在了歐洲的前面,并且已經走過了一條政策性和扶持性的發展道路……私奔,并逐漸過渡到市場化運作階段。但歐洲在補貼等政策的推動下依然銷售良好,高增長的局面不會持續太久。

    所以,我們反而不應該擔心中國會不會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從燃油車走過的路來看,中國市場全球最大是必然的。我們更應該擔心的是,在國外新能源產品卷土重來中國市場的時候,中國品牌和中國自己的汽車產業是否還具有先發優勢,是否真的能夠抵御外資的全方位入侵。

    特斯拉太高興了?

    2017年前后,新能源市場幾乎被中國品牌所主導。例如,從2017年全球主要汽車集團的銷售比例來看,BAIC、SAIC和吉利汽車的銷售比例遠遠高于特斯拉。此時此刻,特斯拉全球銷量占比僅為8.4%。但在2018-2020三年間,特斯拉勢頭強勁,全球新能源市場份額也從2017年的6.8%躍升了12.8%和16.1%,2020年將繼續保持16.1%的比例。

    的確,在特斯拉Model 3的強勁銷量下,Model 3連續三年蟬聯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2020年,該車型銷量達到35.5萬輛,即特斯拉品牌中一款車型的比例達到72%,這意味著該公司今年售出的每4輛汽車中,就有近3輛是Model 3。

    Tesla, Volkswagen, Model 3, BYD, Honda

    尤其是特斯拉國產后,成為中國市場的網絡名人車型。單款車型在華年銷量達到13.7萬輛。要知道這個數字并不是一整年的銷量,而是在2020年的最后一個月,Model 3的月銷量達到了2.3萬輛。在大多數一線城市,Model 3直接成為銷量第一的單一車型,這個排名也包括燃油車。

    想象一下,從2021年開始,特斯拉Model Y開始交付。在全球SUV熱的大背景下,純電動SUV必然比純電動汽車更受歡迎。畢竟過去的第一輛車大部分都是轎車,這和全球對SUV的強勁需求類似。

    Tesla, Volkswagen, Model 3, BYD, Honda

    因此可以預測,特斯拉的領先優勢還會持續幾年,尤其是在純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方面。特斯拉全球份額連續兩年保持在20%以上,2019年和2020年分別為21.6%和23.1%。相比之下,2019年沒有車企的純電動汽車份額能超過10%,2020年只有SAIC和大眾超過10%,分別為11.8%和10.4%。

    但是特斯拉真的無敵嗎?如此多的失控事件以及馬斯克個人承認的裝配質量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再加上全球新能源產業的快速推進,各大車企在智能化方面的成就逐漸凸顯,產品體驗上的差距逐漸縮小。

    Tesla, Volkswagen, Model 3, BYD, Honda

    事實上,從2020年的季度數據可以看出,特斯拉已經被其他車企超越。2020年第三季度,德國大眾12.5%的全球份額非常接近特斯拉15.8%的數據。第四季度,大眾全球份額達到14.3%,正式超過特斯拉的13.7%,SAIC全球份額也超過10%,達到12.9%,與特斯拉相差不遠。

    為什么會這樣呢?一方面,2020年第四季度歐洲新能源市場正在蓬勃發展,特斯拉在歐洲部分市場并不是網絡名人車型。另一方面,隨著大眾品牌ID系列開始增多,歐洲市場的新能源車基本屬于歐系。更重要的是,在中國這個更具潛力的新能源市場,大眾很快將開始發力,這將成為德國大眾在新能源市場快速放量的重要動力。

    從經濟到主流新能源,中國混合潛力巨大。

    從各個級別的新能源來看,在新能源初期,大多以A00、A0等經濟型產品為主,主要是因為其價格低,lo……購買成本和使用成本低,不會占用家庭消費資金太多比例。所以你會看到法國、意大利、德國等經濟型的比例都在50%以上,法國最高的可以達到72%。當然這也和歐洲的用車環境有關。畢竟歐洲道路設施狹窄,停車位緊張,小型車銷量強勁。

    當然,這種銷售結構也與各大車企推出的產品有關。除了法制之外,意大利車所在的本土市場以及周邊國家,如挪威、英國、瑞典等高福利高消費國家,這些消費者更喜歡旅行車和豪華車,所以經濟型新能源產品占比并不大,所以經濟型新能源汽車在歐洲的銷量占比是37%。相比地廣人稀、偏愛大車的美國,其經濟型新能源產品自然會少很多,僅占9%。

    Tesla, Volkswagen, Model 3, BYD, Honda

    就中國市場而言,經濟型產品占比基本能達到一半,2020年12月為48%,這是數據回調的結果。事實上,在更早的時候,經濟型產品的比例更高。比如2018年之前,純電動A00產品占比可以達到一半,而這兩年,這個份額已經降到了30%以下。隨著五菱洪光MINI EV和歐拉等產品的崛起,更新、更優質的經濟型產品將成為中國新能源市場的熱門車型。

    但隨著新勢力的強勢崛起,也有主流車企將新能源產品布局到主流A級和b級車市場,甚至未來幾年豪華品牌也將進入新能源市場。未來新能源的結構將實現從經濟到主流。

    Tesla, Volkswagen, Model 3, BYD, Honda

    從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結構分布來看,歐洲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占比相對較高,達到36%,其中瑞典、德國和法國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占比分別為59%、49%和43%,主要是因為本土車企對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的推廣力度更大。比如在瑞典,沃爾沃在59%的混合銷售中占據重要份額是很自然的。

    但對于中國市場,國家的大方向是走純電路路線,這從全球純電動汽車總銷量不難理解,中國占全球純電車總量的48.3%。所以中國純電和插電的銷售比例是84%: 16%。相比較而言,在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由于混合產品豐富,韓國的純電和混合電比例為30%: 63%,日本為28%: 65%。Tesla, Volkswagen, Model 3, BYD, Honda0

    Tesla, Volkswagen, Model 3, BYD, Honda1

    但鑒于新能源的發展方向,中國似乎已經明顯動搖。除了將新能源的激進方向調整得更加溫和,包括日本在內的幾家汽車企業,以及吉利、長城、比亞迪等幾家本土汽車企業,都準備在混合動力領域下手,嘗試走混合動力節能減排和純電動新能源的多條路徑。混合動力市場在中國也有良好的增長。2020年,中國將占全球混合動力汽車銷量的15.1%,這正在逐漸稀釋日本混合動力市場的主導地位。

    目前,日本豐田和本田占全球混合動力市場的73%。隨著中國品牌在混合動力領域的起步和努力,未來中國品牌也將在混合動力汽車市場貢獻更多的能量。

    注:數據圖表來自微信官方賬號:崔東樹看車市,謝謝!文/杜新于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和“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登陸《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Tesla, Volkswagen, Model 3, BYD, Honda0

    Tesla, Volkswagen, Model 3, BYD, Honda1

    但鑒于新能源的發展方向,中國似乎已經明顯動搖。除了將新能源的激進方向調整得更加溫和,包括日本在內的幾家汽車企業,以及吉利、長城、比亞迪等幾家本土汽車企業,都準備在混合動力領域下手,嘗試走混合動力節能減排和純電動新能源的多條路徑。混合動力市場在中國也有良好的增長。2020年,中國將占全球混合動力汽車銷量的15.1%,這正在逐漸稀釋日本混合動力市場的主導地位。

    目前,日本豐田和本田占全球混合動力市場的73%。隨著中國品牌在混合動力領域的起步和努力,未來中國品牌也將在混合動力汽車市場貢獻更多的能量。

    注:數據圖表來自微信官方賬號:崔東樹看車市,謝謝!

    文/杜新于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和“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登陸《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標簽:特斯拉大眾Model 3比亞迪本田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寧德時代將供貨現代二款電動車?業內人士:現代要挽救電池之殤

    2月8日,有消息稱,寧德時代將向現代汽車集團專屬平臺“EGMP”打造的二款車型供應動力電池,供貨時間將于2023年開始。蓋世汽車向寧德時代方面求證,對方表示:“不予置評”。

    1900/1/1 0:00:00
    長城汽車或將戰略投資地平線 后者:等官宣吧

    2月8日,有媒體援引接近長城汽車內部人士的消息稱,長城汽車近期或將進軍芯片產業。

    1900/1/1 0:00:00
    反轉!現代起亞否認與蘋果洽談合作電動車項目

    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在外界關于現代汽車與蘋果合作自動駕駛電動車項目的報道甚囂塵上時,現代汽車及其子公司起亞汽車表示,兩家公司沒有就合作開發自動駕駛電動汽車與蘋果公司進行談判。

    1900/1/1 0:00:00
    被超越!歐洲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首超中國

    前不久,國外數據統計網站公布了2020年歐洲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歐洲市場去年全年銷售超過136萬輛,對比去年中國1247萬輛的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歐洲成功實現超越。

    1900/1/1 0:00:00
    長城汽車1月銷量同比增長73.2% 歐拉銷量同比增長689.23%。

    2月7日,長城汽車公告,公司2021年1月銷量139012輛,同比增長7320。1月產量為138026輛,同比增長8034。

    1900/1/1 0:00:00
    蘋果造車,一部開篇即高潮的懸疑劇

    來源:USATODAY作者王妍秦章勇編輯周游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蘋果造車就成了科技圈一大未解之謎。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