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動力電池分會(以下簡稱“動力電池分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2月,全國磷酸鐵鋰電池累計產量占動力電池總產量的51.6%,超過三元電池占比。動力電池分會數據顯示,2月份,我國磷酸鐵鋰電池產量達到438.9 MWh,占動力電池總產量的48.7%。1-2月磷酸鐵鋰電池累計產量894.3 MWh,占總產量的51.6%,不僅超過三元電池,也超過除磷酸鐵鋰電池以外的所有電池類型的總和。由于動力電池企業大多采用以銷定產的模式,產量的變化也意味著市場需求水平的相應變化。年初以來,資本市場上不斷出現CTP技術、刀片電池、特斯拉無鈷電池技術等諸多與磷酸鐵鋰電池相關的新聞熱點,引發了業界和投資者對2020年及未來電池技術路線的無限遐想。有行業機構預測,2020年磷酸鐵鋰電池市場規模將達到210億,同比增長7.5%;2021年將達到260億,同比增長24%,扭轉了過去持續下滑的局面。今年前兩個月的動力電池產量數據直接印證了這一預期。市場分析認為,磷酸亞鐵鋰持續回暖的背后,政策刺激、市場選擇以及磷酸亞鐵鋰企業發揮自身優勢、突破技術天花板等多重因素綜合作用。其中,在政策層面,近年來新能源汽車補貼逐步下降,新能源汽車安全排查不斷加強,公交全面電氣化無疑對市場變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補貼在下降,車企降低成本的意愿強烈。由于國家在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中,長期青睞續航里程長、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高的車輛,三元鋰電池因為更能滿足車企對這兩項指標的需求,逐漸在行業中占據了主導地位。這種市場格局的變化,得益于去年3月四部委發布的一份名為《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根據這份文件,2019年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將在2018年基礎上平均下降50%,不僅大幅高于往年,也遠超市場預期。地方補貼也被迫退出,實際補貼率遠高于50%。這一政策變化首先給市場帶來了刻骨銘心的痛苦。自去年6月25日新政過渡期結束以來,新能源汽車單月產銷量迎來五連降。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僅達到120.6萬輛,不僅遠低于年初160萬輛的市場預期,甚至略低于2018年的銷量,成為行業多年高速增長中的一個意外“插曲”。根據政府最初的計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完全退出。吸取了慘痛的教訓,市場不得不考慮補貼退出后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其中,成本問題成為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最大焦點。尤其是乘用車領域,由于主要活躍在城市,成本問題比續航里程更突出,有更大的降成本需求。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技術層面的市場格局也悄然發生了變化。數據顯示,目前磷酸亞鐵鋰單體電池能量密度最高的郭萱高科已經達到190Wh/kg,2020年底將達到200 Wh/kg,距離市場主流三元電池已經不遠。于是,更便宜的磷酸鐵鋰電池成為了很多車企一致的選擇。2019年4月,新補貼政策過渡期的第一個月,磷酸亞鐵鋰和三元之間出現了明顯的取舍。當月三元電池裝機量環比下降2%,市場份額下降6個百分點;磷酸亞鐵鋰則逆勢走強,裝機量環比增長44%,市場份額同比增長7.4個百分點。其中,代表企業郭萱高科當月市場份額較3月份增長1.64%,在所有動力電池企業中排名第一。到2019年下半年,包括特斯拉和國內各大乘用車公司,都開始轉產磷酸鐵鋰電池。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加,2018年下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呈上升趨勢,其中大部分與動力電池有關,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對此,從2018年9月到2019年6月,工信部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專門針對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排查出臺了三個文件。其中,在2019年6月發布的文件中,首次要求車企“主動向主管部門備案召回”。2019年,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還發布了兩份關于新能源汽車召回政策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產品召回管理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規范新能源汽車事故報告的補充通知》。“召回政策”對汽車廠商和核心零部件企業來說是一個緊箍咒,時刻刺痛著“安全”神經。2019年以來,包括蔚來汽車、北汽新能源、南京金龍客車、湖南江南汽車等新能源汽車因安全問題被召回,不僅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也嚴重影響了企業的品牌形象。對產品保持足夠的“敬畏”已經成為電池企業的生存法則之一。關于三元和鐵鋰電池技術體系安全性的討論也成為了一段時間市場的熱點。討論的最終結論在意料之中:鐵鋰安全性更高。在動力電池企業高科主辦的第九屆科技大會上,世界IEEE電池組主席張所做的題為《全球鋰電池安全現狀、新機制及解決方法》的專題報告直接指出,2019年各類電池起火事故中,三元系占57%,鐵鋰僅占10%。此外,據清華大學電池安全實驗室發布的《2019動力電池安全研究報告》顯示,三元鋰離子電池事故頻發,不僅是因為其裝機比高,還因為其自身機制更容易發生熱失控。
值得一提的是,磷酸亞鐵鋰龍頭企業郭萱高科明確表示,公司從未將追求高能量密度作為發展新能源電池的唯一標準。對于未來的目標,郭萱高科負責人表示,將聚焦新能源汽車技術進步的三個關鍵點:安全性、壽命和能量密度。除了技術與成本的博弈,安全監管政策的一再施壓也促使車企更加偏向磷酸鐵鋰電池。被覆蓋車輛的數量正在增加。相對于技術路線,目前的難度或“介入”選擇可能對市場產生更大更深遠的影響。2019年初,交通部發布正式通知,要求到2020年底,我國重點區域、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建成區的公交車全部更換為新能源汽車。2019年5月8日,四部委發布關于支持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的通知,決定從2020年起重點支持新能源公交車運營。通知還要求,各地要制定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明確新能源公交車置換目標和時間表。新能源公交車作為新能源公交車的一種,其耗電量遠高于其他車型。根據動力電池分會的數據,2019年下半年,純電動月均單車用電量……w能源客車高達200kWh,而同期新能源汽車平均單車耗電量集中在50-60kWh之間。在市場選擇上,更安全的磷酸鐵鋰電池幾乎占據壟斷地位。動力電池分公司的數據也顯示,2018年,磷酸鐵鋰電池在乘用車領域的裝機量高達92.86%,2019年進一步擴大至94.65%。公交電氣化政策實施后,磷酸亞鐵鋰顯然會成為最大的贏家。在專用汽車市場,磷酸亞鐵鋰也趕超三元電池,占據主導地位。2019年,磷酸鐵鋰電池在專用車領域的裝機比例已從2018年的41.96%大幅提升至68.87%。此外,據專業機構分析,2018年推薦目錄中各型號電池支持類型分布中,磷酸鐵鋰電池的總數為2023款,遠高于三元電池的1329款,而2019年支持型號增加至2806款,覆蓋范圍更廣。市場預測,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的下降,以及CTP等技術,磷酸鐵鋰電池成本進一步降低,能量密度提高,磷酸鐵鋰電池有望在乘用車領域大顯身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明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售市場份額達到25%左右。經過15年的努力,純電動汽車將成為主流,燃料電池汽車將實現商業化,公共區域的車輛將實現全電動化。這些規劃從政策層面描繪了新能源產業廣闊而光明的未來。在當前疫情、外資競爭和持續降低成本壓力的大環境下,磷酸亞鐵鋰和三元電池產品在各項技術指標上各有表現,仍保持強勁發展勢頭。此外,對于磷酸鐵鋰電池來說,儲能需求的釋放也開辟了新的市場空間。2020年3月4日,中國移動發布《2020年通信用磷酸鐵鋰電池集中采購——招標公告》,通信用磷酸鐵鋰電池總量為6.102億Ah(規格3.2V)。作為2020年儲能市場的第一筆大單,被業界視為儲能市場進入成長期并開始加速的標志。動力電池企業郭萱高科表示,儲能市場將是下一個藍海,磷酸鐵鋰電池主要用于儲能市場,這對磷酸亞鐵鋰企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遇。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預測,全球儲能裝機容量最早可能在2025年達到100GWh,比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容量多60%。近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動力電池分會(以下簡稱“動力電池分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2月,全國磷酸鐵鋰電池累計產量占動力電池總產量的51.6%,超過三元電池占比。動力電池分會數據顯示,2月份,我國磷酸鐵鋰電池產量達到438.9 MWh,占動力電池總產量的48.7%。1-2月磷酸鐵鋰電池累計產量894.3 MWh,占總產量的51.6%,不僅超過三元電池,也超過除磷酸鐵鋰電池以外的所有電池類型的總和。由于動力電池企業大多采用以銷定產的模式,產量的變化也意味著市場需求水平的相應變化。年初以來,資本市場上不斷出現CTP技術、刀片電池、特斯拉無鈷電池技術等諸多與磷酸鐵鋰電池相關的新聞熱點,引發了業界和投資者對2020年及未來電池技術路線的無限遐想。一些行業組織預測……的市場規模磷酸鐵鋰電池2020年將達到210億,同比增長7.5%;2021年將達到260億,同比增長24%,扭轉了過去持續下滑的局面。今年前兩個月的動力電池產量數據直接印證了這一預期。市場分析認為,磷酸亞鐵鋰持續回暖的背后,政策刺激、市場選擇以及磷酸亞鐵鋰企業發揮自身優勢、突破技術天花板等多重因素綜合作用。其中,在政策層面,近年來新能源汽車補貼逐步下降,新能源汽車安全排查不斷加強,公交全面電氣化無疑對市場變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補貼在下降,車企降低成本的意愿強烈。由于國家在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中,長期青睞續航里程長、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高的車輛,三元鋰電池因為更能滿足車企對這兩項指標的需求,逐漸在行業中占據了主導地位。這種市場格局的變化,得益于去年3月四部委發布的一份名為《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根據這份文件,2019年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將在2018年基礎上平均下降50%,不僅大幅高于往年,也遠超市場預期。地方補貼也被迫退出,實際補貼率遠高于50%。這一政策變化首先給市場帶來了刻骨銘心的痛苦。自去年6月25日新政過渡期結束以來,新能源汽車單月產銷量迎來五連降。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僅達到120.6萬輛,不僅遠低于年初160萬輛的市場預期,甚至略低于2018年的銷量,成為行業多年高速增長中的一個意外“插曲”。根據政府最初的計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完全退出。吸取了慘痛的教訓,市場不得不考慮補貼退出后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其中,成本問題成為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最大焦點。尤其是乘用車領域,由于主要活躍在城市,成本問題比續航里程更突出,有更大的降成本需求。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技術層面的市場格局也悄然發生了變化。數據顯示,目前磷酸亞鐵鋰單體電池能量密度最高的郭萱高科已經達到190Wh/kg,2020年底將達到200 Wh/kg,距離市場主流三元電池已經不遠。于是,更便宜的磷酸鐵鋰電池成為了很多車企一致的選擇。2019年4月,新補貼政策過渡期的第一個月,磷酸亞鐵鋰和三元之間出現了明顯的取舍。當月三元電池裝機量環比下降2%,市場份額下降6個百分點;磷酸亞鐵鋰則逆勢走強,裝機量環比增長44%,市場份額同比增長7.4個百分點。其中,代表企業郭萱高科當月市場份額較3月份增長1.64%,在所有動力電池企業中排名第一。到2019年下半年,包括特斯拉和國內各大乘用車公司,都開始轉產磷酸鐵鋰電池。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加,2018年下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呈上升趨勢,其中大部分與動力電池有關,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對此,從2018年9月到2019年6月,工信部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專門針對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排查出臺了三個文件。其中,在2019年6月發布的文件中,首次要求車企“主動向主管部門備案召回”。2019年,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還發布了兩份關于新能源汽車召回政策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產品召回管理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規范新能源汽車事故報告的補充通知》。“召回政策”對汽車廠商和核心零部件企業來說是一個緊箍咒,時刻刺痛著“安全”神經。2019年以來,包括蔚來汽車、北汽新能源、南京金龍客車、湖南江南汽車等新能源汽車因安全問題被召回,不僅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也嚴重影響了企業的品牌形象。對產品保持足夠的“敬畏”已經成為電池企業的生存法則之一。關于三元和鐵鋰電池技術體系安全性的討論也成為了一段時間市場的熱點。討論的最終結論在意料之中:鐵鋰安全性更高。在動力電池企業高科主辦的第九屆科技大會上,世界IEEE電池組主席張所做的題為《全球鋰電池安全現狀、新機制及解決方法》的專題報告直接指出,2019年各類電池起火事故中,三元系占57%,鐵鋰僅占10%。此外,據清華大學電池安全實驗室發布的《2019動力電池安全研究報告》顯示,三元鋰離子電池事故頻發,不僅是因為其裝機比高,還因為其自身機制更容易發生熱失控。
值得一提的是,磷酸亞鐵鋰龍頭企業郭萱高科明確表示,公司從未將追求高能量密度作為發展新能源電池的唯一標準。對于未來的目標,郭萱高科負責人表示,將聚焦新能源汽車技術進步的三個關鍵點:安全性、壽命和能量密度。除了技術和成本的博弈,安全監管政策的一再施壓也促使車企更加偏向磷酸鐵鋰電池。被覆蓋車輛的數量正在增加。相對于技術路線,目前的難度或“介入”選擇可能對市場產生更大更深遠的影響。2019年初,交通部發布正式通知,要求到2020年底,我國重點區域、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建成區的公交車全部更換為新能源汽車。2019年5月8日,四部委發布關于支持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的通知,決定從2020年起重點支持新能源公交車運營。通知還要求,各地要制定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明確新能源公交車置換目標和時間表。新能源公交車作為新能源公交車的一種,其耗電量遠高于其他車型。根據動力電池分會的數據,2019年下半年,純電動月均單車用電量……w能源客車高達200kWh,而同期新能源汽車平均單車耗電量集中在50-60kWh之間。在市場選擇上,更安全的磷酸鐵鋰電池幾乎占據壟斷地位。動力電池分公司的數據也顯示,2018年,磷酸鐵鋰電池在乘用車領域的裝機量高達92.86%,2019年進一步擴大至94.65%。公交電氣化政策實施后,磷酸亞鐵鋰顯然會成為最大的贏家。在專用汽車市場,磷酸亞鐵鋰也趕超三元電池,占據主導地位。2019年,磷酸鐵鋰電池在專用車領域的裝機比例已從2018年的41.96%大幅提升至68.87%。此外,據專業機構分析,2018年推薦目錄中各型號電池支持類型分布中,磷酸鐵鋰電池的總數為2023款,遠高于三元電池的1329款,而2019年支持型號增加至2806款,覆蓋范圍更廣。市場預測,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的下降,以及CTP等技術,磷酸鐵鋰電池成本進一步降低,能量密度提高,磷酸鐵鋰電池有望在乘用車領域大顯身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明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售市場份額達到25%左右。經過15年的努力,純電動汽車將成為主流,燃料電池汽車將實現商業化,公共區域的車輛將實現全電動化。這些規劃從政策層面描繪了新能源產業廣闊而光明的未來。在當前疫情、外資競爭和持續降低成本壓力的大環境下,磷酸亞鐵鋰和三元電池產品在各項技術指標上各有表現,仍保持強勁發展勢頭。此外,對于磷酸鐵鋰電池來說,儲能需求的釋放也開辟了新的市場空間。2020年3月4日,中國移動發布《2020年通信用磷酸鐵鋰電池集中采購——招標公告》,通信用磷酸鐵鋰電池總量為6.102億Ah(規格3.2V)。作為2020年儲能市場的第一筆大單,被業界視為儲能市場進入成長期并開始加速的標志。動力電池企業郭萱高科表示,儲能市場將是下一個藍海,磷酸鐵鋰電池主要用于儲能市場,這對磷酸亞鐵鋰企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遇。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預測,全球儲能裝機容量最早可能在2025年達到100GWh,比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容量多60%。
自動駕駛落地是整個行業都十分關注的問題,不過這需要強大的云服務系統作為支撐,華為自動駕駛云服務就致力于解決這些問題。
1900/1/1 0:00:00據彭博社報道,特斯拉加入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行列,表示如果醫療設備短缺,可以制造呼吸機,以應對新型冠狀病疫情的蔓延。
1900/1/1 0:00:00近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動力電池分會以下簡稱“動力電池分會”發布最新數據顯示,12月,中國磷酸鐵鋰電池累計產量占動力電池總產量的比重達到516,超過三元電池占比。
1900/1/1 0:00:00日前,有爆料稱前途汽車銷售公司嚴重拖欠員工工資,還使用員工信息進行貸款,而員工四處討薪依然無果。對于這一消息新浪汽車第一時間聯系前途汽車,截至發稿,對方尚未回應。
1900/1/1 0:00:00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18日表示,疫情將對汽車行業一季度的運行影響巨大。如果疫情在3月底得到有效控制,預計一季度產銷量下滑45左右,上半年產銷量下滑25左右。
1900/1/1 0:00:00據路透社消息,知情人士周三透露,夏普日前在東京地方法院對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的日本子公司提起專利侵權訴訟,稱安裝在ModelS、Model3和ModelX上的車載通信設備侵犯了其專利。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