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正處于一個尷尬的境地。它在2015年剛剛創下近40萬輛的紀錄,但由于“作弊”的調查,它在新年春天放緩了速度。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應該何去何從?第一電氣網編輯部在此發表一系列關于新能源汽車“作弊”的評論,以凝聚共識,繼續前進。本文為第三篇。(第一部分:點評“補”|新能源汽車不進則退,要凝聚共識繼續前進;第二部分:點評《補》|新能源車政策修訂要堅持市場化方向)
新能源汽車一直魅力四射,但最近它們的形象卻塵封了。整個行業都得到了主管部門的核實,一些企業被發現“欺詐賠償”。行業和社會都在等待處罰令,我不知道影響幾何。
新能源汽車從業者必須反思:為什么新能源汽車行業走到今天?
就整個行業而言,這是自己造成的。新能源汽車要有更好的輿論環境和政策環境,前提是從業者的自律。自律是自由的。相反,跨越法律法規的界限行事將受到法律法規的抵制。如果企業理性經營,著眼長遠,就不會擔心讓新能源汽車成為百年企業。[點擊查看“重新思考作弊補門”主題]
該行業應該為享受其利益承擔責任。
新能源汽車享受了許多優惠待遇。首先,中國對新能源汽車有很多補貼。根據最新的補貼標準,只有在中央層面,從乘用車到公交車,可以獲得2.5萬元至50萬元不等的補貼。其次,新能源汽車享受許多非貨幣優惠政策,例如在全國范圍內不限購。再次,新能源汽車一度在大眾媒體上備受追捧,戴著節能減排、技術先進、彎道超車等光環。
權利和責任始終是一枚硬幣的兩面。由于新能源汽車行業享有許多特權,因此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補貼的最終來源是財政收入,接受補貼的企業應承擔合規、審核和披露的責任。當對“欺詐賠償”有合理懷疑時,車企必須配合財務等主管部門進行核查。由于沒有購買限制,新能源汽車實際上不能在表面上用電燒油。由于媒體的關注,我們需要更加關注自己的形象,并確保我們產品的質量。
只愿意享受福利而不承擔責任,結果是平衡被打破,權責重新匹配:主管部門重新審視補貼政策,補貼金額可能會大幅減少;
公眾媒體對新能源汽車行業進行批評和監督,并“”企業坐上曝光平臺。
是否有外部約束力?
如何控制新能源汽車產業?“取賠償”的消息曝光后,輿論指責主管部門監管不力。這一次,四部委派出精英人員組成調查組,前往車企詳細檢查,引起贊賞,并表示監督有力。
我們認為,新能源汽車監管部門的準入有限,不可能無所不知。與“作弊”驗證類似,它只能是一個例子,不能常態化,否則監管成本將居高不下。
新能源汽車的產品形態和核心技術仍在快速發展。政府、社會和消費者無法掌握足夠的行業發展信息,只能跟上行業發展的步伐。例如,新能源汽車從2009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試點推廣,但直到2014年底才明確了《鋰離子電池行業標準和條件》。《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回收技術政策》直到2016年初才發布。對于電動汽車的準入測試,主管部門仍在考慮調整和修訂。
對于社會和消費者來說,新能源汽車仍然是一個新生事物,他們所掌握的信息和知識不足以制衡企業行為。例如,2015年私人對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迅速增長。然而,當電動汽車處于冬季時,由于天氣原因,巡航里程大大減少,這引起了消費者和社會對電池衰減的關注。制造商“8年12萬公里”動力電池衰減不超過20%的承諾能否實現?對于動力電池或汽車公司以外的人和機構來說,實際上沒有經過驗證的專業能力,只能用時間來檢驗制造商的承諾。
考慮行業組織的自主權。
如上所述,一方面,新能源汽車行業需要自律,以換取更多空間;
另一方面,外界無法很好地平衡新能源汽車產業。我們認為,可以考慮設立行業組織,實行行業自治。
首先,新能源汽車產業具有聯盟化、自主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新能源汽車方興未艾,仍處于“做大蛋糕”的階段,同行之間的競爭并不激烈。然而,個別企業“作弊”等措施影響了整個行業的發展前景。既然是利益共同體,新能源汽車行業就應該團結一致,約束同行,共同守護發展環境,確保行業的快速發展。
其次,新能源汽車行業有足夠的信息和知識進行自我治理。如前所述,新能源汽車的產品形態仍在界定中,核心技術仍在快速提升中。目前,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布局必須符合用戶需求和技術能力之間的長期利益。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車企都會考慮整個行業的長期利益,一些企業必須以賺取短期利益為目標。極限表演就是“作弊”。在這樣的階段,只有行業最清楚行業的技術水平,對同行的急功近利舉措漠不關心。如果能夠使同行評審具有約束力,就可以解決外部監管信息和知識不足的問題。
組織的建立和行業自治的實施也需要防止組織退化為封閉的圈子,阻礙新生力量和自由競爭。解決辦法是保持該組織的開放和民主,這對公民社會不發達的國家來說確實具有挑戰性。另一方面,這不僅有利于新能源汽車行業,也是塑造民間社會建立行業組織和政府與企業自律的有益嘗試。編輯: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正處于一個尷尬的境地。它在2015年剛剛創下近40萬輛的紀錄,但由于“作弊”的調查,它在新年春天放緩了速度。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應該何去何從?第一電氣網編輯部在此發表一系列關于新能源汽車“作弊”的評論,以凝聚共識,繼續前進。本文為第三篇。(第一部分:點評“補”|新能源汽車不進則退,要凝聚共識,繼續前進;
第二部分:點評“補”|新能源汽車政策修訂應堅持市場化方向)
新能源汽車一直魅力四射,但最近它們的形象卻塵封了。整個行業都得到了主管部門的核實,一些企業被發現“欺詐賠償”。行業和社會都在等待處罰令,我不知道影響幾何。
新能源汽車從業者必須反思:為什么新能源汽車行業走到今天?
就整個行業而言,這是自己造成的。新能源汽車要有更好的輿論環境和政策環境,前提是從業者的自律。自律是自由的。相反,跨越法律法規的界限行事將受到法律法規的抵制。如果企業理性經營,著眼長遠,就不會擔心讓新能源汽車成為百年企業。[點擊查看“重新思考作弊補門”主題]
該行業應該為享受其利益承擔責任。
新能源汽車享受了許多優惠待遇。首先,中國對新能源汽車有很多補貼。根據最新的補貼標準,只有在中央層面,從乘用車到公交車,可以獲得2.5萬元至50萬元不等的補貼。其次,新能源汽車享受許多非貨幣優惠政策,例如在全國范圍內不限購。再次,新能源汽車一度在大眾媒體上備受追捧,戴著節能減排、技術先進、彎道超車等光環。
權利和責任始終是一枚硬幣的兩面。由于新能源汽車行業享有許多特權,因此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補貼的最終來源是財政收入,接受補貼的企業應承擔合規、審核和披露的責任。當對“欺詐賠償”有合理懷疑時,車企必須配合財務等主管部門進行核查。由于沒有購買限制,新能源汽車實際上不能在表面上用電燒油。由于媒體的關注,我們需要更加關注自己的形象,并確保我們產品的質量。
只愿意享受福利而不承擔責任,結果是平衡被打破,權責重新匹配:主管部門重新審視補貼政策,補貼金額可能會大幅減少;
公眾媒體對新能源汽車行業進行批評和監督,并“”企業坐上曝光平臺。
是否有外部約束力?
如何控制新能源汽車產業?“取賠償”的消息曝光后,輿論指責主管部門監管不力。這一次,四部委派出精英人員組成調查組,前往車企詳細檢查,引起贊賞,并表示監督有力。
我們認為,新能源汽車監管部門的準入有限,不可能無所不知。與“作弊”驗證類似,它只能是一個例子,不能常態化,否則監管成本將居高不下。
新能源汽車的產品形態和核心技術仍在快速發展。政府、社會和消費者無法掌握足夠的行業發展信息,只能跟上行業發展的步伐。例如,新能源汽車從2009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試點推廣,但直到2014年底才明確了《鋰離子電池行業標準和條件》。《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回收技術政策》直到2016年初才發布。對于電動汽車的準入測試,主管部門仍在考慮調整和修訂。
對于社會和消費者來說,新能源汽車仍然是一個新生事物,他們所掌握的信息和知識不足以制衡企業行為。例如,2015年私人對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迅速增長。然而,當電動汽車處于冬季時,由于天氣原因,巡航里程大大減少,這引起了消費者和社會對電池衰減的關注。制造商“8年12萬公里”動力電池衰減不超過20%的承諾能否實現?對于動力電池或汽車公司以外的人和機構來說,實際上沒有經過驗證的專業能力,只能用時間來檢驗制造商的承諾。
考慮行業組織的自主權。
如上所述,一方面,新能源汽車行業需要自律,以換取更多空間;另一方面,外界無法很好地平衡新能源汽車產業。我們認為,可以考慮設立行業組織,實行行業自治。
首先,新能源汽車產業具有聯盟化、自主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新能源汽車方興未艾,仍處于“做大蛋糕”的階段,同行之間的競爭并不激烈。然而,個別企業“作弊”等措施影響了整個行業的發展前景。既然是利益共同體,新能源汽車行業就應該團結一致,約束同行,共同守護發展環境,確保行業的快速發展。
其次,新能源汽車行業有足夠的信息和知識進行自我治理。如前所述,新能源汽車的產品形態仍在界定中,核心技術仍在快速提升中。目前,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布局必須符合用戶需求和技術能力之間的長期利益。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車企都會考慮整個行業的長期利益,一些企業必須以賺取短期利益為目標。極限表演就是“作弊”。在這樣的階段,只有行業最清楚行業的技術水平,對同行的急功近利舉措漠不關心。如果能夠使同行評審具有約束力,就可以解決外部監管信息和知識不足的問題。
組織的建立和行業自治的實施也需要防止組織退化為封閉的圈子,阻礙新生力量和自由競爭。解決辦法是保持該組織的開放和民主,這對公民社會不發達的國家來說確實具有挑戰性。另一方面,這不僅有利于新能源汽車行業,也是塑造民間社會建立行業組織和政府與企業自律的有益嘗試。
標簽:
1、第七批免購置稅新能源車型目錄發布江淮iEV6S吉利200等車型入選閱讀原文4月15日,工信部發布第七批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
1900/1/1 0:00:00提及知豆D2,人們對它的印象大多集中在小巧靈動的身形、時尚前衛的設計以及環保清新的城市代步功能,卻總是忽略D2還是一臺集電動化、智能化、網絡化于一身的潮流產品。
1900/1/1 0:00:004月17日,2016年中國國際新能源汽車展覽會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開幕,本次展會超威電池又一次以冠名商的角色如約而至。
1900/1/1 0:00:00繼3月份山東濟南微型電動車車展后,4月17日,2016年中國國際新能源汽車展覽會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開幕,兩次展會有所不同的是,
1900/1/1 0:00:004月17日,第三屆中國南京國際新能源汽車國際展覽會盛大開幕。當天下午,與南京車展同期舉行的是由江蘇省汽車工程學會主辦的“2016中國南京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論壇”。
1900/1/1 0:00:004月17日,德瑞博攜旗下的新銳FS、新秀DT、新銳FT等全系列車型產品,亮相2016中國南京國際新能源汽車與電動車展覽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