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7日,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關于繼續推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要求2013年至2015年,超大城市或重點地區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量不低于1萬輛,其他城市或地區累計推廣量不得低于5000輛。相關城市必須接受年度考核,未完成年度晉升目標的將被淘汰。
現在,這項政策已經頒布了整整一周年,2014年只有最后一個季度。三年的推廣期已經過去了一半以上,但執行情況并不令人滿意。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76萬輛;
2014年1-8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為31137輛。僅就數量而言,要實現這一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新能源汽車在城市的推廣能否實現這些目標似乎有點困難。
一些示范城市的實施細則缺乏市場空白。
去年底今年初,財政部等四部委共發布39個城市或城市群入圍新能源汽車推廣名單,共計88個城市。市場受到數量的鼓舞。根據《通知》要求,如果這些城市能夠如期完成任務,到2015年,它們將總共推廣24萬輛新能源汽車(30個城市5000輛,9個城市群1億輛)。但相關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今年8月,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僅為4.8萬多輛,這意味著在剩下的15個月里,這些城市仍有近20萬輛的推廣任務。從目前的市場發展速度來看,很難樂觀。
據筆者粗略統計,目前有39個城市或地區的15個城市或城市群完全沒有看到本地新能源汽車推廣的實施細則,甚至沒有具體的年度推廣目標。就連提交給工信部等部委的申報計劃都沒有曝光,一片空白,更不用說營銷了。其中包括被命名為京津冀重災區的河北城市群,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一定產業基礎并雄心勃勃地推廣新能源汽車的鄭州、新鄉和長春,以及合肥、深圳、,杭州等從“十城千車”階段就已經有了一定推廣新能源汽車經驗的“先行者”。
晉升計劃是一方面。如果沒有詳細的實施規則,就意味著沒有計劃。在這39個城市或地區中,只有北京、上海等10個城市或城市群明確了地方補貼,也就是說,這10個城市和城市群中的一些城市只明確了補貼,但沒有在車型上實施,導致大多數示范城市或城市集團推廣新能源汽車“沒有市場”。以京津冀地區的河北省城市群為例,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環保要求,它被列為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重點地區,由省會石家莊等10個城市組成的城市群,已推出并納入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這些入圍城市中,幾乎每一個都是受環境污染影響最嚴重的城市,這為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需求形成了空間。然而,由于缺乏地方實施細則,這里的新能源汽車很難有市場。
大多數進入示范和推廣名單的城市是由各省組織的。除了各省發布的實施方案外,每個省市都需要拿出自己的實施細則,因為這些地方的補貼大多與省市層面有關,缺少一個環節會影響整個營銷過程。據一位行業專家介紹,申請示范城市之前制定的推廣計劃需要經過地方政府的審查,在審查過程中需要重新考慮計劃的可行性,尤其是補貼金額、推廣形式和配套設施。由于涉及龐大的地方資金和許多地方當局,一些城市會更加謹慎,這也使得政策出臺變得困難。
不過,從報紙上刊登的一些消息來看,盡管一些省市尚未正式推出地方推廣計劃和實施細則,但仍可能沿用上一輪推廣的政策,或已明確了初步推廣目標,完善相關地方政策指日可待。
很難形成為本地實施規則設置閾值示例的力量。
“深圳北部”等一線城市一直是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的主力軍。他們不僅承擔了示范和宣傳的任務……
新能源汽車從“十城千輛”的階段起步,也因其自身的影響力引領了中國整個汽車消費市場的發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然而,在這一輪的示范推廣中,盡管這些城市因累計銷售額仍處于城市推廣的前列,但效果并不盡如人意,難以完成自身任務。
作為中國的首都,北京的和經濟影響力使其他城市難以與之匹敵。這里對新能源汽車的示范和推廣,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或影響著整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作為首批示范城市,北京首先出臺了地方實施細則和補貼管理辦法,為新能源汽車“開綠燈”,以打開民間消費市場,但效果并不盡如人意。數據顯示,上半年北京市共發布9996項新能源小巴指標。但據《北京晚報》報道,上半年上牌的電動汽車只有300多輛,指標利用率僅為3.5%。2014年2萬輛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任務對北京來說仍然艱巨。北京市新能源汽車推廣中心一位負責人告訴筆者:“現在國家的優惠政策不斷出臺,極大地促進了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發展。北京也在努力出臺更便利的措施來促進新能源汽車私人消費。然而,一項政策從出臺到實施需要一個過程。 “面對筆者提出的北京2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目標能否實現,該負責人委婉地表示,北京今年發布的2萬輛目標理論上推遲了6個月,這意味著2萬輛的任務可能會持續到明年上半年。然而,即便如此,從目前的市場發展來看形勢依然不容樂觀。
有人將北京新能源汽車市場未能如期實現預期銷量歸因于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其地方實施細則中的拒絕。誠然,北京拒絕了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但即使在對插電式混動汽車開放的上海,其示范效果也不盡如人意。
包括上汽榮威550PLUG-in和比亞迪秦在內的兩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一些純電動汽車車型進入了上海當地目錄,并在上海獲得了當地補貼和免費牌照。然而,就這樣,上海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并沒有實現大的突破。有些人只是因為新能源汽車的牌照優勢而購買汽車。至于充電樁的建設,難度更大。此外,一些購買了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消費者很少實現“電動出行”。
回顧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示范推廣過程,一線城市確實發揮了示范作用。一些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方面具有優勢的地方也在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比如比亞迪所在的深圳、江淮汽車所在的合肥、眾泰所在的杭州。這些城市在推廣新能源汽車的過程中也表現良好。然而,就連這三個城市也尚未出臺明確的地方實施細則,也沒有明確公開表示將完全延續此前的示范推廣政策,這讓當地市場陷入了尷尬的等待期。
令人高興的是,隨著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稅政策的實施,各個汽車市場都出現了令人驚訝的銷售數據。此外,據報道,北京正在研究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引入北京市場。上海市新能源汽車辦公室還透露了用免征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目錄取代原上海地方目錄的趨勢,地方新能源汽車的起征點將逐步降低。預計開放的當地市場將促進銷售額的增長。
企業吹響號角,進入號角市場,但他們不能長期進攻。
今年以來,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出臺,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強大政策環境……
新能源汽車五金件。比亞迪汽車董事會主席兼總裁王傳福甚至認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炎熱的夏天。然而,現實是,炎熱夏季的外部溫度仍然難以動搖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發展。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14年上半年,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份額達到37%。截至8月底,比亞迪秦2014年累計銷量達到7773輛,純電動E6銷量達到1809輛,比亞迪純電動公交車K9訂單量達到5000輛。這樣的銷售數字為比亞迪創造了良好的業務收入。然而,在24萬輛的目標面前,超過1萬輛的銷量仍然很小。也許比亞迪無法解釋這個問題,但最好的公司仍然可以解釋,更不用說其他公司了。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新能源”)地理位置優越,與北京人關系融洽,對此寄予厚望。北汽新能源也設定了今年2萬輛的銷售目標,并推出了“蔚來計劃”。在國家和地方補貼的基礎上,企業對部分資金進行補貼,使得官方指導價23.58萬元的E150純電動汽車市場價格一度低至8.98萬元。然而,銷售數據有些慘淡。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無奈地說,在他們收集的1000多名“蔚來計劃”申請者中,最終成功堆樁購車的不到300人。
江淮汽車作為第一家將電動汽車投放國內市場的企業,在“定向采購”等一系列措施的幫助下,成功實現了遙遙領先的市場銷量。僅在2012年,其純電動汽車iEV就實現了2485輛的銷量,今年還向美國出口了iEV純電動汽車。江淮iEV電動汽車也進入了北京、上海等合肥以外的國外市場,并在這些地方獲得了當地補貼和免費牌照等優惠政策。然而,這些市場的銷量未能跟上上漲的潮流,數百輛汽車的少量訂單使人們很難看到全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前景。
企業已經全力推廣市場,但目前的銷售數字仍然很不理想,要實現預期目標似乎有點困難。不過,也有專家認為,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有望實現5萬至8萬輛的銷量,我們非常期待!
2013年9月17日,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關于繼續推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要求2013年至2015年,超大城市或重點地區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量不低于1萬輛,其他城市或地區累計推廣量不得低于5000輛。相關城市必須接受年度考核,未完成年度晉升目標的將被淘汰。
現在,這項政策已經頒布了整整一周年,2014年只有最后一個季度。三年的推廣期已經過去了一半以上,但執行情況并不令人滿意。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76萬輛;
2014年1-8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為31137輛。僅就數量而言,要實現這一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新能源汽車在城市的推廣能否實現這些目標似乎有點困難。
一些示范城市的實施細則缺乏市場空白。
去年底今年初,財政部等四部委共發布39個城市或城市群入圍新能源汽車推廣名單,共計88個城市。市場受到數量的鼓舞。根據《通知》要求,如果這些城市能夠如期完成任務,到2015年,它們將總共推廣24萬輛新能源汽車(30個城市5000輛,9個城市群1億輛)。但相關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今年8月,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僅為4.8萬多輛,這意味著在剩下的15個月里,這些城市仍有近20萬輛的推廣任務。從目前的市場發展速度來看,很難樂觀。
據筆者粗略統計,目前有39個城市或地區的15個城市或城市群完全沒有看到本地新能源汽車推廣的實施細則,甚至沒有具體的年度推廣目標。就連提交給工信部等部委的申報計劃都沒有曝光,一片空白,更不用說營銷了。其中包括被命名為京津冀重災區的河北城市群,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一定產業基礎并雄心勃勃地推廣新能源汽車的鄭州、新鄉和長春,以及合肥、深圳、,杭州等從“十城千車”階段就已經有了一定推廣新能源汽車經驗的“先行者”。
晉升計劃是一方面。如果沒有詳細的實施規則,就意味著沒有計劃。在這39個城市或地區中,只有北京、上海等10個城市或城市群明確了地方補貼,也就是說,這10個城市和城市群中的一些城市只明確了補貼,但沒有在車型上實施,導致大多數示范城市或城市集團推廣新能源汽車“沒有市場”。以京津冀地區的河北省城市群為例,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環保要求,它被列為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重點地區,由省會石家莊等10個城市組成的城市群,已推出并納入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這些入圍城市中,幾乎每一個都是受環境污染影響最嚴重的城市,這為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需求形成了空間。然而,由于缺乏地方實施細則,這里的新能源汽車很難有市場。
大多數進入示范和推廣名單的城市是由各省組織的。除了各省發布的實施方案外,每個省市都需要拿出自己的實施細則,因為這些地方的補貼大多與省市層面有關,缺少一個環節會影響整個營銷過程。據一位行業專家介紹,申請示范城市之前制定的推廣計劃需要經過地方政府的審查,在審查過程中需要重新考慮計劃的可行性,尤其是補貼金額、推廣形式和配套設施。由于涉及龐大的地方資金和許多地方當局,一些城市會更加謹慎,這也使得政策出臺變得困難。
不過,從報紙上刊登的一些消息來看,盡管一些省市尚未正式推出地方推廣計劃和實施細則,但仍可能沿用上一輪推廣的政策,或已明確了初步推廣目標,完善相關地方政策指日可待。
很難形成為本地實施規則設置閾值示例的力量。
“深圳北部”等一線城市一直是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的主力軍。他們不僅承擔了示范和宣傳的任務……
新能源汽車從“十城千輛”的階段起步,也因其自身的影響力引領了中國整個汽車消費市場的發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然而,在這一輪的示范推廣中,盡管這些城市因累計銷售額仍處于城市推廣的前列,但效果并不盡如人意,難以完成自身任務。
作為中國的首都,北京的和經濟影響力使其他城市難以與之匹敵。這里對新能源汽車的示范和推廣,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或影響著整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作為首批示范城市,北京首先出臺了地方實施細則和補貼管理辦法,為新能源汽車“開綠燈”,以打開民間消費市場,但效果并不盡如人意。數據顯示,上半年北京市共發布9996項新能源小巴指標。但據《北京晚報》報道,上半年上牌的電動汽車只有300多輛,指標利用率僅為3.5%。2014年2萬輛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任務對北京來說仍然艱巨。北京市新能源汽車推廣中心一位負責人告訴筆者:“現在國家的優惠政策不斷出臺,極大地促進了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發展。北京也在努力出臺更便利的措施來促進新能源汽車私人消費。然而,一項政策從出臺到實施需要一個過程。 “面對筆者提出的北京2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目標能否實現,該負責人委婉地表示,北京今年發布的2萬輛目標理論上推遲了6個月,這意味著2萬輛的任務可能會持續到明年上半年。然而,即便如此,從目前的市場發展來看形勢依然不容樂觀。
有人將北京新能源汽車市場未能如期實現預期銷量歸因于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其地方實施細則中的拒絕。誠然,北京拒絕了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但即使在對插電式混動汽車開放的上海,其示范效果也不盡如人意。
包括上汽榮威550PLUG-in和比亞迪秦在內的兩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一些純電動汽車車型進入了上海當地目錄,并在上海獲得了當地補貼和免費牌照。然而,就這樣,上海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并沒有實現大的突破。有些人只是因為新能源汽車的牌照優勢而購買汽車。至于充電樁的建設,難度更大。此外,一些購買了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消費者很少實現“電動出行”。
回顧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示范推廣過程,一線城市確實發揮了示范作用。一些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方面具有優勢的地方也在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比如比亞迪所在的深圳、江淮汽車所在的合肥、眾泰所在的杭州。這些城市在推廣新能源汽車的過程中也表現良好。然而,就連這三個城市也尚未出臺明確的地方實施細則,也沒有明確公開表示將完全延續此前的示范推廣政策,這讓當地市場陷入了尷尬的等待期。
令人高興的是,隨著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稅政策的實施,各個汽車市場都出現了令人驚訝的銷售數據。此外,據報道,北京正在研究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引入北京市場。上海市新能源汽車辦公室還透露了用免征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目錄取代原上海地方目錄的趨勢,地方新能源汽車的起征點將逐步降低。預計開放的當地市場將促進銷售額的增長。
企業吹響號角,進入號角市場,但他們不能長期進攻。
今年以來,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出臺,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強大政策環境……
新能源汽車五金件。比亞迪汽車董事會主席兼總裁王傳福甚至認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炎熱的夏天。然而,現實是,炎熱夏季的外部溫度仍然難以動搖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發展。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14年上半年,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份額達到37%。截至8月底,比亞迪秦2014年累計銷量達到7773輛,純電動E6銷量達到1809輛,比亞迪純電動公交車K9訂單量達到5000輛。這樣的銷售數字為比亞迪創造了良好的業務收入。然而,在24萬輛的目標面前,超過1萬輛的銷量仍然很小。也許比亞迪無法解釋這個問題,但最好的公司仍然可以解釋,更不用說其他公司了。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新能源”)地理位置優越,與北京人關系融洽,對此寄予厚望。北汽新能源也設定了今年2萬輛的銷售目標,并推出了“蔚來計劃”。在國家和地方補貼的基礎上,企業對部分資金進行補貼,使得官方指導價23.58萬元的E150純電動汽車市場價格一度低至8.98萬元。然而,銷售數據有些慘淡。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無奈地說,在他們收集的1000多名“蔚來計劃”申請者中,最終成功堆樁購車的不到300人。
江淮汽車作為第一家將電動汽車投放國內市場的企業,在“定向采購”等一系列措施的幫助下,成功實現了遙遙領先的市場銷量。僅在2012年,其純電動汽車iEV就實現了2485輛的銷量,今年還向美國出口了iEV純電動汽車。江淮iEV電動汽車也進入了北京、上海等合肥以外的國外市場,并在這些地方獲得了當地補貼和免費牌照等優惠政策。然而,這些市場的銷量未能跟上上漲的潮流,數百輛汽車的少量訂單使人們很難看到全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前景。
企業已經全力推廣市場,但目前的銷售數字仍然很不理想,要實現預期目標似乎有點困難。不過,也有專家認為,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有望實現5萬至8萬輛的銷量,我們非常期待!
揚州成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試點城市已近一年,目前揚州市新能源汽車發展如何?10月8日,作者從全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協調小組工作會議上獲悉,
1900/1/1 0:00:002014年9月19至21日,以“文化傳統與綠色經濟:技術、經濟增長和綠色移動”北京洪堡論壇于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舉行,多國的各界精英從多個分議題、多領域、多角度地探討發展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1900/1/1 0:00:00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在柴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都只有傳統柴油驅動客車的四分之一。另外,混合動力客車總的能源消耗比傳統客車減少60。
1900/1/1 0:00:00近日,通用公司對外表示,目前正在開發一款全新的電動車,這是繼Volt和Spark之后第三款純電動車型。
1900/1/1 0:00:00據《美國汽車新聞》報道,英國跑車制造商阿斯頓馬丁日前宣布,該公司已經聘用特斯拉公關負責人西蒙斯普洛爾SimonSproule為首席營銷官。
1900/1/1 0:00:00“買一輛車,相當于賺了17萬”2014年9月,在上海出差的鄒強和朋友聊起上海新能源汽車政策時感慨道。為了能讓懷孕的媳婦上下班不擠地鐵,在北京工作的鄒強下決心要買輛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