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的通知
關于海南省節能減排綜合示范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
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和有關直屬單位:.
經省政府同意,現將《海南省節能減排綜合示范試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印發給您,請您根據本市、本縣、本部門的實際情況認真貫徹執行。
一是《實施方案》突出了我省節能減排工作的亮點和特點,是我省“十二五”節能減排工作指導性文件。市縣政府和單位要結合今明兩年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大力推進《實施方案》確定的節能減排示范項目。
2.“十二五”規劃是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關鍵時期。實現經濟發展、節能與環境保護的協調促進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各市、縣、各單位要清醒認識我省面臨的節能減排形勢,加強節能減排措施,充分挖掘節能減排潛力,正確處理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關系,在“十二五”后的兩年里,盡最大努力做好我省的節能減排工作。
三是市縣政府和省級領導小組成員要按照本通知要求,研究部署市縣和部門節能減排示范項目,并于2014年5月底前將具體工作計劃報送氣候變化與節能減排領導小組辦公室(駐省工信廳)。聯系人:康忠賢;
電話:65238381)。
, 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2014年4月21日
(這篇文章是自愿公開的)
海南省節能減排綜合示范試點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工作,努力探索綠色、循環、低碳的發展道路,根據我省“十二五”節能減排形勢,本著突出亮點、突出特色的原則,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和主要目標
(1) 總體思路。
我們將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理論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立足國際旅游島建設和國家南海資源開發與服務基地的戰略定位,圍繞“減存量、控增量、調結構”,突出亮點、突出特色,在全國范圍內選擇實施具有示范意義的節能減排試點,以點帶面推動全省重點領域節能減排。通過挖掘照明、制冷、建筑、交通和重點產業園區的節能減排潛力,大力發展特色低碳產業和清潔可再生能源,通過增量優化促進結構調整和綜合能耗降低,形成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系統地促進全省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
(2) 主要目標。
未來五年,通過推進節能減排綜合示范試點,我們將在全省實現節能減排三個“示范”和四個“第一”,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繼續保持國家一流的生態環境質量,努力成為全國節能減排和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省。
三個“示范”:全省全面淘汰白熾燈,成為全國綠色照明示范省;儲能集中供冷建筑面積近1000萬平方米,是全國儲能集中供熱示范省。清潔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1/3以上,是國家清潔能源利用示范省。
四個“第一”:全面推進城鄉建筑綠色發展,率先實施政府投資建筑、保障性住房和大型公共建筑的綠色建筑標準;全面推進昌江、楊浦、東方、老城區等重點產業園區循環化改造,在全省率先啟動重工業園區整體轉型升級;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推廣取得新突破,在全省主要城市率先實現公共車輛清潔化;
“信息智慧島”建設加快,信息產業等低碳產業增速高于國內生產總值,傳統產業信息化水平顯著提高,率先實現全省重點工業企業全域旅游數字化聯動服務和能耗污染物在線監測。
二是推進七個示范項目建設
(a) 綠色照明推廣示范項目。
1.主要目標和內容。
根據《海南省建設綠色照明示范省總體規劃》(瓊府辦[2011]128號)的要求,“十二五”期間,在完成市政路燈節能改造的基礎上,全省推廣節能燈具1351萬盞,鄉鎮路燈和農墾系統中的路燈。到2015年,我省將率先基本淘汰不符合我省城鄉建設規劃、照明建設規劃、燈具節能設計標準和節能要求的白熾燈和照明設施系統。低效照明控制技術和產品全部被高效照明控制技術與產品所取代;采用先進的技術和產品改造照明系統,建設新型照明系統;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照明系統。將我省建設成為綠色照明理念深入人心、照明技術、管理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居全國前列的綠色照明示范省。
2.職責分工。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是全省綠色照明推廣示范工程建設的總體牽頭單位,負責規劃實施的全面協調和指導;牽頭制定相關政策和管理措施;組織推廣節能燈具;會同財政部門全面平衡資金需求;審核省級財政獎勵資金支持的照明節能改造項目;組織節能驗證工作;監督檢查各項照明節能改造方案的實施情況。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是全省市政路燈和公共照明節能改造的主管部門,負責市政路燈和公用建筑照明節能改造工作的綜合協調和指導;制定并組織實施市政路燈和公共建筑照明節能改造;監督檢查市政路燈和公共建筑節能改造計劃的實施情況。
省直機關管理局是全省事業單位照明節能改造的主管部門,負責事業單位照明節電改造工作的綜合協調和指導;制定事業單位照明節能改造方案并組織實施;
監督檢查事業單位照明節能改造計劃的實施情況。
省教育廳負責牽頭組織實施海口、三亞市中小學教室、辦公樓綠色照明示范項目。
省商務廳負責牽頭組織實施海口、三亞部分商鋪的綠色照明示范項目。
省發展改革委是省公用事業(照明)專項資金中城市公共照明節能改造項目審計的牽頭管理部門,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合作推進綠色照明示范省建設,會同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對需要給予附加費補貼或獎勵的城市公共照明節能改造項目進行規劃管理。
省財政廳會同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落實綠色照明示范省建設財政激勵資金;配合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對省財政獎勵資金支持的照明節能改造項目進行審查;參與節能驗證;監督檢查合同能源管理財政激勵資金的使用情況。
市、縣政府負責制定地方市政路燈、鄉鎮路燈等照明節能改造方案并組織實施;監督檢查照明節能改造方案的實施情況。
省農墾局負責制定其農場和分田地路燈的節能改造方案;
組織對土地復墾管理和土地復墾范圍內的事業單位、公共建筑、工廠、企業、學校等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和農場工人生活照明實施節能照明改造,并對照明節能改造計劃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3.政策措施。
(1) 對綠色照明節能改造形成的節能量,按照《海南省節能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和標準給予獎勵,《海南省合同能源管理財政激勵基金管理辦法》和《海南省城市公用事業(照明)附加費收支管理辦法》。
(2) “十二五”期間,省政府加大對實施合同能源管理建設綠色照明示范省的財政支持力度,用財政補貼推廣1351萬盞節能燈,并優先支持各責任單位實施照明節能改造計劃。
(3) 實施綠色照明改造,應以合同能源管理和利用剩余電力自主改造為主要方式,以節能綜合效益最高為原則,以市場化經營為主要手段,以形成經濟可行、管理順暢的最大節能量為目標。要妥善處理綠色照明改造中的相關問題,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或利用剩余電力自主改造模式,按時保質保量完成改造任務。
(4) 加強綠色照明示范省建設宣傳培訓,將綠色照明示范省份建設作為年度節能宣傳周、科技月等活動的主要宣傳內容。
(5) 綠色照明節能改造計劃的完成情況將作為省政府在“十二五”期間每年向市縣政府及相關責任單位進行節能減排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未完成規劃任務、影響綠色照明示范省建設目標的責任單位相關負責人,將按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二)儲能集中供冷應用示范項目。
1.主要目標和內容。
以蓄冰示范工程為抓手,首先推進酒店集中區、政府辦公集中區等蓄冰工程建設;盡快推進商業中心、機場等冰蓄能項目建設;
逐步推進主要旅游景區、居民區、公務員住宅區等儲冰項目建設,實現儲能集中供冷的規模化應用,使其成為我省服務業和居民生活節能減排以及電網“調峰填谷”的重要手段。
通過儲能集中供冷示范工程的實施,改變了全省傳統的供冷能耗模式,建設了國家推廣蓄冰技術宣傳示范基地。到2015年底,全省將建成10至13座蓄冰站或其他儲能集中供冷站,每年輸送電網峰值電力1.2億千瓦時。到2020年底,全省將建成17至20座儲冰站或其他儲能集中供冷站,全年輸送電網峰值電力1.8億千瓦時,使我省成為全國領先的儲能集中冷卻示范省。
2.職責分工。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是全省儲能集中供冷示范項目的總體牽頭單位,負責總體方案實施的全面協調和指導;牽頭制定《海南省關于加快發展儲能集中冷卻產業的意見》;會同財政部門全面平衡資金需求;監督檢查各類集中供冷示范項目的實施情況。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全省儲能集中供冷示范項目的規劃;協調建筑節能政策的實施;指導項目業主鋪設冷卻管道;協調用戶的冷管入口等。
省國土環境資源廳負責協調儲能集中供冷項目建設用地。
省財政廳負責會同省工信廳落實儲能集中供冷示范項目支持資金,并通過現有相關財政政策對儲能集中供熱項目給予適當支持;配合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對省級財政資金支持的儲能集中供冷示范項目進行評審;
監督檢查財政扶持資金的使用情況。
省物價局負責研究確定供冷指導價,提出并報國家發展改革委批準,支持儲能集中供冷項目儲能電價政策。
南方電網與相關部門合作,出臺了可以促進冷庫工程的電價優惠政策。
3.政策措施。
(1) 出臺了《海南省關于加快發展儲能集中冷卻產業的意見》,并根據推進情況及時出臺《海南省儲能集中制冷項目建設管理辦法》,加快發展儲能量集中冷卻產業。對于儲能型集中供冷項目,將通過現有相關財政政策給予適當支持。
(2) 新開發區規劃的儲能集中冷卻項目確保了冷卻管網建設與電力、自來水等基礎設施同步。用戶與儲能集中供冷運營商簽訂合同,根據政府指導價確定供冷價格。區域制冷系統改造項目完成后,原制冷設備折舊期內的制冷價格按“換電+用戶減容費”計算。如果折舊期超過,將按照新區域項目的冷價收取。
(3) 根據城市基礎設施配套用地性質,將儲能集中供冷項目建設用地優先納入各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并安排項目用地指標。
(4) 在可行性研究階段,設計單位應對需要冷卻和開采的項目進行儲能集中冷卻的可行性比較和論證。如果有條件使用儲能集中制冷,原則上應采用儲能集中冷卻方案。
(3) 綠色建筑推廣示范項目。
1.主要目標和內容。
“十二五”期間,新建綠色建筑550萬平方米(包括39個二、三星級綠色建筑評價和標識項目),公共建筑節能改造30萬平方米,實施農村危房節能示范2000套。
自2014年起,政府投資的機構、學校、醫院、博物館、科技館、體育館等單體建筑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如機場、車站、酒店、餐廳、商場、辦公樓,全面實施綠色建筑標準。對于海口新建的保障性住房,還有政府投資,2014年及以后的新項目,2萬平方米以上的集中建設和公共租賃住房(包括合并后的廉租住房)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建設綠色住宅小區,積極推動綠色房地產發展。
以政府投資項目、保障性住房、大型公共建筑、高檔商品房和新開發區(園區)為突破口,建設39棟示范帶動作用明顯的二、三星級綠色建筑。
對大型公共建筑和公共機構辦公樓的空調、通風、照明、熱水等用能系統進行節能改造,提高能源效率和管理水平。推進重點市縣公共建筑節能改造示范,持續推進“節約型高校”建設。
加強農村村莊建設的統籌規劃和管理,制定鄉鎮綠色生態發展指導意見,編制農村住宅綠色建設和改造促進圖冊,免費提供技術服務。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的通知
關于節能綜合示范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
以及海南省的減排
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和有關直屬單位:.
經省政府同意,現將《海南省節能減排綜合示范試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印發給您,請您根據本市、本縣、本部門的實際情況認真貫徹執行。
一是《實施方案》突出了我省節能減排工作的亮點和特點,是我省“十二五”節能減排工作指導性文件。市縣政府和單位要結合今明兩年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大力推進《實施方案》確定的節能減排示范項目。
2.“十二五”規劃是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關鍵時期。實現經濟發展、節能與環境保護的協調促進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各市、縣、各單位要清醒認識我省面臨的節能減排形勢,加強節能減排措施,充分挖掘節能減排潛力,正確處理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關系,在“十二五”后的兩年里,盡最大努力做好我省的節能減排工作。
三是市縣政府和省級領導小組成員要按照本通知要求,研究部署市縣和部門節能減排示范項目,并于2014年5月底前將具體工作計劃報送氣候變化與節能減排領導小組辦公室(駐省工信廳)。聯系人:康忠賢;
電話:65238381)。
, 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2014年4月21日
(這篇文章是自愿公開的)
海南省節能減排綜合示范試點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工作,努力探索綠色、循環、低碳的發展道路,根據我省“十二五”節能減排形勢,本著突出亮點、突出特色的原則,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和主要目標
(1) 總體思路。
我們將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理論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立足國際旅游島建設和國家南海資源開發與服務基地的戰略定位,圍繞“減存量、控增量、調結構”,突出亮點、突出特色,在全國范圍內選擇實施具有示范意義的節能減排試點,以點帶面推動全省重點領域節能減排。通過挖掘照明、制冷、建筑、交通和重點產業園區的節能減排潛力,大力發展特色低碳產業和清潔可再生能源,通過增量優化促進結構調整和綜合能耗降低,形成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系統地促進全省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
(2) 主要目標。
未來五年,通過推進節能減排綜合示范試點,我們將在全省實現節能減排三個“示范”和四個“第一”,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繼續保持國家一流的生態環境質量,努力成為全國節能減排和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省。
三個“示范”:全省全面淘汰白熾燈,成為全國綠色照明示范省;儲能集中供冷建筑面積近1000萬平方米,是全國儲能集中供熱示范省。清潔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1/3以上,是國家清潔能源利用示范省。
四個“第一”:全面推進城鄉建筑綠色發展,率先實施政府投資建筑、保障性住房和大型公共建筑的綠色建筑標準;全面推進昌江、楊浦、東方、老城區等重點產業園區循環化改造,在全省率先啟動重工業園區整體轉型升級;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推廣取得新突破,在全省主要城市率先實現公共車輛清潔化;
“信息智慧島”建設加快,信息產業等低碳產業增速高于國內生產總值,傳統產業信息化水平顯著提高,率先實現全省重點工業企業全域旅游數字化聯動服務和能耗污染物在線監測。
二是推進七個示范項目建設
(a) 綠色照明推廣示范項目。
1.主要目標和內容。
根據《海南省建設綠色照明示范省總體規劃》(瓊府辦[2011]128號)的要求,“十二五”期間,在完成市政路燈節能改造的基礎上,全省推廣節能燈具1351萬盞,鄉鎮路燈和農墾系統中的路燈。到2015年,我省將率先基本淘汰不符合我省城鄉建設規劃、照明建設規劃、燈具節能設計標準和節能要求的白熾燈和照明設施系統。低效照明控制技術和產品全部被高效照明控制技術與產品所取代;采用先進的技術和產品改造照明系統,建設新型照明系統;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照明系統。將我省建設成為綠色照明理念深入人心、照明技術、管理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居全國前列的綠色照明示范省。
2.職責分工。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是全省綠色照明推廣示范工程建設的總體牽頭單位,負責規劃實施的全面協調和指導;牽頭制定相關政策和管理措施;組織推廣節能燈具;會同財政部門全面平衡資金需求;審核省級財政獎勵資金支持的照明節能改造項目;組織節能驗證工作;監督檢查各項照明節能改造方案的實施情況。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是全省市政路燈和公共照明節能改造的主管部門,負責市政路燈和公用建筑照明節能改造工作的綜合協調和指導;制定并組織實施市政路燈和公共建筑照明節能改造;監督檢查市政路燈和公共建筑節能改造計劃的實施情況。
省直機關管理局是全省事業單位照明節能改造的主管部門,負責事業單位照明節電改造工作的綜合協調和指導;制定事業單位照明節能改造方案并組織實施;
監督檢查事業單位照明節能改造計劃的實施情況。
省教育廳負責牽頭組織實施海口、三亞市中小學教室、辦公樓綠色照明示范項目。
省商務廳負責牽頭組織實施海口、三亞部分商鋪的綠色照明示范項目。
省發展改革委是省公用事業(照明)專項資金中城市公共照明節能改造項目審計的牽頭管理部門,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合作推進綠色照明示范省建設,會同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對需要給予附加費補貼或獎勵的城市公共照明節能改造項目進行規劃管理。
省財政廳會同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落實綠色照明示范省建設財政激勵資金;配合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對省財政獎勵資金支持的照明節能改造項目進行審查;參與節能驗證;監督檢查合同能源管理財政激勵資金的使用情況。
市、縣政府負責制定地方市政路燈、鄉鎮路燈等照明節能改造方案并組織實施;監督檢查照明節能改造方案的實施情況。
省農墾局負責制定其農場和分田地路燈的節能改造方案;
組織對土地復墾管理和土地復墾范圍內的事業單位、公共建筑、工廠、企業、學校等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和農場工人生活照明實施節能照明改造,并對照明節能改造計劃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3.政策措施。
(1) 對綠色照明節能改造形成的節能量,按照《海南省節能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和標準給予獎勵,《海南省合同能源管理財政激勵基金管理辦法》和《海南省城市公用事業(照明)附加費收支管理辦法》。
(2) “十二五”期間,省政府加大對實施合同能源管理建設綠色照明示范省的財政支持力度,用財政補貼推廣1351萬盞節能燈,并優先支持各責任單位實施照明節能改造計劃。
(3) 實施綠色照明改造,應以合同能源管理和利用剩余電力自主改造為主要方式,以節能綜合效益最高為原則,以市場化經營為主要手段,以形成經濟可行、管理順暢的最大節能量為目標。要妥善處理綠色照明改造中的相關問題,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或利用剩余電力自主改造模式,按時保質保量完成改造任務。
(4) 加強綠色照明示范省建設宣傳培訓,將綠色照明示范省份建設作為年度節能宣傳周、科技月等活動的主要宣傳內容。
(5) 綠色照明節能改造計劃的完成情況將作為省政府在“十二五”期間每年向市縣政府及相關責任單位進行節能減排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未完成規劃任務、影響綠色照明示范省建設目標的責任單位相關負責人,將按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二)儲能集中供冷應用示范項目。
1.主要目標和內容。
以蓄冰示范工程為抓手,首先推進酒店集中區、政府辦公集中區等蓄冰工程建設;盡快推進商業中心、機場等冰蓄能項目建設;
逐步推進主要旅游景區、居民區、公務員住宅區等儲冰項目建設,實現儲能集中供冷的規模化應用,使其成為我省服務業和居民生活節能減排以及電網“調峰填谷”的重要手段。
通過儲能集中供冷示范工程的實施,改變了全省傳統的供冷能耗模式,建設了國家推廣蓄冰技術宣傳示范基地。到2015年底,全省將建成10至13座蓄冰站或其他儲能集中供冷站,每年輸送電網峰值電力1.2億千瓦時。到2020年底,全省將建成17至20座儲冰站或其他儲能集中供冷站,全年輸送電網峰值電力1.8億千瓦時,使我省成為全國領先的儲能集中冷卻示范省。
2.職責分工。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是全省儲能集中供冷示范項目的總體牽頭單位,負責總體方案實施的全面協調和指導;牽頭制定《海南省關于加快發展儲能集中冷卻產業的意見》;會同財政部門全面平衡資金需求;監督檢查各類集中供冷示范項目的實施情況。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全省儲能集中供冷示范項目的規劃;協調建筑節能政策的實施;指導項目業主鋪設冷卻管道;協調用戶的冷管入口等。
省國土環境資源廳負責協調儲能集中供冷項目建設用地。
省財政廳負責會同省工信廳落實儲能集中供冷示范項目支持資金,并通過現有相關財政政策對儲能集中供熱項目給予適當支持;配合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對省級財政資金支持的儲能集中供冷示范項目進行評審;
監督檢查財政扶持資金的使用情況。
省物價局負責研究確定供冷指導價,提出并報國家發展改革委批準,支持儲能集中供冷項目儲能電價政策。
南方電網與相關部門合作,出臺了可以促進冷庫工程的電價優惠政策。
3.政策措施。
(1) 出臺了《海南省關于加快發展儲能集中冷卻產業的意見》,并根據推進情況及時出臺《海南省儲能集中制冷項目建設管理辦法》,加快發展儲能量集中冷卻產業。對于儲能型集中供冷項目,將通過現有相關財政政策給予適當支持。
(2) 新開發區規劃的儲能集中冷卻項目確保了冷卻管網建設與電力、自來水等基礎設施同步。用戶與儲能集中供冷運營商簽訂合同,根據政府指導價確定供冷價格。區域制冷系統改造項目完成后,原制冷設備折舊期內的制冷價格按“換電+用戶減容費”計算。如果折舊期超過,將按照新區域項目的冷價收取。
(3) 根據城市基礎設施配套用地性質,將儲能集中供冷項目建設用地優先納入各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并安排項目用地指標。
(4) 在可行性研究階段,設計單位應對需要冷卻和開采的項目進行儲能集中冷卻的可行性比較和論證。如果有條件使用儲能集中制冷,原則上應采用儲能集中冷卻方案。
(3) 綠色建筑推廣示范項目。
1.主要目標和內容。
“十二五”期間,新建綠色建筑550萬平方米(包括39個二、三星級綠色建筑評價和標識項目),公共建筑節能改造30萬平方米,實施農村危房節能示范2000套。
自2014年起,政府投資的機構、學校、醫院、博物館、科技館、體育館等單體建筑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如機場、車站、酒店、餐廳、商場、辦公樓,全面實施綠色建筑標準。對于海口新建的保障性住房,還有政府投資,2014年及以后的新項目,2萬平方米以上的集中建設和公共租賃住房(包括合并后的廉租住房)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建設綠色住宅小區,積極推動綠色房地產發展。
以政府投資項目、保障性住房、大型公共建筑、高檔商品房和新開發區(園區)為突破口,建設39棟示范帶動作用明顯的二、三星級綠色建筑。
對大型公共建筑和公共機構辦公樓的空調、通風、照明、熱水等用能系統進行節能改造,提高能源效率和管理水平。推進重點市縣公共建筑節能改造示范,持續推進“節約型高校”建設。
加強農村村莊建設的統籌規劃和管理,制定鄉鎮綠色生態發展指導意見,編制農村住宅綠色建設和改造促進圖冊,免費提供技術服務。大力推廣農村房屋的太陽能熱利用、圍護結構保溫、節柴節煤爐灶等節能技術;
有效促進生物質能利用,發展大中型沼氣和家用沼氣,加強運營管理和維護服務。科學指導農村房屋執行建筑節能標準。
2.職責分工。
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全面協調指導全省綠色建筑示范工程實施,評估市縣政府完成綠色建筑示范項目的目標任務。
市、縣政府負責完成“十二五”期間綠色建筑示范工程的目標任務,以政府投資項目、經濟適用房、大型公共建筑和高檔商品房為突破口,建設一批示范帶動作用明顯的二星級、三星級綠色建筑,實施相關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返還等激勵政策。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綠色建筑示范項目建設和運營全過程的監督管理,加強綠色建筑示范工程技術標準規范、建筑能效檢測和能效評價的能力建設,能耗監測平臺等相關能力,并加強監督檢查。積極組織宣傳教育。積極以各種形式宣傳綠色建筑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典型案例和先進經驗,加強輿論監督,為實施綠色建筑示范項目營造良好氛圍。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機關管理局、省商務廳、省旅游委、省衛生廳、省教育廳分別負責推進綠色產業、綠色辦公、,綠色購物中心、綠色酒店、綠色醫院和綠色校園。
省財政廳負責研究進一步完善財政支持政策,支持綠色建筑和綠色生態城區建設、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等。,研究制定建筑節能檢測、能效評價等支持綠色建筑基礎能力建設的政策措施。
3.政策措施。
(1) 新建、改建、擴建的民用建筑項目,如果按照國家和省級標準安裝和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則可以根據太陽能集熱器的面積增加項目的建筑面積指數,增加的建筑面積不計入建筑面積比。
(2) 省財政設立2000萬元/年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引導基金,新建、改建、擴建民用建筑項目按照國家和省標準安裝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可享受財政補貼。
(3) 市、縣財政對達到二星級、三星級運營標志的綠色建筑,分別退還20%和40%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
(4) 中央政府將獎勵擁有兩顆星或兩顆星以上的綠色建筑。2012年的獎勵標準為:二星級綠色建筑45元/平方米(建筑面積,下同),三星級綠色建筑80元/平方公里。獎勵標準將根據技術進步和成本變化進行調整。
(5) 中央政府對綠色生態城市給予固定補貼。財政補貼基準為5000萬元,根據綠色生態城區規劃建設水平、綠色建筑建設規模、評價水平、能力建設等因素綜合核定。
(四)重點工業園區循環利用改造示范項目。
1.主要目標和內容。
通過循環轉型,我省重點工業園區的經濟發展模式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示范作用……
重點體現在三個方面:產業體系升級、基礎設施配套和管理創新。到2015年,基本完成重點產業園區循環經濟產業鏈建設、污水集中處理和中水回用、電廠供熱改造。到2020年,重點工業園區循環經濟整體發展水平明顯提高,原油、天然氣、鐵礦石等主要資源產出率提高50%以上,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和工業用水回用率達到95%以上;工業廢氣組織排放處理率達到100%,工業廢水集中處理率達到100%。重點產業園區已成為主導產業突出、特色產業明顯、相關產業集中、功能配置合理、產業發展有序、低碳高效的現代產業發展園區。
2.職責分工。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是園區工業循環利用改造的綜合管理部門,負責總體規劃實施的綜合協調和指導;牽頭制定相關政策和管理措施。審查回收改造實施方案,監督檢查各項改造方案的實施情況。
省財政廳會同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對園區工業循環利用實施獎勵資金;
配合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對省財政獎勵資金支持的循環利用改造項目進行審核。
省國土環境資源廳負責新建、擴建和改建項目的環境影響調查、評估和審計。
省水務廳負責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升級改造及管網配套建設項目的監督管理。
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負責制定園區回收改造計劃并組織實施。統籌規劃園區節能系統和節水系統改造、園區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公共網絡信息平臺建設和管理。項目建設單位主要負責具體回收項目的實施,制定相應的實施方案并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備案。
3.政策措施。
(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促進園區循環轉型的意見》(發展改革委[2012]765號),根據《海南省“十二五”節能減排總體實施方案》和《海南省環境保護“十二五”專項規劃》,開展重點工業園區和企業的節能減排工作。研究制定《海南省工業園區規劃用水管理辦法》、《海南省清潔生產審計辦法》、“海南省產業效率指南”等管理辦法和法規標準,形成有利于園區循環經濟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
(2) 建立健全園區管理規定、準入標準體系和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嚴格園區環境準入,控制入園項目的排放標準。進口項目的生產技術、設備、污染控制技術、單位產品能耗、材料消耗、污染物排放和資源利用率均需達到同行業先進水平。在新項目的審批、審批和備案過程中,嚴格控制節能評價和環境影響評價,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和節能環保標準。
(3) 制定重大污染物減排項目的財政補貼和管理辦法。根據減排項目的年度減排情況,按照一定年限和項目總投資的一定比例對企業進行補貼。園區投資建設的污染治理項目委托專業第三方單位運營,由園區管委會提出減排要求并進行年度考核;
對超額完成減排任務的企業給予獎勵,對未完成減排任務企業給予處罰。
(4) 加強環境影響跟蹤監測和環境管理。定期監測和評價公園及其周邊地區地表水、地下水、大氣、土壤等主要環境要素中的特征污染物,以及排污口附近海域的海水質量、沉積物和海洋生物。建立園區地理信息系統,建立園區固體廢物管理中心,形成園區固體廢物信息采集和發布系統,培育廢物商業化交易市場。結合電子地圖,可以管理園區內的自然地理、自然資源、社會經濟等基本信息,查詢、分析和預測園區內的資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副產品交換、能源梯級利用、廢物回收、生態技術應用和設施共享等信息。
(五)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推廣示范項目。
1.主要目標和內容。
在全省推廣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建設完善相關配套基礎設施,率先成為新能源和干凈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示范省。到2015年,全省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在城市公共運營車輛(出租車、公交車)中的比例將達到65%以上;在海口,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出租車達到100%,公交車占85%以上。到2020年,全省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在城市公共運營車輛(出租車、公交車)中的比例達到80%,在所有運營車輛中的比例將達到30%;
海口、三亞等主要城市節能清潔能源出租車和公交車的比例達到100%。推動全省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30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氣質量繼續領跑全國,確保三亞和海口分別在亞洲和國家首都城市中處于領先水平。
有序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制造業,建設壯大海馬、眾泰、瑞華等企業的汽車制造設施。到2015年,海馬將擁有5000輛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包括增程)的生產能力,眾泰將擁有5000臺純電動汽車的生產能力。到2020年,海馬將擁有1萬輛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含增程)和沼氣車的生產能力,眾泰將擁有1輛純電動車輛的生產能力;瑞華將擁有500輛純電動公交車和1000輛CNG和LNG公交車的生產能力。
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以海口市、三亞市及基礎設施相對完善的高速公路沿線市縣為示范點,重點推廣純電動或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汽車在公共交通、租賃等城市公共運營領域的應用,鼓勵公務用車優先購買純電動或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汽車,鼓勵有條件的景區示范純電動或插入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的運營,逐步引導個人消費者購買純電動或者插電式混動。試點探索車電分離、裸車銷售、電池租賃、車輛租賃、充換電服務等多種營銷模式。到2020年,該省將運營3000輛電動出租車、1720輛公交車和8000輛社會租賃和私人電動汽車。
節能汽車的更新和普及。在城市公共交通領域推廣節能汽車,將在城市運營的出租車和公交車更新為CNG汽車,將長途客運和旅游客運車輛更新為LNG汽車,探索推廣應用基于沼氣、乙醇汽油、生物柴油等替代化石燃料的汽車。截至2015年,海南省已推廣天然氣出租車3789輛,天然氣公交車1165輛。到2020年,海南省將推廣12345輛天然氣出租車和4635輛天然氣公交車。在海口、三亞和主要農業市縣,推廣了30輛沼氣公交車和1310輛沼氣出租車。
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在現有加油站的基礎上,根據交通流量,沿城市主干道、輻射線和重要交通節點建設加油站和充換電站。到2015年,全省將建成52個加油站。到2020年,全省將建成32座大型充換電站(每天100輛)、35座移動充換電站、117座天然氣加氣站和17座沼氣加氣站。
2.職責分工。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全面協調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推廣工作,規劃指導新能源和干凈能源汽車產業布局;
會同省財政廳制定新能源、清潔能源汽車制造企業地方補貼標準,平衡需要財政投入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求。
省科技廳負責規劃設立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示范運營重點科技項目,加大對新能源和干凈能源汽車研發中心和公共技術服務中心建設的支持力度。
省交通運輸廳負責規劃公交運力發展規模,市、縣政府負責規劃出租車運力發展規模、制定相應的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推廣計劃,并參與制定相關政策。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制定加油站、充電站(樁)等相關基礎設施建設規劃。
省財政廳負責研究新能源、清潔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和產業發展的財政支持政策,積極籌集省級配套資金,監督檢查財政資金使用情況。
省國家稅務局、省地方稅務局負責落實新能源、清潔能源汽車購置稅優惠等扶持政策。
海南電網公司負責實施充電站建設,制定“錯峰”充電的具體實施措施。
3.政策措施。
(1) 統籌布局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配套設施建設和交通基礎設施等相關規劃,優先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用地。
(2) 制定新能源、清潔能源汽車優先政策和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政策。
(3) 將新能源汽車和清潔能源汽車納入政府采購范圍,鼓勵各級行政事業單位、公共服務機構和國有企業優先采購和使用節能新能源汽車。
(六)“信息智能島”建設示范項目。
1.主要目標和內容。
到2015年,信息產業(包括通信產業)將實現銷售收入400億元以上,信息產業增加值增速將高于國內生產總值20個百分點以上,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將比2012年提高3個百分點,成為我省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對促進我省產業結構低碳調整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銷售收入超過70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15%;
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銷售收入超過250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35%。爭取有條件的園區創建國家新型產業化示范基地(軟件和信息產業)。與此同時,我省經濟社會各領域的信息化、智能化又上了一個新臺階。國際旅游海島信息支撐平臺基本建成,50%以上的境外游客通過旅游信息支撐平臺獲得相關服務,旅游信息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工業信息服務平臺和中小企業信息技術應用服務平臺基本建成,重點耗能工業企業全面融入環境監測系統和能耗監測系統,實現實時監測管理,為實現綜合節能減排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2.職責分工。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是“信息智慧島”示范項目的綜合管理部門,負責實施總體規劃,全面協調指導,并會同其他部門制定相關政策和管理措施,對“信息智慧島”建設示范工程試點項目進行監督評估。大力推廣農村房屋的太陽能熱利用、圍護結構保溫、節柴節煤爐灶等節能技術;
有效促進生物質能利用,發展大中型沼氣和家用沼氣,加強運營管理和維護服務。科學指導農村房屋執行建筑節能標準。
2.職責分工。
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全面協調指導全省綠色建筑示范工程實施,評估市縣政府完成綠色建筑示范項目的目標任務。
市、縣政府負責完成“十二五”期間綠色建筑示范工程的目標任務,以政府投資項目、經濟適用房、大型公共建筑和高檔商品房為突破口,建設一批示范帶動作用明顯的二星級、三星級綠色建筑,實施相關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返還等激勵政策。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綠色建筑示范項目建設和運營全過程的監督管理,加強綠色建筑示范工程技術標準規范、建筑能效檢測和能效評價的能力建設,能耗監測平臺等相關能力,并加強監督檢查。積極組織宣傳教育。積極以各種形式宣傳綠色建筑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典型案例和先進經驗,加強輿論監督,為實施綠色建筑示范項目營造良好氛圍。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機關管理局、省商務廳、省旅游委、省衛生廳、省教育廳分別負責推進綠色產業、綠色辦公、,綠色購物中心、綠色酒店、綠色醫院和綠色校園。
省財政廳負責研究進一步完善財政支持政策,支持綠色建筑和綠色生態城區建設、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等。,研究制定建筑節能檢測、能效評價等支持綠色建筑基礎能力建設的政策措施。
3.政策措施。
(1) 新建、改建、擴建的民用建筑項目,如果按照國家和省級標準安裝和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則可以根據太陽能集熱器的面積增加項目的建筑面積指數,增加的建筑面積不計入建筑面積比。
(2) 省財政設立2000萬元/年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引導基金,新建、改建、擴建民用建筑項目按照國家和省標準安裝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可享受財政補貼。
(3) 市、縣財政對達到二星級、三星級運營標志的綠色建筑,分別退還20%和40%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
(4) 中央政府將獎勵擁有兩顆星或兩顆星以上的綠色建筑。2012年的獎勵標準為:二星級綠色建筑45元/平方米(建筑面積,下同),三星級綠色建筑80元/平方公里。獎勵標準將根據技術進步和成本變化進行調整。
(5) 中央政府對綠色生態城市給予固定補貼。財政補貼基準為5000萬元,根據綠色生態城區規劃建設水平、綠色建筑建設規模、評價水平、能力建設等因素綜合核定。
(四)重點工業園區循環利用改造示范項目。
1.主要目標和內容。
通過循環轉型,我省重點工業園區的經濟發展模式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示范作用……
重點體現在三個方面:產業體系升級、基礎設施配套和管理創新。到2015年,基本完成重點產業園區循環經濟產業鏈建設、污水集中處理和中水回用、電廠供熱改造。到2020年,重點工業園區循環經濟整體發展水平明顯提高,原油、天然氣、鐵礦石等主要資源產出率提高50%以上,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和工業用水回用率達到95%以上;工業廢氣組織排放處理率達到100%,工業廢水集中處理率達到100%。重點產業園區已成為主導產業突出、特色產業明顯、相關產業集中、功能配置合理、產業發展有序、低碳高效的現代產業發展園區。
2.職責分工。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是園區工業循環利用改造的綜合管理部門,負責總體規劃實施的綜合協調和指導;牽頭制定相關政策和管理措施。審查回收改造實施方案,監督檢查各項改造方案的實施情況。
省財政廳會同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對園區工業循環利用實施獎勵資金;
配合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對省財政獎勵資金支持的循環利用改造項目進行審核。
省國土環境資源廳負責新建、擴建和改建項目的環境影響調查、評估和審計。
省水務廳負責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升級改造及管網配套建設項目的監督管理。
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負責制定園區回收改造計劃并組織實施。統籌規劃園區節能系統和節水系統改造、園區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公共網絡信息平臺建設和管理。項目建設單位主要負責具體回收項目的實施,制定相應的實施方案并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備案。
3.政策措施。
(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促進園區循環轉型的意見》(發展改革委[2012]765號),根據《海南省“十二五”節能減排總體實施方案》和《海南省環境保護“十二五”專項規劃》,開展重點工業園區和企業的節能減排工作。研究制定《海南省工業園區規劃用水管理辦法》、《海南省清潔生產審計辦法》、“海南省產業效率指南”等管理辦法和法規標準,形成有利于園區循環經濟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
(2) 建立健全園區管理規定、準入標準體系和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嚴格園區環境準入,控制入園項目的排放標準。進口項目的生產技術、設備、污染控制技術、單位產品能耗、材料消耗、污染物排放和資源利用率均需達到同行業先進水平。在新項目的審批、審批和備案過程中,嚴格控制節能評價和環境影響評價,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和節能環保標準。
(3) 制定重大污染物減排項目的財政補貼和管理辦法。根據減排項目的年度減排情況,按照一定年限和項目總投資的一定比例對企業進行補貼。園區投資建設的污染治理項目委托專業第三方單位運營,由園區管委會提出減排要求并進行年度考核;
對超額完成減排任務的企業給予獎勵,對未完成減排任務企業給予處罰。
(4) 加強環境影響跟蹤監測和環境管理。定期監測和評價公園及其周邊地區地表水、地下水、大氣、土壤等主要環境要素中的特征污染物,以及排污口附近海域的海水質量、沉積物和海洋生物。建立園區地理信息系統,建立園區固體廢物管理中心,形成園區固體廢物信息采集和發布系統,培育廢物商業化交易市場。結合電子地圖,可以管理園區內的自然地理、自然資源、社會經濟等基本信息,查詢、分析和預測園區內的資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副產品交換、能源梯級利用、廢物回收、生態技術應用和設施共享等信息。
(五)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推廣示范項目。
1.主要目標和內容。
在全省推廣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建設完善相關配套基礎設施,率先成為新能源和干凈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示范省。到2015年,全省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在城市公共運營車輛(出租車、公交車)中的比例將達到65%以上;在海口,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出租車達到100%,公交車占85%以上。到2020年,全省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在城市公共運營車輛(出租車、公交車)中的比例達到80%,在所有運營車輛中的比例將達到30%;
海口、三亞等主要城市節能清潔能源出租車和公交車的比例達到100%。推動全省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30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氣質量繼續領跑全國,確保三亞和海口分別在亞洲和國家首都城市中處于領先水平。
有序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制造業,建設壯大海馬、眾泰、瑞華等企業的汽車制造設施。到2015年,海馬將擁有5000輛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包括增程)的生產能力,眾泰將擁有5000臺純電動汽車的生產能力。到2020年,海馬將擁有1萬輛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含增程)和沼氣車的生產能力,眾泰將擁有1輛純電動車輛的生產能力;瑞華將擁有500輛純電動公交車和1000輛CNG和LNG公交車的生產能力。
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以海口市、三亞市及基礎設施相對完善的高速公路沿線市縣為示范點,重點推廣純電動或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汽車在公共交通、租賃等城市公共運營領域的應用,鼓勵公務用車優先購買純電動或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汽車,鼓勵有條件的景區示范純電動或插入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的運營,逐步引導個人消費者購買純電動或者插電式混動。試點探索車電分離、裸車銷售、電池租賃、車輛租賃、充換電服務等多種營銷模式。到2020年,該省將運營3000輛電動出租車、1720輛公交車和8000輛社會租賃和私人電動汽車。
節能汽車的更新和普及。在城市公共交通領域推廣節能汽車,將在城市運營的出租車和公交車更新為CNG汽車,將長途客運和旅游客運車輛更新為LNG汽車,探索推廣應用基于沼氣、乙醇汽油、生物柴油等替代化石燃料的汽車。截至2015年,海南省已推廣天然氣出租車3789輛,天然氣公交車1165輛。到2020年,海南省將推廣12345輛天然氣出租車和4635輛天然氣公交車。在海口、三亞和主要農業市縣,推廣了30輛沼氣公交車和1310輛沼氣出租車。
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在現有加油站的基礎上,根據交通流量,沿城市主干道、輻射線和重要交通節點建設加油站和充換電站。到2015年,全省將建成52個加油站。到2020年,全省將建成32座大型充換電站(每天100輛)、35座移動充換電站、117座天然氣加氣站和17座沼氣加氣站。
2.職責分工。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全面協調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推廣工作,規劃指導新能源和干凈能源汽車產業布局;
會同省財政廳制定新能源、清潔能源汽車制造企業地方補貼標準,平衡需要財政投入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求。
省科技廳負責規劃設立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示范運營重點科技項目,加大對新能源和干凈能源汽車研發中心和公共技術服務中心建設的支持力度。
省交通運輸廳負責規劃公交運力發展規模,市、縣政府負責規劃出租車運力發展規模、制定相應的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推廣計劃,并參與制定相關政策。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制定加油站、充電站(樁)等相關基礎設施建設規劃。
省財政廳負責研究新能源、清潔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和產業發展的財政支持政策,積極籌集省級配套資金,監督檢查財政資金使用情況。
省國家稅務局、省地方稅務局負責落實新能源、清潔能源汽車購置稅優惠等扶持政策。
海南電網公司負責實施充電站建設,制定“錯峰”充電的具體實施措施。
3.政策措施。
(1) 統籌布局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配套設施建設和交通基礎設施等相關規劃,優先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用地。
(2) 制定新能源、清潔能源汽車優先政策和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政策。
(3) 將新能源汽車和清潔能源汽車納入政府采購范圍,鼓勵各級行政事業單位、公共服務機構和國有企業優先采購和使用節能新能源汽車。
(六)“信息智能島”建設示范項目。
1.主要目標和內容。
到2015年,信息產業(包括通信產業)將實現銷售收入400億元以上,信息產業增加值增速將高于國內生產總值20個百分點以上,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將比2012年提高3個百分點,成為我省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對促進我省產業結構低碳調整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銷售收入超過70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15%;
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銷售收入超過250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35%。爭取有條件的園區創建國家新型產業化示范基地(軟件和信息產業)。與此同時,我省經濟社會各領域的信息化、智能化又上了一個新臺階。國際旅游海島信息支撐平臺基本建成,50%以上的境外游客通過旅游信息支撐平臺獲得相關服務,旅游信息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工業信息服務平臺和中小企業信息技術應用服務平臺基本建成,重點耗能工業企業全面融入環境監測系統和能耗監測系統,實現實時監測管理,為實現綜合節能減排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2.職責分工。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是“信息智慧島”示范項目的綜合管理部門,負責實施總體規劃,全面協調指導,并會同其他部門制定相關政策和管理措施,對“信息智慧島”建設示范工程試點項目進行監督評估。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12日宣布,公司將采用“開源模式”,對外開放所有專利,并鼓勵其他企業開發先進的電動汽車。特斯拉被視為當今電動汽車市場的領導者,在電池、電子設備和軟件等相關領域擁有強大的實力,共擁有約200項專利。馬斯克表示,這些專利將向公眾開放。
埃隆·馬斯克在公司官網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我們所有的專利都屬于你”的博客,稱特斯拉將開放其所有專利用于電動汽車技術的開發。任何想善意使用特斯拉技術的人,特斯拉都不會對他提起專利侵權訴訟。他在博客中寫道:“特斯拉不會對任何善意使用我們技術的公司提起專利訴訟。”
關于此舉的動機,馬斯克表示,專利技術經常被用來阻礙進步和鞏固大公司的地位。特斯拉曾覺得有必要保護專利,擔心大公司會剽竊特斯拉的技術,并以其強大的實力壓制特斯拉。但這種方法完全是濕的。相反,大公司的電動汽車項目規模極小,電動汽車銷量占總銷量的比例平均不到1%。相信特斯拉、其他電動汽車制造商以及全世界都將受益于一個共同且快速發展的技術平臺。
馬斯克指出,全球每年生產約1億輛新車,汽車數量接近20億輛。特斯拉無法生產足夠的電動汽車來解決汽車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危機。特斯拉真正的競爭對手不是像涓涓細流一樣存在的其他品牌的電動汽車,而是每天像洪水一樣燃燒汽油的汽車。他寫道,“許多汽車制造商還沒有開發出長距離電池壽命的電動汽車。大多數Model S的電池壽命在每次充電后只有大約100英里(約160公里),還不到特斯拉Model S最長電池壽命的一半。特斯拉認為此舉不會帶來巨大風險。快速發展的企業通常領先于自己的專利,吸引頂尖人才更為重要。部門級領導不是由專利來定義的,而是由一家公司對世界頂尖工程師的吸引力來定義的。我們相信,開源概念不會削弱特斯拉的地位,反而會加強我們的地位。"
除了汽車,特斯拉還在建設高速充電站網絡。開放專利也有望提高此類設施的利用率。
美國投資銀行MLV&;
公司高級分析師Carter Driscoll表示,盡管此舉在科技行業并不激進,但在汽車市場卻非常罕見。此時,特斯拉計劃建造美國最大的小型鋰電池生產工廠。除了為自己供應鋰電池外,該公司還可能找到其他客戶。Driscoll表示,簽約其他客戶是為了為“超級工廠”創造一個市場。
馬斯克最近還在倫敦表示,他打算開放特斯拉超級充電站系統的設計技術,以建立其他電動汽車制造商可以采用的技術標準,但其他電動汽車廠商需要接受特斯拉超級充電臺的商業模式。
特斯拉是近年來美國最引人注目的新能源初創公司之一。其主要產品Model S全電動跑車去年被列為美國最暢銷的豪華汽車,也被評為美國最安全的汽車。該公司去年售出了22500輛汽車,今年計劃交付35000輛。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12日宣布,公司將采用“開源模式”,對外開放所有專利,并鼓勵其他企業開發先進的電動汽車。特斯拉被視為當今電動汽車市場的領導者,在電池、電子設備和軟件等相關領域擁有強大的實力,共擁有約200項專利。馬斯克表示,這些專利將向公眾開放。
埃隆·馬斯克在公司官網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我們所有的專利都屬于你”的博客,稱特斯拉將開放其所有專利用于電動汽車技術的開發。任何想善意使用特斯拉技術的人,特斯拉都不會對他提起專利侵權訴訟。他在博客中寫道:“特斯拉不會對任何善意使用我們技術的公司提起專利訴訟。”
關于此舉的動機,馬斯克表示,專利技術經常被用來阻礙進步和鞏固大公司的地位。特斯拉曾覺得有必要保護專利,擔心大公司會剽竊特斯拉的技術,并以其強大的實力壓制特斯拉。但這種方法完全是濕的。相反,大公司的電動汽車項目規模極小,電動汽車銷量占總銷量的比例平均不到1%。相信特斯拉、其他電動汽車制造商以及全世界都將受益于一個共同且快速發展的技術平臺。
馬斯克指出,全球每年生產約1億輛新車,汽車數量接近20億輛。特斯拉無法生產足夠的電動汽車來解決汽車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危機。特斯拉真正的競爭對手不是像涓涓細流一樣存在的其他品牌的電動汽車,而是每天像洪水一樣燃燒汽油的汽車。他寫道,“許多汽車制造商還沒有開發出長距離電池壽命的電動汽車。大多數Model S的電池壽命在每次充電后只有大約100英里(約160公里),還不到特斯拉Model S最長電池壽命的一半。特斯拉認為此舉不會帶來巨大風險。快速發展的企業通常領先于自己的專利,吸引頂尖人才更為重要。部門級領導不是由專利來定義的,而是由一家公司對世界頂尖工程師的吸引力來定義的。我們相信,開源概念不會削弱特斯拉的地位,反而會加強我們的地位。"
除了汽車,特斯拉還在建設高速充電站網絡。開放專利也有望提高此類設施的利用率。
美國投資銀行MLV&;
公司高級分析師Carter Driscoll表示,盡管此舉在科技行業并不激進,但在汽車市場卻非常罕見。此時,特斯拉計劃建造美國最大的小型鋰電池生產工廠。除了為自己供應鋰電池外,該公司還可能找到其他客戶。Driscoll表示,簽約其他客戶是為了為“超級工廠”創造一個市場。
馬斯克最近還在倫敦表示,他打算開放特斯拉超級充電站系統的設計技術,以建立其他電動汽車制造商可以采用的技術標準,但其他電動汽車廠商需要接受特斯拉超級充電臺的商業模式。
特斯拉是近年來美國最引人注目的新能源初創公司之一。其主要產品Model S全電動跑車去年被列為美國最暢銷的豪華汽車,也被評為美國最安全的汽車。該公司去年售出了22500輛汽車,今年計劃交付35000輛。
關于山東省小型電動車實施車輛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各有關單位:為規范我省小型電動車管理,促進產業有序健康發展,維護市場秩序和交通安全,切實保障消費者生命和財產安全,
1900/1/1 0:00:00浦東新區、閔行區、嘉定區、青浦區、松江區、金山區、奉賢區、寶山區、崇明縣政府,
1900/1/1 0:00:00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市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制訂的《上海市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暫行辦法》的通知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1900/1/1 0:00:00一、特斯拉將對外開放所有專利打造“開源汽車”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ElonMusk6月12日宣布,該公司將采取“開源模式”,對外開放所有專利,鼓勵其他企業開發先進的電動汽車。
1900/1/1 0:00:006月19日至21日,2014中國國際新能源汽車電動車西安展覽會在西安舉行。作為西北電動汽車第一展,雷丁等多家小型電動車企業參展,試水西北市場。
1900/1/1 0:00:00第一電動網作者邱鍇俊Roadster之后,特斯拉推出了ModelS,掀起電動汽車風暴;MiniE和ActiveE之后,寶馬i3上市,傳統豪強開始發力電動汽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