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以來,北京、上海、天津等一線城市,合肥、長沙等二線城市密集出臺新能源汽車推廣支持政策。年初,在多部委定調鼓勵發展后,經過幾個月的等待,在地方推進試點城市的政策逐漸明確,包括財政補貼和充電樁建設的“組合拳”,以及免除車輛通行費、公務用車租賃新能源汽車等特殊支持。
市場人士表示,隨著“炒圖”地方政策的出臺,新能源汽車應用面臨的價格高、配套不足等問題有望得到解決。特別是在2015年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銷50萬輛的目標下,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有望加快新能源汽車的商業化。
北京、上海和天津的政策正在集中實施。
“2014年不僅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元年,也是一個轉折點。像合肥這樣的城市,如果發展規模不上去,可能會面臨洗牌。”合肥市科技局局長朱策直言,壓力很大。合肥是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最大的城市,對超大城市的扶持政策正在改變市場結構。
5月26日,天津市科委透露,天津市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正在研究制定中,將于近期出臺。此外,關于充電樁的建設,天津市科委表示,政府將在一些公共場所建設充電樁,但不會幫助個人建設充電樁。個人可以向物業申請在自己的停車位和車庫里建造充電樁。
財政補貼和充電樁幾乎是新能源汽車在全國推廣面臨的兩個主要核心問題。一個是購買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高昂成本;
另一個是由于缺乏配套設施,使用起來很不方便。正是因為我們注意到了新能源汽車推廣的癥結所在,一線特大城市正在加快政策支持。
近日,北京市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市計委正在對新建小區充電樁進行研究。“新政策規定,新建小區帶充電樁的停車位應占18%,需提前預留用電。”在公共領域,北京今年將完成1000個公共快充樁建設,覆蓋中心城區和郊區。
5月20日,《上海市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暫行辦法》發布,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有不同級別的補貼。新辦法中,純電動乘用車補貼金額為4萬元/輛,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含增程式)補貼金額為3萬元/車。
經過幾年的探索,新能源汽車正逐步進入商業化階段。考慮到城市容量的不同,一線超大城市勢必要承擔新能源汽車主要市場的負擔。以北京為例,按照每兩個月抖出1666項新能源乘用車個人示范應用指標的頻率,預計全年新能源汽車使用總量將接近1萬輛,幾乎是合肥往年累計銷量的兩倍。
二線城市聚焦特色名片
2013年,合肥市共推廣新能源汽車2534輛,位居全國第一。作為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傳統城市,該市仍在積極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推廣模式。
合肥市科技局負責人介紹,該市正在探索區域公共交通電動化,推廣電動物流車應用,鼓勵郵政物流車推廣應用,鼓勵新增或更新燃油出租車應用電動汽車,鼓勵推廣和應用電動環衛車和通勤車。
此外,阻礙當地新能源汽車推廣的補貼問題也有望得到解決。安徽省環境保護廳廳長苗學剛表示,安徽將很快設立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屆時,安徽省財政將對私人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補貼1萬元,對購買純電動公交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補貼25000-500000元。
同樣位于安徽省的蕪湖市正在探索一種將公交改革與新能源汽車推廣相結合的新模式。據悉,蕪湖市將推廣新能源汽車與公交改革相結合,倡導政府公務用車率先租賃新能源汽車。
2013年,蕪湖市引入社會資本,注冊成立了專門的新能源汽車租賃公司。相應的租賃公司注冊、購車、上牌并申請補貼,在本市開展新能源汽車租賃。從去年年底到今年4月中旬,蕪湖市通過長期集中租賃模式,已經推廣了205輛官方新能源汽車。蕪湖市計劃在2013年至2015年的三年內,在40%的新公務用車中使用新能源汽車,希望通過政府的示范作用,推動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和信任。
在與安徽省相鄰的湖北省,武漢市打出了一張“免費牌”。武漢市計劃出臺一項鼓勵新能源汽車的新政策。新能源汽車將免收城市道路、橋梁和隧道通行費,并在指定的公共充電設施免費充電,在城市行駛時不受尾號限制。公共設施方面,武漢市計劃在現有4個大中型充電站和160多個交流充電樁的基礎上,投資4430萬元建設1280個充電樁。同時明確全市20%的新建住宅小區和公共大型停車場要規劃配備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統一的智能充電管理服務平臺。
……
當地支持概述了市場結構
根據國家發展規劃,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累計產銷將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產能將達到200萬輛,累計產銷量將超過500萬輛。從目前的市場環境來看,實現上述目標極為困難,問題的根源在于新能源汽車的商業應用不足。
新能源汽車商業化的障礙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價格高、配套設施不足和地方保護。隨著試點城市在全國范圍內的推進,扶持政策陸續出臺,價格高、配套不足等問題有望逐步得到解決。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購買一輛性價比合理、使用和充電方便的電動汽車將很快成為現實。然而,困擾許多車企的地方保護問題可能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解決。
在合肥江淮汽車附近的南二環附近,有一家比亞迪4S店。盡管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秦”已經上市很長時間了,但這家店仍然沒有樣品車,也不接受預訂。據一位銷售人員介紹,“秦”暫時賣不出去的原因是:一是本地充電設備等配套設施不足;
其次,地方補貼政策尚未最終確定。如果沒有地方補貼,“秦”的銷售價格略高于當地的消費水平。
不僅合肥這樣的二線城市,北京和上海也開放了新能源汽車目錄,這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地方保護的質疑。
當地一位負責新能源汽車的領導坦言,作為推廣試點城市,在實現推廣目標的同時,也會考慮到扶持政策的受益者。畢竟,一些外國車企不在當地納稅,優先推動當地車企的新能源汽車銷售也是可以理解的。
市場人士指出,在局部保護短期內難以完全打破的環境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結構將傾向于三類企業。首先是特大城市的本土汽車企業,比如北汽集團、上汽集團。此前,北京市科委透露,北京計劃到2017年開發20萬輛新能源汽車。北汽新能源高管表示,2014年的銷售目標是2萬輛,其中北京1.2萬輛,在其他有基地的地區如長三角和其他外國城市推廣8000輛。
第二,擁有領先新能源汽車技術和應用的汽車公司,如江淮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銷量最大的車企,江淮汽車將于今年下半年推出第五代電動汽車。這款車的續航里程將達到200公里,最高時速將從上一款的95公里/小時提高到120公里/小時。這樣的參數更符合一線城市流量范圍更廣、性能要求高的特點,解決了產品短板對營銷的制約。
第三,創新銷售模式并突破地方保護壁壘的汽車公司,如比亞迪。近年來,比亞迪通過合作建廠的本地化理念應對當地保護,先后在深圳、Xi的、武漢、南京、長沙、天津、杭州等城市實施布局,不斷復制K9+E6的公共交通方案。5月以來,北京、上海、天津等一線城市,合肥、長沙等二線城市密集出臺新能源汽車推廣支持政策。年初,在多部委定調鼓勵發展后,經過幾個月的等待,在地方推進試點城市的政策逐漸明確,包括財政補貼和充電樁建設的“組合拳”,以及免除車輛通行費、公務用車租賃新能源汽車等特殊支持。
市場人士表示,隨著“炒圖”地方政策的出臺,新能源汽車應用面臨的價格高、配套不足等問題有望得到解決。特別是在2015年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銷50萬輛的目標下,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有望加快新能源汽車的商業化。
北京、上海和天津的政策正在集中實施。
“2014年不僅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元年,也是一個轉折點。像合肥這樣的城市,如果發展規模不上去,可能會面臨洗牌。”合肥市科技局局長朱策直言,壓力很大。合肥是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最大的城市,對超大城市的扶持政策正在改變市場結構。
5月26日,天津市科委透露,天津市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正在研究制定中,將于近期出臺。此外,關于充電樁的建設,天津市科委表示,政府將在一些公共場所建設充電樁,但不會幫助個人建設充電樁。個人可以向物業申請在自己的停車位和車庫里建造充電樁。
財政補貼和充電樁幾乎是新能源汽車在全國推廣面臨的兩個主要核心問題。一個是購買電動汽車的高昂成本……
ybrid車輛;
另一個是由于缺乏配套設施,使用起來很不方便。正是因為我們注意到了新能源汽車推廣的癥結所在,一線特大城市正在加快政策支持。
近日,北京市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市計委正在對新建小區充電樁進行研究。“新政策規定,新建小區帶充電樁的停車位應占18%,需提前預留用電。”在公共領域,北京今年將完成1000個公共快充樁建設,覆蓋中心城區和郊區。
5月20日,《上海市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暫行辦法》發布,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有不同級別的補貼。新辦法中,純電動乘用車補貼金額為4萬元/輛,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含增程式)補貼金額為3萬元/車。
經過幾年的探索,新能源汽車正逐步進入商業化階段。考慮到城市容量的不同,一線超大城市勢必要承擔新能源汽車主要市場的負擔。以北京為例,按照每兩個月抖出1666項新能源乘用車個人示范應用指標的頻率,預計全年新能源汽車使用總量將接近1萬輛,幾乎是合肥往年累計銷量的兩倍。
二線城市聚焦特色名片
2013年,合肥市共推廣新能源汽車2534輛,位居全國第一。作為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傳統城市,該市仍在積極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推廣模式。
合肥市科技局負責人介紹,該市正在探索區域公共交通電動化,推廣電動物流車應用,鼓勵郵政物流車推廣應用,鼓勵新增或更新燃油出租車應用電動汽車,鼓勵推廣和應用電動環衛車和通勤車。
此外,阻礙當地新能源汽車推廣的補貼問題也有望得到解決。安徽省環境保護廳廳長苗學剛表示,安徽將很快設立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屆時,安徽省財政將對私人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補貼1萬元,對購買純電動公交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補貼25000-500000元。
同樣位于安徽省的蕪湖市正在探索一種將公交改革與新能源汽車推廣相結合的新模式。據悉,蕪湖市將推廣新能源汽車與公交改革相結合,倡導政府公務用車率先租賃新能源汽車。
2013年,蕪湖市引入社會資本,注冊成立了專門的新能源汽車租賃公司。相應的租賃公司注冊、購車、上牌并申請補貼,在本市開展新能源汽車租賃。從去年年底到今年4月中旬,蕪湖市通過長期集中租賃模式,已經推廣了205輛官方新能源汽車。蕪湖市計劃在2013年至2015年的三年內,在40%的新公務用車中使用新能源汽車,希望通過政府的示范作用,推動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和信任。
在與安徽省相鄰的湖北省,武漢市打出了一張“免費牌”。武漢市計劃出臺一項鼓勵新能源汽車的新政策。新能源汽車將免收城市道路、橋梁和隧道通行費,并在指定的公共充電設施免費充電,在城市行駛時不受尾號限制。公共設施方面,武漢市計劃在現有4個大中型充電站和160多個交流充電樁的基礎上,投資4430萬元建設1280個充電樁。同時明確全市20%的新建住宅小區和公共大型停車場要規劃配備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統一的智能充電管理服務平臺。
……
當地支持概述了市場結構
根據國家發展規劃,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累計產銷將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產能將達到200萬輛,累計產銷量將超過500萬輛。從目前的市場環境來看,實現上述目標極為困難,問題的根源在于新能源汽車的商業應用不足。
新能源汽車商業化的障礙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價格高、配套設施不足和地方保護。隨著試點城市在全國范圍內的推進,扶持政策陸續出臺,價格高、配套不足等問題有望逐步得到解決。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購買一輛性價比合理、使用和充電方便的電動汽車將很快成為現實。然而,困擾許多車企的地方保護問題可能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解決。
在合肥江淮汽車附近的南二環附近,有一家比亞迪4S店。盡管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秦”已經上市很長時間了,但這家店仍然沒有樣品車,也不接受預訂。據一位銷售人員介紹,“秦”暫時賣不出去的原因是:一是本地充電設備等配套設施不足;其次,地方補貼政策尚未最終確定。如果沒有地方補貼,“秦”的銷售價格略高于當地的消費水平。
不僅合肥這樣的二線城市,北京和上海也開放了新能源汽車目錄,這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地方保護的質疑。
當地一位負責新能源汽車的領導坦言,作為推廣試點城市,在實現推廣目標的同時,也會考慮到扶持政策的受益者。畢竟,一些外國車企不在當地納稅,優先推動當地車企的新能源汽車銷售也是可以理解的。
市場人士指出,在局部保護短期內難以完全打破的環境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結構將傾向于三類企業。首先是特大城市的本土汽車企業,比如北汽集團、上汽集團。此前,北京市科委透露,北京計劃到2017年開發20萬輛新能源汽車。北汽新能源高管表示,2014年的銷售目標是2萬輛,其中北京1.2萬輛,在其他有基地的地區如長三角和其他外國城市推廣8000輛。
第二,擁有領先新能源汽車技術和應用的汽車公司,如江淮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銷量最大的車企,江淮汽車將于今年下半年推出第五代電動汽車。這款車的續航里程將達到200公里,最高時速將從上一款的95公里/小時提高到120公里/小時。這樣的參數更符合一線城市流量范圍更廣、性能要求高的特點,解決了產品短板對營銷的制約。
第三,創新銷售模式并突破地方保護壁壘的汽車公司,如比亞迪。近年來,比亞迪通過合作建廠的本地化理念應對當地保護,先后在深圳、Xi的、武漢、南京、長沙、天津、杭州等城市實施布局,不斷復制K9+E6的公共交通方案。
近日有消息稱,廣汽本田方面計劃在2016年在中國生產混合動力系統,而該技術會率先在雅閣上使用。
1900/1/1 0:00:00近期小盤成長股再度活躍,各類題材概念大有卷土重來之勢。比亞迪因為新能源汽車的炒作而再度被資金熱捧,26日放量漲停,成為市場熱點。
1900/1/1 0:00:002014年以來,國家主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國務院副總理馬凱三位國家領導人分別為新能源汽車鼓勁加油,在他們力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同時,與之相關的新能源汽車概念股隨之上漲。
1900/1/1 0:00:00近日,奔馳汽車技術研發負責人托馬斯韋伯ThomasWeber在接受海外媒體訪問時表示,奔馳計劃在2020年推出插電式混合動力中型車。
1900/1/1 0:00:00松下23日表示,由于對特斯拉制定的電池成本削減目標存在疑問,該公司仍在討論對雙方電池合資工廠的投資規模。松下已經承諾參與對特斯拉美國超級電池工廠的投資,但是投資金額目前仍在公司內部討論中。
1900/1/1 0:00:00“我覺得云南潛力很大,旅游資源、自然資源得天獨厚,但是有的地方跟沿海相比還有差距,云南還要進一步開放思想。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