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海關總署、質量監督總局,檢驗檢疫局聯合發布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決定自5月1日起實施。
《辦法》的實施,宣告了我國第三階段燃油消耗量標準的正式實施。根據《辦法》,2015年,汽車公司一年內銷售的所有車輛的平均自行車油耗將降至6.9升/100公里,2020年降至5.0升/100公里。
進口豪華車以大排量車型為主。目前,符合標準的產品結構存在現實問題,銷售哪些汽車將成為一個難題。3月25日,科技部電動汽車863計劃特邀專家王炳剛告訴筆者。
這一政策也將對自主品牌汽車公司產生大規模影響。改變過去以中小型車為主,向中高端車延伸的產品結構,是目前自主品牌車企的“主流價值”。然而,他們的節油技術相對落后,《辦法》將在很大程度上迫使他們推遲產品升級,更傾向于核心技術的升級。
此外,由于發動機核心零部件技術仍掌握在國際零部件巨頭手中,自主品牌快速達標的可能捷徑是采購和升級。這也將對自主品牌車型的成本構成更大的考驗。長安汽車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偉表示。
進口汽車的油耗是“最嚴重的打擊”
近年來,國際品牌的大排量車型在國內汽車市場頗受歡迎。中國豪華汽車的銷量經歷了一段快速增長期,去年首次突破100萬輛,這比許多機構預測的要早至少五年。去年,克萊斯勒吉普品牌在中國的銷量同比增長了117%。其中,3.6升、5.7升和6.4升的大切諾基在中國的銷量同比增長68%;此外,牧民銷售額同比增長76%,導游和自由職業者銷售額增長124%。截至今年2月,JEEP品牌在中國的銷量增長已經持續了26個月。
JEEP品牌官方公布的油耗數據顯示,其四款車型的最低排量為2.4L免費乘客,工信部綜合油耗高達9.4L/百公里,依靠其現有產品基本無望達標。
其他進口豪華汽車品牌也有類似的特點。油耗低于6.9升/100公里的車型幾乎沒有,包括路虎、英國菲尼迪、克萊斯勒、保時捷、凱迪拉克和沃爾沃。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協會發布的數據,今年進口新車平均油耗是標準的1.16倍,降低油耗的目標十分艱巨。進口汽車已成為油耗超標的“重災區”。
目前,幾乎所有豪華車公司都在思考如何應對政策變化。“我們將加快技術研發、升級和降低燃料消耗;
此外,在短期內,最可行的是引入排量較小的車輛,改變原有的產品結構。英國菲尼迪中國業務總部相關負責人承認,他非常關注《辦法》的實施,正在討論應對措施。
在王炳剛看來,基于這類企業的品牌和產品特點,在產品線不豐富的情況下,很難通過調整產品結構來將自身優勢與市場需求相結合。
進口豪華汽車最可行的方法是找到小型汽車銷量大、整體油耗低的公司合并。近年來,國產豪華汽車品牌的加速發展考慮到了其面臨的一系列問題。例如,已經確定將國內JEEP品牌并入廣汽菲亞特公司,并與菲亞特品牌合并,因為該公司擅長生產小型汽車。
成本還是技術?
留給車企的時間不多了,《辦法》將于今年5月1日起實施。自主品牌車企根據自身的產品結構特點面臨著不同的壓力,但除了致力于新能源汽車商業化的車企外,其他車企長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王炳剛說。
根據中華全國乘用車聯合會發布的數據,2010年國內窄型乘用車汽油車第三階段平均油耗為111%,2011年為104%,2012年為100%。去年比2011年下降了4%,今年將比現有數據分析下降2%,油耗下降速度正在放緩。
數據顯示,去年整體油耗已經達標,但各家企業的情況并不均衡,尤其是自主品牌車企。以長城為例,他們的產品主要是油耗較高的SUV,產品結構必須大范圍調整才能達標。油耗降低速度放緩的原因是技術難度越來越大。據中華全國騎手聯合會副秘書長崔東樹介紹,許多自主品牌企業的技術儲備仍然不足,很難在2015年至2020年每年降低5%的油耗。
由于發動機的許多核心部件仍由國際零部件巨頭掌控,自主品牌整體上仍面臨技術升級的壓力。李偉認為:“在達標的壓力下,自主品牌車企降低油耗,也就是從國際零部件巨頭那里采購先進零部件,是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的。”
然而,這樣一來,原本附加值較低的自主品牌車型可能會遇到他們最不想看到的東西,產品成本就會被推高。例如,博世的一個更先進的發動機零件可以降低發動機的油耗,但我們去購買的價格至少比跨國品牌的價格高出20%。”崔東樹說。
近年來,自主品牌一直在不懈地向中高端汽車發展,以獲得品牌突破和更高的利潤,但技術突破問題可能是一個“攔路虎”。崔東樹還擔心,合資品牌產品可能會被進一步挖掘,小型車可能只能為達標而生,自主品牌的低價市場可能會被殘酷扼殺。
開發新能源汽車是汽車公司快速達到標準的方案之一。英國和菲尼迪的相關人士表示,“我們將引進英國和菲尼迪混合動力車型,并努力達到標準。比亞迪也被認為是最賺錢的自主品牌企業之一。王炳剛表示,”一輛純電動汽車抵得上五輛,這種放大效應仍然非常有用。"
為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辦法》規定,企業生產或進口的綜合工況下續航里程在50公里及以上的純電動乘用車、燃料電池乘用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按零計算,綜合工況下的燃料消耗實際值按五倍計入核算基數之和;
綜合工況下實際油耗低于2.8升/100公里(含)的車輛(不含純電動和燃料電池乘用車),按三次計入核算基數之和;其他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按實際數量核算。
然而,目前,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化步伐仍然緩慢。王炳剛認為:“自主品牌汽車公司仍然需要自己掌握傳統的核心技術,才能首先滿足當前的需求。畢竟,企業應該走什么樣的路線還需要實踐。”3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海關總署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發布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決定自5月1日起實施。
《辦法》的實施,宣告了我國第三階段燃油消耗量標準的正式實施。根據《辦法》,2015年,汽車公司一年內銷售的所有車輛的平均自行車油耗將降至6.9升/100公里,2020年降至5.0升/100公里。
進口豪華車以大排量車型為主。目前,符合標準的產品結構存在現實問題,銷售哪些汽車將成為一個難題。3月25日,科技部電動汽車863計劃特邀專家王炳剛告訴筆者。
這一政策也將對自主品牌汽車公司產生大規模影響。改變過去以中小型車為主,向中高端車延伸的產品結構,是目前自主品牌車企的“主流價值”。然而,他們的節油技術相對落后,《辦法》將在很大程度上迫使他們推遲產品升級,更傾向于核心技術的升級。
此外,由于發動機核心零部件技術仍掌握在國際零部件巨頭手中,自主品牌快速達標的可能捷徑是采購和升級。這也將對自主品牌車型的成本構成更大的考驗。長安汽車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偉表示。
進口汽車的油耗是“最嚴重的打擊”
近年來,國際品牌的大排量車型在國內汽車市場頗受歡迎。中國豪華汽車的銷量經歷了一段快速增長期,去年首次突破100萬輛,這比許多機構預測的要早至少五年。去年,克萊斯勒吉普品牌在中國的銷量同比增長了117%。其中,3.6升、5.7升和6.4升的大切諾基在中國的銷量同比增長68%;此外,牧民銷售額同比增長76%,導游和自由職業者銷售額增長124%。截至今年2月,JEEP品牌在中國的銷量增長已經持續了26個月。
JEEP品牌官方公布的油耗數據顯示,其四款車型的最低排量為2.4L免費乘客,工信部綜合油耗高達9.4L/百公里,依靠其現有產品基本無望達標。
其他進口豪華汽車品牌也有類似的特點。油耗低于6.9升/100公里的車型幾乎沒有,包括路虎、英國菲尼迪、克萊斯勒、保時捷、凱迪拉克和沃爾沃。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協會發布的數據,今年進口新車平均油耗是標準的1.16倍,降低油耗的目標十分艱巨。進口汽車已成為油耗超標的“重災區”。
目前,幾乎所有豪華車公司都在思考如何應對政策變化。“我們將加快技術研發、升級和降低燃料消耗;
此外,在短期內,最可行的是引入排量較小的車輛,改變原有的產品結構。英國菲尼迪中國業務總部相關負責人承認,他非常關注《辦法》的實施,正在討論應對措施。
在王炳剛看來,基于這類企業的品牌和產品特點,在產品線不豐富的情況下,很難通過調整產品結構來將自身優勢與市場需求相結合。
進口豪華汽車最可行的方法是找到小型汽車銷量大、整體油耗低的公司合并。近年來,國產豪華汽車品牌的加速發展考慮到了其面臨的一系列問題。例如,已經確定將國內JEEP品牌并入廣汽菲亞特公司,并與菲亞特品牌合并,因為該公司擅長生產小型汽車。
成本還是技術?
留給車企的時間不多了,《辦法》將于今年5月1日起實施。自主品牌車企根據自身的產品結構特點面臨著不同的壓力,但除了致力于新能源汽車商業化的車企外,其他車企長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王炳剛說。
根據中華全國乘用車聯合會發布的數據,2010年國內窄型乘用車汽油車第三階段平均油耗為111%,2011年為104%,2012年為100%。去年比2011年下降了4%,今年將比現有數據分析下降2%,油耗下降速度正在放緩。
數據顯示,去年整體油耗已經達標,但各家企業的情況并不均衡,尤其是自主品牌車企。以長城為例,他們的產品主要是油耗較高的SUV,產品結構必須大范圍調整才能達標。油耗降低速度放緩的原因是技術難度越來越大。據中華全國騎手聯合會副秘書長崔東樹介紹,許多自主品牌企業的技術儲備仍然不足,很難在2015年至2020年每年降低5%的油耗。
由于發動機的許多核心部件仍由國際零部件巨頭掌控,自主品牌整體上仍面臨技術升級的壓力。李偉認為:“在達標的壓力下,自主品牌車企降低油耗,也就是從國際零部件巨頭那里采購先進零部件,是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的。”
然而,這樣一來,原本附加值較低的自主品牌車型可能會遇到他們最不想看到的東西,產品成本就會被推高。例如,博世的一個更先進的發動機零件可以降低發動機的油耗,但我們去購買的價格至少比跨國品牌的價格高出20%。”崔東樹說。
近年來,自主品牌一直在不懈地向中高端汽車發展,以獲得品牌突破和更高的利潤,但技術突破問題可能是一個“攔路虎”。崔東樹還擔心,合資品牌產品可能會被進一步挖掘,小型車可能只能為達標而生,自主品牌的低價市場可能會被殘酷扼殺。
開發新能源汽車是汽車公司快速達到標準的方案之一。英國和菲尼迪的相關人士表示,“我們將引進英國和菲尼迪混合動力車型,并努力達到標準。比亞迪也被認為是最賺錢的自主品牌企業之一。王炳剛表示,”一輛純電動汽車抵得上五輛,這種放大效應仍然非常有用。"
為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辦法》規定,企業生產或進口的綜合工況下續航里程在50公里及以上的純電動乘用車、燃料電池乘用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按零計算,綜合工況下的燃料消耗實際值按五倍計入核算基數之和;
綜合工況下實際油耗低于2.8升/100公里(含)的車輛(不含純電動和燃料電池乘用車),按三次計入核算基數之和;其他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按實際數量核算。
然而,目前,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化步伐仍然緩慢。王炳剛認為:“自主品牌汽車公司仍然需要自己掌握傳統的核心技術,才能首先滿足當前的需求。畢竟,企業應該走什么路線,還需要通過實踐來確定。”
在26日開幕的第93屆溫哥華國際車展上,福特、奔馳和沃爾沃等廠商推出的各類清潔能源環保車吸引了不少眼球。加拿大政府在改善相關基礎設施上的努力也增進了參展商在當地投放環保車的信心。
1900/1/1 0:00:003月25日,作者從省政府與江蘇省政府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座談會上獲悉,截至目前,合肥市已推廣新能源汽車5622輛,占全國新能源汽車推廣總量的20,在全國各試點市中位列第一。
1900/1/1 0:00:00尼爾森調查顯示,有95的中國消費者在購買汽車時,選用在線資源。微博、社交網站、移動定位網站等社會化媒體正在日益深刻地影響消費者的購車決定。
1900/1/1 0:00:001循環壽命長正常條件使用下,采用錳酸鋰電池可達1000次、三元電池可達1200次、鐵鋰電池可達2000次的壽命。2比能量大電池重量輕、體積小、容量大,能量密度高。
1900/1/1 0:00:00”霧霾”毋庸置疑成為今年兩會的一大熱詞。隨著全國各地的霧霾天氣越來越嚴重,機動車污染被認為是造成灰霾、光化學煙霧污染的重要原因。
1900/1/1 0:00:00據澳洲媒體Justauto對全球汽車業的年度調查顯示,關于成功和失敗的汽車制造商印象方面,參與者普遍認為韓國現代起亞名列前茅,其次是大眾、寶馬、豐田和福特,標致雪鐵龍排在最后。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