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劉世錦:政府對待新能源路線應該恪守中立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近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在“2012中國汽車50人論壇年會”上表示,政府在對待新能源路線時應嚴格遵守中立。以下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的講話。

    劉世錦:我覺得今天的主題很有意義。這叫做反思和決策。我剛才聽到主持人說,中國的汽車工業已經發展了半個世紀。改革開放已經三十年了。在這段時間里,你一定做了很多正確的事情,但有些事情似乎遠遠沒有完成,可以做得更好。我們希望通過反思獲得一些好的經驗,這將有利于我們未來的發展,甚至更長的發展期。從這個角度來看,我今天仍然想談談我的想法。總結了過去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幾點重要經驗。讓每個人都能交流。

    首先,中國汽車產業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但下一步應該是追求一個速度更快、波動更小的穩定增長期。從2002年開始,中國汽車工業進入了以大規模消費為特征的快速增長期。過去的十年可以說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青春期。青春期的特點是活力旺盛,生長迅速,但不穩定,容易波動,有時起起落落。在2002年增長加速后,2004年出現了一次大的調整,所以我們當時說冬天已經到來,但現在還不是冬天。最近的波動是由于國際金融危機造成的。2009年,該行業增長了50%,在10年內超過了30%。但去年基本保持了前一年的增長。這一次,波動范圍比以前更大。2011年,中國每千人中約有70輛汽車。從可供借鑒的國際經驗來看,中國仍處于每千人擁有20至100輛汽車的快速增長期。預計中國汽車工業的增長和升值將在2020年之前。即使按照保守估計,屆時中國的汽車年產量也可能達到5000萬輛。如果我們考慮到我們有大規模的出口,我們的汽車產量峰值可能會更高。例如,談到6000萬輛汽車。從現在到2020年,中國汽車產業可能會逐步進入穩定增長期。它的增長速度仍然相對較快。例如,增長率將高于GDP增長率,但我們希望它的穩定性會增強。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將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分為三個時期。過去的十年是青春期,或者說是一個快速成長的時期。在未來幾年,也就是2020年左右,這可能是一個穩定的增長期。2020年之后將成為一個成熟的增長期。我們需要從前幾年青春期的增長中吸取的教訓是,政府政策應該減少而不是加劇增長的波動。短期內的過度波動將對企業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無論是在生產還是投資方面。剛才我說過,2009年和2010年的增長率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但在11年內保持正增長是好的。在進入穩定增長期后,我們認為短期內刺激消費的政策應該謹慎。有必要防止經常性消費的過度透支導致經濟增長的起伏。汽車工業的增長應該建立在培養正常消費人口的基礎上。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鼓勵節能減排的結構性政策上。

    第二,公平有效的市場競爭是汽車行業快速增長、結構優化、提質增效的最重要條件。中國汽車工業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改革開放已經進行了30多年。但快速增長是過去十年的時期。原因是什么我們經常談論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對中國汽車工業的影響。我認為最重要的影響是,它在允許更多國際跨國公司進入的同時,也允許一批當時沒有合法地位的行業外企業以各種曲折的方式進入汽車市場。企業進入越多,競爭就越激烈,生產成本就越低,a……

    買得起汽車的消費者越多。消費者增加后,將帶動生產規模的擴大,進一步促進成本的降低。從而進入生產與消費良性互動的循環。簡言之中國汽車工業在過去十年中的巨大發展首先得益于一個競爭充分的市場。回過頭來看,如果這個市場早點形成,中國汽車工業的快速增長期可能會提前五到十年。中國汽車工業的大發展實際上是滯后的。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汽車工業的中期,雖然時間已經到來,但國有資本、私人資本和外資都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不同所有制資本的優勢都得到了發揮。它更好地體現了國家倡導的公平競爭和各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政策。與其他行業相比,汽車行業的這一特點應該更加突出。這也為近年來中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做出了貢獻。未來,我們將關注這個行業企業的發展,我們應該適當地將資本與企業分離。我們將看到,這些企業是純粹的國有資本、純粹的外資和純粹的私人資本,它們更多的是混合體。大多數企業的產權結構將是各種形式的資本的混合。未來,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仍面臨著結構優化升級、技術進步、促進創新等一系列艱巨任務。一個公平有效的市場可以解決其中的大部分問題。但這并不意味著政府不再重要。相反,它對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從直接參與者轉變為環境創造者。這種環境主要是指公平有效的競爭環境。形成這樣的環境并不容易。目前,我們在這方面仍然面臨許多問題。例如,產權保護、反壟斷、市場開放、市場秩序等等,都需要政府來解決。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的是繼續專注于建立一個公平、有效和成熟的市場競爭體系。這也是中國汽車工業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中可以汲取的最重要的經驗。

    第三,在汽車行業的發展中,社會環境遇到的問題應該也可以通過互動中更好的發展來解決。汽車工業在過去十年的發展超出了人們的預期。能源、環境、交通和城市建設帶來的問題在許多方面都超出了預期。如何處理和解決這個問題?一個想法是回去。一種思路是將這些挑戰視為相關領域發展甚至革命性變革的機遇,通過進一步更好的發展來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后者是一種以問題為導向、以發展為導向的思維。隨著其他行業的發展,它具有更多的外部性。因此,當汽車行業進入大眾消費快速增長時期,人們看到的不僅僅是耐用消費品的推廣,而是一種新的社會形態,即汽車社會的到來。從上述以問題為導向或以發展為導向的思維來看,汽車發展后遇到的各種問題都是汽車發展推動技術和社會進步的過程。我們現在可以看到,能源和環境問題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交通問題導致了智能交通技術的發展,如車聯網等。停車問題也導致了城市建設計劃的創新等。人們在應對汽車社會諸多挑戰方面的創造力現在將超出我們的想象。在應對汽車社會的挑戰時,我們不應該總是被動的。可以有一些前瞻性的考慮和行動。例如,未來的城市建設規劃應該為汽車社會的預期發展留下足夠的空間。

    第四,中國有潛力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迎頭趕上,但政府應嚴格遵守技術中立,尊重中國現階段的實際選擇。中國是汽車的后發國……

    工業在傳統技術中,我們通常處于追趕的地位。然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情況開始發生變化。我國一些汽車企業已經有了比較好的基礎。與目前的球員仍有差距,但差距并沒有那么大。還有一些領先的企業也在相互競爭。中國的優勢在于其產品制造能力和配套體系。市場需求的規模也是世界領先的。然而,最近新能源汽車的進展并不像一兩年前那么樂觀。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冷靜下來,認真思考政府和企業應該怎么做。政府應該與技術路線保持一定距離,或者采取技術中立的立場,將技術路線的選擇留給企業和市場來解決。成功是否、何時以及在何種情況下是偶然的。提前計劃是不可能的。計劃和有特定時間要求的計劃基本上不適合這種前沿的創新活動。在另一種情況下,技術發展的潛在領域越多,創新突破的機會就越多。技術路線往往更不確定。近年來,在通信技術和電視等一些領域,技術路線發生了迅速變化。特別是出現了一些顛覆性的新技術,對行業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這些年也發生了迅速的變化。在過去的兩年里,人們對新型電動汽車更加樂觀。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重點也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發生了變化。如果過早地確定和規定技術路線,不僅會抑制更具優勢的技術的發展,還會使自己處于競爭劣勢。這對企業來說是正確的,尤其是對政府來說。政府過早地制定和鼓勵某一技術路線,涉及的范圍更廣,往往會產生更大的不利影響。創新本質上是一個試錯的過程,其基本特征是高度不確定性和復雜性,適合市場機制發揮作用。具有高度開拓精神的企業家需要發揮領導作用。因此,在關鍵技術不達標或不穩定的情況下,企業的重點不應放在園區和攤位的圈地上。但在核心技術的突破上。這兩年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但重點在哪里?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最需要解決的是解決外部問題,這對創新非常重要。但僅靠企業家和企業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對于創新活動來說,保護知識產權尤為重要。創造需求,在市場引入期間通過補貼的方式鼓勵那些具有巨大市場和潛力的產品,并促進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例如,新型電動汽車的社會充電設施、為企業引進人才、直接教育等政策支持等等。

    第五,中國汽車產業將進入加速調整期。一些企業將被淘汰和合并。在產銷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企業數量也將逐漸減少。在調整這樣一個行業的組織結構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堅持企業在公平競爭中領先的原則,避免政府迎合,讓真正有競爭力的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機會。一方面,在中國汽車工業的未來發展中,人們將看到更多不同所有制資本混合合并的情況。另一方面,基于中國本土資本、人才、技術等因素的企業將獲得更大的發展機遇。并逐漸成長為一家全球性企業。當中國的汽車工業達到頂峰時,其規模很可能與其他國家相似。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的規模剛剛超過6000萬。當中國的汽車生產和銷量達到頂峰時,就會接近這樣的規模。既然世界上已經有幾大汽車巨頭達到這樣的規模,那么在中國這么大的市場上產生一兩個新的世界級汽車巨頭是不正常的。近年來,中國本土企業,尤其是擁有本土品牌的民營企業,不僅產品出口大幅增加……

    ts,也在海外建立了生產基地。一些企業在利用國外優質資源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我們現在無法估計誰是世界上最大的企業,但我們堅信,只要我們堅持改革開放,以市場化的方式發展中國的汽車產業,哪些企業能夠堅持不懈地提高競爭力,就會有更多的競爭機會。我們完全有理由對中國大型企業的出現抱有信心。

    (編輯/董海榮)近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在“2012中國汽車50人論壇年會”上表示,政府在對待新能源路線時應嚴格遵守中立。以下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的講話。

    劉世錦:我覺得今天的主題很有意義。這叫做反思和決策。我剛才聽到主持人說,中國的汽車工業已經發展了半個世紀。改革開放已經三十年了。在這段時間里,你一定做了很多正確的事情,但有些事情似乎遠遠沒有完成,可以做得更好。我們希望通過反思獲得一些好的經驗,這將有利于我們未來的發展,甚至更長的發展期。從這個角度來看,我今天仍然想談談我的想法。總結了過去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幾點重要經驗。讓每個人都能交流。

    首先,中國汽車產業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但下一步應該是追求一個速度更快、波動更小的穩定增長期。從2002年開始,中國汽車工業進入了以大規模消費為特征的快速增長期。過去的十年可以說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青春期。青春期的特點是活力旺盛,生長迅速,但不穩定,容易波動,有時起起落落。在2002年增長加速后,2004年出現了一次大的調整,所以我們當時說冬天已經到來,但現在還不是冬天。最近的波動是由于國際金融危機造成的。2009年,該行業增長了50%,在10年內超過了30%。但去年基本保持了前一年的增長。這一次,波動范圍比以前更大。2011年,中國每千人中約有70輛汽車。從可供借鑒的國際經驗來看,中國仍處于每千人擁有20至100輛汽車的快速增長期。預計中國汽車工業的增長和升值將在2020年之前。即使按照保守估計,屆時中國的汽車年產量也可能達到5000萬輛。如果我們考慮到我們有大規模的出口,我們的汽車產量峰值可能會更高。例如,談到6000萬輛汽車。從現在到2020年,中國汽車產業可能會逐步進入穩定增長期。它的增長速度仍然相對較快。例如,增長率將高于GDP增長率,但我們希望它的穩定性會增強。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將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分為三個時期。過去的十年是青春期,或者說是一個快速成長的時期。在未來幾年,也就是2020年左右,這可能是一個穩定的增長期。2020年之后將成為一個成熟的增長期。我們需要從前幾年青春期的增長中吸取的教訓是,政府政策應該減少而不是加劇增長的波動。短期內的過度波動將對企業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無論是在生產還是投資方面。剛才我說過,2009年和2010年的增長率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但在11年內保持正增長是好的。在進入穩定增長期后,我們認為短期內刺激消費的政策應該謹慎。有必要防止經常性消費的過度透支導致經濟增長的起伏。汽車工業的增長應該建立在培養正常消費人口的基礎上。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鼓勵節能減排的結構性政策上。

    第二,公平有效的市場競爭是汽車行業快速增長、結構優化、提質增效的最重要條件。中國的汽車工業已經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了……

    對外開放已經進行了30多年。但快速增長是過去十年的時期。原因是什么我們經常談論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對中國汽車工業的影響。我認為最重要的影響是,它在允許更多國際跨國公司進入的同時,也允許一批當時沒有合法地位的行業外企業以各種曲折的方式進入汽車市場。進入的企業越多,競爭就越激烈,生產成本就越低,買得起汽車的消費者就越多。消費者增加后,將帶動生產規模的擴大,進一步促進成本的降低。從而進入生產與消費良性互動的循環。簡言之中國汽車工業在過去十年中的巨大發展首先得益于一個競爭充分的市場。回過頭來看,如果這個市場早點形成,中國汽車工業的快速增長期可能會提前五到十年。中國汽車工業的大發展實際上是滯后的。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汽車工業的中期,雖然時間已經到來,但國有資本、私人資本和外資都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不同所有制資本的優勢都得到了發揮。它更好地體現了國家倡導的公平競爭和各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政策。與其他行業相比,汽車行業的這一特點應該更加突出。這也為近年來中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做出了貢獻。未來,我們將關注這個行業企業的發展,我們應該適當地將資本與企業分離。我們將看到,這些企業是純粹的國有資本、純粹的外資和純粹的私人資本,它們更多的是混合體。大多數企業的產權結構將是各種形式的資本的混合。未來,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仍面臨著結構優化升級、技術進步、促進創新等一系列艱巨任務。一個公平有效的市場可以解決其中的大部分問題。但這并不意味著政府不再重要。相反,它對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從直接參與者轉變為環境創造者。這種環境主要是指公平有效的競爭環境。形成這樣的環境并不容易。目前,我們在這方面仍然面臨許多問題。例如,產權保護、反壟斷、市場開放、市場秩序等等,都需要政府來解決。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的是繼續專注于建立一個公平、有效和成熟的市場競爭體系。這也是中國汽車工業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中可以汲取的最重要的經驗。

    第三,在汽車行業的發展中,社會環境遇到的問題應該也可以通過互動中更好的發展來解決。汽車工業在過去十年的發展超出了人們的預期。能源、環境、交通和城市建設帶來的問題在許多方面都超出了預期。如何處理和解決這個問題?一個想法是回去。一種思路是將這些挑戰視為相關領域發展甚至革命性變革的機遇,通過進一步更好的發展來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后者是一種以問題為導向、以發展為導向的思維。隨著其他行業的發展,它具有更多的外部性。因此,當汽車行業進入大眾消費快速增長時期,人們看到的不僅僅是耐用消費品的推廣,而是一種新的社會形態,即汽車社會的到來。從上述以問題為導向或以發展為導向的思維來看,汽車發展后遇到的各種問題都是汽車發展推動技術和社會進步的過程。我們現在可以看到,能源和環境問題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交通問題導致了智能交通技術的發展,如車聯網等。停車問題也導致了城市建設規劃的創新等。人們在應對許多挑戰時的創造力……

    汽車社會中的es現在將超出我們的想象。在應對汽車社會的挑戰時,我們不應該總是被動的。可以有一些前瞻性的考慮和行動。例如,未來的城市建設規劃應該為汽車社會的預期發展留下足夠的空間。

    第四,中國有潛力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迎頭趕上,但政府應嚴格遵守技術中立,尊重中國現階段的實際選擇。中國是汽車工業的后來者。在傳統技術中,我們通常處于追趕的地位。然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情況開始發生變化。我國一些汽車企業已經有了比較好的基礎。與目前的球員仍有差距,但差距并沒有那么大。還有一些領先的企業也在相互競爭。中國的優勢在于其產品制造能力和配套體系。市場需求的規模也是世界領先的。然而,最近新能源汽車的進展并不像一兩年前那么樂觀。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冷靜下來,認真思考政府和企業應該怎么做。政府應該與技術路線保持一定距離,或者采取技術中立的立場,將技術路線的選擇留給企業和市場來解決。成功是否、何時以及在何種情況下是偶然的。提前計劃是不可能的。計劃和有特定時間要求的計劃基本上不適合這種前沿的創新活動。在另一種情況下,技術發展的潛在領域越多,創新突破的機會就越多。技術路線往往更不確定。近年來,在通信技術和電視等一些領域,技術路線發生了迅速變化。特別是出現了一些顛覆性的新技術,對行業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這些年也發生了迅速的變化。在過去的兩年里,人們對新型電動汽車更加樂觀。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重點也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發生了變化。如果過早地確定和規定技術路線,不僅會抑制更具優勢的技術的發展,還會使自己處于競爭劣勢。這對企業來說是正確的,尤其是對政府來說。政府過早地制定和鼓勵某一技術路線,涉及的范圍更廣,往往會產生更大的不利影響。創新本質上是一個試錯的過程,其基本特征是高度不確定性和復雜性,適合市場機制發揮作用。具有高度開拓精神的企業家需要發揮領導作用。因此,在關鍵技術不達標或不穩定的情況下,企業的重點不應放在園區和攤位的圈地上。但在核心技術的突破上。這兩年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但重點在哪里?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最需要解決的是解決外部問題,這對創新非常重要。但僅靠企業家和企業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對于創新活動來說,保護知識產權尤為重要。創造需求,在市場引入期間通過補貼的方式鼓勵那些具有巨大市場和潛力的產品,并促進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例如,新型電動汽車的社會充電設施、為企業引進人才、直接教育等政策支持等等。

    第五,中國汽車產業將進入加速調整期。一些企業將被淘汰和合并。在產銷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企業數量也將逐漸減少。在調整這樣一個行業的組織結構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堅持企業在公平競爭中領先的原則,避免政府迎合,讓真正有競爭力的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機會。一方面,在中國汽車工業的未來發展中,人們將看到更多不同所有制資本混合合并的情況。另一方面,基于中國本土資本、人才、技術等因素的企業將獲得更大的發展機遇。并逐漸成長為一家全球性企業。當中國的汽車工業……

    在達到頂峰時,其規模可能與其他國家相似。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的規模剛剛超過6000萬。當中國的汽車生產和銷量達到頂峰時,就會接近這樣的規模。既然世界上已經有幾大汽車巨頭達到這樣的規模,那么在中國這么大的市場上產生一兩個新的世界級汽車巨頭是不正常的。近年來,中國本土企業,特別是擁有本土品牌的民營企業,不僅大幅增加了產品出口,還在海外設立了生產基地。一些企業在利用國外優質資源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我們現在無法估計誰是世界上最大的企業,但我們堅信,只要我們堅持改革開放,以市場化的方式發展中國的汽車產業,哪些企業能夠堅持不懈地提高競爭力,就會有更多的競爭機會。我們完全有理由對中國大型企業的出現抱有信心。

    (編輯/董海榮)

    標簽:世紀大發大眾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新能源汽車規劃有望年內出臺 終端車市仍很冷

    3月20日油價正式破”8”,中國開始步入高油價時代。與此對應的是,備受矚目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規劃,有望加速出臺相關細則。作者獲悉,高油價正迫使中國汽車產業加速轉型升級。

    1900/1/1 0:00:00
    本田“中國戰略”謀變 本土化研發節能車

    日系三大汽車巨頭正在發生變化。繼豐田汽車提出中國戰略后,本田汽車將于4月10日在中國宣布中國戰略。

    1900/1/1 0:00:00
    南京國際客車展:校車、新能源客車成亮點

    把電池充滿后,滿載的大客車能夠跑上200多公里

    1900/1/1 0:00:00
    世界各國競相追逐電動汽車電池技術專利

    有分析稱,在未來幾年的時間里,在電動汽車領域的知識產權競爭中,日本將走在美國、歐洲和其他國家的前列。

    1900/1/1 0:00:00
    通用沃克斯豪爾Ampera電動汽車5月1日上市

    近日作者獲悉,沃克豪斯爾將于今年夏天發布一款入門級電動車Ampera車型的擴展版,預計售價為29,995英鎊,這其中包括了5000英鎊的英國政府對插入式電動車的許可費用,

    1900/1/1 0:00:00
    豐田普銳斯凱美瑞等六款車在美提價1.5%

    據外電報道,豐田公司30日宣布今年5月生產的多款2012款新車將提價1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