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納威司達聯手江淮搶灘中國節能商用車市場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每次在中國舉辦活動,Navistar(中國)總裁魯迪·馮·梅斯特都會不忘為客人準備一份特殊的禮物:1953年版的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1美分紙幣。這張紙幣上最早的解放牌卡車技術原型來自Navistar的國際卡車。

    “這輛卡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通過租賃法案送給蘇聯的,后來被蘇聯轉讓給了中國。”一切順利。

    這種與中國汽車行業的關系往往讓Navistar感到自豪,但這也提醒他們,當他們在近60年后回到中國時,與日本和歐洲的商用車巨頭相比,Navistar已經遲到了。

    然而,Navistar這次是有備而來的。“我們最重要的技術核心之一是新能源排放技術,中國正在逐步提高對汽車排放的監管要求,我相信這將是Navistar的一個機會。Navistar中國科技總監雷寧表示。

    事實上,Navistar的“機遇”已經出現了。2010年9月,Navistar和NC2(Navistar和Caterpillar的合資企業)與江淮汽車簽署了合資項目協議,開發、制造和銷售柴油商用發動機和商用車。在雙方完成具體程序步驟并簽署多項配套商業協議后,Navistar與江淮的合資項目正式敲定。

    “由于各種原因,政府倡導的新能源汽車無法著火,因此汽車制造商不得不繼續在汽車發動機燃燒和廢氣排放領域進行研究。隨著未來國家法律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如果技術在國內市場上好的話,這是可以想象的。”一位新能源行業分析師表示。

    顯然,盡管從2011年的數據來看,商用車的產銷量呈下降趨勢,但Navistar與江淮汽車的合作已經看中了“節能”商用車的市場。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企業品牌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琦介紹,中國的市場前景仍然有潛力,但Navistar的課程將非常困難。

    事實上,截至目前,Navistar和江淮汽車合資成立兩家中重型卡車和發動機合資公司的項目規劃尚未通過國家發改委的批準。也有質疑者提出,以Navistar為代表的北美高端技術路線在中國是否會遭遇“水土不服”。

    以“節能”切入中國商用車市場

    作為北美商用車和發動機的巨頭制造商,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Navistar在北美卡車市場的份額為48%,位居北美第一。盡管尚未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但這家北美商用車巨頭已經對中國市場進行了調查和準備。

    Navistar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Daniel Steen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最大的市場在哪里?毫無疑問,是中國和印度。”

    據了解,Navistar的目標是進入中國前五大卡車制造商,未來3-5年中國市場收入將達到20億至30億美元,占公司總收入的15%至20%。

    這可能不是一個容易實現的目標。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1年商用車產銷出現下滑,全年產銷分別為393.36萬輛和403.27萬輛,分別下降9.94%和6.31%。其中,2011年卡車產銷分別為265.37萬輛和270.2萬輛,分別下降7.04%和4.57%。

    一些持懷疑態度的人指出,目前中國的市場競爭基本上是白熱化的。“早些年,中國的4萬億投資基本上都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對重型建筑卡車的需求很大。現在項目投資放緩,Navistar在這個時候進入了中國市場,前景不是很樂觀。”

    但在雷寧看來,目前市場的萎縮可能不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障礙。中國經濟目前正處于經濟轉型期,汽車節能減排的性能要求不會改變。我們帶來了先進的技術,關鍵是使性能和成本適應中國市場。"

    事實可能確實如此。2月24日,在……

    e 2012年首都能源和經濟運行法規工作會議,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表示,今年北京將率先實施更嚴格的機動車國五排放標準,力爭與國際標準接軌,并在2016年實施相當于歐6排放標準的新車準入標準。

    Navis與江淮汽車聯手搶占中國節能商用車市場。

    政策指導非常重要,但提高排放標準需要時間和技術。雷寧說:“對Navistar來說,這是一個機會。"

    據了解,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個汽車排放法規體系:美國、歐洲和日本。其他國家主要在不同程度上采用這些法律和標準,美國和歐洲的法律法規被更廣泛地采用。與歐洲標準相比,美國的規定更為嚴格。

    美國現行的EPA2010排放標準是世界上最嚴格的廢氣排放法規之一。雷寧介紹,以重型車用柴油發動機為例,美國環保局2010年規定的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排放限值幾乎為零(每制動馬力小時氮氧化物和微粒物排放上限分別為0.2克和0.01克),遠低于歐洲目前實施的歐5標準。

    我們在北美的市場份額表明Navistar的節能減排技術處于領先地位。Navistar負責研究和產品開發的副總裁嚴景德表示,“但這并不意味著Navistar會將其所有技術復制到中國,而是利用自身優勢開發出能夠滿足中國市場需求的低成本產品。”

    “超級卡車”能在中國降落嗎?

    2009年,美國能源部組織了一個新的技術項目“超級卡車”,Navistar被指定為合作公司之一。根據雙方協議,這一為期五年的項目將由能源部、Navistar及其供應商合作伙伴分別出資3700萬美元和5200萬美元,專注于卡車空氣動力學、發動機燃燒效率、廢熱回收和混合動力的創新研究。

    該項目將努力將整車油耗降低50%,其中30%來自整車技術,另外20%來自發動機技術。同時,計劃將發動機的熱效率提高到50%-55%。

    “Navistar是超級卡車項目的參與者。”雷寧說,“Navistar過去在這一領域有技術儲備,同時也擁有汽車和發動機的節能減排技術。”

    這樣的技術芯片也讓Navistar在中國市場大受歡迎。“我們確實考慮借助Navistar的技術占領未來市場。江淮汽車總干事馮良森表示,”Navistar在汽車和發動機技術方面都有一定的技術進步,這將有助于我們滿足日益嚴格的國內排放需求,并開拓國際市場。"

    據了解,外國汽車公司需要找到一個國內合作平臺才能進入中國市場。在眾多潛在合作伙伴中,Navistar與江淮汽車“牽手”。

    根據Navistar與江淮汽車的協議,發動機合資項目將引進Navistar旗下的MaxxForce柴油發動機,產品將符合歐IV和歐V標準。該汽車合資項目將銷售江淮吉爾重卡和Transtar多個品牌的產品,并借助Navistar和卡特彼勒的技術和管理經驗以及江淮在中國市場的理解和營銷網絡,共同開發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新一代中重卡產品。

    然而,中國的商用車行業受政策影響很大,因此品牌對銷量有很大影響。相比之下,以Navistar為代表的美國車企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遠不及日本和歐洲汽車。

    “那是因為美國的標準更嚴格,與中國市場的距離可能會更遠。”雷寧解釋道,“但美國的地理條件在很多方面與中國相似,不像日本和歐洲國家。”

    對此,馮良森強調,“江淮汽車不會完全引用Navistar的技術,我們會……

    也可以保存其現有的平臺。"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1年前十大商用車制造商的銷量占全國的70%,其中江淮汽車以27.05萬輛位居第五。

    “Navistar之所以選擇江淮,是因為它是一家在中國快速發展的汽車公司。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江淮汽車愿意與Navistar合作。”目前,中國重型卡車的主流制造商基本上是日本和歐洲的,江淮可能希望通過此次合作改變市場的方向。"

    (編輯/董海榮)每次在中國舉辦活動,Navistar(中國)總裁魯迪·馮·梅斯特都會不忘為客人準備一份特殊的禮物:1953年版的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1美分紙幣。這張紙幣上最早的解放牌卡車技術原型來自Navistar的國際卡車。

    “這輛卡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通過租賃法案送給蘇聯的,后來被蘇聯轉讓給了中國。”一切順利。

    這種與中國汽車行業的關系往往讓Navistar感到自豪,但這也提醒他們,當他們在近60年后回到中國時,與日本和歐洲的商用車巨頭相比,Navistar已經遲到了。

    然而,Navistar這次是有備而來的。“我們最重要的技術核心之一是新能源排放技術,中國正在逐步提高對汽車排放的監管要求,我相信這將是Navistar的一個機會。Navistar中國科技總監雷寧表示。

    事實上,Navistar的“機遇”已經出現了。2010年9月,Navistar和NC2(Navistar和Caterpillar的合資企業)與江淮汽車簽署了合資項目協議,開發、制造和銷售柴油商用發動機和商用車。在雙方完成具體程序步驟并簽署多項配套商業協議后,Navistar與江淮的合資項目正式敲定。

    “由于各種原因,政府倡導的新能源汽車無法著火,因此汽車制造商不得不繼續在汽車發動機燃燒和廢氣排放領域進行研究。隨著未來國家法律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如果技術在國內市場上好的話,這是可以想象的。”一位新能源行業分析師表示。

    顯然,盡管從2011年的數據來看,商用車的產銷量呈下降趨勢,但Navistar與江淮汽車的合作已經看中了“節能”商用車的市場。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企業品牌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琦介紹,中國的市場前景仍然有潛力,但Navistar的課程將非常困難。

    事實上,截至目前,Navistar和江淮汽車合資成立兩家中重型卡車和發動機合資公司的項目規劃尚未通過國家發改委的批準。也有質疑者提出,以Navistar為代表的北美高端技術路線在中國是否會遭遇“水土不服”。

    以“節能”切入中國商用車市場

    作為北美商用車和發動機的巨頭制造商,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Navistar在北美卡車市場的份額為48%,位居北美第一。盡管尚未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但這家北美商用車巨頭已經對中國市場進行了調查和準備。

    Navistar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Daniel Steen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最大的市場在哪里?毫無疑問,是中國和印度。”

    據了解,Navistar的目標是進入中國前五大卡車制造商,未來3-5年中國市場收入將達到20億至30億美元,占公司總收入的15%至20%。

    這可能不是一個容易實現的目標。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1年商用車產銷出現下滑,全年產銷分別為393.36萬輛和403.27萬輛,分別下降9.94%和6.31%。其中,2011年卡車產銷分別為265.37萬輛和270.2萬輛,分別下降7.04%和4.57%。

    一些持懷疑態度的人指出,目前中國的市場競爭基本上是白熱化的。“早年,中國的4萬億……

    投資主要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對重型建筑卡車的需求很大。現在項目投資放緩,Navistar此時已經進入中國市場,前景并不樂觀。"

    但在雷寧看來,目前市場的萎縮可能不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障礙。中國經濟目前正處于經濟轉型期,汽車節能減排的性能要求不會改變。我們帶來了先進的技術,關鍵是使性能和成本適應中國市場。"

    事實可能確實如此。2月24日,在2012年首都能源和經濟運行法規工作會議上,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表示,今年北京將率先實施更嚴格的機動車國五排放標準,努力與國際標準接軌,在2016年實施相當于歐6排放標準的新車準入標準。

    Navis與江淮汽車聯手搶占中國節能商用車市場。

    政策指導非常重要,但提高排放標準需要時間和技術。雷寧說:“對Navistar來說,這是一個機會。"

    據了解,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個汽車排放法規體系:美國、歐洲和日本。其他國家主要在不同程度上采用這些法律和標準,美國和歐洲的法律法規被更廣泛地采用。與歐洲標準相比,美國的規定更為嚴格。

    美國現行的EPA2010排放標準是世界上最嚴格的廢氣排放法規之一。雷寧介紹,以重型車用柴油發動機為例,美國環保局2010年規定的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排放限值幾乎為零(每制動馬力小時氮氧化物和微粒物排放上限分別為0.2克和0.01克),遠低于歐洲目前實施的歐5標準。

    我們在北美的市場份額表明Navistar的節能減排技術處于領先地位。Navistar負責研究和產品開發的副總裁嚴景德表示,“但這并不意味著Navistar會將其所有技術復制到中國,而是利用自身優勢開發出能夠滿足中國市場需求的低成本產品。”

    “超級卡車”能在中國降落嗎?

    2009年,美國能源部組織了一個新的技術項目“超級卡車”,Navistar被指定為合作公司之一。根據雙方協議,這一為期五年的項目將由能源部、Navistar及其供應商合作伙伴分別出資3700萬美元和5200萬美元,專注于卡車空氣動力學、發動機燃燒效率、廢熱回收和混合動力的創新研究。

    該項目將努力將整車油耗降低50%,其中30%來自整車技術,另外20%來自發動機技術。同時,計劃將發動機的熱效率提高到50%-55%。

    “Navistar是超級卡車項目的參與者。”雷寧說,“Navistar過去在這一領域有技術儲備,同時也擁有汽車和發動機的節能減排技術。”

    這樣的技術芯片也讓Navistar在中國市場大受歡迎。“我們確實考慮借助Navistar的技術占領未來市場。江淮汽車總干事馮良森表示,”Navistar在汽車和發動機技術方面都有一定的技術進步,這將有助于我們滿足日益嚴格的國內排放需求,并開拓國際市場。"

    據了解,外國汽車公司需要找到一個國內合作平臺才能進入中國市場。在眾多潛在合作伙伴中,Navistar與江淮汽車“牽手”。

    根據Navistar與江淮汽車的協議,發動機合資項目將引進Navistar旗下的MaxxForce柴油發動機,產品將符合歐IV和歐V標準。該汽車合資項目將銷售江淮吉爾重卡和Transtar多個品牌的產品,并借助Navistar和卡特彼勒的技術和管理經驗,以及對中國市場的理解和營銷網絡,共同開發滿足中國市場需求的新一代中重卡產品……

    江淮在中國市場。

    然而,中國的商用車行業受政策影響很大,因此品牌對銷量有很大影響。相比之下,以Navistar為代表的美國車企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遠不及日本和歐洲汽車。

    “那是因為美國的標準更嚴格,與中國市場的距離可能會更遠。”雷寧解釋道,“但美國的地理條件在很多方面與中國相似,不像日本和歐洲國家。”

    對此,馮良森強調,“江淮汽車不會完全引用Navistar的技術,我們也會挽救其現有的平臺。”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1年前十大商用車制造商的銷量占全國的70%,其中江淮汽車以27.05萬輛位居第五。

    “Navistar之所以選擇江淮,是因為它是一家在中國快速發展的汽車公司。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江淮汽車愿意與Navistar合作。”目前,中國重型卡車的主流制造商基本上是日本和歐洲的,江淮可能希望通過此次合作改變市場的方向。"

    (編輯/董海榮)

    標簽:江淮北京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北京今年將推進私人購買新能源車實施方案

    第一電動網訊:2月9日,北京汽車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簡稱”北汽新能源”執行董事林逸告訴第一電動網作者,北京市今年將推進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實施方案。

    1900/1/1 0:00:00
    中海油斥資3億美元首度進軍亞洲光伏市場

    以石油開采為主業的中海油逆市首度進軍光伏業,其斥資3億美元進軍亞洲光伏市場,計劃建設150MW太陽能電池生產工廠及光伏電站。西班牙太陽能公司Isofoton將為此提供技術支持。

    1900/1/1 0:00:00
    Paice起訴現代起亞 指控侵犯混動車技術專利

    據彭博社消息,現代起亞汽車集團日前遭到美國Paice公司的起訴,后者理由是現代起亞侵犯了其混合動力車技術專利。

    1900/1/1 0:00:00
    世界太陽能汽車挑戰賽折射未來汽車能源趨勢

    隨著世界能源緊張,油價高企,對于新能源汽車的關注成為全球范圍內的焦點。除了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之外,太陽能作為絕對的清潔能源,或許是未來汽車產品技術發展的重要趨勢。

    1900/1/1 0:00:00
    松下向福特供應鋰電池 或入華設鋰電池供應系統

    松下集團日前宣布,其將向福特汽車公司的混合動力車以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供應鋰離子電池。

    1900/1/1 0:00:00
    全國首家稀土全產業鏈大型集團廣東掛牌

    昨日,全國首家稀土全產業鏈大型集團”廣東省稀土產業集團”在廣州正式亮相。在國務院去年明確實施稀土大企業集團戰略后,有關部委一直在緊鑼密鼓布局我國稀土產業發展新版圖。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