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長期廣泛使用且技術成熟的傳統能源(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相比,新能源已經開發但尚未廣泛使用,或正在研究和測試中,需要進一步開發,主要包括太陽能、風能、水電、核能、生物能、海洋能,地熱能和氫能。2009年,國家能源局作了進一步補充。新能源還包括對傳統能源進行技術改造形成的新能源,包括清潔高效利用煤炭、新型車用燃料和智能電網。
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新能源憑借其清晰的發展前景和對經濟的強大拉動作用,在許多經濟體的經濟振興計劃中被置于重要地位,并在世界范圍內實現了快速發展。然而,不同國家發展新能源的路徑、重點和政策明顯不同,發展形勢也有很大差異。中國借鑒有關國家的經驗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世界主要國家新能源發展現狀及特點
1.美國:實施“綠色新政”,引領全球新能源產業革命。
金融危機的發生表明,繼續依靠金融業和信息業來促進經濟復蘇和增長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奧巴馬政府正試圖領導一場前所未有的新能源革命,通過開發和使用新能源來擺脫美國對石油的依賴,并將該行業視為美國實體經濟未來發展的支撐點。
首先,實施“綠色新政”,明確發展目標。根據奧巴馬提出的新能源政策理念,美國將在可再生能源、節能汽車、分布式能源供應、天然氣水合物、清潔煤、節能建筑和智能網絡等領域探索能夠實現利益最大化的創新戰略。奧巴馬政府的能源計劃是在未來10年投資1500億美元,以實現三個目標:刺激經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提高能源安全。外界認為這是奧巴馬的“綠色新政”。奧巴馬政府的新能源政策提出了明確的發展目標,如在未來三年內將可再生能源產量翻一番,到2012年,美國全國用電量的10%將來自可再生能源,到2025年,這一比例將進一步提高到25%;在五年內將所有聯邦建筑的能源效率提高40%;在未來10年內,每年至少為100萬低收入家庭修復房屋;改革聯邦交通基金,修復道路和橋梁,鼓勵人們使用公共交通系統;到2020年,全國電力需求水平將下降15%;
到2030年,所有新房都將實現“零排放”。
第二,鼓勵新能源相關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在新能源計劃中,奧巴馬提出,未來10年將投資1500億美元,用于資助替代能源的研究,包括乙醇燃料和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在7870億美元的刺激計劃中,與開發新能源相關的總投資超過400億美元。奧巴馬政府計劃執行眾議院2007年的決定,到2020年將聯邦燃油經濟性標準從目前的每加侖27.5英里提高到35英里。根據新標準,到2016年,美國新生產的公共汽車和輕型卡車每100公里的油耗將不超過6.62升。為了鼓勵私人購買具有先進混合動力技術的汽車,政府打算為每個購買這種汽車的人減稅7000美元。
最后,明確發展道路。根據目前的發展形勢,美國未來在全球倡導的新能源戰略將主要分為短期和長期兩個階段:
中短期:重點關注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和節能環保。根據技術發展的程度和市場需求的成熟程度,全球新能源發展的路徑將從補充石油逐漸擴大到替代石油。從新能源的成本、商業化和技術突破來看,全球新能源的發展仍處于補充石油的初級階段,主要集中在風能、太陽能和核能的應用上。由于風能、太陽能和核能技術相對成熟,市場需求相對明確,在中短期內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從美國2009年初發布的新能源計劃中可以看出,美國也非常重視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以及與之相關的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因此,預計在中短期內,這三個行業將有可能成為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先鋒。
長期:專注于生物能源。隨著能源和環境危機的加劇,全球新能源產業將逐步發展到取代石油的高級階段。憑借其在農業方面的競爭優勢以及在制造技術、酶催化劑、原材料研究和白色生物技術方面的絕對領先地位,美國將在全球范圍內大力推動生物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最終形成以生物技術、農業和生物能源為核心的低碳經濟增長模式,并繼續引領世界經濟增長。
2.日本:政府主導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為應對石油危機的影響,日本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探索新能源替代石油,加大了對新能源領域研發的支持力度,逐漸形成了新能源的領先優勢。1974年以來,日本通過法律約束、稅收優惠、政策引導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大力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積極發展太陽能、風能、核能等新能源和節能技術。經過30多年的發展,日本在新能源發電、新能源電池、節能環保等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其成功經驗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第一,推動完善新能源立法和規劃。石油危機后,日本全國對能源安全產生了強烈的危機感。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新能源法律和政策,明確了新能源發展的長期規劃和實施目標,引導行業快速發展。1974年和1978年,日本啟動了發展新能源技術的“陽光計劃”和發展節能環保技術的“月光計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經濟對傳統能源的依賴。1979年,日本頒布了《節能法》,以法律的形式約束企業和個人的節能標準,并根據時代發展不斷修訂。2004年6月,日本頒布了新能源產業愿景規劃……
以在2030年前將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等新能源產業建設成為產值3萬億日元的支柱產業之一,進一步提高日本新能源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為目標。
其次,日本政府為新能源產業提供長期的財政支持。20世紀80年代,為了鼓勵太陽能的開發利用,日本政府提出了太陽能推廣計劃,向太陽能發電設備制造商提供了大量財政資金,并逐步提高了財政補貼金額。此外,日本政府在投入大量資金研發新能源技術的同時,每年還向新能源行業的公司發放激勵補貼。
最后,日本政府通過立法、稅收減免、媒體宣傳和知識普及等一系列措施,鼓勵企業和個人使用新能源,有效打開了消費市場。
3.巴西:因地制宜,重點發展生物能源和新能源汽車。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巴西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也遭受了高油價的影響。為了擺脫對石油的依賴,巴西政府于1975年開始開發新能源來取代石油,并制定了“國家乙醇計劃”,鼓勵使用甘蔗生產乙醇來代替石油,并大力開發使用酒精的新能源汽車。經過30多年的推廣,巴西的生物能源占其能源消費結構的一半。在汽車市場上銷售的新車中,約80%是可以使用乙醇燃料的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的普及率很高,有效地減少了對石油的依賴,在使用生物乙醇解決污染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巴西在生物能源和新能源汽車方面的成功主要歸功于三個方面:
首先,巴西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其耕地面積大、農業發達的比較優勢,利用甘蔗、大豆、油棕等廣泛種植的作物生產乙醇,開發乙醇燃料替代石油。目前,巴西大型企業繼續加大生物能源的研發力度,加快從農林廢棄物中提取乙醇的研發步伐,并計劃從2015年開始商業化生產植物纖維素乙醇,這也將使巴西的燃料乙醇產量增加約60%。
其次,巴西政府通過補貼、配額設定、價格和行政干預等方式積極鼓勵乙醇燃料的使用,幫助生產企業從國際金融機構獲得貸款,降低乙醇燃料汽車的工業產品稅和增值稅,并加強相關立法,以確保乙醇燃料的推廣。
最后,巴西政府積極推動生物能源相關產業發展,大力發展使用乙醇燃料的新能源汽車。1984年,巴西生產的使用乙醇燃料的新能源汽車占汽車總產量的94.4%。2003年3月,巴西開發了一種可變燃料汽車,可以用乙醇、汽油或任何比例的乙醇和汽油驅動。截至2008年底,巴西汽車年產量的3/4(約172萬輛)是使用乙醇汽油的可變燃料汽車。
[第頁]
關于促進中國新能源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建議
自2001年以來,中國政府開始對新能源產業給予政策支持,主要實施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稅收優惠政策。受政策大力支持的影響,近年來,我國新能源發展異常迅速,在能源中的比重越來越大,主要產品產量大幅增長,產業規模已居世界前列。
盡管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規模已經走在世界前列,但“大而不強”、核心技術缺乏、政策不完善等因素仍然嚴重困擾著產業的健康發展。有鑒于此,通過學習發達國家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國實際國情和新能源產業的發展規律,提出以下建議:
1、因地制宜選擇新能源產業發展重點……
從國家層面來看,確定發展重點比具體支持手段更重要,即“發展什么”遠比“如何發展”重要。方向不對,一切努力都白費了。從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巴西等發展中國家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的具體內容來看,規劃中普遍明確了本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重點、發展目標和支撐手段。目前,在我國新能源領域,一些企業在引進國外技術后,利用廉價的國內資源和勞動力進行大規模發展,然后利用低價戰略爭奪市場,嚴重擾亂了行業發展秩序,削弱了當地新興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因此,要抓緊頂層設計,制定國家層面的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新能源產業的戰略目標、發展重點、配套政策、時間表和路線圖,作為中國新能源產業指導產業發展布局的綱領性文件。
2.政府應在新能源產業發展中發揮主導作用。
在成長的初始階段,新能源行業普遍面臨市場開拓不足、成本高、競爭力弱等問題。如果任由其在市場競爭中自生自滅,而沒有針對性的政策支持,新能源行業很可能會被激烈的市場競爭扼殺在搖籃中,很難成為一棵參天大樹。因此,為了使中國新能源產業更快發展,有必要充分發揮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通過價格和稅收等手段擴大新能源產業的市場空間,進一步改善相關的市場環境和政策環境,通過這些政策措施擴大國內市場需求,提高新能源產業的市場競爭力。
3.積極引導和培育消費者對新能源產業的需求。
新能源行業仍處于成長階段,面臨著現實中潛在市場空間巨大、市場拓展困難的共性問題。西方國家不僅重視基礎研發和技術轉化,而且非常重視對消費市場的培育和引導。例如,為了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歐盟制定了嚴格的汽車排放標準,推動淘汰二手車,并降低了電動汽車的注冊稅和流轉稅。歐洲和美國政府也主導建立了碳排放交易市場,人為地創造了對低碳經濟和新能源的新需求。中國新能源產業起步較晚,整體實力不強。建議借鑒發達國家支持新能源產業的做法,在市場推廣、示范應用、政府采購、財政補貼、市場秩序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引導和培育市場。例如,為了促進新能源汽車的銷售,不僅要提供價格補貼等優惠政策,還要規定路橋降費、停車優惠等激勵政策。
4、大力培養新能源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中國新能源產業在許多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掌握和整體技術體系能力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技術落后直接導致無法降低價格,競爭力較弱,制約了國內外新興產業的發展。如果仍有大量核心技術需要在國外采購,不僅利潤會很小,而且各大企業也容易發生價格戰。因此,必須大力培養新能源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引導企業加大技術研發投入,突破核心技術瓶頸,形成可持續創新能力。
(作者: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
(編輯/董海榮)與長期廣泛使用且技術成熟的傳統能源(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相比,新能源已經開發但尚未廣泛使用,或者正在……
經過研究和測試,需要進一步開發,主要包括太陽能、風能、水電、核能、生物能源、海洋能源、地熱能和氫能。2009年,國家能源局作了進一步補充。新能源還包括對傳統能源進行技術改造形成的新能源,包括清潔高效利用煤炭、新型車用燃料和智能電網。
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新能源憑借其清晰的發展前景和對經濟的強大拉動作用,在許多經濟體的經濟振興計劃中被置于重要地位,并在世界范圍內實現了快速發展。然而,不同國家發展新能源的路徑、重點和政策明顯不同,發展形勢也有很大差異。中國借鑒有關國家的經驗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世界主要國家新能源發展現狀及特點
1.美國:實施“綠色新政”,引領全球新能源產業革命。
金融危機的發生表明,繼續依靠金融業和信息業來促進經濟復蘇和增長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奧巴馬政府正試圖領導一場前所未有的新能源革命,通過開發和使用新能源來擺脫美國對石油的依賴,并將該行業視為美國實體經濟未來發展的支撐點。
首先,實施“綠色新政”,明確發展目標。根據奧巴馬提出的新能源政策理念,美國將在可再生能源、節能汽車、分布式能源供應、天然氣水合物、清潔煤、節能建筑和智能網絡等領域探索能夠實現利益最大化的創新戰略。奧巴馬政府的能源計劃是在未來10年投資1500億美元,以實現三個目標:刺激經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提高能源安全。外界認為這是奧巴馬的“綠色新政”。奧巴馬政府的新能源政策提出了明確的發展目標,如在未來三年內將可再生能源產量翻一番,到2012年,美國全國用電量的10%將來自可再生能源,到2025年,這一比例將進一步提高到25%;在五年內將所有聯邦建筑的能源效率提高40%;在未來10年內,每年至少為100萬低收入家庭修復房屋;改革聯邦交通基金,修復道路和橋梁,鼓勵人們使用公共交通系統;到2020年,全國電力需求水平將下降15%;
到2030年,所有新房都將實現“零排放”。
第二,鼓勵新能源相關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在新能源計劃中,奧巴馬提出,未來10年將投資1500億美元,用于資助替代能源的研究,包括乙醇燃料和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在7870億美元的刺激計劃中,與開發新能源相關的總投資超過400億美元。奧巴馬政府計劃執行眾議院2007年的決定,到2020年將聯邦燃油經濟性標準從目前的每加侖27.5英里提高到35英里。根據新標準,到2016年,美國新生產的公共汽車和輕型卡車每100公里的油耗將不超過6.62升。為了鼓勵私人購買具有先進混合動力技術的汽車,政府打算為每個購買這種汽車的人減稅7000美元。
最后,明確發展道路。根據目前的發展形勢,美國未來在全球倡導的新能源戰略將主要分為短期和長期兩個階段:
中短期:重點關注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和節能環保。根據技術發展的程度和市場需求的成熟程度,全球新能源發展的路徑將從補充石油逐漸擴大到替代石油。從新能源的成本、商業化和技術突破來看,全球新能源的發展仍處于補充石油的初級階段,主要集中在風能、太陽能和核能的應用上。由于風能、太陽能和核能技術相對成熟,市場需求相對明確,在中短期內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從美國2009年初發布的新能源計劃中可以看出,美國也非常重視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以及與之相關的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因此,預計在中短期內,這三個行業將有可能成為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先鋒。
長期:專注于生物能源。隨著能源和環境危機的加劇,全球新能源產業將逐步發展到取代石油的高級階段。憑借其在農業方面的競爭優勢以及在制造技術、酶催化劑、原材料研究和白色生物技術方面的絕對領先地位,美國將在全球范圍內大力推動生物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最終形成以生物技術、農業和生物能源為核心的低碳經濟增長模式,并繼續引領世界經濟增長。
2.日本:政府主導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為應對石油危機的影響,日本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探索新能源替代石油,加大了對新能源領域研發的支持力度,逐漸形成了新能源的領先優勢。1974年以來,日本通過法律約束、稅收優惠、政策引導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大力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積極發展太陽能、風能、核能等新能源和節能技術。經過30多年的發展,日本在新能源發電、新能源電池、節能環保等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其成功經驗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第一,推動完善新能源立法和規劃。石油危機后,日本全國對能源安全產生了強烈的危機感。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新能源法律和政策,明確了新能源發展的長期規劃和實施目標,引導行業快速發展。1974年和1978年,日本啟動了發展新能源技術的“陽光計劃”和發展節能環保技術的“月光計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經濟對傳統能源的依賴。1979年,日本頒布了《節能法》,以法律的形式約束企業和個人的節能標準,并根據時代發展不斷修訂。2004年6月,日本頒布了新能源產業愿景規劃……
以在2030年前將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等新能源產業建設成為產值3萬億日元的支柱產業之一,進一步提高日本新能源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為目標。
其次,日本政府為新能源產業提供長期的財政支持。20世紀80年代,為了鼓勵太陽能的開發利用,日本政府提出了太陽能推廣計劃,向太陽能發電設備制造商提供了大量財政資金,并逐步提高了財政補貼金額。此外,日本政府在投入大量資金研發新能源技術的同時,每年還向新能源行業的公司發放激勵補貼。
最后,日本政府通過立法、稅收減免、媒體宣傳和知識普及等一系列措施,鼓勵企業和個人使用新能源,有效打開了消費市場。
3.巴西:因地制宜,重點發展生物能源和新能源汽車。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巴西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也遭受了高油價的影響。為了擺脫對石油的依賴,巴西政府于1975年開始開發新能源來取代石油,并制定了“國家乙醇計劃”,鼓勵使用甘蔗生產乙醇來代替石油,并大力開發使用酒精的新能源汽車。經過30多年的推廣,巴西的生物能源占其能源消費結構的一半。在汽車市場上銷售的新車中,約80%是可以使用乙醇燃料的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的普及率很高,有效地減少了對石油的依賴,在使用生物乙醇解決污染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巴西在生物能源和新能源汽車方面的成功主要歸功于三個方面:
首先,巴西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其耕地面積大、農業發達的比較優勢,利用甘蔗、大豆、油棕等廣泛種植的作物生產乙醇,開發乙醇燃料替代石油。目前,巴西大型企業繼續加大生物能源的研發力度,加快從農林廢棄物中提取乙醇的研發步伐,并計劃從2015年開始商業化生產植物纖維素乙醇,這也將使巴西的燃料乙醇產量增加約60%。
其次,巴西政府通過補貼、配額設定、價格和行政干預等方式積極鼓勵乙醇燃料的使用,幫助生產企業從國際金融機構獲得貸款,降低乙醇燃料汽車的工業產品稅和增值稅,并加強相關立法,以確保乙醇燃料的推廣。
最后,巴西政府積極推動生物能源相關產業發展,大力發展使用乙醇燃料的新能源汽車。1984年,巴西生產的使用乙醇燃料的新能源汽車占汽車總產量的94.4%。2003年3月,巴西開發了一種可變燃料汽車,可以用乙醇、汽油或任何比例的乙醇和汽油驅動。截至2008年底,巴西汽車年產量的3/4(約172萬輛)是使用乙醇汽油的可變燃料汽車。
[第頁]
關于促進中國新能源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建議
自2001年以來,中國政府開始對新能源產業給予政策支持,主要實施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稅收優惠政策。受政策大力支持的影響,近年來,我國新能源發展異常迅速,在能源中的比重越來越大,主要產品產量大幅增長,產業規模已居世界前列。
盡管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規模已經走在世界前列,但“大而不強”、核心技術缺乏、政策不完善等因素仍然嚴重困擾著產業的健康發展。有鑒于此,通過學習發達國家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國實際國情和新能源產業的發展規律,提出以下建議:
1、因地制宜選擇新能源產業發展重點……
從國家層面來看,確定發展重點比具體支持手段更重要,即“發展什么”遠比“如何發展”重要。方向不對,一切努力都白費了。從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巴西等發展中國家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的具體內容來看,規劃中普遍明確了本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重點、發展目標和支撐手段。目前,在我國新能源領域,一些企業在引進國外技術后,利用廉價的國內資源和勞動力進行大規模發展,然后利用低價戰略爭奪市場,嚴重擾亂了行業發展秩序,削弱了當地新興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因此,要抓緊頂層設計,制定國家層面的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新能源產業的戰略目標、發展重點、配套政策、時間表和路線圖,作為中國新能源產業指導產業發展布局的綱領性文件。
2.政府應在新能源產業發展中發揮主導作用。
在成長的初始階段,新能源行業普遍面臨市場開拓不足、成本高、競爭力弱等問題。如果任由其在市場競爭中自生自滅,而沒有針對性的政策支持,新能源行業很可能會被激烈的市場競爭扼殺在搖籃中,很難成為一棵參天大樹。因此,為了使中國新能源產業更快發展,有必要充分發揮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通過價格和稅收等手段擴大新能源產業的市場空間,進一步改善相關的市場環境和政策環境,通過這些政策措施擴大國內市場需求,提高新能源產業的市場競爭力。
3.積極引導和培育消費者對新能源產業的需求。
新能源行業仍處于成長階段,面臨著現實中潛在市場空間巨大、市場拓展困難的共性問題。西方國家不僅重視基礎研發和技術轉化,而且非常重視對消費市場的培育和引導。例如,為了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歐盟制定了嚴格的汽車排放標準,推動淘汰二手車,并降低了電動汽車的注冊稅和流轉稅。歐洲和美國政府也主導建立了碳排放交易市場,人為地創造了對低碳經濟和新能源的新需求。中國新能源產業起步較晚,整體實力不強。建議借鑒發達國家支持新能源產業的做法,在市場推廣、示范應用、政府采購、財政補貼、市場秩序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引導和培育市場。例如,為了促進新能源汽車的銷售,不僅要提供價格補貼等優惠政策,還要規定路橋降費、停車優惠等激勵政策。
4、大力培養新能源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中國新能源產業在許多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掌握和整體技術體系能力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技術落后直接導致無法降低價格,競爭力較弱,制約了國內外新興產業的發展。如果仍有大量核心技術需要在國外采購,不僅利潤會很小,而且各大企業也容易發生價格戰。因此,必須大力培養新能源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引導企業加大技術研發投入,突破核心技術瓶頸,形成可持續創新能力。
(作者: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
(編輯/董海榮)
vbehaviorurldefaultVMLobehaviorurldefaultVML
1900/1/1 0:00:00作者從電力部門獲悉,今年天津將投資579億元繼續打造智能電網。
1900/1/1 0:00:00據無線充電聯盟的預測,到2016年,全球無線充電市場產值可能達到270億美元,”未來無線充電技術將會像藍牙一樣普及。”深圳市移動通信聯合會執行長唐瑞金預測。
1900/1/1 0:00:00剛剛過去的2011年,雖然我們尚未看到純電動汽車走入萬千普通家庭的這一幕,然而全國范圍大小城市卻刮起了一股純電動公交車的采購風潮,而城市中經常可見的電動客車便是例證。
1900/1/1 0:00:00北京、上海、天津近日相繼發布”十二五”新能源發展規劃。據悉,規劃分別就本市新能源產業的總量規模、產業布局、保障措施等內容作出詳細規劃。
1900/1/1 0:00:00為有效控制公交車排氣污染,保護曲靖市空氣環境質量,保障人體健康,不斷改善市民出行交通環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