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就在2019上海車展的第二天,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大陸集團成功在車展狂轟濫炸式的新聞中上熱搜。大陸集團執行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Elmar Degenhart宣布公司將退出內燃機產品線,專注電動化領域。
具體分三步:1、2025年公司最后一次對內燃機投入費用進行研發;2、2030年開始生產最后一代內燃機產品;3、2040年,內燃機退出大陸集團的產品序列。這是在全球汽車產業逐步邁向電動化之后,來自德國的零部件巨頭對這一趨勢的熱情擁抱。與其他零部件供應商企業策略有所不同的是,大陸集團直接宣判了內燃機OUT。
近幾年,汽車產業日益被新技術、新商業模式打破原有的邊界,零部件供應商作為產業鏈上游,為順應新時代的發展率先試水新技術、預判產業趨勢,為順應新時代的發展忙得不可開交。一邊謀劃如何轉型升級,一邊大刀闊斧地進行重組拆分。最終呈現的結果便是,零部件供應商們逐漸把家底押注在新領域上。
60秒讀懂全文:
1、從各家零部件巨頭的轉型路徑來看,大概可視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本身創新能力特別強的企業,并根據自身優勢在四化方面積極拓展布局;另一類是,在新技術領域原本就弱勢,后續不斷通過收購、戰略合作補齊短板。 2、汽車零部件市場并不如我們想象的“春風得意”。在整體經濟放緩的背景下,車市出現負增長,直接波及了零部件市場的生存狀況。 3、零部件制造商一定要換思想,從一個物質形態零部件的供應商要變成一個科技方案的提供商,成為基礎方案的一個供應商,企業家要成為技術的思想者。
●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成“主打歌”
電動化浪潮早已不可遏制,波及最大的或許是零部件供應商。對于傳統零部件供應商而言,面對這一趨勢的轉型,無疑是要放棄此前最有競爭力的武器,轉而在新領域一較高下。雖然痛苦,但不得不做。
例如博世是全球汽車零部件的老大,其業務涵蓋底盤控制系統、汽車電子等諸多方面。而在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智能網聯市場興起時,博世快速進行戰略轉型。2019上海車展上,博世重點展示360度環境感知、48V系統、V2X車載互聯控制單元等展品。
采埃孚近幾年逐漸向自動駕駛、車聯網、新能源汽車方面進行戰略轉型。自2016年收購自動駕駛領域的新創公司起,便投資相關技術研發,同時與海拉在攝像機系統、成像和雷達傳感器技術方面進行戰略合作。除此之外,采埃孚與柏林的初創公司door2door合作,開發自動駕駛共享車隊管理系統,向數字化方向發展。
深度研發自動駕駛技術,成為法雷奧的技術優勢,2017年法雷奧在法國啟用新人工智能與“深度學習”研究中心,研發新技術并應用到自動駕駛車輛中。同時,法雷奧與西門子合資成立新能源車驅動電機公司,開發新能源電氣系統。除此之外,在數字化、電池管理系統方面也有研發。
作為豐田集團的子公司,日本愛信精機的自動變速器幾乎包攬了豐田旗下所有車型。但在幾年前,豐田宣布到2050年基本消除傳統內燃機的目標,愛信精機作為豐田的供應商,做出了戰略調整:一方面為全新動力系統做戰略轉型,另一方面擴大汽車導航、泊車輔助系統、安全行駛等方面的業務。
從各家零部件巨頭的轉型路徑來看,大概可視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像博世這種本身創新能力特別強的企業,并根據自身優勢在四化方面積極拓展布局;另一類是,在新技術領域原本就弱勢,后續不斷通過收購、戰略合作補齊短板。正是由于這樣的變革,讓他們與自己最初業務的關聯性越來越小了。
●“大象轉身”背后的劇痛
那么,“變身”后的Tier 1究竟成什么樣?博世便明確表示,自己將從汽車系統供應商轉型成為城市智能交通解決方案供應商;大陸集團將零部件供應商轉為科技型公司;采埃孚則從提供變速器到提供自動駕駛全套解決方案……從這些零部件供應商的轉型我們也可以看出,未來汽車產業所夠構建的將是智慧城市交通,其中必然離不開自動駕駛場景以及出行生態的構建。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零部件供應商想要實現“大象轉身”本身就是一件艱巨的任務。汽車四化的潮流給零部件市場帶來的既是機遇也是危機。
對于零部件巨頭而言,他們所擁有的機遇在于自身掌握很多前沿技術同時與眾多車企達成良好的戰略合作,更容易在這場變革總穩中求勝。與此同時,他們也面臨著在新技術面前,如AI、智能網聯等方面并沒有絕對性的優勢。此外,還將面對一些列不確定的數字化挑戰。
相比之下,對于那些實力較弱的零部件企業,生存狀況更為艱難。“從去年底的發展趨勢可以明顯看出,汽車結構發展進入重大變革時期。導致發動機、變速器等傳統零部件企業盈利出現大幅度萎縮。”湖北泰特機電有限公司董事長呂超表示,“據我了解,2019年大部分零部件企業利潤下滑幅度在50%以上。照此趨勢,未來三年內將有超過50%以上的零部件企業被淘汰。”
事實上,無論是零部件巨頭還是其他零部件商,其生存狀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尤其在去年下半年開始,拆分、并購、破產、出售、合作等多部大戲接連上演,串聯起來甚至可以演繹一部現代版《江湖恩仇錄》。
●“聚合效應”加大生存概率
面對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強大的對手正在努力狂奔,并意圖打造新的產業格局。在這樣的環境下,其他零部件又該如何實現彎道超車?畢竟,在這場市場角逐中,誰都不想成為下一個諾基亞。
根據2018年所發布的《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我國中國零部件企業的利潤總和為1700億元,相比之下,外資、合資企業的利潤也達到15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零部件企業的數量規模顯然大于外資、合資企業的,兩相一比較利潤率相差較大。
對于那些中小零部件企業而言,由于沒有頭部企業的規模優勢以及和車企深度綁定的合作關系,同時產品議價、高技術水平含量能力弱,導致在市場下行時抗壓能力不足。因此,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下,頭部聚集效應未來會表現得越來越突出,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將加速末位淘汰,重塑市場格局。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付于武建議:“零部件制造商一定要換思想,從一個物質形態零部件的供應商要變成一個科技方案的提供商,成為基礎方案的一個供應商,企業家要成為技術的思想者。”零部件巨頭的業務整合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沒有一家企業只發展單一產業,轉型的最后都將演變成為解決方案提供商,這就說明了只有大而全的業務覆蓋才能生存。”呂超說。想要獲得市場競爭力,付于武表示,除了經營轉換思想外,還要提高零部件生產質量,此外還要進一步實現快捷合作、產學研合作,實現協同發展。
“零部件企業的創新應該有三點:順勢而為、效力驅動、創新技術。”安徽中鼎減震橡膠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何仕生總結道。當前,市場的不確定性加大,市場機會又會非常多,在轉型時期只有定好自己的位置,借能力以快速擴充,選擇細分領域做到最優,才更有價值。
編輯點評:
這次變革大浪潮,對零部件而言無疑是顛覆性的。因此在巨變之中,主機廠和供應商都有可能面臨淘汰。如何“變中求生”成為零部件企業們的最大課題。不過,當下的市場環境對于那些正身處逆境中的企業未必是一件壞事,畢竟只有經歷大的市場洗滌后,有實力的企業才能真正保留下來.
標簽:現代伊蘭特 2022款 1.5L CVT領先版 2022款 1.5L CVT精英版 2022款 1.5L CVT尊貴版 2022款 1.5L CVT20周年紀念版
近日深市汽車零部件領域龍頭企業萬豐奧威三季報正式出爐。在“雙引擎”發展戰略下公司汽車金屬部件輕量化板塊業績持續改善通航業務板塊維持較快增長整體營收和盈利均取得大幅度增長
1900/1/1 0:00:00日前我們從廣汽埃安官方微信公眾號處了解到廣汽集團與廣汽埃安聯合投資的廣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廣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將圍繞充換電網絡建設及運營技術研發電池運營管理能源交易太陽能發電技術儲能技術數據處理和存儲等開展業務預計未來幾年將投資496億元
1900/1/1 0:00:00請個跨界的大IP站臺、贊助一款電視節目或者體育賽事再或者在飛機火箭上印上自己的品牌名稱這些花哨的玩法在汽車領域屢見不鮮我們將其統稱為是“跨界營銷”
1900/1/1 0:00:00日前據海外媒體報道沃爾沃正在研發CMA模塊化平臺該平臺上未來將推出新一代V40、新一代C30以及XC40車型。我們此前報道了沃爾沃未來新一代XC90將基于SPA平臺打造SPA平臺主要生產的都是車身尺寸較大的產品模塊化平臺主要生產緊湊型車
1900/1/1 0:00:00日前沃爾沃汽車位于美國南卡羅萊納州查爾斯頓的首個整車制造工廠正式落成投產。至此沃爾沃完成了立足歐洲、中國、美洲等三大市場的制造布局體現了沃爾沃汽車“本地生產本地銷售”的全球制造戰略。查爾斯頓新工廠于2015年動工總投資約11億美元
1900/1/1 0:00:00“一言難盡。”在筆者拋出“今年經營壓力大不大”的問題之后某德系品牌4S店的一位店總表示“整個行業環境不好庫存壓力與運營成本居高不下終端銷售上利潤稀薄。我們的店在規模上還算可以再加上品牌上也算強勢還算過的去但一些相對弱勢的品牌經營狀況可能就沒那么好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