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風新能源汽車產業園2號園區,氫動力實驗室里,技術人員正在進行氫燃料電池系統零部件測試。目前東風新能源已經自主開發出了國內首款全功率燃料電池乘用車——東風氫舟H?·e。
據介紹,這是國內首款全功率燃料電池乘用車,即將開展示范運營。2021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全功率燃料電池乘用車動力系統平臺及整車開發”項目綜合績效評價順利驗收。這就是東風自主開發的國內首款全功率燃料電池乘用車“東風氫舟H?·e”。
東風氫舟H?·e搭載80KW燃料電池系統,即便在零下30℃的環境下,也能快速啟動;加氫3分鐘,續航里程能達到500公里;百公里耗氫量僅為0.751千克。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表示,該車整車性能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氫能作為脫碳的重要解決方案,在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據統計,2021年,中國氫燃料電池車保有量近1萬輛。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預測,至2035年,氫燃料電池車保有量將達到100萬輛左右。
2022年3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明確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氫能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
東風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研究的企業之一,在燃料電池技術研發、生產制造與示范運營領域具有較強的科研實力。1996—2000年,東風聯合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開發出國內首臺30kW燃料電池示范車EQ640;2005年和2008年聯合武漢理工大學合作開發“楚天一號”乘用車和“楚天二號”中型載客車;2017年相繼推出兩款燃料電池廂式運輸車,并通過國家公告測試,進行商業化推廣。
2018年,東風“全功率燃料電池乘用車開發”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立項。經過3年攻堅,公司技術中心團隊先后在整車、氫燃料電池系統等方面開展研究,研發了中功率、大功率電堆及燃料電池系統,建立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燃料電池電化學、電堆、系統測試實驗室,開發了國內首款全功率燃料電池乘用車——東風氫舟。該車整車氫氣利用率為95%,通過70MPa帶載安全碰撞,具有低氫耗、高安全特點,性能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為加快實現燃料電池領域關鍵技術的自主掌控,東風公司加速氫燃料電池研發布局,在氫能領域推出了氫芯、氫元、氫舟技術品牌。當前,東風公司自主研發的燃料電池系統搭載的產品即將在武漢經開區等地開展示范運營。
此外,東風公司自主研發的80kW燃料電池系統成功搭載到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12噸、18噸輕型商用車上。今年6月,由東風公司完全自主開發的湖北首款金屬板電堆正式搭載整車,配套8T氫燃料電池廂式運輸車,并獲得國家整車公告。該車專為城市內及城際物流應用場景量身定制。
東風悅享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氫能版“無人駕駛Sharing-VAN”,實現了自動駕駛與氫能動力完美結合,這款能搭載六人的“膠囊”車,沒有方向盤、油門、剎車、駕駛座,只有兩排座位,通過5G信號便能實現武漢、廣州、十堰等地數千公里遠程“云控”。
從燃料電池核心部件到關鍵總成,從整車開發到示范運營,東風已成為國內領先的掌握燃料電池全技術鏈能力的車企。據了解,“十四五”期間,東風還將開發300kW級以上氫燃料電池產品,實現燃料電池技術行業領先與整車規模化示范運營,為我國早日達成“雙碳”目標貢獻東風力量。
標簽:比亞迪漢 2022款 EV 創世版 715km 兩驅尊榮型 2022款 EV 創世版 715km 兩驅旗艦型 2022款 EV 創世版 610km 四驅尊享型
日前有微博網友布衣的生活筆記在江蘇鹽城拍攝到疑似ModelY參數詢價測試車諜照這或是國內首次發現特斯拉ModelY的諜照車。通過圖片我們暫時無法確認該車是進口版車型或是由上海特斯拉工廠生產的中國制造版ModelY
1900/1/1 0:00:00汽車之家在海口新能源車展上拍攝到了標致408X參數詢價據悉新車將于1月5日晚間線上發布同時在1月6日開幕的海口車展實車亮相。外觀方面新車為國產的GT版車型但用的是普通版車型的前臉格柵改成了車身同色
1900/1/1 0:00:00汽車之家獲取了一組大眾ID7參數詢價的冬季測試諜照它被看作是帕薩特車型的電動繼任者。據此前消息新車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率先在中國上市并將會由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共同引入后續該車還將會推出旅行版和GTX高性能版車型。不過目前通過諜照無法判斷是上汽大眾還是一汽大眾的產品
1900/1/1 0:00:0010月10日賽麟位于國內首家品牌體驗中心在北京開業。該中心將采用直營模式主要為用戶提供線下體驗、賽車文化傳播等。與此同時賽麟汽車董事長兼CEO王曉麟也在接受汽車之家對話時透露了關于品牌、產品等層面的信息
1900/1/1 0:00:001月9日上海奉賢智能駕駛全出行鏈創新示范區正式開園。該示范區由上海市奉賢區政府、臨港集團、上海交大共同打造可為全國智能網聯汽車提供社區、園區、校區、景區、商區、城區六大典型場景出行鏈。這也是國內首個致力于打通日常出行“最后一公里”的“智慧全出行鏈”自動駕駛開放測試區
1900/1/1 0:00:00近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牽頭編寫的國內首個輪轂電機行業性標準。該系列標準包括術語、技術條件、試驗方法和可靠性試驗方法四個部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