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kW,這對于當下氫燃料電池產業來說是一個突破性的數字。突破的關鍵在于解決了市場對氫燃料電池功率需求的痛點。2019年11月8日,坐標指向上海嘉定,長城控股未勢能源旗下的上燃動力發布了第三代“超越-300E”型100kW大功率燃料電池,該產品較當前主流產品成本下降28%左右,先期將主要用于公交車、中重型載貨車等,規劃2020年下半年正式投入量產。未來,該產品系列化布局之后還可以拓展至更廣泛的汽車市場和能源領域。
30秒讀懂全文: 1.“超越-300E”是面向產業化的100kW級產品,這個領域是當下氫燃料電池商品化重點擴大的市場,其性能指標進步明顯,能與國內外先進產品直接競爭。 2.長城控股在氫能領域的拓展決心是堅定的,選擇進一步與上燃動力整合發展是看中了對方的技術積累。 3.氫能產業發展應該充分集群,發揮“漏斗效應”,同時政府、企業、院校應該加大合作,共同面臨氫能產業推廣的基礎問題。
開篇之前,我們要明確一個問題:中國為什么一定要發展氫能產業?同濟大學國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車協同創新中心主任余卓平解釋道,國家能源結構需要調整,在減少對外石油依存度的過程中,氫能必然要成為重要支撐,而我國已經自主全面掌控的風電、光電、水電技術將進一步促進氫能產業發展。
“國際市場預測氫能在能源機構中占18%,我國提出了10%,只要國家政策大力支持,這很快就會實現。”余卓平認為,要想氫能產業得以發展,氫燃料電池產業就必須迅速跟上。
『超越-300E氫燃料電池產品』
■ 問題一:超越-300E能否代表中國主流水平競爭國際市場?
消費者非常關心的是當前中國氫燃料電池產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對此,余卓平是這樣評價的,中國氫燃料電池產業起步很早但投入有限。與歐美、日本相比,2015年之前國內關于氫能產業的投資幾乎是“零”。2015年之后國內企業才開始加大相關投入。“國內燃料電池核心部件和集成技術基本都能掌握,核心技術走出實驗室、面向產業化,但制氫、儲氫、加氫方面相對落后。”余卓平說。
不可否認,氫能已經成為全球能源變革的重要選擇,它也成為了中國,尤其是國內汽車領域的投資熱點、創業熱點、開拓熱點、引領熱點。產業發展方向是一致的,但氫能的應用仍需積極探索和研究。
目前,國內研發推廣的氫燃料電池的功率大多在30kW到60kW之間,不能滿足中重卡或中大型客車的功率需求,而這些領域正式氫能最具應用前景的市場。大功率燃料電池系統就成為了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中國車用氫燃料電池技術要想具備足夠的競爭力,就必須在體積比功率、低溫啟動性能、系統壽命和耐久性方面持續提升。據悉,“超越-300E”就是以解決當前主要市場功率需求痛點而推出的產品。
上燃動力總經理王亞波介紹,“超越-300E”是第三代燃料電池產品,是上燃動力深耕核心部件正向研發,推動氫能產品化落地的重要里程碑。“超越-300E”在超越一代的基礎上嚴格按照車用標準及規范開發,采用了全新平臺,并通過內絕緣式結構及阻斷式工藝實現內絕緣設計,全面提高本體安全性能。
『超越-300E主要性能指標』
據悉,“超越-300E”相較于當前市場主流產品,氫耗低10%,效率高4.5%,成本下降約28%。其功率密度、環境適應性及安全性能等級均可比肩于國際先進水平,規劃于2020年11月正式投入量產。
上燃動力副總經理吳兵表示,提高燃料電池電堆體積比功率、重量比功率,其核心點就是要提高電堆的工作電流密度,從系統集成技術,到高低溫啟動技術,再到耐久性、安全性等各個環節都要突破,才能實現5000h-10000h的使用時長,從而覆蓋整車全壽命使用周期。
■ 問題二:長城汽車為什么如此堅定選擇上燃動力?
很多人依然存有疑問,長城汽車什么時候開始從事氫能產業?前文提到的未勢能源和上燃動力又是誰?實際上,長城布局氫能事業由來已久,且氫能在長城“新四化”戰略布局中占據了極其重要地位。
從長城控股集團的架構可以看出,除了我們熟知的整車業務、零部件業務以外,氫能產業是長城控股重要的一大領域。目前,在氫能領域長城控股已逐步形成未勢能源、上燃動力和氫能技術中心三大板塊。
2018年,長城控股入主上燃動力,并于2019年4月成立未勢能源,將上燃動力劃入未勢能源旗下,協同長城氫能整體戰略布局,開始深耕氫燃料電池關鍵技術領域,向產業鏈上下游滲透。
未勢能源作為長城控股氫能版塊布局中關鍵一環,已經組建起一支數百余人的世界級氫能、燃料電池技術研發團隊,絕大多數擁有十年以上燃料電池、儲氫、加氫、制氫、運氫和整車集成等領域的工作經驗。未勢能源資本運營總監周亞鯤表示,未勢能源氫能產業鏈全系列產品已經具備了商業化的條件,并將在合適時機啟動對外融資工作。
『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有限公司主樓』
那么,長城為何會選擇上燃動力?2001年,在國家“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提出的實現電動汽車重大專項產品化和產業化目標的大背景下,上燃動力作為國內率先布局氫燃料電池領域核心企業之一,在上海嘉定區成立。全國政協副主席、原科技部部長萬鋼正是當時上燃動力的第一任總經理。
多年以來,上燃動力積極參與了多項氫燃料電池的示范運營項目,包括2008年北京奧運會20輛帕薩特領馭燃料電池轎車、2010年上海世博會173輛各型燃料電池汽車等。截止到2019年3月,上燃動力累計運營車輛近300輛,總運營里程113萬公里。同時,規劃2022年正式推出燃料電池車隊助力冬奧會,2023年將推出比較成熟的量產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并將陸續突破100kW以上級產品。
■ 問題三:產業化發展我們到底需要什么?
在“超越-300E”的發布會同期,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政府、汽車評價研究院主辦了以“為氫能商業化探尋動力源”為主題的研討會,除了氫燃料電池本身,產業集群能否形成“漏斗效應”是大家關注的重點。
吳兵指出,市場能否接受燃料電池汽車,其關鍵點取決于“性價比”。十多年來,我國氫燃料電池的成本已經下降了約80%左右,但是這個水平還遠遠不夠支撐氫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落地運營,尤其體現在關鍵零部件及核心材料上面,“降本增效”仍是重點。上燃動力也是圍繞這個目標進行產品研發。
在討論中,汽車評價研究院院長李慶文提出,氫能產業需要政府引導集群發展,培養一些頭部企業,強化“漏斗效應”。資料顯示,上海一直致力于氫能產業的培育與創新,在嘉定安亭“環同濟創智城”掛牌的“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園”,便是主要依托上燃動力進行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及關鍵零部件的開發建設的。
『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園』
今年6月,上海“氫能港”落戶嘉定,由此也確立了長城控股華東總部基地的到來。有消息稱,豐田、上汽的燃料電池研發機構也會在這里駐扎。未來,“氫能港”將形成形成300—500億產值。
產業規劃是理想的,現實問題也依然存在。上海市金山區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鐘俊浩提出了發展氫能產業的三個關鍵問題:一是氫能車運營的穩定性,有一些試運營單位是一位司機對應兩輛氫能車,因為總有一輛車備著,怕趴窩;二是加氫成本依然處于高位,且有波動性,目前市場上氫氣可以達到70元/kg,整體和普通運營車輛比沒有多大成本優勢;三是國內有29個省市建設氫能產業園區,中國市場目前真有這么大的需求嗎?
鐘俊浩通過調查提出的疑問也正是政府、企業從事氫能產業需要持續引導改進的方向。當前,制氫、儲氫、運氫、加氫的基礎技術和基本設施嚴重欠缺。氫能產業需要國家給予更詳盡的戰略方向引導、制定落地執行方案。
編輯總結:
氫,責任不輕。這份重量不是一家企業、一方政府就能承擔的。氫能產業鏈條很長,氫燃料電池及其在汽車市場的應用只是氫能產業的一條線,而“超越-300E”的技術突破僅僅是其中一個點。點及線、線及面,“面”的事兒理應國家統籌規劃,“線”的事兒則是地方政府、產業管理者給予條件支持和落地監督,“點”的事兒還需企業堅定不移,不求做大但求做精做強。
標簽:大眾帕薩特 2023款 280TSI 商務版 2023款 280TSI 精英版 2023款 280TSI 星空精英版 2023款 330TSI 精英版
日前零跑汽車在接受媒體對話時表示公司計劃完成A輪融資融資金額為25億元。目前該輪融資已經完成將近20億元
1900/1/1 0:00:00近日海外媒體報道戴姆勒和博世宣布選擇英偉達計算平臺計劃將于2019年下半年開始在加利福尼亞州測試自動駕駛汽車
1900/1/1 0:00:00近日黑芝麻智能宣布獲得東風集團旗下東風乘用車首款純電轎車和首款純電SUV兩大車型的項目定點。同時東風集團旗下東風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對黑芝麻智能進行戰略投資持續深化雙方合作
1900/1/1 0:00:004月17日長安汽車和比亞迪汽車在重慶正式簽署聯合開發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將展開深度合作共同針對新能源汽車電驅三合一產品的設計、匹配、試驗、生產等完成電驅三合一開發達到量產批準狀態預計將在明年搭載長安某款車型上市
1900/1/1 0:00:00日前海外媒體曝光了一組全新MustangShelbyGT500的路試諜照作為Mustang車系中性能最強版本該車即使覆蓋了嚴格的偽裝也難掩自身強勁的野性氣質。據外媒猜測這款車最快將在2018年初舉行的北美車展亮相
1900/1/1 0:00:00日前沃克斯豪爾發布了一張全新車型的預告圖其被命名為VIVA是一款入門級五門掀背小型車預計新車會在2015年的日內瓦車展首發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