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深評:汽車負增長怎么辦?看福特學格力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中國汽車市場負增長的話題已經持續討論了大半年,如今已成定局。業內更關心的問題在于,到底如何提振銷量呢?事實上,這一切在歷史上早有表現,作為制造業領域最重要的行業,國民經濟的支柱型產業,汽車行業的波動將與宏觀經濟的表現更加密切,汽車將對經濟產生更顯著的影響,經濟的拐點也將決定汽車行業何時觸底反彈。

    ●《深評問道》是什么?

      《深評問道》是汽車之家首個面向行業端用戶打造的節目,特約汽車行業資深從業者執筆,獨家解析/揭秘行業大事件。除了熱鬧表象,我們更想向您呈現對事物本質、因果以及未來可能性的探究和思考。

      本期行業評論員——云松令,經濟學博士,前汽車整車廠從業者,現汽車產業鏈投資人。擅長從宏觀的視角分析產業,以跨行業的角度觀察汽車。

    一分鐘快速了解核心論點:

      1、宏觀經濟下行疊加汽車銷量負增長,經濟整體開啟供給側改革,類似的情況在美國也曾發生過,為國內提振車市銷量提供了參考。  2、中國的經驗和美國的經驗都表明,汽車和宏觀經濟波動關系密切,2019年的宏觀短期反彈將有利于汽車行業形成拐點,但汽車行業的長期企穩還要等待經濟新動能的形成。  3、行業低增速并非意味著企業就很難過。恰恰相反,上世紀80年代到2000年,福特市占率節節攀升,股價長牛20年,因為福特做了對的事情。現在的中國車企想贏也應當去做對的事。  4、跨行業看,汽車今天走過的路,家電也走過。空調龍頭格力的勝出就是空調行業低增速之后的事。中國汽車必將循著家電走過的路,走出偉大的企業。

    一、與當前中國相似的美國1980年代

      1980年,美國汽車千人保有量達到了歷史性的711輛,距離2015年頂峰期,汽車千人822輛的保有量水平,只有15%的空間。汽車飽和,對于美國人來說是個驚恐的事實。這還不算完,就像我們現在擔心霧霾一樣。美國的霧霾其實從1943年就開始了,而且他們更嚴重,甚至出現了上百人呼吸系統衰竭死亡的案例,震驚世界。

    『1940年至1960年間美國洛杉磯發生有煙霧污染大氣事件』

      之后在1970年代,美國人抗議了長達27年的霧霾問題終于得以立法。《清潔空氣法案》和能源《節約法案》嚴格要求汽車降低排放。為了推動這個兩個法案實施,美國人還開啟了CAFE積分標準,這項法規正是40多年后被我們借鑒制定新能源汽車雙積分政策的大殺器。

      那時還沒有智能化,讓汽車企業如臨大敵的是國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對汽車安全越來越嚴格的管制。低迷期過渡追逐成本和收入,讓美國車簡直就是一團定時炸彈。最著名的案例,1970年暢銷全美的明星車型Ford Pinto,在靠近80年代的幾年中,由于油箱位置設計錯誤,只要在后部發生輕微碰撞,就會迅速著火。在Ford Pinto的追尾事故中,沒有人能幸免于難。

      交管部門對汽車安全性的重視,讓一批又一批的美國汽車面臨召回。更糟糕的是,日本車正在長驅直入。日本車不僅具有更好的質量,還有一流的燃油經濟性,在石油危機的大背景下,小排量日本車以比今天的新能源汽車更加具備優越性的姿態,在市場上縱橫馳騁。

    『1980年,憤怒的美國人在街頭砸毀日本車』

      到1980年,日本汽車在美國的銷售量已達到192萬輛,占美國市場總銷量的20%,占美國進口汽車量的80%。迅速飆升的外來汽車,讓整個美國為之驚惶。憤怒的美國工人面對失業無計可施,只能在熄滅的霓虹燈前砸毀一輛又一輛的日本汽車。當年,美國汽車銷量增速是-19%。

      整個宏觀經濟層面面對的情況也好不到哪里去。1960年代,美國逐漸耗盡二戰以來第三次科技革命賦予的強大發展動力,經濟增速從65年的頂點開始快速下滑。其后肯尼迪總統動用凱恩斯逆向調節手段向經濟中扔了4萬億。

      這不但沒有救經濟于水火,反而在70年代燃起了經濟滯脹的烈火。然后石油危機爆發。美國“嬰兒潮”帶來的人口紅利消失,適齡勞動力人口到1980年已經下降到0.7%,每一個勞動者要養活超過100人。整個美國的經濟在為期十年的時間里,從一個寒冬邁入另一個寒冬。直到1980年,新上任的里根總統,磨刀霍霍開啟了歷史上著名的美國“供給側改革”。

    二、與汽車行業周期密切相關的宏觀經濟

      1980年,是美國經濟的轉折年,到這一年開始,美國跌跌不休十幾年的經濟開始觸底反彈,并連續保持較高增速很多年。這個反彈和里根有關。他采信了當時的明星論調,來自芒德爾、拉弗的供給學派:從來都沒有需求不足,有的只是要素的效率利用不充分,要想方設法提高投資收益率,要鼓勵儲蓄,也鼓勵投資。

      所以里根開出了著名的供給側三板斧:減稅、放松管制、國企改革。在供給側被激活,外部環境逐漸緩和的背景下。80年代,美國的經濟開始震蕩上行。然后被激活的供給側開始創造自己的動力。20世紀90年代,誰也意想不到的事出現了,友好寬松的供給側環境孕育出了后來力量無窮的互聯網,美國被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占領了,新的主導產業確立,新動能帶著美國的經濟狂奔了十年。

    『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出現了二次大戰后罕見的持續性高速度增長』

      這就是經濟最有意思的地方。當舊的動能消失,沒有人知道新的動能是什么,但是你給經濟一個寬松肥沃的土壤,他自己會給你長出新的動力。

      這也是中國當前正在面臨的過程——打造好土壤,培育新動能。所以很多人慌,經濟在耕作自己的田地,還沒到收獲的時刻,有什么可慌的呢?而說回汽車,這絕對是一個與宏觀密切相關的產業。僅從圖形關系上看,我們有下邊這張圖。

    『GDP和汽車銷量關系』

      可以看到超級密切的波動性。然后,更深入一點,我們擬合過去30年中國汽車營收增速和GDP增速的關系,得到下面的相關關系圖。

    『GDP和汽車的交叉相關性』

      在這張圖或許略微深奧,但不要緊,我只解釋最簡單的意涵。這里呈現的其實是汽車銷量增速和GDP增速的跨期相關關系。圖中的結果告訴我們,汽車銷量增速不僅和同一季度的GDP增速關系比較密切,和下一季度GDP增速關系更密切。和下下季度以及下下下季度的GDP增速還有比較顯著的關系。這是汽車對GDP的預測性效果。而反過來,GDP增速對汽車銷量也確認作用。

      所以當我們通過庫存周期,政策周期,信貸周期等多個手段確認了2019年下半年宏觀經濟將企穩后,我們也比較有信心的預測今年二季度左右,中國汽車行業銷量應該會有觸底反彈的跡象。  

    『美國汽車銷量增速趨勢圖』

      宏觀的短期企穩,決定汽車的短期企穩;宏觀的長期向上,決定汽車的真正拐點,這是我們看到的歷史規律,也是判斷中國汽車未來走勢的重要依據。所以站在這個負增長起點的門檻,對于未來行業怎么走,就有一個短期與長期兼有的判斷——2019年下半年將有短期反彈,但真正的長期企穩還需要中國經濟供給側改革進一步生效,新經濟的主導產業進一步凸顯。

    三、面臨低增長年份,汽車企業應該做對什么

      隨著宏觀的企穩,汽車增速仍然還會上升。但這個過程中更值得人們注意的其實是汽車企業內部的分化。在整個80年代低增長區間,福特汽車股價實現了20年長牛,足以讓A股從散戶到機構都垂涎若滴。支撐股價上升的,正是福特的市場占有率一路飆升。行業的放緩從來不意味著所有企業必須低迷,優秀企業的勝出靠的正是大浪淘沙。國內汽車發展到今天,跟當時的福特其實比較像。對造車的認知其實基本不再欠缺,缺的只是擇善固執。

    『福特汽車股價』

    『福特汽車市場占有率』

      有些企業對長期趨勢把握很準,甚至都是汽車“四化”的提出者,但是至今在四化的道路上步履蹣跚。有些企業外出調研對標,回來后沮喪的發現,優秀的企業只是把該做的做了,自己一直造不好車,其實就是沒把該做的做到位。擇善固執,不能再只為了直接利益為所欲為。

    『汽車新四化指的是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

      “高質量是福特汽車的頭號目標。”福特當時的總裁考德威爾在低迷的行業形勢下宣布了首個企業使命。雖然今天看起來出奇的土。但我們要記住這是1980年,提高質量幾乎是全球管理的核心話題。就連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今天流傳的關于那個年代的最經典的管理故事,也是“海爾張瑞敏砸冰箱求質量”,“濰柴譚旭光銷毀發動機抓質量”的故事。高質量正是那個時代的最強音,正如現在企業家呼吁的,“一切以用戶為中心。”

      但優秀的管理者,不僅能提出,同時還要實施。為了生產出來的汽車質量好,考德威爾關閉了才建好一年多的福特新澤西馬瓦工廠。只管產品高低,不管工廠新舊,這就是考德威爾的原則。自這以后,考德威爾的質量導向在整個公司內迅速明確。再之后,考德威爾開創性的提出要去各工廠拜訪工人。因為一線工人是質量的最前沿陣地,而這種事在美國汽車業還沒有人做過。

      再然后今天的福特董事長——當時剛剛20出頭的小比爾福特在內的談判組和一線工人形成了一系列協議——給流水線加裝停止按鈕,工人有權隨時叫停有問題的產品;鼓勵工人提意見、提供質量上的幫助;辭退部分不敬業的員工,同時給剩下的工人提供利潤分享計劃和更長年限的保障。從目標到每一個工人,福特的改良計劃裂變了。

    『福特Tempo』

      改變很快體現了出來。1983年,福特Tempo上市。銷量超過市場預期,福特市場份額一口氣回升2%,盈利實現了此前從未達到的18億美元盈利。1984年繼續沖鋒,盈利提升67%,達到30億。1986年利潤超過兩倍體量于自己的通用汽車。1987年兼具質量與設計感的福特金牛座成為全美最暢銷車型。1988年,福特在美銷量超過雪佛蘭。1990年,福特的在手現金達到了驚人的100億美元,并開始全球化擴張。

      如今的福特雖然也面臨種種困境,但在1980年代確實完成了自我救贖。尼采說:“凡是殺不死我的,都將使我更強大。”行業低谷將喚醒優秀的企業,并將優秀塑造為偉大。這也將是2018年之后,中國汽車向上的路徑。

    四、尾聲:中國汽車走向何方

      跨行業看,汽車今天走過的路,家電也走過。21世紀初的家電行業百紫千紅,爭相斗艷。在中國經濟派浪式消費的快速推動下,各類家電迅速普及,空調作為其中重要一員也是達到了銷量增速的巔峰時期。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今天的空調龍頭美的和格力的股價表現其實并不亮眼。

      原因很簡單。快速增長的年代,做好一點,做差一點沒有太大差別。有沒有核心科技,有沒有一流的品質或長遠的戰略也不是那么重要。增量暴增的年代,有產品就是王道。甚至把力氣全用在出產品,鋪渠道,促營銷上,掙的錢才是更多的。抓技術,作品質,關心長遠的企業反而表現相對較差,沒有人能發現你的優秀。

      但是到了2005年,時代開始發生變化。空調銷量增速出現負增長。增量時代開始過去,低增速區間開啟。日后的龍頭格力開始露出他的爪牙,迅速攻占市場,到2012年格力的營收已然實現千億,而到2017年,相比于2005年低增長開始時股價已經提升了100倍!

    『低谷逆襲的格力電器』

      而到今天,格力是有核心技術的家電代表,美的則順著庫卡機器人更深遠的進入了智能時代。家電的昨天正是汽車的明天。產業的發展其實有其由輕而重的過程,消費的推進有其有簡單而復雜的進化。在中國由相對簡單的家電走過的進化之路篩選出了格力、美的和海爾,再被相對高科技的手機重復走過,誕生了華為和中興、小米乃至富士康。

      2019年1月14日,這個昭示汽車銷量第一個負增長年的日子,標志著中國汽車野蠻增長時代正式過去,優選精英的下半場正在到來。對于中國汽車行業而言,正如丘吉爾在“至暗時刻”中所說:“這不是結束,甚至不是結束的開始,他只是開始的結束”。

    『至暗時刻:這不是結束,甚至不是結束的開始,他只是開始的結束』

      廣大企業中誰被篩選出來,我們還不知道。我們唯一知道的是,那一定是一個比上半場更精彩的過程,而不是一個值得驚慌和擔憂的未來。因為他最終決出的,將不再是車評家不厭其煩渲染標榜的幾乎看不出來的產品細節,而是終將帶領中國汽車走向世界的偉大品牌。

      他所導向的將不再是模仿、改良與市場換技術,而是半個多世紀以來屹立于全球強者之林的汽車強國夢的最終實現。讓我們拭目以待!

    標簽:開瑞優越 2022款 單排版 2022款 雙排版路虎發現 2023款 改款 2.0T 300PS S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深評:汽車新零售到底“新”在哪里

    前段時間有個朋友打算買一輛新車在網上做了一陣攻略后跑來問我“到底什么是汽車新零售?跟在4S店或者在汽車電商平臺上買車有什么不一樣?有什么好處?能便宜嗎?”他的困惑非常典型是很多準備購車的消費者都很想搞明白的問題。最近幾年汽車行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概念廣告滿天飛

    1900/1/1 0:00:00
    深評:汽車網聯信息安全實現閉環了?

    2020北京車展車企們用百余輛新車、概念車展示了更徹底的電動化決心以及在智能網聯上的推進舉措。作為汽車新趨勢之一網聯化的關注度自然很高。與之相對在聯網之初被高調關注和討論的另一個相關話題信息安全卻似乎是慢慢沉寂了

    1900/1/1 0:00:00
    深評:汽車國企迎混改 是賣身還是求進

    國有資本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根基汽車產業則屬于戰略性產業當兩者結合在一起時面臨混改東風汽車界將何去何從?紛繁復雜的信息流之下混改的根本動力是什么?混改的基本原則和方式是什么?又有哪些企業已經聞風而動?混改將如何深層次的改變汽車產業格局?諸多問題敬請看本期深度分析

    1900/1/1 0:00:00
    深評:汽車成為智能管家還要多久?

    2019上海車展的主題叫做“共創美好生活”當一個車展的主題不指定在制造領域、也不指定在出行領域而是擴大到了“生活”這樣一個巨大的概念這本身就說明汽車已經在我們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變化

    1900/1/1 0:00:00
    深評:起火頻發 特斯拉電池策略可靠嗎?

    電車之“火”已有燎原之勢近日來特斯拉、蔚來、榮威和比亞迪等接二連三的起火事件正在震動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這場引發用戶對新能源汽車信任危機的事故背后不僅僅是表面起火那么簡單更關鍵的“導火索”是車企對動力電池技術的策略選擇

    1900/1/1 0:00:00
    深評:七大看點勾勒新能源汽車發展藍圖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世界第一”成績的取得與新能源補貼有很大的關聯性而隨著2020年底新能源補貼全面退坡新能源汽車產業何去何從成為業界廣為關注的話題。沒有補貼新能源汽車會不會徹底失去競爭力?產銷規模會不會大幅下滑?這可能是橫亙在新能源汽車產業所有從業者心中最大疑慮

    1900/1/1 0:00:00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