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流傳李ONE(參數圖片)將停產的消息。一些剛提車的車主大呼“一波韭菜被割”,憤怒的新“老車主”對李發起了強烈攻勢。到今天為止,黑貓投訴平臺已經有1000多條投訴。對此,理想方面回應稱“李ONE降價停產的消息屬實。車輛將于10月份正式停產,停產后在李ONE的售后服務不受影響。同時,該車的替代車型ideal L8將于11月正式發布。”
圖片來源:黑貓投訴平臺截圖
要不要割韭菜?是愿望_愿望_嗎?消費者維權有效果嗎?還是等子彈飛一會吧。另一方面,這件事引發了另一個思考:為什么“車鬧”是理想的?按理說,車企改款停產老車型很正常。為什么在新勢力上那么震撼?
為什么是理想/新勢力車企?
其實品牌因為營銷原因導致用戶投訴是一個教訓。此前,2020款小鵬G3推出了續航里程為400 km和520 km的兩款車型,價格與老款基本持平,這引起了Xpeng Motors部分2019款G3車主的不滿。2020年,有用戶投訴稱,特斯拉計劃生產國產長續航車型時未告知客戶,導致車主已接的國產標準續航車型在一個多月內貶值6萬元。
可以發現,上述品牌無一例外都是采用直銷模式的新銳車企。在直銷模式下,車企給出的價格是消費者購買的終端價格,而不是傳統車企給出的建議指導價。在這種模式下,車企沒有經銷商作為緩沖。一旦他們遇到產品更換或升級,他們需要直接調整現有產品的價格,以便清理庫存。沒有經銷商的渠道,就不具備這個渠道的靈活調節能力,這也是一些新車公司在營銷層面“硬著陸”的原因之一。因此,直銷模式考驗的是車企基于精準用戶洞察的產品定義和營銷技巧,尤其是對于非常重視用戶口碑的新車企。商業策略上的任何動作都會極大地反饋到品牌形象和口碑上,直接反映到銷售端。
所以,車企既然直接定價,為了出清庫存而直接降,只會讓消費者感受到一種情緒上的打擊。“為什么我買的時候沒有這個優惠?”“就買下來降價?”所謂“愛之深,恨之切”,導致用戶“粉轉黑”。
直銷模式,B的蜜汁?
其實總的來說,直銷模式對新造車公司是有好處的。直銷模式帶來的公開透明的價格,讓用戶在購車過程中體驗到前所未有的便利,無需反復與各經銷商比價;對于車企來說,可以直接掌握第一手的用戶需求,快速響應滿足需求,從而更加專注于產品本身和服務。此外,在直銷模式下,車企收回了定價權,也可以有效避免經銷商惡性競爭對品牌和產品的潛在負面影響。
但是,所謂凡事有利必有弊。在直銷模式下,用戶的任何反映都會直接影響品牌。所以面對用戶的質疑,這次官方給出的回應是“關于李ONE降價2萬,是最近的促銷政策,不是降價。”顯然還是沒能從根源上解決部分覺得自己“買了虧”的車主的現實訴求。
你確定你沒有或者改變你的裝備,繼續玩奇怪的游戲?
通過對比L8和現款Li ONE的諜照可以發現,L8更多的是Li ONE的升級版。而在此之前,李想本人也曾在微博中表示“L8現階段不要買一個。”這不得不讓人思考,好好的一個李為什么會突然“換殼上市”?
作為李的第一款量產車型,李ONE的熱銷顯示了李卓越的產品能力。要知道,李ONE曾經創下國內最快單車破10萬輛的紀錄。上市近三年,李ONE累計產量突破20萬輛,成為中國品牌首款售價超過30萬元、下線超過20萬輛的汽車。前不久理想L9上市前,李ONE一直是品牌唯一車型,但依然在新勢力第一梯隊中把持著銷量排名。
現在,有兩個原因,李一應該改名,并列為一個新的模式。第一,可能是因為價格。畢竟新能源汽車在提升性能和智能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為了滿足用戶更高的需求,L8發布后可能會調整價格。但鑒于“全國統一價”直銷模式的束縛,可能需要采取措施換殼上市。但此舉也可能是因為為了統一產品命名規則,畢竟之前推出的理想L9是目前理想品牌的旗艦車型,所以L8的定位可能是為了占領中大型SUV的細分市場。近日,網上流傳李ONE(參數圖片)將停產的消息。一些剛提車的車主大呼“一波韭菜被割”,憤怒的新“老車主”對李發起了強烈攻勢。到今天為止,黑貓投訴平臺已經有1000多條投訴。對此,理想方面回應稱“李ONE降價停產的消息屬實。車輛將于10月份正式停產,停產后在李ONE的售后服務不受影響。同時,該車的替代車型ideal L8將于11月正式發布。”
圖片來源:黑貓投訴平臺截圖
要不要割韭菜?是愿望_愿望_嗎?消費者維權有效果嗎?還是等子彈飛一會吧。另一方面,這件事引發了另一個思考:為什么“車鬧”是理想的?按理說,車企改款停產老車型很正常。為什么在新勢力上那么震撼?
為什么是理想/新勢力車企?
其實品牌因為營銷原因導致用戶投訴是一個教訓。此前,2020款小鵬G3推出了續航里程為400 km和520 km的兩款車型,價格與老款基本持平,這引起了Xpeng Motors部分2019款G3車主的不滿。2020年,有用戶投訴稱,特斯拉計劃生產國產長續航車型時未告知客戶,導致車主已接的國產標準續航車型在一個多月內貶值6萬元。
可以發現,上述品牌無一例外都是采用直銷模式的新銳車企。在直銷模式下,車企給出的價格是消費者購買的終端價格,而不是傳統車企給出的建議指導價。在這種模式下,汽車公司……不要有經銷商做緩沖。一旦他們遇到產品更換或升級,他們需要直接調整現有產品的價格,以便清理庫存。沒有經銷商的渠道,就不具備這個渠道的靈活調節能力,這也是一些新車公司在營銷層面“硬著陸”的原因之一。因此,直銷模式考驗的是車企基于精準用戶洞察的產品定義和營銷技巧,尤其是對于非常重視用戶口碑的新車企。商業策略上的任何動作都會極大地反饋到品牌形象和口碑上,直接反映到銷售端。
所以,車企既然直接定價,為了出清庫存而直接降,只會讓消費者感受到一種情緒上的打擊。“為什么我買的時候沒有這個優惠?”“就買下來降價?”所謂“愛之深,恨之切”,導致用戶“粉轉黑”。
直銷模式,B的蜜汁?
其實總的來說,直銷模式對新造車公司是有好處的。直銷模式帶來的公開透明的價格,讓用戶在購車過程中體驗到前所未有的便利,無需反復與各經銷商比價;對于車企來說,可以直接掌握第一手的用戶需求,快速響應滿足需求,從而更加專注于產品本身和服務。此外,在直銷模式下,車企收回了定價權,也可以有效避免經銷商惡性競爭對品牌和產品的潛在負面影響。
但是,所謂凡事有利必有弊。在直銷模式下,用戶的任何反映都會直接影響品牌。所以面對用戶的質疑,這次官方給出的回應是“關于李ONE降價2萬,是最近的促銷政策,不是降價。”顯然還是沒能從根源上解決部分覺得自己“買了虧”的車主的現實訴求。
你確定你沒有或者改變你的裝備,繼續玩奇怪的游戲?
通過對比L8和現款Li ONE的諜照可以發現,L8更多的是Li ONE的升級版。而在此之前,李想本人也曾在微博中表示“L8現階段不要買一個。”這不得不讓人思考,好好的一個李為什么會突然“換殼上市”?
作為李的第一款量產車型,李ONE的熱銷顯示了李卓越的產品能力。要知道,李ONE曾經創下國內最快單車破10萬輛的紀錄。上市近三年,李ONE累計產量突破20萬輛,成為中國品牌首款售價超過30萬元、下線超過20萬輛的汽車。前不久理想L9上市前,李ONE一直是品牌唯一車型,但依然在新勢力第一梯隊中把持著銷量排名。
現在,有兩個原因,李一應該改名,并列為一個新的模式。第一,可能是因為價格。畢竟新能源汽車在提升性能和智能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為了滿足用戶更高的需求,L8發布后可能會調整價格。但鑒于“全國統一價”直銷模式的束縛,可能需要采取措施換殼上市。但此舉也可能是因為為了統一產品命名規則,畢竟之前推出的理想L9是目前理想品牌的旗艦車型,所以L8的定位可能是為了占領中大型SUV的細分市場。
日前,我們從蔚來官方獲悉,蔚來ET5參數詢價開啟鎖單,蔚來表示已經支付了2000元ET5預訂金的用戶,鎖單后可直接轉成定金,并且只要在2023年6月30日(含)之前提車,
1900/1/1 0:00:00近日,福特汽車在全球范圍推出新一代福特BlueCruise藍智駕12主動駕駛輔助系統,該系統帶來三大全新亮點1
1900/1/1 0:00:00比亞迪官宣泰國建廠9月8日,比亞迪宣布將在泰國建立一個電動汽車工廠,從2024年開始每年在當地生產15萬輛乘用車。
1900/1/1 0:00:00北汽藍谷公布了8月銷量數據為3766輛,同比下滑756,而前17月銷量10650臺,其中極狐品牌占了7776臺,這意味著,今年前7個月,北汽新能源的銷量不足3000臺。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本田在9月8日表示,由于持續的供應鏈和物流問題,在本月余下時間里,該公司兩座日本工廠的汽車產量將減少多達40。
1900/1/1 0:00:00寒冬般的市場條件使上市普遍停滯不前,但大眾不打算給保時捷踩剎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