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汽車產量同比下降4.5%。第二季度全球汽車生產持續疲軟,與去年同期大致持平(2021年第二季度半導體短缺對汽車生產的影響首次顯現)。上半年全球汽車產量下降,對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業績有直接影響。
頭頂大山多,零部件巨頭業績承壓。
今年上半年,國際零部件企業所處的環境非常具有挑戰性。全球汽車生產繼續受到不穩定生產活動的影響。主要影響因素包括中烏局勢升級導致的半導體短缺、代工項目波動和供應鏈中斷、通脹上升,以及4、5月份部分地區因新冠肺炎疫情采取的封鎖政策。
在這種背景下,零部件公司正在努力創收。加斯帕爾整理了21家國際主流零部件公司上半年的財報,大部分公司都成功實現了銷售額的增長,但其中超過60%的公司在不增加利潤的情況下增加了收入,其中5家公司甚至出現了凈虧損。從具體金額來看,ZF的收入排名第一,達到215億美元,領先麥格納國際和大陸集團超過25億美元。但凈利潤的領頭羊不是傳統零部件巨頭,而是安森美。
安森憑借敏銳的商業嗅覺,把握住了電子汽車功能、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能源基礎設施、工廠自動化等加速發展的大趨勢,保持了領先地位,凸顯了公司不斷重塑的業務實力和產品價值。在過去的18個月中,安森實施的結構改革減少了財務波動,使公司在各種環境中更具彈性和靈活性。
相比之下,傳統零部件巨頭因為規模更大,業務覆蓋面更廣,更容易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束縛。由于俄羅斯和烏克蘭局勢升級,許多在俄羅斯有業務布局的巨頭都因西方國家的制裁而遭受一定損失。例如,大陸集團損失了約7500萬歐元的資產;麥格納在俄羅斯運營6家工廠,雇傭2500名員工,但俄羅斯業務基本閑置,導致一次性減值支出3.76億美元。芙蕾雅也已經停止了在俄大部分工廠的活動,并在上半年記錄了與此相關的一次性費用,約為8700萬歐元。
此外,零部件巨頭受通脹上升的影響更加明顯,導致勞動力、能源、運輸、原材料等運營成本上升。上半年,芙蕾雅公布的通貨膨脹凈影響約為1億歐元;原材料、運費和公用事業的通貨膨脹拖累了美國車橋利潤1200萬美元;達內也將其利潤下滑主要歸因于通貨膨脹;內地透露,在某些情況下,標準海外運輸的運費比往年高出8倍。
與此同時,4、5月份中國部分地區爆發的疫情對部分零部件企業造成了沉重打擊。電裝原本預測第二季度車企產量將比此前計劃低5%,但上海疫情受阻后,第二季度最終產量比原計劃低22%,一定程度上導致電裝第二季度凈利潤下滑42%;舍弗勒透露,其所有部門在第二季度都受到了中國疫情的影響,盡管影響程度不同。這些不利因素就像一座座大山,壓在零部件企業身上,讓他們只能負重前行。
零部件企業轉型初見成效,電氣化業務成為增長引擎。
在零部件公司發布的上半年財報中,既有各種辛酸,也有亮點,從安森美國、威派科技偉世通、安博富等公司的表現就可以看出。
安森美國和威派科技是為數不多的上半年凈利潤實現增長的車企。如前所述,安森美國抓住汽車功能電子化的勢頭,進行業務轉型,進而取得了創紀錄的成績。第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5%,毛利率增長1130個基點至49.7%。作為電氣化出身的科技公司,威派科技的表現也超出市場預期,新訂單增長勢頭強勁。第二季度新訂單37億歐元,其中30億歐元來自電氣化相關領域。
第二季度和上半年,偉世通的營收和凈利潤都大幅增長,凈利潤甚至增長了三位數。該公司透露,今年上半年新業務收入為31億美元,其中超過一半的新業務項目來自電動汽車。第二季度,安博福收獲了140億美元的預訂單,創歷史新高,營收高出市場8個百分點。安博福將此歸因于其強大的競爭優勢,即提供給客戶的戰略價值不斷增加,這有助于他們在快速增長的汽車電氣化領域實現業務轉型。
電氣化不僅幫助上述零部件企業脫穎而出,也逐漸成為傳統零部件巨頭的增長引擎。上半年,ZF電驅動技術部門的銷售額增長了12%,其在電驅動領域的新訂單尤其引人注目。到2030年,該公司需要在乘用車和商用車的電驅動領域交付高達230億歐元的訂單。法雷奧上半年獲得價值約131億歐元的訂單,其中法雷奧西門子eAutomotive獲得價值約29億歐元的訂單。舍弗勒上半年汽車技術訂單價值66億歐元,其中來自E-Mobility的訂單達到32億歐元。上半年電動汽車產品銷售額增長5900萬美元。4月,Dana首席執行官詹姆斯·卡姆西卡斯(James Kamsickas)表示,電動汽車產品的銷售將成為公司的首要任務。
從上面可以看出,零部件企業的電氣化戰略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然而,向電動汽車的過渡不可能一蹴而就。未來,零部件公司需要繼續加快向電動汽車的轉型,并繼續關注能夠可持續地促進未來長期增長和盈利的投資。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汽車產量同比下降4.5%。第二季度全球汽車生產持續疲軟,與去年同期大致持平(2021年第二季度半導體短缺對汽車生產的影響首次顯現)。上半年全球汽車產量下降,對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業績有直接影響。
頭頂大山多,零部件巨頭業績承壓。
今年上半年,國際零部件企業所處的環境非常具有挑戰性。全球汽車生產繼續受到不穩定生產活動的影響。主要影響因素包括中烏局勢升級導致的半導體短缺、代工項目波動和供應鏈中斷、通脹上升,以及4、5月份部分地區因新冠肺炎疫情采取的封鎖政策。
在這種背景下,零部件公司正在努力創收。加斯帕編制了21家國際主流零部件公司上半年的財務報告……年,而且大部分都成功實現了銷售額的增長,但有超過60%的企業在不增加利潤的情況下增加了收入,其中有5家甚至出現了凈虧損。從具體金額來看,ZF的收入排名第一,達到215億美元,領先麥格納國際和大陸集團超過25億美元。但凈利潤的領頭羊不是傳統零部件巨頭,而是安森美。
安森憑借敏銳的商業嗅覺,把握住了電子汽車功能、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能源基礎設施、工廠自動化等加速發展的大趨勢,保持了領先地位,凸顯了公司不斷重塑的業務實力和產品價值。在過去的18個月中,安森實施的結構改革減少了財務波動,使公司在各種環境中更具彈性和靈活性。
相比之下,傳統零部件巨頭因為規模更大,業務覆蓋面更廣,更容易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束縛。由于俄羅斯和烏克蘭局勢升級,許多在俄羅斯有業務布局的巨頭都因西方國家的制裁而遭受一定損失。例如,大陸集團損失了約7500萬歐元的資產;麥格納在俄羅斯運營6家工廠,雇傭2500名員工,但俄羅斯業務基本閑置,導致一次性減值支出3.76億美元。芙蕾雅也已經停止了在俄大部分工廠的活動,并在上半年記錄了與此相關的一次性費用,約為8700萬歐元。
此外,零部件巨頭受通脹上升的影響更加明顯,導致勞動力、能源、運輸、原材料等運營成本上升。上半年,芙蕾雅公布的通貨膨脹凈影響約為1億歐元;原材料、運費和公用事業的通貨膨脹拖累了美國車橋利潤1200萬美元;達內也將其利潤下滑主要歸因于通貨膨脹;內地透露,在某些情況下,標準海外運輸的運費比往年高出8倍。
與此同時,4、5月份中國部分地區爆發的疫情對部分零部件企業造成了沉重打擊。電裝原本預測第二季度車企產量將比此前計劃低5%,但上海疫情受阻后,第二季度最終產量比原計劃低22%,一定程度上導致電裝第二季度凈利潤下滑42%;舍弗勒透露,其所有部門在第二季度都受到了中國疫情的影響,盡管影響程度不同。這些不利因素就像一座座大山,壓在零部件企業身上,讓他們只能負重前行。
零部件企業轉型初見成效,電氣化業務成為增長引擎。
在零部件公司發布的上半年財報中,既有各種辛酸,也有亮點,從安森美國、威派科技偉世通、安博富等公司的表現就可以看出。
安森美國和威派科技是為數不多的上半年凈利潤實現增長的車企。如前所述,安森美國抓住汽車功能電子化的勢頭,進行業務轉型,進而取得了創紀錄的成績。第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5%,毛利率增長1130個基點至49.7%。作為電氣化出身的科技公司,威派科技的表現也超出市場預期,新訂單增長勢頭強勁。第二季度新訂單37億歐元,其中30億歐元來自電氣化相關領域。
第二季度和上半年,偉世通的營收和凈利潤都大幅增長,凈利潤甚至增長了三位數。該公司透露,今年上半年新業務收入為31億美元,其中超過一半的新業務項目來自電動汽車。第二季度,安博福收獲了140億美元的預訂單,創歷史新高,營收高出市場8個百分點。安博福將此歸因于其強大的競爭優勢,即提供給客戶的戰略價值不斷增加,這有助于他們在快速增長的汽車電氣化領域實現業務轉型。
電氣化不僅幫助上述零部件企業脫穎而出,也逐漸成為傳統零部件巨頭的增長引擎。上半年,ZF電驅動技術部門的銷售額增長了12%,其在電驅動領域的新訂單尤其引人注目。到2030年,該公司需要在乘用車和商用車的電驅動領域交付高達230億歐元的訂單。法雷奧上半年獲得價值約131億歐元的訂單,其中法雷奧西門子eAutomotive獲得價值約29億歐元的訂單。舍弗勒上半年汽車技術訂單價值66億歐元,其中來自E-Mobility的訂單達到32億歐元。上半年電動汽車產品銷售額增長5900萬美元。4月,Dana首席執行官詹姆斯·卡姆西卡斯(James Kamsickas)表示,電動汽車產品的銷售將成為公司的首要任務。
從上面可以看出,零部件企業的電氣化戰略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然而,向電動汽車的過渡不可能一蹴而就。未來,零部件公司需要繼續加快向電動汽車的轉型,并繼續關注能夠可持續地促進未來長期增長和盈利的投資。
標簽:
近日,比亞迪日本公司劉學亮接受國內媒體采訪時表示,計劃到2025年在日本開設100家電動汽車銷售門店,但目前并沒有在日本建廠的打算。
1900/1/1 0:00:00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海南省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能源局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WNE
1900/1/1 0:00:00據彭博社8月18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道,中國人工智能芯片初創公司地平線(HorizonRobotics)正考慮籌集1億至2億美元的新資金。
1900/1/1 0:00:00日前,近日,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在其推特上宣布,從9月5日開始,該公司的全自動駕駛系統(FSD)在北美的售價將上調25,從12萬美元提高到15萬美元。
1900/1/1 0:00:00在特斯拉今年屢次上調整車售價后,公司的軟件系統也搭上了這股漲價風。
1900/1/1 0:00:00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相應地也帶動了新能源輪胎的需求。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