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海南省人民政府、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能源局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WNEVC 2022)于8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和海南線上線下舉辦。其中,北京會場位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藝創國際會展中心。
會議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等單位主辦,將以“碳中和愿景下的全電動化與全球合作”為主題,邀請全球政產學研各界代表共同探討。大會將包括20多場會議,13,000平方米的技術展覽和許多同期活動。200多位政府高級領導人、海外機構官員、全球商界領袖、學者和行業專家將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
其中,博世智能駕駛與控制事業部中國區高級副總裁、智能客艙技術事業部負責人鄭新芬在8月26日舉行的“自動駕駛與智能客艙創新發展”技術研討會上做了精彩演講。
以下為現場演講:
首先感謝主辦方的邀請和主持人的介紹。我來自博世智能駕駛與控制事業部,今天想和大家探討的話題是客艙-駕駛一體化推動智能出行的趨勢。首先介紹一下我們博世智能驅動與控制事業部。智能駕控事業部成立于2021年1月1日,全球17000多人,中國1200人,其中R&D人員超過80%。該公司在上海和蘇州設有R&D中心,并計劃今年在廣州開設第三家R&D中心。博世智能駕駛與控制事業部專注于三個領域:智能駕駛艙、智能駕駛和智能網絡連接。我們為什么要成立這個業務部門?因為從2019年開始,經過兩年時間,博世將汽車電子、動力總成、底盤控制、汽車多媒體、軟件等幾個專門從事汽車電子和軟件的業務部門合并到這個業務部門。
這個事業部在中國的總部在蘇州,在上海有一個聯合辦公室。博世中國總部和博世未來客艙上海技術中心。
我想說,所謂的跨域整合,其實是用戶的功能驅動。那些用戶感知到的功能,比如自動駕駛、自動泊車、動力總成等。,不能在一個域內完成,所以必須使用跨域集成來實現它們。
中國智能駕駛事業部產品線包括智能駕駛艙預控制器、數字儀表、車載感知等。智能駕駛包括智能駕駛預控制器、多功能攝像頭、超聲波雷達、高階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淺談博世智能駕駛艙業務的發展路線。博世首個全球智能駕駛艙項目于2018年初啟動,并于9月中標。這是一個全球智能駕駛艙。大家聽到或熱議的8155是高通、博世集團和北美的一家汽車廠作為戰略合作伙伴啟動了這個項目。2018年至今,已投入員工近500人。主要隊伍來自北美和中國。作為R&D的主要團隊之一,中國的本地團隊積極參與了這個項目。2019年,我們在上海張江成立了博世智能駕駛艙上海技術中心,這是一個專門為智能駕駛艙建立的研發中心。基于2018年全球首個智能駕駛艙項目,2019年開發本地平臺。所以2020年,第一個本土智能駕駛艙業務就是長城的V3.5智能駕駛艙。2020年拿下長城等多家車企的項目,來自中國、歐洲、東亞。2021年3月,全球首款采用高通8155芯片的智能駕駛艙在博世量產。我們常說的“第一”看似時間上的第一,其實不然。t背后有很多“第一次”……時間,而且有很多坑。在高通815的開發過程中,有許多設計改進和設計優化問題,這是博世汽車工廠、高通和合作伙伴共同努力的結果。2021年全年,我們從中國六家主機廠拿到了幾個項目。通常,一個R&D中心在一個生命周期內有一到兩個智能駕駛艙或信息娛樂服務,但博世在過去的2021年獲得了超過6個,現在它同時運行超過6個智能駕駛艙服務。自2022年以來,博世還開發了下一代智能駕駛艙平臺。2022年。在國內,基于8295的第二代智能座艙域控制器也在緊鑼密鼓的開發中。我們也希望爭取明年二三季度量產或者發布。
智能駕駛艙或主引擎是人和汽車之間的直接交互媒介。可以說,你的大部分操作或聽覺、視覺、觸覺都是智能駕駛艙。博世第一代智能駕駛艙標準版和升級版基于高通8155。這個平臺是設計最多的,可以連接5個高清屏幕,包括儀表屏、中控屏、副駕駛屏、空調屏、抬頭屏,最多支持12個攝像頭。支持駕駛員和乘客監控系統、主動介紹、語音助手、以太網、在線升級、軟件無線電、360°環視、泊車輔助。第二代在第一代升級版的基礎上,基于8295,支持12屏16攝像頭,加上超高清液晶屏、超高清中控屏、副駕駛屏、空調屏、虛擬導航和多人多模式投放。多模式意味著它可以通過動作或語音。
博世智能駕駛艙的五大核心優勢。第一,豐富的量產經驗。2018年,博世與高通在8155平臺上聯合開發了第一代博世智能駕駛艙。2021年3月,博世推出全球首個基于815的智能駕駛艙平臺。從2021年到現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博世會有幾個項目同時量產。豐富的量產經驗在于我們真供貨,真項目,真落地,這可能是博世的風格。全球吸引力貢獻或平臺貢獻,系統集成和設計。博世是唯一自己做核心板,在上面集成芯片,用自己的核心平臺降低成本的。同時,博世充分利用了8155和MPU的DSP資源。我們用DSP芯片做語音音頻調節和音色調節,也用DSP做文件電臺。到目前為止,博世是第一家使用DSP作為文件收音機,NPU作為駕乘人員監控系統的公司,比如駕乘人員監控系統。博世和高通是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到目前為止,博世已經生產了采用高通8155芯片的產品,我們是第一代。因為是戰略合作伙伴,高通與我們的芯片合作,優先考慮工廠支持、技術支持和全球采購,投資專業化團隊。這也加速了博世加速智能駕駛艙平臺的開發。專門成立中國團隊,快速響應當地客戶和當地OEM。博世在駕駛艙的平臺設計是基于全球采購,所以核心板和音響設計都是平臺設計方案。
接下來是汽車電子和電氣架構的發展。首先,架構帶來的優勢是中心車輛的控制、整車的平滑共享、書面更新升級、多領域集成的協同開發。第二,產品形態的疊加,域控制器和跨域集成,最后到中央計算機。中央電腦就是整個場景,因為有了整車電腦,我們就可以實現軟件定義汽車。之前為什么不用集中式架構,因為受限于芯片發展和車用高速通信以太網。之前沒有車載以太網,很難實現SOA面向服務的軟件平臺或者軟件架構設計。基于這些更兼容或者更適合軟件中間件的多核或者更強的處理器,打通了整車的全場景,于是提出了軟件定義汽車的概念。
博世駕駛艙或駕駛艙一體化路線。大家可以看到,前面是1.0和2.0,都是基于高通芯片,后面是基于高通next基因……選項8755或8799。未來的中央電腦有兩條線。第一,中間的船艙。二是線路和泊位一體化。最后,將它們混合。在硬件方案上,IDC可以支持12個超聲波雷達,4個攝像頭,1個域控制。一點點無縫智能自動泊車體驗。
博世靠泊融合產品的優勢基于第六代超聲波雷達和博世AI視覺融合算法。第六代超聲波傳感器具有三大特點:高魯棒性、高靈敏度和高安全性。這是大家考慮的重點,也是很多代駕產品的門檻或者說是需要突破的技術難度。
智能駕駛室集成方案基于一個MCU進行冗余設計,可以連接多個屏幕,7個以上的屏幕,然后是頭屏、后屏,還可能有抬頭屏或車內儀表。有四個攝像頭和多個超聲波。
博世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產品線,功能安全座艙和駕駛,更多的是在ADAS平臺上,生態更多的是在Android上。博世正在打造一個面向服務的中間件,可以做跨域集成,跨域通信,跨域。
最后,博世這個有著136年歷史的公司,通過科技賦能未來,創造人類互動,連接未來的人車,為汽車行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看到了博世的過去,也相信博世的未來。
(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發言人審核。)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海南省人民政府、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能源局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WNEVC 2022)于8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和海南線上線下舉辦。其中,北京會場位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藝創國際會展中心。
會議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等單位主辦,將以“碳中和愿景下的全電動化與全球合作”為主題,邀請全球政產學研各界代表共同探討。大會將包括20多場會議,13,000平方米的技術展覽和許多同期活動。200多位政府高級領導人、海外機構官員、全球商界領袖、學者和行業專家將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
其中,博世智能駕駛與控制事業部中國區高級副總裁、智能客艙技術事業部負責人鄭新芬在8月26日舉行的“自動駕駛與智能客艙創新發展”技術研討會上做了精彩演講。
以下為現場演講:
首先感謝主辦方的邀請和主持人的介紹。我來自博世智能駕駛與控制事業部,今天想和大家探討的話題是客艙-駕駛一體化推動智能出行的趨勢。首先介紹一下我們博世智能驅動與控制事業部。智能駕控事業部成立于2021年1月1日,全球17000多人,中國1200人,其中R&D人員超過80%。該公司在上海和蘇州設有R&D中心,并計劃今年在廣州開設第三家R&D中心。博世智能駕駛與控制事業部專注于三個領域:智能駕駛艙、智能駕駛和智能網絡連接。我們為什么要成立這個業務部門?因為從2019年開始,經過兩年時間,博世將汽車電子、動力總成、底盤控制、汽車多媒體、軟件等幾個專門從事汽車電子和軟件的業務部門合并到這個業務部門。
這個事業部在中國的總部在蘇州,在上海有一個聯合辦公室。博世中國總部和博世未來客艙上海技術中心。
我想說,所謂的跨域整合,其實是用戶的功能驅動。用戶感知的那些功能,比如自動駕駛、自動……工作、動力系統等。,不能在一個域內完成,所以必須使用跨域集成來實現它們。
中國智能駕駛事業部產品線包括智能駕駛艙預控制器、數字儀表、車載感知等。智能駕駛包括智能駕駛預控制器、多功能攝像頭、超聲波雷達、高階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淺談博世智能駕駛艙業務的發展路線。博世首個全球智能駕駛艙項目于2018年初啟動,并于9月中標。這是一個全球智能駕駛艙。大家聽到或熱議的8155是高通、博世集團和北美的一家汽車廠作為戰略合作伙伴啟動了這個項目。2018年至今,已投入員工近500人。主要隊伍來自北美和中國。作為R&D的主要團隊之一,中國的本地團隊積極參與了這個項目。2019年,我們在上海張江成立了博世智能駕駛艙上海技術中心,這是一個專門為智能駕駛艙建立的研發中心。基于2018年全球首個智能駕駛艙項目,2019年開發本地平臺。所以2020年,第一個本土智能駕駛艙業務就是長城的V3.5智能駕駛艙。2020年拿下長城等多家車企的項目,來自中國、歐洲、東亞。2021年3月,全球首款采用高通8155芯片的智能駕駛艙在博世量產。我們常說的“第一”看似時間上的第一,其實不然。時間的背后有很多“第一”,也有很多坑。在高通815的開發過程中,有許多設計改進和設計優化問題,這是博世汽車工廠、高通和合作伙伴共同努力的結果。2021年全年,我們從中國六家主機廠拿到了幾個項目。通常,一個R&D中心在一個生命周期內有一到兩個智能駕駛艙或信息娛樂服務,但博世在過去的2021年獲得了超過6個,現在它同時運行超過6個智能駕駛艙服務。自2022年以來,博世還開發了下一代智能駕駛艙平臺。2022年。在國內,基于8295的第二代智能座艙域控制器也在緊鑼密鼓的開發中。我們也希望爭取明年二三季度量產或者發布。
智能駕駛艙或主引擎是人和汽車之間的直接交互媒介。可以說,你的大部分操作或聽覺、視覺、觸覺都是智能駕駛艙。博世第一代智能駕駛艙標準版和升級版基于高通8155。這個平臺是設計最多的,可以連接5個高清屏幕,包括儀表屏、中控屏、副駕駛屏、空調屏、抬頭屏,最多支持12個攝像頭。支持駕駛員和乘客監控系統、主動介紹、語音助手、以太網、在線升級、軟件無線電、360°環視、泊車輔助。第二代在第一代升級版的基礎上,基于8295,支持12屏16攝像頭,加上超高清液晶屏、超高清中控屏、副駕駛屏、空調屏、虛擬導航和多人多模式投放。多模式意味著它可以通過動作或語音。
博世智能駕駛艙的五大核心優勢。第一,豐富的量產經驗。2018年,博世與高通在8155平臺上聯合開發了第一代博世智能駕駛艙。2021年3月,博世推出全球首個基于815的智能駕駛艙平臺。從2021年到現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博世會有幾個項目同時量產。豐富的量產經驗在于我們真供貨,真項目,真落地,這可能是博世的風格。全球吸引力貢獻或平臺貢獻,系統集成和設計。博世是唯一自己做核心板,在上面集成芯片,用自己的核心平臺降低成本的。同時,博世充分利用了8155和MPU的DSP資源。我們用DSP芯片做語音音頻調節和音色調節,也用DSP做文件電臺。到目前為止,博世是第一家使用DSP作為文件收音機,NPU作為駕乘人員監控系統的公司,比如駕乘人員監控系統。博世和高通是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到目前為止,博世已經生產了采用高通8155芯片的產品,我們是第一代。因為它是……戰略合作伙伴,高通與我們的芯片合作,優先考慮工廠支持、技術支持和全球采購,并投資專業化團隊。這也加速了博世加速智能駕駛艙平臺的開發。專門成立中國團隊,快速響應當地客戶和當地OEM。博世在駕駛艙的平臺設計是基于全球采購,所以核心板和音響設計都是平臺設計方案。
接下來是汽車電子和電氣架構的發展。首先,架構帶來的優勢是中心車輛的控制、整車的平滑共享、書面更新升級、多領域集成的協同開發。第二,產品形態的疊加,域控制器和跨域集成,最后到中央計算機。中央電腦就是整個場景,因為有了整車電腦,我們就可以實現軟件定義汽車。之前為什么不用集中式架構,因為受限于芯片發展和車用高速通信以太網。之前沒有車載以太網,很難實現SOA面向服務的軟件平臺或者軟件架構設計。基于這些更兼容或者更適合軟件中間件的多核或者更強的處理器,打通了整車的全場景,于是提出了軟件定義汽車的概念。
博世駕駛艙或駕駛艙一體化路線。你可以看到,前面是1.0和2.0,都是基于高通芯片,后面是基于高通下一代8755或8799。未來的中央電腦有兩條線。第一,中間的船艙。二是線路和泊位一體化。最后,將它們混合。在硬件方案上,IDC可以支持12個超聲波雷達,4個攝像頭,1個域控制。一點點無縫智能自動泊車體驗。
博世靠泊融合產品的優勢基于第六代超聲波雷達和博世AI視覺融合算法。第六代超聲波傳感器具有三大特點:高魯棒性、高靈敏度和高安全性。這是大家考慮的重點,也是很多代駕產品的門檻或者說是需要突破的技術難度。
智能駕駛室集成方案基于一個MCU進行冗余設計,可以連接多個屏幕,超過7個屏幕,然后是頭屏、后屏,可能還有平視屏幕或車內儀表。有四個攝像頭和多個超聲波。
博世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產品線,功能安全座艙和駕駛,更多的是在ADAS平臺上,生態更多的是在Android上。博世正在打造一個面向服務的中間件,可以做跨域集成,跨域通信,跨域。
最后,博世這個有著136年歷史的公司,通過科技賦能未來,創造人類互動,連接未來的人車,為汽車行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看到了博世的過去,也相信博世的未來。
(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發言人審核。)
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海南省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能源局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WNE
1900/1/1 0:00:00近日,比亞迪日本公司劉學亮接受國內媒體采訪時表示,計劃到2025年在日本開設100家電動汽車銷售門店,但目前并沒有在日本建廠的打算。
1900/1/1 0:00:00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海南省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能源局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WNE
1900/1/1 0:00:00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汽車產量同比下降45。第二季度,全球汽車產量繼續疲軟,大致與去年同期持平(2021年第二季度半導體短缺在汽車產量上的影響首次顯露)。
1900/1/1 0:00:00日前,近日,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在其推特上宣布,從9月5日開始,該公司的全自動駕駛系統(FSD)在北美的售價將上調25,從12萬美元提高到15萬美元。
1900/1/1 0:00:00在特斯拉今年屢次上調整車售價后,公司的軟件系統也搭上了這股漲價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