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en是誰?拜騰曾經是最被看好的“造車新勢力”。它成立于2017年,當時的CEO是畢福康,他曾擔任寶馬集團副總裁。拜騰前后經歷了六輪融資,總融資金額約84億元,其中不乏一汽集團、富士康、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騰訊等巨頭。于是,新勢力的頭部企業蔚來、理想、小鵬相繼推出自己的產品,穩定新能源市場,而拜騰三年燒錢84億,不僅車沒造出來,甚至被央視直接點名。拜騰到底有哪些操作,讓這個曾經號稱“含金鑰匙”的品牌逐漸走向破產?
拜騰測試車驚現二手交易平臺。
之所以想起寫一篇關于拜騰的文章,是因為最近某二手交易平臺上出現了拜騰M-Byte的身影。根據賣家給出的信息,該車售價為5.2萬元,為試制車。但商家表示,拜騰M-Byte銷售的樣車已經破產,因此車輛無法上路。
作為拜騰首款量產的車型,這款車于2019年廣州車展首次在國內亮相。出眾的設計更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閉式格柵和分體式大燈,甚至是如今新能源汽車的標配。而且從當時已知的產品信息來看,這款車其實產品力非常好,很多設計和理念都非常先進。
這款車最大的亮點在車內。48寸共享全屏,方向盤上的控制屏,科技感十足。前排座椅可以向內旋轉10度,后排中央扶手區域也有一個液晶屏。而且這款車還可以提供400km-520km的續航,以及L3級別的自動駕駛。對于2017款來說,這已經相當不錯了。
但由于資金鏈出現裂縫,接下來的欠薪、停產等負面消息也是鋪天蓋地,所以這款車的量產遙遙無期。最終,拜騰只生產了36輛左右的樣車,84億元平攤在每輛車上,約合2.33億元。這樣,這輛車雖然不能在二手交易平臺上路,但是只花5萬元就能買到一輛價值2億多的車,簡直超值。
崇拜失敗比造車更專業。
拜騰最終失敗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家族的失敗,一個是管理層的內斗。尤其是在失敗方面,拜騰真的是輸出了高度,輸出了風格,輸出了全世界創業公司的歷史。
首先,巴頓有兩位創始人,除了前面提到的寶馬集團前副總裁畢福康,還有曾經擔任英國菲尼迪中國區總經理的戴雷。在這兩塊金字招牌的號召下,拜騰開始大力招賢納士。曾經,特斯拉、蘋果、福特、馬自達這些世界一流車企的人才都加入了拜騰。
當時白騰要錢,要錢,要人。如果當時問汽車行業的人,拜騰能不能做到,他們不敢說全部。十個人里至少有八個半會說白騰沒問題。但正是各路人才的引進,才使得拜騰不足2000人的團隊最多只有29個VP。當時蔚來汽車只有17個VP,規模近萬人,李只有2個VP,團隊3200多人。僅拜騰汽車高管團隊年薪就達1.4億人民幣。
而且拜騰中國前期太順利,融資太簡單,資本搶著給拜騰送錢燒錢,導致拜騰從創始人到各個部門都競相花錢。據說在拜騰內部,預算只需要各部門VP審批,然后從財務就可以出賬了。這種操作,別說內控嚴格的車企,就算是稍微有點財務常識的創業公司,也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
拜騰在上海開第一家品牌店的時候,店員的衣服都是量身定制,直接從德國進口。名片也是用進口環保材料制成的,p……一盒名片的追逐價已超過1000元。在外人看來,這樣的操作雖然有些虛無縹緲,但拜騰為自己打造了一個個人設計:我們要把一切做到極致,造車自然是最好的。
當時,拜騰北美辦公室有300多人的規模,僅零食一項就花費了近5000萬人民幣,換算成每個員工一年要吃價值約10萬人民幣的零食。而且,辦公室堅持每周工作40小時,堅決對加班說不。
但是你認為這是失敗的嗎?不要!不要!不要!都是小錢。在一汽集團的關照下,拜騰的母公司南京之星也以1元的價格收購了一汽李霞的全資子公司一汽華力100%的股權,從而獲得了汽車生產資質,將后者在南京占地1200畝的汽車工廠收入囊中。試想一下,你以為巴丁這一輪直接贏了麻?但這只是表象。
拜騰以象征性的1元收購一汽華力(獲得生產資質),但這1元收購的背后,拜騰卻要承擔8億元的債務和5462萬元的員工工資,而相比同期的車和家(李),購買力帆的生產資質只花了6.5億元。當時,拜騰一度認為代工廠無法保證自己的產品質量,堅決自建工廠。所以投巨資改造一汽華力南京工廠,購買的生產線設備直接針對特斯拉。但是樹立高端形象,建廠,采購高端配件,無一例外都是要花錢的。
派系斗爭比失敗更可怕。
如果說花錢毀家還是拜騰樹立高端形象的手段,那么公司內部的派系斗爭真的會把品牌推向失敗的邊緣。如前所述,拜騰有兩位創始人,分別是畢福康和戴雷。起初,他們也有蜜月期。因為戴雷是畢福康的合伙人,所以他們在成立之初關系還算融洽。
然而,一艘大船不能有兩個舵手。過了一段蜜月期,事情并沒有預想的那樣,因為除了是德國人,畢福康和戴雷找不到哪怕一絲的共同點和默契。這兩個人,一個是技術專家,一個是營銷專家,所以他們考慮問題的時候,立場不一樣,性格也不一樣。再加上外界壓力,他們之間的矛盾迅速激化,以至于發生了爭權奪利的戲碼,嚴重影響了拜騰日常事務的發展,導致大量資源浪費在內斗中。
而且,兩人的人脈不在一個領域。畢福康的人脈資源集中在海外,在國內的基礎非常薄弱。雖然拜騰一直承諾扎根中國市場,但畢福康一直致力于向海外傳播自己的影響力。于是上任后,畢福康開始組建拜騰北美工作室,在美國招人,打造自己的核心團隊。
由此,拜騰汽車的產品、技術、R&D也集中在北美辦事處,北美團隊負責車聯網、自動駕駛、車載三電等最重要的R&D業務。而在中國的中國團隊在技術研發上話語權較弱,只能對北美團隊的研發成果進行本土化調整。即使中國團隊發現研發問題,也無權直接進行技術調整,必須先得到北美團隊的認可。
另一方面,戴雷在中國的人際關系更加廣泛,但他們的工作作風實在無法融入,所以戴雷的權力不斷受到壓制。當時他只負責北騰中國區的營銷、招聘和財務工作。此時,畢福康在派系斗爭中占據了明顯的優勢。然而,盡管戴雷的國內團隊幾乎沒有話語權,但其整體基礎仍在中國。更何況中國問題專家戴雷性格比較軟,更容易被各方大佬接受,所以還是有一定資本的。
百騰汽車的重大事務由董事會決定,共9項……ting權利。任何重大決策都必須得到董事會至少三分之二投票的批準才能實施。所以在整個2018年期間,畢福康最大的靠山就是拜騰汽車早期投資人和諧汽車董事長馮長革。畢福康有一票表決權,馮有三票表決權。他們之間的合作可以影響到拜騰汽車的發展方向。
但在2018年的B輪融資中,一汽集團提出以和諧汽車手中的一個投票權換取投資,但遭到后者強烈拒絕,導致融資陷入僵局,直到下半年年底才最終敲定。在此期間,資本市場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也更加理性。在拜騰汽車錯失融資良機的同時,戴雷與畢福康的矛盾也進入了不可調和的階段。
到2019年1月,他們之間的位置顛倒了,這一次戴雷是最強的。和諧汽車董事長馮長革神秘失蹤了一段時間,于是失去了最大依靠的畢福康徹底失去了在董事會的權力和影響力。兩天后,拜騰汽車宣布公司架構內部調整,戴雷出任CEO。緊接著,多位與畢福康關系密切的拜騰高管相繼離職,畢福康本人也于同年4月離開拜騰,兩人的派系之爭就此結束。
然而,最終,戴雷成了贏家和輸家。畢福康離開后,戴雷無力扭轉拜騰的頹勢,承諾的首款量產車一再推遲。到2020年,拜騰已累計拖欠9000萬工資,還被曝有3.1億貨款逾期未支付。同年6月,拜騰汽車也引起了央視的關注,央視報道了很多負面情況。因此,自2020年7月起,無法融資的拜騰宣布停業6個月。之后破產重整,與拜騰汽車關聯的南京智行新能源開始破產清算。
二手車電商接手?
今年8月4日,辛凱汽車宣布獲得7億美元意向投資,收購一家新能源汽車制造公司。樂于收購的公司是拜騰汽車,處于破產清算階段。只是這輛膽子很大的開心車看起來很像,又是哪里來的?
其實開心車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有錢。2015年,Renren.com成立了全資子公司人人車,主要銷售二手車金融服務。2018年4月,人人汽車更名為幸福汽車,正式進軍二手車零售業務。2019年5月,辛凱汽車在納斯達克借殼上市,成為繼心有之后第二家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的二手車公司。
只是上市后,開心車連年虧損,多次面臨退市風險。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辛凱汽車資產負債率在100%以上,處于資不抵債狀態,主營業務每年都處于凈虧損狀態。直到2021年8月,辛凱汽車轉換軌道,宣布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成立相關部門,組建新能源汽車R&D、產銷團隊,股價才開始上漲。
對于開心車來說,如果收購成功,意味著資本市場有新的故事可講。對于投資人來說,快樂汽車依然是上市主體,控股的拜騰可以有更多的資本運作空間。這是一筆看似雙方都不虧的生意,但開心車真的有能力上岸嗎?7億美元,對于目前的Baten來說,可能還不夠。
而且與華為、小米跨界進入汽車行業不同,快樂汽車一是沒有技術和經驗,二是沒有充足的資金。而開心車本身還有一堆爛攤子要收拾,自己的虱子還沒收拾,還要去碰拜騰這個燙手山芋。這給人的感覺就是在巴滕畫的蛋糕上給投資人畫了一個更大的蛋糕。
編輯總結:汽車制造本身就是重資產行業,無論是傳統汽車企業,還是造車新勢力,都是靠燒錢來燒的。三個“韋小里”中,哪一個不是靠……逐漸走到今天的撒錢,所以拜騰三年燒的84億其實不多。只是別人燒錢的同時,燒出來的是策略和產品。資本市場不怕燒錢。他們需要看到的是投資價值。顯然,拜騰不僅自己把一切都燒了,也不足以讓投資者看到未來。
那么,拜騰是不是很可惜?太可惜了!但是值得同情嗎?顯然不值得。內部派系斗爭,PPT大肆融資,消耗了太多的資源和精力。當里面所有人都專注于權力和利益的爭奪時,失敗就成了不爭的事實。至于幸福汽車7億美元收購拜騰...隨便看看,別當真。
編輯總結:
拜騰測試車驚訝5.2萬的二手平臺上不了牌照
拜騰與富士康達成合作,推動M-Byte量產。
拜騰重組方案獲批。首款車型將于明年量產。
Baten是誰?拜騰曾經是最被看好的“造車新勢力”。它成立于2017年,當時的CEO是畢福康,他曾擔任寶馬集團副總裁。拜騰前后經歷了六輪融資,總融資金額約84億元,其中不乏一汽集團、富士康、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騰訊等巨頭。于是,新勢力的頭部企業蔚來、理想、小鵬相繼推出自己的產品,穩定新能源市場,而拜騰三年燒錢84億,不僅車沒造出來,甚至被央視直接點名。拜騰到底有哪些操作,讓這個曾經號稱“含金鑰匙”的品牌逐漸走向破產?
拜騰測試車驚現二手交易平臺。
之所以想起寫一篇關于拜騰的文章,是因為最近某二手交易平臺上出現了拜騰M-Byte的身影。根據賣家給出的信息,該車售價為5.2萬元,為試制車。但商家表示,拜騰M-Byte銷售的樣車已經破產,因此車輛無法上路。
作為拜騰首款量產的車型,這款車于2019年廣州車展首次在國內亮相。出眾的設計更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閉式格柵和分體式大燈,甚至是如今新能源汽車的標配。而且從當時已知的產品信息來看,這款車其實產品力非常好,很多設計和理念都非常先進。
這款車最大的亮點在車內。48寸共享全屏,方向盤上的控制屏,科技感十足。前排座椅可以向內旋轉10度,后排中央扶手區域也有一個液晶屏。而且這款車還可以提供400km-520km的續航,以及L3級別的自動駕駛。對于2017款來說,這已經相當不錯了。
但由于資金鏈出現裂縫,接下來的欠薪、停產等負面消息也是鋪天蓋地,所以這款車的量產遙遙無期。最終,拜騰只生產了36輛左右的樣車,84億元平攤在每輛車上,約合2.33億元。這樣,這輛車雖然不能在二手交易平臺上路,但是只花5萬元就能買到一輛價值2億多的車,簡直超值。
崇拜失敗比造車更專業。
拜騰最終失敗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家族的失敗,一個是管理層的內斗。尤其是在失敗方面,拜騰真的是輸出了高度,輸出了風格,輸出了全世界創業公司的歷史。
首先,巴頓有兩位創始人,除了前面提到的寶馬集團前副總裁畢福康,還有曾經擔任英國菲尼迪中國區總經理的戴雷。在這兩塊金字招牌的號召下,拜騰開始大力招賢納士。曾經,特斯拉、蘋果、福特、馬自達這些世界一流車企的人才都加入了拜騰。
當時白騰要錢,要錢,要人。如果當時問汽車行業的人,拜騰能不能做到,他們不敢說全部。十個人里至少有八個半會說白騰沒問題。但正是各路人才的引進,才使得拜騰不足2000人的團隊最多只有29個VP。當時蔚來汽車只有17個VP,規模近萬人,李只有2個VP,團隊3200多人。僅拜騰汽車高管團隊年薪就達1.4億人民幣。
而且,拜騰中國前期太順利,融資太簡單,而且……資本爭相發錢給拜騰燒,導致拜騰從創始人到各個部門都競相花錢。據說在拜騰內部,預算只需要各部門VP審批,然后從財務就可以出賬了。這種操作,別說內控嚴格的車企,就算是稍微有點財務常識的創業公司,也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
拜騰在上海開第一家品牌店的時候,店員的衣服都是量身定制,直接從德國進口。而且名片也是進口環保材料,一盒名片進價已經過千元。在外人看來,這樣的操作雖然有些虛無縹緲,但拜騰為自己打造了一個個人設計:我們要把一切做到極致,造車自然是最好的。
當時,拜騰北美辦公室有300多人的規模,僅零食一項就花費了近5000萬人民幣,換算成每個員工一年要吃價值約10萬人民幣的零食。而且,辦公室堅持每周工作40小時,堅決對加班說不。
但是你認為這是失敗的嗎?不要!不要!不要!都是小錢。在一汽集團的關照下,拜騰的母公司南京之星也以1元的價格收購了一汽李霞的全資子公司一汽華力100%的股權,從而獲得了汽車生產資質,將后者在南京占地1200畝的汽車工廠收入囊中。試想一下,你以為巴丁這一輪直接贏了麻?但這只是表象。
拜騰以象征性的1元收購一汽華力(獲得生產資質),但這1元收購的背后,拜騰卻要承擔8億元的債務和5462萬元的員工工資,而相比同期的車和家(李),購買力帆的生產資質只花了6.5億元。當時,拜騰一度認為代工廠無法保證自己的產品質量,堅決自建工廠。所以投巨資改造一汽華力南京工廠,購買的生產線設備直接針對特斯拉。但是樹立高端形象,建廠,采購高端配件,無一例外都是要花錢的。
派系斗爭比失敗更可怕。
如果說花錢毀家還是拜騰樹立高端形象的手段,那么公司內部的派系斗爭真的會把品牌推向失敗的邊緣。如前所述,拜騰有兩位創始人,分別是畢福康和戴雷。起初,他們也有蜜月期。因為戴雷是畢福康的合伙人,所以他們在成立之初關系還算融洽。
然而,一艘大船不能有兩個舵手。過了一段蜜月期,事情并沒有預想的那樣,因為除了是德國人,畢福康和戴雷找不到哪怕一絲的共同點和默契。這兩個人,一個是技術專家,一個是營銷專家,所以他們考慮問題的時候,立場不一樣,性格也不一樣。再加上外界壓力,他們之間的矛盾迅速激化,以至于發生了爭權奪利的戲碼,嚴重影響了拜騰日常事務的發展,導致大量資源浪費在內斗中。
而且,兩人的人脈不在一個領域。畢福康的人脈資源集中在海外,在國內的基礎非常薄弱。雖然拜騰一直承諾扎根中國市場,但畢福康一直致力于向海外傳播自己的影響力。于是上任后,畢福康開始組建拜騰北美工作室,在美國招人,打造自己的核心團隊。
由此,拜騰汽車的產品、技術、R&D也集中在北美辦事處,北美團隊負責車聯網、自動駕駛、車載三電等最重要的R&D業務。而在中國的中國團隊在技術研發上話語權較弱,只能對北美團隊的研發成果進行本土化調整。即使中國團隊發現研發問題,也無權直接進行技術調整,必須先得到北美團隊的認可。
另一方面,戴雷在中國的人際關系……是比較廣泛的,但是他們的工作作風實在是無法融入,所以戴雷的權力被不斷地壓制。當時他只負責北騰中國區的營銷、招聘和財務工作。此時,畢福康在派系斗爭中占據了明顯的優勢。然而,盡管戴雷的國內團隊幾乎沒有話語權,但其整體基礎仍在中國。更何況中國問題專家戴雷性格比較軟,更容易被各方大佬接受,所以還是有一定資本的。
拜騰汽車的重大事務由董事會決定,共有9票表決權。任何重大決策都必須得到董事會至少三分之二投票的批準才能實施。所以在整個2018年期間,畢福康最大的靠山就是拜騰汽車早期投資人和諧汽車董事長馮長革。畢福康有一票表決權,馮有三票表決權。他們之間的合作可以影響到拜騰汽車的發展方向。
但在2018年的B輪融資中,一汽集團提出以和諧汽車手中的一個投票權換取投資,但遭到后者強烈拒絕,導致融資陷入僵局,直到下半年年底才最終敲定。在此期間,資本市場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也更加理性。在拜騰汽車錯失融資良機的同時,戴雷與畢福康的矛盾也進入了不可調和的階段。
到2019年1月,他們之間的位置顛倒了,這一次戴雷是最強的。和諧汽車董事長馮長革神秘失蹤了一段時間,于是失去了最大依靠的畢福康徹底失去了在董事會的權力和影響力。兩天后,拜騰汽車宣布公司架構內部調整,戴雷出任CEO。緊接著,多位與畢福康關系密切的拜騰高管相繼離職,畢福康本人也于同年4月離開拜騰,兩人的派系之爭就此結束。
然而,最終,戴雷成了贏家和輸家。畢福康離開后,戴雷無力扭轉拜騰的頹勢,承諾的首款量產車一再推遲。到2020年,拜騰已累計拖欠9000萬工資,還被曝有3.1億貨款逾期未支付。同年6月,拜騰汽車也引起了央視的關注,央視報道了很多負面情況。因此,自2020年7月起,無法融資的拜騰宣布停業6個月。之后破產重整,與拜騰汽車關聯的南京智行新能源開始破產清算。
二手車電商接手?
今年8月4日,辛凱汽車宣布獲得7億美元意向投資,收購一家新能源汽車制造公司。樂于收購的公司是拜騰汽車,處于破產清算階段。只是這輛膽子很大的開心車看起來很像,又是哪里來的?
其實開心車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有錢。2015年,Renren.com成立了全資子公司人人車,主要銷售二手車金融服務。2018年4月,人人汽車更名為幸福汽車,正式進軍二手車零售業務。2019年5月,辛凱汽車在納斯達克借殼上市,成為繼心有之后第二家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的二手車公司。
只是上市后,開心車連年虧損,多次面臨退市風險。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辛凱汽車資產負債率在100%以上,處于資不抵債狀態,主營業務每年都處于凈虧損狀態。直到2021年8月,辛凱汽車轉換軌道,宣布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成立相關部門,組建新能源汽車R&D、產銷團隊,股價才開始上漲。
對于開心車來說,如果收購成功,意味著資本市場有新的故事可講。對于投資人來說,快樂汽車依然是上市主體,控股的拜騰可以有更多的資本運作空間。這是一筆看似雙方都不虧的生意,但開心車真的有能力上岸嗎?7億美元,對于目前的Baten來說,可能還不夠。
此外,…與華為、小米跨界進入汽車行業不同,快樂汽車一是沒有技術和經驗,二是沒有充足的資金。而開心車本身還有一堆爛攤子要收拾,自己的虱子還沒收拾,還要去碰拜騰這個燙手山芋。這給人的感覺就是在巴滕畫的蛋糕上給投資人畫了一個更大的蛋糕。
編輯總結:汽車制造本身就是重資產行業,無論是傳統汽車企業,還是造車新勢力,都是靠燒錢來燒的。三個“魏小利”,哪一個不是靠砸錢逐漸走到這一步的,所以拜騰三年燒的84億其實不多。只是別人燒錢的同時,燒出來的是策略和產品。資本市場不怕燒錢。他們需要看到的是投資價值。顯然,拜騰不僅自己把一切都燒了,也不足以讓投資者看到未來。
那么,拜騰是不是很可惜?太可惜了!但是值得同情嗎?顯然不值得。內部派系斗爭,PPT大肆融資,消耗了太多的資源和精力。當里面所有人都專注于權力和利益的爭奪時,失敗就成了不爭的事實。至于幸福汽車7億美元收購拜騰...隨便看看,別當真。
編輯總結:
拜騰測試車驚訝5.2萬的二手平臺上不了牌照
拜騰與富士康達成合作,推動M-Byte量產。
拜騰重組方案獲批。首款車型將于明年量產。
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福特將在明年年底之前停止在美國銷售全順Connect廂式車,并取消了在墨西哥生產新款Connect的計劃。
1900/1/1 0:00:00寶馬M部門開始整活兒了近日,小編在寶馬客看到消息,寶馬M品牌宣布近日首次開啟搭載創新驅動方式和底盤控制系統的原型車試駕,以此對純電動高性能車型進行測試,這里的純電動高性能車型,
1900/1/1 0:00:00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特斯拉CEO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則消息,表示電動汽車上的外側后視鏡會增加車輛的風阻,因此會影響車輛的續航里程最多可減少約5的續航。
1900/1/1 0:00:00太突然了幾何汽車發布了新公告,稱幾何APro、幾何C部分車型的官方指導價將進行上調,上調幅度區間為30006000元。
1900/1/1 0:00:001FF大股東要求重組董事會將舉行股東大會進行股東投票8月18日FaradayFutureIntelligentElectricInc
1900/1/1 0:00:008月20日,首款吉利甲醇混合動力轎車第4代帝豪醇電混動轎車山西首批交付儀式在晉中舉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