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7月全量銷量榜:比亞迪力壓南北大眾再奪冠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繼4月奪冠后,比亞迪7月再次超越一汽-大眾奪得中國乘用車市場銷量冠軍,一汽-大眾和SAIC-大眾分別獲得第二和第三名。7月份,上汽通用上升兩位,至第六位,而一汽豐田下降兩位,至第九位。長城汽車再次排名第十,而6月進入前十的特斯拉中國因停產跌出榜單,華晨寶馬再次上榜。前15名車型中,新能源車型有6款。除MINIEV外,其余5款均為比亞迪,分別為宋、秦、韓、海豚、元PLUS,其中海豚銷量首次突破2萬輛,排名第十。環比增長方面,比亞迪五款車型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環比增長。除了哈弗H6和帕薩特,燃油車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整體來看,以比亞迪為首的新能源自主品牌整體走高,傳統合資品牌整體走低,尤其是日系車企集體崩盤。

    BYD, Volkswagen, FAW, Changan, Chery

    2022年7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額181.8萬輛,同比增長20.4%,環比下降6.5%。1-7月累計零售量1107.9萬輛,同比下降3.5%。對于7月環比下降的原因,惠譽評級亞太區企業研究總監楊靜表示,“7月本來就是銷售淡季,環比下降很正常。而且今年6月份由于疫情和政策拉動導致的發貨和銷售延遲,銷售大幅回升,包括5月底的部分后期需求和6月底的搶購需求,會透支7月份的銷售。”比亞迪以領先一汽大眾5000輛的優勢再次奪冠。比亞迪以15.9萬輛的零售量超越一汽大眾,再次奪冠。長安和吉利自主品牌分別位列第四和第五。特斯拉中國跌出榜單后,長城汽車再次排名第十,奇瑞汽車排名第十三。南北大眾在合資品牌中領先,一汽大眾和SAIC大眾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上汽通用排名第六,而三家日系車企東風日產、廣豐和億豐分別排名第七、第八和第九。環比增長方面,比亞迪環比增長最大(19.9%),奇瑞汽車次之(14%),長安汽車、吉利汽車、長城汽車均實現個位數環比增長。但一汽大眾、東風日產、一汽豐田、廣豐、廣本、東本等合資品牌均出現環比下降,其中一汽大眾降幅最大(26.9%),其次是一汽豐田,降幅為18.3%。對于一汽-大眾大幅下滑的原因,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我們采訪時表示,“6月份一汽-大眾是沖刺半年,東北和6月份的扶持政策疊加。受長春疫情影響的一汽大眾,6月份形成沖刺效應,7月份恢復到相對合理的狀態,屬于合理水平”。崔東樹的解釋可以理解為,一汽大眾15萬左右的銷量是其正常水平,這意味著比亞迪有可能在2022年剩下的4個月里奪冠。

    BYD, Volkswagen, FAW, Changan, Chery

    同比增長方面,比亞迪同比實現三位數增長,奇瑞汽車、長安汽車同比增長超過30%,吉利汽車、長城汽車同比均增長超過13%。合資品牌東本同比增長超40%,一汽大眾同比增長37%,廣汽豐田同比增長超10%,SAIC大眾、東風日產、一汽豐田、上汽通用五菱、廣本、華晨寶馬均實現個位數增長,上汽通用是唯一一家同比下滑的車企。總的來說,比亞迪、長安、吉利依然是自主品牌前三名,位列榜單前五。自主品牌整體趨勢向上,合資品牌增速放緩,尤其是日系車集體崩盤,均跌至5。具體到新能源汽車,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7月ars達到56.4萬,同比增長123.7%,環比下降1.1%。在車輛購置稅減半的政策下,新能源車未受影響,環比改善超預期。7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額48.6萬輛,同比增長117.3%,環比下降8.5%,1-7月形成“W型”走勢。乘聯會表示,“在部分燃油車購置稅減半的政策下,新能源車的銷量并未受到影響,環比改善超出此前預期。供應的改善和油價上漲的預期帶來了市場的火爆,油價上漲,電價鎖定,導致電動車訂單表現火爆。7月份新能源車和傳統燃油車的走勢明顯受到了政策的推動。各地鼓勵消費的政策出臺力度大,客戶訂單的飽滿改變了淡季規律,進一步刺激了7月份火熱的車市。”

    BYD, Volkswagen, FAW, Changan, Chery

    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吉利位列前三,特斯拉由于停產和大量出口,環比下降64%,跌至第四。奇瑞排名第六,長安超越SAIC乘用車排名第七,上汽大眾再次躋身新能源榜單前十。哪吒是唯一進入新能源榜單前十的新勢力。環比增長方面,除特斯拉外,小鵬、理想、蔚來均下降20%以上,長城汽車下降21%,成為唯一環比下降的自主品牌。三大新勢力衰落的原因是什么?李相關負責人稱是“芯片等關鍵零部件無法及時供貨所致”;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表示,是因為“壓鑄件供應不足,導致7月份比計劃減少了幾千輛。”Xpeng汽車媒體負責人表示“受大環境影響”,出現環比下降。具體來看,7月比亞迪乘用車零售量15.9萬輛,批發量162214輛,環比增長21.3%,同比增長184.7%,創歷史新高。其中,比亞迪DM混合動力汽車銷售81,223輛,EV純電動汽車銷售80,991輛。截至目前,比亞迪已售出超過230萬輛新能源汽車。

    BYD, Volkswagen, FAW, Changan, Chery

    今年以來,比亞迪的銷量呈直線上升趨勢。加上1月份的淡季、2月份的春節假期以及3、4月份的疫情因素,5月份以來比亞迪銷量以近20%的月增長率快速增長。如無意外,比亞迪在“金九銀十”傳統銷售旺季很可能突破20萬輛,全年有望突破150萬輛。與比亞迪僅相差5000輛的一汽大眾零售量達到15.4萬輛,同比增長31.7%。其中,一汽大眾銷售新能源汽車13,185輛,環比增長7.4%。一汽-大眾ID系列7月銷量預計近萬輛,已經是一汽-大眾電氣化產品的主力車型。上汽大眾零售銷量達12萬輛,同比增長4.3%。7月,上汽大眾ID系列銷量達10086輛,實現月銷過萬輛,其中ID . 4 4000輛,ID . 3 4000輛,ID . 6 2000輛..由此看來,大眾寄予厚望的ID系列車型7月銷量逼近2萬輛。大眾ID的量產版。AERO將于2023年下半年在中國市場推出,這將意味著ID的產品矩陣。系列會更豐富,大眾的產品競爭力會更強。

    BYD, Volkswagen, FAW, Changan, Chery

    長安汽車零售量11.4萬輛,同比增長18.7%。長安新能源汽車7月銷量22,286輛,同比增長37.8%。長安汽車智能電動車“深藍SL03”于7月25日正式上市,短短33分鐘訂單過萬。與此同時,首款情感智能電動轎跑SUV——由奧維塔科技、華為、寧德聯合打造的奧維塔11以及聯合限量版車型奧維塔011也于8月8日開始預訂,首批車型于12月交付。隨著這兩款新車的交付,長安汽車的銷量將再創新高。吉利汽車零售量10.9萬輛,同比增長18.7%。吉利汽車新能源汽車銷售32,030輛,環比增長8%,位居新能源乘用車榜單第三位。其中,幾何汽車銷量13633輛,環比增長超12%。7月交付5022輛,環比增長16.7%,創單月新高,累計交付超過3萬輛。雷神智能混動系列汽車7月銷量單月突破1萬輛,環比增長超過42%。奇瑞汽車零售量66,632輛,環比增長14%,同比增長36.3%。其中瑞虎8是奇瑞汽車的“扛把子”。7月銷量10693輛,奇瑞螞蟻銷量10202輛,QQ冰淇淋銷量9381輛。兩款新能源車也為奇瑞的銷量貢獻良多,三款車占奇瑞總銷量的45%。長城汽車雖然再次擠進前十,但表現明顯不如上述自主品牌。長城旗下擁有哈弗、歐拉、威牌、坦克四大乘用車品牌,銷售來源為哈弗,但銷量繼續被比亞迪宋趕超。除了哈弗H6,哈弗大型犬的銷量也突破了1萬輛。歐拉汽車7月銷量8829輛,目前主要銷售來源為好貓。自從黑白貓停產后,歐拉的銷量一落千丈。被長城寄予厚望的歐拉芭蕾貓上市了……n 7月,但這款新車并沒有幫助歐拉的銷量增加。新能源車6款,海豚躋身前10名。7月,軒逸零售量達到3.9萬輛,環比下降超14%,再次奪冠。比亞迪宋銷量超3.7萬輛,卡羅拉和MINI獲得亞軍,MINI銷量37128輛,環比下降6.7%,排名第三。比亞迪秦銷量超過3.3萬輛,環比增長28.6%,排名比新朗逸高4位,比亞迪韓銷量超過2.5萬輛,環比增長0.2%,排名比第六位高4位。比亞迪海豚銷量首次突破2萬輛,排名第十。哈弗H6和本田CR-V進入前十,而新寶來、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則跌出了榜單。

    BYD, Volkswagen, FAW, Changan, Chery

    環比來看,比亞迪五款新能源車均實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尤其是海豚上漲97.5%,洪光MINI下降6.7%。除了哈弗H6和帕薩特,其他燃油車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同比來看,比亞迪宋、秦、韓同比均實現三位數增長。除了雅閣、帕薩特、本田CR-V,其他前15名車輛均有所下滑。從TOP15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燃油車的大趨勢已經過去,以比亞迪為首的新能源車時代已經到來,新能源車正在快速取代燃油車。我們預計,2022年,新能源汽車將占據前15名乘用車的半壁江山。“金九銀十”銷售旺季即將到來,屆時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再次爆發。正如乘聯會所說,隨著近期新能源汽車的投放,預計8-12月新能源乘用車月均銷量將突破60萬輛,繼續實現高增長。2022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可能達到600萬輛。繼4月奪冠后,比亞迪7月再次超越一汽-大眾奪得中國乘用車市場銷量冠軍,一汽-大眾和SAIC-大眾分別獲得第二和第三名。7月份,上汽通用上升兩位,至第六位,而一汽豐田下降兩位,至第九位。長城汽車再次排名第十,而6月進入前十的特斯拉中國因停產跌出榜單,華晨寶馬再次上榜。前15名車型中,新能源車型有6款。除MINIEV外,其余5款均為比亞迪,分別為宋、秦、韓、海豚、元PLUS,其中海豚銷量首次突破2萬輛,排名第十。環比增長方面,比亞迪五款車型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環比增長。除了哈弗H6和帕薩特,燃油車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整體來看,以比亞迪為首的新能源自主品牌整體走高,傳統合資品牌整體走低,尤其是日系車企集體崩盤。

    BYD, Volkswagen, FAW, Changan, Chery

    2022年7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額181.8萬輛,同比增長20.4%,環比下降6.5%。1-7月累計零售量1107.9萬輛,同比下降3.5%。對于7月環比下降的原因,惠譽評級亞太區企業研究總監楊靜表示,“7月本來就是銷售淡季,環比下降很正常。而且今年6月份由于疫情和政策拉動導致的發貨和銷售延遲,銷售大幅回升,包括5月底的部分后期需求和6月底的搶購需求,會透支7月份的銷售。”比亞迪以領先一汽大眾5000輛的優勢再次奪冠。比亞迪以15.9萬輛的零售量超越一汽大眾,再次奪冠。長安和吉利自主品牌分別位列第四和第五。特斯拉中國跌出榜單后,長城汽車再次排名第十,奇瑞汽車排名第十三。南北大眾在合資品牌中領先,一汽大眾和SAIC大眾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上汽通用排名第六,而三家日系車企東風日產、廣豐和億豐分別排名第七、第八和第九。就環比增長而言,比亞迪的環比增幅最大(19.9%),其次是比亞迪……ry汽車(14%),長安汽車、吉利汽車、長城汽車均實現個位數環比增長。但一汽大眾、東風日產、一汽豐田、廣豐、廣本、東本等合資品牌均出現環比下降,其中一汽大眾降幅最大(26.9%),其次是一汽豐田,降幅為18.3%。對于一汽-大眾大幅下滑的原因,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我們采訪時表示,“6月份一汽-大眾是沖刺半年,東北和6月份的扶持政策疊加。受長春疫情影響的一汽大眾,6月份形成沖刺效應,7月份恢復到相對合理的狀態,屬于合理水平”。崔東樹的解釋可以理解為,一汽大眾15萬左右的銷量是其正常水平,這意味著比亞迪有可能在2022年剩下的4個月里奪冠。

    BYD, Volkswagen, FAW, Changan, Chery

    同比增長方面,比亞迪同比實現三位數增長,奇瑞汽車、長安汽車同比增長超過30%,吉利汽車、長城汽車同比均增長超過13%。合資品牌東本同比增長超40%,一汽大眾同比增長37%,廣汽豐田同比增長超10%,SAIC大眾、東風日產、一汽豐田、上汽通用五菱、廣本、華晨寶馬均實現個位數增長,上汽通用是唯一一家同比下滑的車企。總的來說,比亞迪、長安、吉利依然是自主品牌前三名,位列榜單前五。自主品牌整體趨勢向上,合資品牌增速放緩,尤其是日系車集體崩盤,均跌至5。具體到新能源汽車,7月份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56.4萬輛,同比增長123.7%,環比下降1.1%。在車輛購置稅減半的政策下,新能源車未受影響,環比改善超預期。7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額48.6萬輛,同比增長117.3%,環比下降8.5%,1-7月形成“W型”走勢。乘聯會表示,“在部分燃油車購置稅減半的政策下,新能源車的銷量并未受到影響,環比改善超出此前預期。供應的改善和油價上漲的預期帶來了市場的火爆,油價上漲,電價鎖定,導致電動車訂單表現火爆。7月份新能源車和傳統燃油車的走勢明顯受到了政策的推動。各地鼓勵消費的政策出臺力度大,客戶訂單的飽滿改變了淡季規律,進一步刺激了7月份火熱的車市。”

    BYD, Volkswagen, FAW, Changan, Chery

    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吉利位列前三,特斯拉由于停產和大量出口,環比下降64%,跌至第四。奇瑞排名第六,長安超越SAIC乘用車排名第七,上汽大眾再次躋身新能源榜單前十。哪吒是唯一進入新能源榜單前十的新勢力。環比增長方面,除特斯拉外,小鵬、理想、蔚來均下降20%以上,長城汽車下降21%,成為唯一環比下降的自主品牌。三大新勢力衰落的原因是什么?李相關負責人稱是“芯片等關鍵零部件無法及時供貨所致”;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表示,是因為“壓鑄件供應不足,導致7月份比計劃減少了幾千輛。”Xpeng汽車媒體負責人表示“受大環境影響”,出現環比下降。具體來看,7月比亞迪乘用車零售量15.9萬輛,批發量162214輛,環比增長21.3%,同比增長184.7%,創歷史新高。其中,比亞迪DM混合動力汽車銷售81,223輛,EV純電動汽車銷售80,991輛。截至目前,比亞迪已售出超過230萬輛新能源汽車。

    BYD, Volkswagen, FAW, Changan, Chery

    今年以來,比亞迪的銷量呈直線上升趨勢。加上1月份的淡季、2月份的春節假期以及3、4月份的疫情因素,5月份以來比亞迪銷量以近20%的月增長率快速增長。如無意外,比亞迪在“金九銀十”傳統銷售旺季很可能突破20萬輛,全年有望突破150萬輛。與比亞迪僅相差5000輛的一汽大眾零售量達到15.4萬輛,同比增長31.7%。其中,一汽大眾銷售新能源汽車13,185輛,環比增長7.4%。一汽-大眾ID系列7月銷量預計近萬輛,已經是一汽-大眾電氣化產品的主力車型。上汽大眾零售銷量達12萬輛,同比增長4.3%。7月,上汽大眾ID系列銷量達10086輛,實現月銷過萬輛,其中ID . 4 4000輛,ID . 3 4000輛,ID . 6 2000輛..由此看來,大眾寄予厚望的ID系列車型7月銷量逼近2萬輛。大眾ID的量產版。AERO將于2023年下半年在中國市場推出,這將意味著ID的產品矩陣。系列會更豐富,大眾的產品競爭力會更強。

    BYD, Volkswagen, FAW, Changan, Chery

    長安汽車零售量11.4萬輛,同比增長18.7%。長安新能源汽車7月銷量22,286輛,同比增長37.8%。長安汽車智能電動車“深藍SL03”于7月25日正式上市,短短33分鐘訂單過萬。與此同時,首款情感智能電動轎跑SUV——由奧維塔科技、華為、寧德聯合打造的奧維塔11以及聯合限量版車型奧維塔011也于8月8日開始預訂,首批車型于12月交付。隨著這兩款新車的交付,長安汽車的銷量將再創新高。吉利汽車零售量10.9萬輛,同比增長18.7%。吉利汽車新能源汽車銷售32,030輛,環比增長8%,位居新能源乘用車榜單第三位。其中,幾何汽車銷量13633輛,環比增長超12%。7月交付5022輛,環比增長16.7%,創單月新高,累計交付超過3萬輛。雷神智能混動系列汽車7月銷量單月突破1萬輛,環比增長超過42%。奇瑞汽車零售量66,632輛,環比增長14%,同比增長36.3%。其中瑞虎8是奇瑞汽車的“扛把子”。7月銷量10693輛,奇瑞螞蟻銷量10202輛,QQ冰淇淋銷量9381輛。兩款新能源車也為奇瑞的銷量貢獻良多,三款車占奇瑞總銷量的45%。長城汽車雖然再次擠進前十,但表現明顯不如上述自主品牌。長城旗下擁有哈弗、歐拉、威牌、坦克四大乘用車品牌,銷售來源為哈弗,但銷量繼續被比亞迪宋趕超。除了哈弗H6,哈弗大型犬的銷量也突破了1萬輛。歐拉汽車7月銷量8829輛,目前主要銷售來源為好貓。自從黑白貓停產后,歐拉的銷量一落千丈。被長城寄予厚望的歐拉芭蕾貓上市了……n 7月,但這款新車并沒有幫助歐拉的銷量增加。新能源車6款,海豚躋身前10名。7月,軒逸零售量達到3.9萬輛,環比下降超14%,再次奪冠。比亞迪宋銷量超3.7萬輛,卡羅拉和MINI獲得亞軍,MINI銷量37128輛,環比下降6.7%,排名第三。比亞迪秦銷量超過3.3萬輛,環比增長28.6%,排名比新朗逸高4位,比亞迪韓銷量超過2.5萬輛,環比增長0.2%,排名比第六位高4位。比亞迪海豚銷量首次突破2萬輛,排名第十。哈弗H6和本田CR-V進入前十,而新寶來、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則跌出了榜單。

    BYD, Volkswagen, FAW, Changan, Chery

    環比來看,比亞迪五款新能源車均實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尤其是海豚上漲97.5%,洪光MINI下降6.7%。除了哈弗H6和帕薩特,其他燃油車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同比來看,比亞迪宋、秦、韓同比均實現三位數增長。除了雅閣、帕薩特、本田CR-V,其他前15名車輛均有所下滑。從TOP15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燃油車的大趨勢已經過去,以比亞迪為首的新能源車時代已經到來,新能源車正在快速取代燃油車。我們預計,2022年,新能源汽車將占據前15名乘用車的半壁江山。“金九銀十”銷售旺季即將到來,屆時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再次爆發。正如乘聯會所說,隨著近期新能源汽車的投放,預計8-12月新能源乘用車月均銷量將突破60萬輛,繼續實現高增長。2022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可能達到600萬輛。

    標簽:比亞迪大眾一汽長安奇瑞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順勢者昌,革新者強

    新能源、智能化已經成為當前汽車時代繞不開的話題,革新則是這個時代共同跳動的脈搏。

    1900/1/1 0:00:00
    特斯拉推出換新計劃 車主可享多項優惠

    8月11日,特斯拉中國官方正式推出“Tesla車主尊享換新計劃”。

    1900/1/1 0:00:00
    中汽協:2022年7月汽車產銷持續恢復

    2022年8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布最新一期產銷數據情況。

    1900/1/1 0:00:00
    可享福利 特斯拉推出車主尊享換新計劃

    8月11日,特斯拉中國官方正式推出“Tesla車主尊享換新計劃”。

    1900/1/1 0:00:00
    大陸集團二季度銷售額94億歐元,對下半年發展持樂觀態度

    日前,大陸集團發布財報顯示,第二季度的集團銷售額為94億歐元(2021年第二季度:84億歐元,130),調整后的息稅前利潤為411億歐元(2021年第二季度:512億歐元,19

    1900/1/1 0:00:00
    馮旦將擔任Polestar極星中國區總裁職位

    Polestar極星宣布,馮旦將于8月15日起接任內森福肖(NathanForshaw),擔任極星中國區總裁。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