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新能源汽車相關注冊企業達到7.86萬家,同比增長70.8%。2020年下半年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強勁復蘇,產銷量遠超預期。中汽協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36.6萬輛和136.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5%和10.9%。企業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23.2萬戶,2020年新登記企業7.86萬戶,同比增長70.8%,其中第四季度新增企業2.7萬戶。從地區分布來看,目前廣東省以2.6萬家企業位居第一,山東、江蘇分列二、三位。此外,全行業45%的企業注冊資本高于500萬。資料來源:第一電力網2。大眾ID.5電動轎跑SUV已經開始預生產。今年下半年上市的大眾證實,該公司下一款ID系列電動車將是ID.5,也就是ID.4電動SUV的轎跑版。目前該車已進入前期生產階段。
(來源:大眾推特截圖)來源:蓋世汽車3。保時捷CEO:未來幾個月芯片短缺或嚴重影響日常運營據外媒報道,2月22日,保時捷CEO奧利弗·布魯姆(Oliver Blume)警告稱,在未來幾個月內,嚴重的全球半導體短缺可能會影響公司的日常運營。
(圖片來源:保時捷)奧利弗·布魯姆(Oliver Blume)表示,“由于消費電子產品的巨大需求和汽車行業的快速復蘇,半導體短缺是目前非常嚴重的話題,已經影響到了整個汽車行業。我們可能每天都受到影響,所以我們會密切關注未來幾個月每天能做些什么,我們必須找到長期的解決方案。”據國外媒體報道,盡管大眾集團和通用汽車等全球汽車制造商已經開始大力投資電動汽車,但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公司,豐田正在投資一系列動力系統(至少在美國)。
(圖片來源:豐田)上周,豐田美國公司表示,今年將推出兩款日本制造的電動汽車和一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明年將在美國銷售。這兩款電動車是豐田美國近10年來推出的第一款電動車,但豐田高管也提前聲明,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這些車型。與競爭對手不同,豐田并不認為電動汽車是快速減少全球碳排放的最佳方式。相反,它認為混合動力汽車,尤其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最能兌現遏制溫室氣體的承諾,因為這樣的產品組合將吸引更廣泛的美國消費者。來源:蓋世汽車5。寶馬CEO質疑特斯拉能否保持高速增長。據外媒報道,寶馬CEO奧利弗·齊普塞(Oliver Zipse)在2月23日出席活動時公開質疑特斯拉。他表示,隨著汽車行業越來越多的公司發力電動汽車市場,特斯拉將很難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事實上,特斯拉在歐洲的增長率已經從2018年的138%下降到2020年的36%。“寶馬CEO奧利弗·齊普斯”來源:汽車之家6。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強制性國家標準7月1日發布,2月23日實施。據工信部官網消息,2月20日由工信部組織實施的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強制性國家標準(GB19578-2021)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將于2021年7月1日正式實施。
本標準規定了未來燃用汽油或柴油的M1車輛的燃油消耗限值要求,最大設計總重不超過3500kg,是汽車節能的重要配套標準之一……中國的保護管理。本標準與《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和指標》(GB27999-2019)構成第五階段乘用車燃料消耗量標準,共同支撐雙積分管理辦法的順利實施。
資料來源:第一電力網7。新車上市|現代IONIQ 5正式發布續航600 km的NEDC。2021年2月23日,現代汽車純電動中型CUV IONIQ 5以線上發布的形式全球首發。這款車型將是現代電動汽車專屬品牌IONIQ旗下的首款量產車型。基于現代電動汽車專用平臺E-GMP打造,軸距3000mm,NEDC最大續航里程600km。
IONIQ 5基于現代汽車集團電動汽車專用平臺e-GMP(Electric-Global Modular Platform)打造,擁有諸多獨家優勢,如因軸距更長而形成的獨特車身比例、采用多種環保材料的創新內飾設計、強勁環保的卓越性能、超高速充電功能和外接電源功能(V2L)、先進的互聯技術和自動駕駛輔助功能,以及極致的車內體驗和安全性能。資料來源:第一電力網8。吉利和沃爾沃會找到最好的合并方案,共同致力于自動駕駛。2月24日,吉利和沃爾沃合并取得重大進展!去年2月,吉利汽車宣布正在與沃爾沃汽車管理層討論業務并購重組的可能性。時隔一年,吉利汽車宣布,公司與沃爾沃找到了最佳合并方案,即在保持雙方現有獨立公司架構的基礎上,在動力總成、電動化、自動駕駛、運營等方面進行一系列業務合并與合作。
來源:騰訊新聞9。海南今年計劃推廣新能源汽車2.5萬輛,新建充電樁1萬個。2月23日,海南省新能源汽車推廣中心發布消息稱,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2021年海南省推廣清潔能源汽車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其中海南省今年計劃推廣新能源汽車2.5萬輛,新建充電樁1萬個,確保今年年底前保持純電動汽車占充電樁的總體比例。
方案強調,除專用車輛外,海南省各級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新增或更換的公務用車100%使用新能源汽車。除部分應急車輛和新能源汽車不能滿足需求外,海南省新增和更換的公交車輛100%使用新能源汽車。資料來源:第一電力網10。LECK ZERO上海車展首發確認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近日,我們從相關渠道獲悉,萊克汽車正在對其首批純電動汽車零招聘人員進行培訓教學,為新車上市做全面準備。LECK在文件中確認,LECK ZERO于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
來源:易車網11。到2025年上海新能源汽車年產量將超過120萬輛。2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到2025年,上海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過12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值超過3500億元,占全市汽車制造業產值的35%以上。到2025年,純電動汽車將占新購車輛的50%以上。公交車、巡游出租車、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郵政用車全面使用新能源汽車,國有企事業單位公務用車等新能源汽車占比超過80%。新能源汽車在出租車中占比超過50%,重型卡車和工程車新能源汽車普及率大幅提升。燃料電池汽車總應用量超過1萬輛。充換電設施規模、運營質量和服務便利性顯著提升。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加氫站超過70座,實現了重點應用領域的全覆蓋。資料來源:第一電力網12。加速電動化布局吉利新公司或落地合肥近日,我們從相關渠道獲悉,吉利汽車規劃的電動汽車新公司有望落戶合肥北城新區。根據此前曝光的消息,新公司或命名為凌凌科技(中文名為“00科技”),將獨立于傳統汽車部門,負責領導基于SEA龐大智能進化體驗架構的車型生產,以及現有雷克薩斯和幾何品牌電動汽車的營銷。來源:汽車之家。1.2020年,新能源汽車相關注冊企業達到7.86萬家,同比增長70.8%。2020年下半年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強勁復蘇,產銷量遠超預期。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到2020年,中國汽車產量將達到……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為136.6萬輛和136.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5%和10.9%。企業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23.2萬戶,2020年新登記企業7.86萬戶,同比增長70.8%,其中第四季度新增企業2.7萬戶。從地區分布來看,目前廣東省以2.6萬家企業位居第一,山東、江蘇分列二、三位。此外,全行業45%的企業注冊資本高于500萬。資料來源:第一電力網2。大眾ID.5電動轎跑SUV已經開始預生產。今年下半年上市的大眾證實,該公司下一款ID系列電動車將是ID.5,也就是ID.4電動SUV的轎跑版。目前該車已進入前期生產階段。
(來源:大眾推特截圖)來源:蓋世汽車3。保時捷CEO:未來幾個月芯片短缺或嚴重影響日常運營據外媒報道,2月22日,保時捷CEO奧利弗·布魯姆(Oliver Blume)警告稱,在未來幾個月內,嚴重的全球半導體短缺可能會影響公司的日常運營。
(圖片來源:保時捷)奧利弗·布魯姆(Oliver Blume)表示,“由于消費電子產品的巨大需求和汽車行業的快速復蘇,半導體短缺是目前非常嚴重的話題,已經影響到了整個汽車行業。我們可能每天都受到影響,所以我們會密切關注未來幾個月每天能做些什么,我們必須找到長期的解決方案。”據國外媒體報道,盡管大眾集團和通用汽車等全球汽車制造商已經開始大力投資電動汽車,但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公司,豐田正在投資一系列動力系統(至少在美國)。
(圖片來源:豐田)上周,豐田美國公司表示,今年將推出兩款日本制造的電動汽車和一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明年將在美國銷售。這兩款電動車是豐田美國近10年來推出的第一款電動車,但豐田高管也提前聲明,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這些車型。與競爭對手不同,豐田并不認為電動汽車是快速減少全球碳排放的最佳方式。相反,它認為混合動力汽車,尤其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最能兌現遏制溫室氣體的承諾,因為這樣的產品組合將吸引更廣泛的美國消費者。來源:蓋世汽車5。寶馬CEO質疑特斯拉能否保持高速增長。據外媒報道,寶馬CEO奧利弗·齊普塞(Oliver Zipse)在2月23日出席活動時公開質疑特斯拉。他表示,隨著汽車行業越來越多的公司發力電動汽車市場,特斯拉將很難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事實上,特斯拉在歐洲的增長率已經從2018年的138%下降到2020年的36%。“寶馬CEO奧利弗·齊普斯”來源:汽車之家6。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強制性國家標準7月1日發布,2月23日實施。據工信部官網消息,2月20日由工信部組織實施的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強制性國家標準(GB19578-2021)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將于2021年7月1日正式實施。
本標準規定了未來燃用汽油或柴油燃料且最大設計總質量不超過3500kg的M1車輛的燃料消耗量限值要求,是我國汽車節能管理的重要配套標準之一。本標準與《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和指標》(GB27999-2019)構成第五階段乘用車燃料消耗量標準,共同支撐雙積分管理辦法的順利實施。
< img alt = "豐田、力克、現代、大眾、特斯拉" src =……/ee img/{ HostI }/img/202303032151329867/6 . jpg "/>
資料來源:第一電力網7。新車上市|現代IONIQ 5正式發布續航600 km的NEDC。2021年2月23日,現代汽車純電動中型CUV IONIQ 5以線上發布的形式全球首發。這款車型將是現代電動汽車專屬品牌IONIQ旗下的首款量產車型。基于現代電動汽車專用平臺E-GMP打造,軸距3000mm,NEDC最大續航里程600km。
IONIQ 5基于現代汽車集團電動汽車專用平臺e-GMP(Electric-Global Modular Platform)打造,擁有諸多獨家優勢,如因軸距更長而形成的獨特車身比例、采用多種環保材料的創新內飾設計、強勁環保的卓越性能、超高速充電功能和外接電源功能(V2L)、先進的互聯技術和自動駕駛輔助功能,以及極致的車內體驗和安全性能。資料來源:第一電力網8。吉利和沃爾沃會找到最好的合并方案,共同致力于自動駕駛。2月24日,吉利和沃爾沃合并取得重大進展!去年2月,吉利汽車宣布正在與沃爾沃汽車管理層討論業務并購重組的可能性。時隔一年,吉利汽車宣布,公司與沃爾沃找到了最佳合并方案,即在保持雙方現有獨立公司架構的基礎上,在動力總成、電動化、自動駕駛、運營等方面進行一系列業務合并與合作。
來源:騰訊新聞9。海南今年計劃推廣新能源汽車2.5萬輛,新建充電樁1萬個。2月23日,海南省新能源汽車推廣中心發布消息稱,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2021年海南省推廣清潔能源汽車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其中海南省今年計劃推廣新能源汽車2.5萬輛,新建充電樁1萬個,確保今年年底前保持純電動汽車占充電樁的總體比例。
方案強調,除專用車輛外,海南省各級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新增或更換的公務用車100%使用新能源汽車。除部分應急車輛和新能源汽車不能滿足需求外,海南省新增和更換的公交車輛100%使用新能源汽車。資料來源:第一電力網10。LECK ZERO上海車展首發確認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近日,我們從相關渠道獲悉,萊克汽車正在對其首批純電動汽車零招聘人員進行培訓教學,為新車上市做全面準備。LECK在文件中確認,LECK ZERO于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
來源:易車網11。到2025年上海新能源汽車年產量將超過120萬輛。2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到2025年,上海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過12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值超過3500億元,占全市汽車制造業產值的35%以上。到2025年,純電動汽車將占新購車輛的50%以上。公交車、巡游出租車、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郵政用車全面使用新能源汽車,國有企事業單位公務用車等新能源汽車占比超過80%。新能源汽車在出租車中占比超過50%,重型卡車和工程車新能源汽車普及率大幅提升。燃料電池汽車總應用量超過1萬輛。充換電設施規模、運營質量和服務便利性顯著提升。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加氫站超過70座,實現了重點應用領域的全覆蓋。資料來源:第一電力網12。加速電動化布局吉利新公司或落地合肥近日,我們從相關渠道獲悉,吉利汽車規劃的電動汽車新公司有望落戶合肥北城新區。根據此前曝光的消息,新公司或命名為凌凌科技(中文名為“00科技”),將獨立于傳統汽車部門,負責領導基于SEA龐大智能進化體驗架構的車型生產,以及現有雷克薩斯和幾何品牌電動汽車的營銷。來源:汽車之家。
不可否認的是,馬斯克是一個營銷天才,雖然在全球范圍內都沒有太多的廣告投放,但是把特斯拉車輛和SpaceX太空探索綁定在一起,以及頂上“全球車企市值第一高”的名號,特斯拉聽上去就已經是足夠酷炫,
1900/1/1 0:00:002月27日,東風公司自動駕駛出租車隊正式在武漢經開區的商業區域投入運營。該區域共設置20余個停車點,運行線路10余條,市民可線上預約、免費體驗乘車。
1900/1/1 0:00:00日前,中國工業協會正式發布了2021年1月的全國汽車工業報告,其中2021年1月的國內熱銷車SUV、轎車、MPV、新能源車車型的排行榜也被公布出來。
1900/1/1 0:00:00本周,國內外汽車行業有哪些大事件發生上汽牽手地平線進軍芯片產業2月22日,上汽乘用車宣布其已于2月10日與智能芯片獨角獸企業地平線達成全面戰略合作,
1900/1/1 0:00:00近日,我們米其林官方獲悉,米其林專為運動型電動車推出了“PilotSportEV”型號的輪胎。該輪胎旨在保持電動車續航效率的同時,還能提供操控所需的抓地力。
1900/1/1 0:00:00超級播報,每周都有料。春節假期剛過,小米被曝要進入造車領域,之后又被官方辟謠“暫無具體計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