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超級播報:你想不想讓小米/華為來造車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超級播,每周都有。春節假期剛過,小米被曝將進軍造車領域,后被官方辟謠“沒有具體計劃”。同一周,華為再次被傳言參與“公司戰略”轉型,今年將發布部分機型,結果也被官方回應為“沒有計劃”。前幾年一直有科技和互聯網公司進入“造車”領域的傳聞,但目前來看,并沒有實質性的落地。但每次出現謠言都會引起熱議。那么,我們真的希望這些企業加入汽車制造業嗎?

    在過去的幾年里,科技和互聯網公司進入汽車行業的例子并不鮮見。百度、阿里等知名廠商也逐漸分別與吉利、SAIC制定了更具體的造車計劃。相對于傳統燃油汽車制造,新能源汽車的領域門檻更低,成熟的零部件供應讓很多看似“外行”的企業“造車”并不困難。甚至有人夸張地說,要不要造新能源車,要看你愿意花多少錢。然后那些還沒有真正進入市場的互聯網大公司繼續傳播造車風暴,而華為和小米是目前最受關注的兩個品牌。

    2月19日,有媒體報道稱,小米已決定進軍造車行業,并將其視為戰略決策。具體形式和路徑還沒確定,可能還存在變數。知情人士稱,小米造車或將由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牽頭。受此消息影響,小米集團港股漲幅達到11%。截至2月19日收盤,小米集團股價上漲6.42%,至30.650港元。然而,這顯然是另一個烏龍球。小米集團隨后每日回復科技創新板稱:等等看,暫時沒有(造車計劃)。

    從上面的總結可以看出,小米在汽車領域真正的動作并不多。除了一些周邊技術,更多的投資主要是雷軍個人進行,包括2016年對蔚來汽車和Xpeng Motors的個人投資,2019年Xpeng Motors正式與小米集團成為戰略合作伙伴。

    過去五年,小米多次傳出“造車計劃”,尤其是2020年以來。在上周的傳言中,是最響亮的一個。小米集團最終以正式公告的形式宣布“汽車制造業務尚未到正式立項階段”。

    ●華為造車傳聞

    2月26日,網訊華為計劃推出自主品牌電動車,正在與長安汽車、北汽藍谷洽談代工制造。汽車之家就此信息咨詢了華為相關負責人,對方回應:“(華為)不造車,幫助企業造好車。”

    早在2013年,華為就進入了汽車領域,此后每年的進度都在加快。2019年,華為正式成立“汽車事業部”,并將其列為華為集團一級部門。2020年又給這個部門追加了5億美元的投資,并聲稱:“看看汽車行業,短期內很難產生利潤。”

    對比小米的走勢,可以看出華為在汽車領域的布局非常清晰。除了沒有真正做自主品牌汽車,似乎沒有華為不愿意涉及的地方。尤其是基于5G網絡技術的優勢,華為目前在自動駕駛、智能化、車聯網方面的具體產品布局清晰,所以更多人更看好華為是智能汽車時代的“博世”。

    主題摘要

    大家都關心這些大廠最后會不會造車。除了更新鮮,他們還真想看看這些品牌能出什么新花樣。尤其是小米這樣的公司,永遠是“年輕人的第一個XX”。更多的人會認為,如果這些公司加入造車領域,確實會碰撞出很多有趣的東西。

    但是,真的有必要“造車”嗎,尤其是按照華為目前的布局,即使不造車,也已經深入汽車行業的根基,扮演“輔助角色”的風險明顯低于做主角。同時……我呢,就算造車門檻再低,從這些大廠的風險評估意識來看,還是如山。

    另一方面,雖然到目前為止傳言雷聲大雨點小,但小米和華為一直沒有放下造車的計劃。他們都一本正經地說“絕對不會”、“還不成熟”、“還沒打算好”,但其實無風不起浪。目前,隨著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的高度普及,要說他們心中沒有波瀾顯然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我們目前的技術儲備能找到好切口的前提下,造車已經是砧板上的肉了。(文/汽車之家姚佳)超級廣播,每周一次。春節假期剛過,小米被曝將進軍造車領域,后被官方辟謠“沒有具體計劃”。同一周,華為再次被傳言參與“公司戰略”轉型,今年將發布部分機型,結果也被官方回應為“沒有計劃”。前幾年一直有科技和互聯網公司進入“造車”領域的傳聞,但目前來看,并沒有實質性的落地。但每次出現謠言都會引起熱議。那么,我們真的希望這些企業加入汽車制造業嗎?

    在過去的幾年里,科技和互聯網公司進入汽車行業的例子并不鮮見。百度、阿里等知名廠商也逐漸分別與吉利、SAIC制定了更具體的造車計劃。相對于傳統燃油汽車制造,新能源汽車的領域門檻更低,成熟的零部件供應讓很多看似“外行”的企業“造車”并不困難。甚至有人夸張地說,要不要造新能源車,要看你愿意花多少錢。然后那些還沒有真正進入市場的互聯網大公司繼續傳播造車風暴,而華為和小米是目前最受關注的兩個品牌。

    2月19日,有媒體報道稱,小米已決定進軍造車行業,并將其視為戰略決策。具體形式和路徑還沒確定,可能還存在變數。知情人士稱,小米造車或將由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牽頭。受此消息影響,小米集團港股漲幅達到11%。截至2月19日收盤,小米集團股價上漲6.42%,至30.650港元。然而,這顯然是另一個烏龍球。小米集團隨后每日回復科技創新板稱:等等看,暫時沒有(造車計劃)。

    從上面的總結可以看出,小米在汽車領域真正的動作并不多。除了一些周邊技術,更多的投資主要是雷軍個人進行,包括2016年對蔚來汽車和Xpeng Motors的個人投資,2019年Xpeng Motors正式與小米集團成為戰略合作伙伴。

    過去五年,小米多次傳出“造車計劃”,尤其是2020年以來。在上周的傳言中,是最響亮的一個。小米集團最終以正式公告的形式宣布“汽車制造業務尚未到正式立項階段”。

    ●華為造車傳聞

    2月26日,網訊華為計劃推出自主品牌電動車,正在與長安汽車、北汽藍谷洽談代工制造。汽車之家就此信息咨詢了華為相關負責人,對方回應:“(華為)不造車,幫助企業造好車。”

    早在2013年,華為就進入了汽車領域,此后每年的進度都在加快。2019年,華為正式成立“汽車事業部”,并將其列為華為集團一級部門。2020年又給這個部門追加了5億美元的投資,并聲稱:“看看汽車行業,短期內很難產生利潤。”

    對比小米的走勢,可以看出華為在汽車領域的布局非常清晰。除了沒有真正做自主品牌汽車,似乎沒有華為不愿意涉及的地方。尤其是基于5G網絡技術的優勢,華為目前在自動駕駛、智能、車聯網方面的具體產品布局清晰,所以更多人更加看好……帽子華為是智能汽車時代的“博世”。

    主題摘要

    大家都關心這些大廠最后會不會造車。除了更新鮮,他們還真想看看這些品牌能出什么新花樣。尤其是小米這樣的公司,永遠是“年輕人的第一個XX”。更多的人會認為,如果這些公司加入造車領域,確實會碰撞出很多有趣的東西。

    但是,真的有必要“造車”嗎,尤其是按照華為目前的布局,即使不造車,也已經深入汽車行業的根基,扮演“輔助角色”的風險明顯低于做主角。同時,即使造車門檻再低,從這些大廠的風險評估意識來看,還是如山。

    另一方面,雖然到目前為止傳言雷聲大雨點小,但小米和華為一直沒有放下造車的計劃。他們都一本正經地說“絕對不會”、“還不成熟”、“還沒打算好”,但其實無風不起浪。目前,隨著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的高度普及,要說他們心中沒有波瀾顯然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我們目前的技術儲備能找到好切口的前提下,造車已經是砧板上的肉了。(文/汽車之家姚佳)

    標簽:小鵬長安蔚來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一周熱點 | 2020年新能源車相關企業注冊量同比增長70.8%;大眾ID.5今年下半年上市;吉利與沃爾沃找到最佳合并方案

    1、2020年新能源車相關企業注冊量達786萬家同比增長708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強勢復蘇,產銷遠超預期。

    1900/1/1 0:00:00
    蓋世周報丨華為再度回應造車傳聞、吉利與沃爾沃達成最佳合并方案

    本周,國內外汽車行業有哪些大事件發生上汽牽手地平線進軍芯片產業2月22日,上汽乘用車宣布其已于2月10日與智能芯片獨角獸企業地平線達成全面戰略合作,

    1900/1/1 0:00:00
    米其林為運動型電動車提供PS EV輪胎

    近日,我們米其林官方獲悉,米其林專為運動型電動車推出了“PilotSportEV”型號的輪胎。該輪胎旨在保持電動車續航效率的同時,還能提供操控所需的抓地力。

    1900/1/1 0:00:00
    新能源汽車人才有望上海直接落戶,擎天柱的機會來了?

    隨著國家對電動車發展的大力支持,各地的鼓勵政策也從補貼、購買資格優惠開始向產業、人才等層面進行更全方位的扶持。

    1900/1/1 0:00:00
    極豆科技完成新一輪融資,同創偉業美元基金領投

    2月26日消息,極豆科技宣布完成近億元新一輪融資。投資機構包括同創偉業、杭州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在內的多家機構。

    1900/1/1 0:00:00
    中石化董事長會見蔚來汽車李斌:或許能看到加油站旁邊建換電站?

    2月26日,中石化官網報道稱,2月24日,中石化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張玉卓在總部會見蔚來汽車創始人、首席執行官李斌一行,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