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顛覆諾基亞的故事會在造車新勢力和傳統汽車行業之間上演嗎?李書福和李想幾乎同時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李書福直接反對這個意見。他想,“最后誰會死,還需要時間來檢驗。希望大家耐心看完這部百年汽車革命大戲。好戲還在后頭。決定企業成敗的不是表面的宣傳和熱鬧,而是積累和核心能力。”然而,出生僅5年的李想卻在2月22日喊出了“2025年,李要成為中國第一智能電動汽車企業;2030年成為全球第一的智能電動汽車公司。”李想的思考基礎是蘋果掀翻諾基亞的場景會在汽車行業復制,理想是成為這樣的戲劇家。在李書福看來,當年汽車行業的轉型和手機行業的轉型有著本質的區別。車上運行的軟件是量身定制的,每一輛真正智能的車上運行的軟件都必須單獨校準匹配,必須相互適配。千萬不要用。不同的汽車有不同的市場定位,不同的功能表現,所以標準軟件不能廣泛使用,這是汽車行業的特點決定的。在轉型變革的關鍵時期,傳統汽車的核心優勢包括傳統機電能力優勢、傳統質量控制優勢和成本控制優勢。另一方面,在創新的革命性優勢方面,傳統汽車企業應增加人機交互、無人駕駛、中央計算、電力交換和充電基礎設施、能源管理、智能出行和工業互聯建設。李書福說:“我們不僅要自我革命,而且要聯合革命。我們要開放包容,團結連橫,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打造產業鏈新優勢,拓展生態圈新朋友。單靠自己很難打贏這場戰爭。”正因如此,2021年,在短短30天內,吉利與5家科技巨頭和汽車公司達成合作。1月11日,吉利宣布與百度成立智能電動車公司。1月13日,吉利與富士康成立合資公司,以貼牌生產新能源汽車。1月29日,吉利與法拉第未來簽署框架合作協議。同時,吉利控股也表示參與了FF上市的少量投資。此外,吉利還宣布與騰訊合作,推動汽車數字化轉型;吉利與瑞士基金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中國成立一家合資公司,為包括汽車行業在內的中國客戶提供區塊鏈技術和服務。站在新的起點,李書福公布了兩個藍色吉利行動計劃:藍色吉利行動計劃1,聚焦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增程式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小排量節能汽車。其中90%為新能源混合動力汽車,10%左右為傳統節能小排量汽車。藍色吉利行動計劃二聚焦純電動智能汽車,成立全新的純電動汽車公司,積極參與智能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簡單來說,這兩個計劃既保留了吉利在傳統節能和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優勢,又開辟了純電動智能汽車的新局面。可以說“兩個計劃”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藍色吉利行動總體規劃,是一組非常清晰的藍色吉利行動計劃。當然,除了新能源汽車,李書福也談了自己對軟件定義汽車的看法。他說,“所謂軟件定義的車輛是業界的共識,是人類科技進步到新高度的時代產物。現在大家都在爭取這個方向的技術突破,但是對于汽車行業來說,無論是傳統汽車企業還是所謂的新造車企業,都很難跨越汽車行業百年來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他還認為,傳統汽車和電動汽車可以長期共存,能源結構調整和基礎設施建設都需要時間,存在一個“度”的拐點。到了一定程度,就會由量變轉為質變,這個拐點可能會反復出現。所以傳統汽車向電動汽車過渡的過程中有一個不可逾越的動態調整期,也充滿了不確定性。面對傳統汽車在新能源領域的大踏步前進,李想認為,傳統燃油汽車的競爭是工業和機械的競爭,也是數據和芯片的競爭。在李想看來,“2020年,前五大品牌將占據中國智能手機96.5%的市場份額。2030年,智能電動車的市場競爭和市場份額將非常相似。只有獲得全球25%以上的市場份額,才有機會成為全球智能電動車行業的頭部企業。”李想在內部信中寫道,未來是智能汽車,是能源挑戰,是組織挑戰。在能源方面,充電的便利性仍然是電動汽車普及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和問題。他認為,私人充電樁可以安裝的停車位總數極其有限,這將阻止更多燃油車車主購買智能電動汽車。只有充電站像加油站一樣方便快捷,才能讓所有消費者把燃油車換成智能電動車。對此,李想為李做了一個十年并行的發展規劃:1。以城市純電、遠程發電為用戶價值的增程式電動平臺(充電寶);2.補充400 kW超快充高壓純電動平臺(超級充電器),十分鐘續航300-500公里,提供自由出行能源解決方案,加速電動汽車普及,具有儲能能力和V2G(車輛到電網)的充電網絡,將形成一個全新的商業價值鏈。在組織方面,李想認為,傳統的產業組織無法匹配智能電動車的發展需求,智能電動車時代需要智能組織。傳統燃油車運行在一個相對可控的世界里,計劃、流動、控制是最有效的管理模式,也產生了強大的工業企業和組織。買一輛傳統燃油車三年后幾乎沒有變化,而一輛智能電動車幾乎每個月都在增長,這意味著管理方式會完全不同,對人才的需求也會完全不同。面對這一趨勢,2021 -2025年李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象征性的挑戰是,李要成為中國智能電動車品牌銷售的頭部企業,拿到頭部企業在全球市場競爭的入場券。李想2025年的戰略目標是占據20%的市場份額,成為中國第一智能電動車企業。中國計劃在2030年左右達到碳排放峰值。根據李想的判斷,2025年中國智能電動車銷量將超過800萬輛,2030年中國智能電動車銷量將達到2000萬輛。這將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目標。根據2020年李公布的官方交付數據,全年向李ONE交付新車32624輛。如果按照800萬輛的市場計算,20%就是160萬輛。此外,李想還表示,2030年,四級自動駕駛將成為每一輛智能電動車的標配,用戶不會購買一輛沒有自動駕駛能力的智能電動車。他認為,未來十年自動駕駛將以摩爾定律的速度發展,2030年無論是車載計算能力還是傳感器分辨率都將提升數百倍。成千上萬的TOPS芯片,數億像素的攝像頭和高分辨率的固態激光雷達將成為自動駕駛的標準。只要有足夠的數據和足夠的R&D投入,智能電動車頭部企業都可以實現4級自動駕駛,自動駕駛將成為智能電動車的操作系統,而不是功能配置。如今世界電動車行業在資本狂歡的推動下日子過得不錯,但汽車行業的基本規律不會變,那就是規模。最終全球汽車行業企業數量不會太多,只有規模大的企業才能生存。從李書福和李想對傳統汽車發展和造車新勢力的判斷來看,他們都想在智能電動車賽道上奪冠。一個好現象是,新能源汽車市場在進一步擴大。英國IT行業咨詢公司科納仕公司的最新研究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130萬輛,較2019年同期增長8%,占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的41%。科納仕公司預測,到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90萬輛,同比增長51%,占中國汽車總銷量的9%。乘聯會和中汽協發布的2021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趨勢預測顯示,2021年全年銷量分別為180萬輛和150萬輛。李想和李書福都是有世界野心的汽車人。一個年輕,一個年老。2018年,李書福出人意料地收購了戴姆勒9.69%的股份,成為其最大單一股東,引起世界汽車巨頭的驚訝,拿下沃爾沃汽車,進軍英國和馬來西亞。其全球布局遠遠領先于中國汽車同行。李想,一個剛過40歲的年輕人,給自己定下了一個15年站在世界之巔的志向,看似無稽之談。然而,成立僅5年的李卻在14.5個月內完成了第一批4萬輛的交付,成為2020年中國全尺寸新能源SUV的銷量冠軍,這在已經如火如荼的中國電動車市場,其實是很不容易的……a.其實我們判斷李想目標的可行性是沒有意義的,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汽車工業的未來是可以期待的。蘋果顛覆諾基亞的故事會在造車新勢力和傳統汽車行業之間上演嗎?李書福和李想幾乎同時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李書福直接反對這個意見。他想,“最后誰會死,還需要時間來檢驗。希望大家耐心看完這部百年汽車革命大戲。好戲還在后頭。決定企業成敗的不是表面的宣傳和熱鬧,而是積累和核心能力。”然而,出生僅5年的李想卻在2月22日喊出了“2025年,李要成為中國第一智能電動汽車企業;2030年成為全球第一的智能電動汽車公司。”李想的思考基礎是蘋果掀翻諾基亞的場景會在汽車行業復制,理想是成為這樣的戲劇家。在李書福看來,當年汽車行業的轉型和手機行業的轉型有著本質的區別。車上運行的軟件是量身定制的,每一輛真正智能的車上運行的軟件都必須單獨校準匹配,必須相互適配。千萬不要用。不同的汽車有不同的市場定位,不同的功能表現,所以標準軟件不能廣泛使用,這是汽車行業的特點決定的。在轉型變革的關鍵時期,傳統汽車的核心優勢包括傳統機電能力優勢、傳統質量控制優勢和成本控制優勢。另一方面,在創新的革命性優勢方面,傳統汽車企業應增加人機交互、無人駕駛、中央計算、電力交換和充電基礎設施、能源管理、智能出行和工業互聯建設。李書福說:“我們不僅要自我革命,而且要聯合革命。我們要開放包容,團結連橫,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打造產業鏈新優勢,拓展生態圈新朋友。單靠自己很難打贏這場戰爭。”正因如此,2021年,在短短30天內,吉利與5家科技巨頭和汽車公司達成合作。1月11日,吉利宣布與百度成立智能電動車公司。1月13日,吉利與富士康成立合資公司,以貼牌生產新能源汽車。1月29日,吉利與法拉第未來簽署框架合作協議。同時,吉利控股也表示參與了FF上市的少量投資。此外,吉利還宣布與騰訊合作,推動汽車數字化轉型;吉利與瑞士基金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中國成立一家合資公司,為包括汽車行業在內的中國客戶提供區塊鏈技術和服務。站在新的起點,李書福公布了兩個藍色吉利行動計劃:藍色吉利行動計劃1,聚焦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增程式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小排量節能汽車。其中90%為新能源混合動力汽車,10%左右為傳統節能小排量汽車。藍色吉利行動計劃二聚焦純電動智能汽車,成立全新的純電動汽車公司,積極參與智能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簡單來說,這兩個計劃既保留了吉利在傳統節能和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優勢,又開辟了純電動智能汽車的新局面。可以說“兩個計劃”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藍色吉利行動總體規劃,是一組非常清晰的藍色吉利行動計劃。當然,除了新能源汽車,李書福也談了自己對軟件定義汽車的看法。他說,“所謂軟件定義的車輛是業界的共識,是人類科技進步到新高度的時代產物。現在大家都在爭取這個方向的技術突破,但是對于汽車行業來說,無論是傳統汽車企業還是所謂的新造車企業,都很難跨越汽車行業百年來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他還認為,傳統汽車和電動汽車可以長期共存,能源結構調整和基礎設施建設都需要時間,存在一個“度”的拐點。到了一定程度,就會由量變轉為質變,這個拐點可能會反復出現。所以傳統汽車向電動汽車過渡的過程中有一個不可逾越的動態調整期,也充滿了不確定性。面對傳統汽車在新能源領域的大踏步前進,李想認為,傳統燃油汽車的競爭是工業和機械的競爭,也是數據和芯片的競爭。在李想看來,“2020年,前五大品牌將占據中國智能手機96.5%的市場份額。2030年,智能電動車的市場競爭和市場份額將非常相似。只有獲得全球25%以上的市場份額,才有機會成為全球智能電動車行業的頭部企業。”李想在內部信中寫道,未來是智能汽車,是能源挑戰,是組織挑戰。在能源方面,充電的便利性仍然是電動汽車普及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和問題。他認為,私人充電樁可以安裝的停車位總數極其有限,這將阻止更多燃油車車主購買智能電動汽車。只有充電站像加油站一樣方便快捷,才能讓所有消費者把燃油車換成智能電動車。對此,李想為李做了一個十年并行的發展規劃:1。以城市純電、遠程發電為用戶價值的增程式電動平臺(充電寶);2.補充400 kW超快充高壓純電動平臺(超級充電器),十分鐘續航300-500公里,提供自由出行能源解決方案,加速電動汽車普及,具有儲能能力和V2G(車輛到電網)的充電網絡,將形成一個全新的商業價值鏈。在組織方面,李想認為,傳統的產業組織無法匹配智能電動車的發展需求,智能電動車時代需要智能組織。傳統燃油車運行在一個相對可控的世界里,計劃、流動、控制是最有效的管理模式,也產生了強大的工業企業和組織。買一輛傳統燃油車三年后幾乎沒有變化,而一輛智能電動車幾乎每個月都在增長,這意味著管理方式會完全不同,對人才的需求也會完全不同。面對這一趨勢,2021 -2025年李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象征性的挑戰是,李要成為中國智能電動車品牌銷售的頭部企業,拿到頭部企業在全球市場競爭的入場券。李想2025年的戰略目標是占據20%的市場份額,成為中國第一智能電動車企業。中國計劃在2030年左右達到碳排放峰值。根據李想的判斷,2025年中國智能電動車銷量將超過800萬輛,2030年中國智能電動車銷量將達到2000萬輛。這將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目標。根據2020年李公布的官方交付數據,全年向李ONE交付新車32624輛。如果按照800萬輛的市場計算,20%就是160萬輛。此外,李想還表示,2030年,四級自動駕駛將成為每一輛智能電動車的標配,用戶不會購買一輛沒有自動駕駛能力的智能電動車。他認為,未來十年自動駕駛將以摩爾定律的速度發展,2030年無論是車載計算能力還是傳感器分辨率都將提升數百倍。成千上萬的TOPS芯片,數億像素的攝像頭和高分辨率的固態激光雷達將成為自動駕駛的標準。只要有足夠的數據和足夠的R&D投入,智能電動車頭部企業都可以實現4級自動駕駛,自動駕駛將成為智能電動車的操作系統,而不是功能配置。如今世界電動車行業在資本狂歡的推動下日子過得不錯,但汽車行業的基本規律不會變,那就是規模。最終全球汽車行業企業數量不會太多,只有規模大的企業才能生存。從李書福和李想對傳統汽車發展和造車新勢力的判斷來看,他們都想在智能電動車賽道上奪冠。一個好現象是,新能源汽車市場在進一步擴大。英國IT行業咨詢公司科納仕公司的最新研究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130萬輛,較2019年同期增長8%,占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的41%。科納仕公司預測,到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90萬輛,同比增長51%,占中國汽車總銷量的9%。乘聯會和中汽協發布的2021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趨勢預測顯示,2021年全年銷量分別為180萬輛和150萬輛。李想和李書福都是有世界野心的汽車人。一個年輕,一個年老。2018年,李書福出人意料地收購了戴姆勒9.69%的股份,成為其最大單一股東,引起世界汽車巨頭的驚訝,拿下沃爾沃汽車,進軍英國和馬來西亞。其全球布局遠遠領先于中國汽車同行。李想,一個剛過40歲的年輕人,給自己定下了一個15年站在世界之巔的志向,看似無稽之談。然而,成立僅5年的李卻在14.5個月內完成了第一批4萬輛的交付,成為2020年中國全尺寸新能源SUV的銷量冠軍,這在已經如火如荼的中國電動車市場,其實是很不容易的……a.其實我們判斷李想目標的可行性是沒有意義的,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汽車工業的未來是可以期待的。
近日,福特宣布,到2030年其在歐洲市場將只銷售電動汽車。為實現這一目標,該汽車制造商計劃斥資10億美元,將德國科隆的一家工廠改造成為其在歐洲的第一條電動汽車生產線。
1900/1/1 0:00:002月18日,寶能汽車集團常務副總裁大谷俊明透露,2021年寶能汽車旗下觀致品牌將有5款車型發布、上市,而籌備中的另一個高端汽車品牌也將發布,這一對標特斯拉、蔚來等高端品牌的首款純電動車型,
1900/1/1 0:00:00韓國政府周四在現代汽車南陽研究所召開國政事務檢查調整會議,討論在未來五年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第四期新能源汽車基本規劃”,并提出未來10年內的減排目標和新能源汽車普及推廣計劃。
1900/1/1 0:00:00財聯社(上海編輯劉蕊)訊,隨著罕見寒流襲擊美國中西部和東北部地區,德州超過400萬戶家庭和企業斷電。而除了德州,俄克拉何馬州和阿肯色州等其他地區也遭遇了惡劣的冰雪天氣。
1900/1/1 0:00:00日前,我們從極星(Polestar)官方獲悉,Polestar1參數詢價正式開啟2021年預定通道,用戶可以前往極星空間試駕以及在官網進行預訂。
1900/1/1 0:00:00綜合外網消息,大眾汽車正計劃擴大和微軟在云技術方面的合作,以加速自動駕駛領域的研發。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