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特斯拉將開始在新加坡銷售汽車,其Model 3在該國的售價可能低于豐田凱美瑞。特斯拉之前曾嘗試在新加坡銷售汽車,但這種努力并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
Model 3(來源:特斯拉)
2016年,特斯拉試圖在新加坡銷售車輛,但該公司遇到了一些問題。新加坡第一位Model S車主在排放測試中遇到了問題。在陸地運輸管理局(LTA)認定Model S比同等大小的汽油車污染更嚴重后,該車被罰款1.5萬新元(約合1.1萬美元),但并未獲得預期的退稅。
對于這一裁決,特斯拉試圖反駁,并發表聲明稱,車輛的實際效率測試結果應該比LTA測試得到的結果低近3倍。此后,當地政府對電動汽車的態度變得更加積極。如今,五年過去了,特斯拉已經開始在新加坡市場重新發力。
公司將在新加坡推出Model 3車型,價格還是比較低的。新加坡交通管理局的燃油經濟性對比網站上已經出現了兩個版本的Model 3,證實了這款電動車即將在該國上市。雖然進口車相關費用較高,但由于電動汽車也能享受優惠政策,預計Model 3在新加坡的價格會低于豐田凱美瑞。
當地媒體報道稱:“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已獲準在新加坡銷售車輛。分析師估計其Model 3起價為14.5萬美元,低于汽油版豐田凱美瑞。根據Model 3標準續航版(4.4萬美元)和Model 3高性能版(6.2萬美元)的公開市場價值(OMV,即稅前汽車成本),兩款車的起步價可能分別為14.5萬美元和21.5萬美元。這個價格考慮了額外的注冊費、消費稅、注冊費、商品和服務稅、產權證、第一年的道路稅以及車企的利潤率。”
預計特斯拉將在未來幾周內開放預購,并在此過程中公布價格。新加坡目前有40多輛特斯拉汽車,但這些車輛都是從其他國家私人進口的,并非特斯拉在該國銷售。據外媒報道,特斯拉將開始在新加坡銷售汽車,其Model 3在該國的售價可能低于豐田凱美瑞。特斯拉之前曾嘗試在新加坡銷售汽車,但這種努力并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
Model 3(來源:特斯拉)
2016年,特斯拉試圖在新加坡銷售車輛,但該公司遇到了一些問題。新加坡第一位Model S車主在排放測試中遇到了問題。在陸地運輸管理局(LTA)認定Model S比同等大小的汽油車污染更嚴重后,該車被罰款1.5萬新元(約合1.1萬美元),但并未獲得預期的退稅。
對于這一裁決,特斯拉試圖反駁,并發表聲明稱,車輛的實際效率測試結果應該比LTA測試得到的結果低近3倍。此后,當地政府對電動汽車的態度變得更加積極。如今,五年過去了,特斯拉已經開始在新加坡市場重新發力。
公司將在新加坡推出Model 3車型,價格還是比較低的。新加坡交通管理局的燃油經濟性對比網站上已經出現了兩個版本的Model 3,證實了這款電動車即將在該國上市。雖然進口車相關費用較高,但由于電動汽車也能享受優惠政策,預計Model 3在新加坡的價格會低于豐田凱美瑞。
當地媒體報道稱:“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已獲準在新加坡銷售車輛。分析師估計其Model 3起價為14.5萬美元,低于汽油版豐田凱美瑞。根據Model 3標準續航版(4.4萬美元)和Model 3高性能版(6.2萬美元)的公開市場價值(OMV,即稅前汽車成本),兩款車的起步價可能分別為14.5萬美元和21.5萬美元。此價格考慮了額外的注冊費、消費稅、注冊費、商品和服務稅、產權證書、第一年的道路稅和pr……汽車公司的it率。"
預計特斯拉將在未來幾周內開放預購,并在此過程中公布價格。新加坡目前有40多輛特斯拉汽車,但這些車輛都是從其他國家私人進口的,并非特斯拉在該國銷售。
據汽車之家獨家了解,ARCFOX極狐將于2月下旬向極狐阿爾法T車主推送最新版OTA升級,新的推送中將包括“極致節能”模式、騰訊視頻應用、國網充電即插即用等9項新增及優化。
1900/1/1 0:00:00一度停擺的拜騰汽車又開始重新駛回賽道。據Reuters報道,中國造車新勢力代表之一的拜騰汽車正在通過與一家“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合并的方式實現借殼上市,并計劃最早于今年正式實施。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2月8日,特斯拉公司宣布已經購入了價值15億美元的比特幣。該公司在一份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中表示,購買比特幣是為了獲得更大的靈活性,以進一步多元化并最大化現金回報。
1900/1/1 0:00:002月3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充電樁工廠正式建成投產,第三代超級充電樁(V3)正式下線,最高功率可達250kW。該項目自2020年8月正式立項到正式投產用時不到半年。
1900/1/1 0:00:00近日,我們從小鵬汽車官方獲悉,小鵬超充自2021年2月20日起將調整小鵬超充品牌自建站收費標準,主要調整針對于“超時占位費”及“充電服務費”,目的是為保障充電站有序運營,
1900/1/1 0:00:00在廣大消費者眼中,各家汽車品牌有著不同的性格,其中許多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在每一款車誕生的背后,是工程師們的辛勤和汗水,是細化到零件層面的精益求精。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