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印發《云南省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2020-2022年)》。規劃提出,到2022年,試點建設7個智能電網、5個智能煤礦,建設充電樁4萬個,新能源汽車產能超過10萬輛。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深入實施“云上云”行動計劃,加快云南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支撐能力,結合云南省實際,制定《云南省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2020-2022年)》。以整體優化、協同融合為導向,統籌存量與增量、傳統與新型基礎設施發展,補齊信息基礎設施短板,加快5G、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布局,推動傳統基礎設施升級改造,促進新型基礎設施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充分發揮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對數字經濟和傳統產業數字化的疊加和乘數效應,促進產業繁榮,激發創新活力,推動云南高質量發展。(2)發展目標:到2022年,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旅游、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達到全國一流水平,云南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進入全國領先行列,成為云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構建新一代信息網絡。建設新一代高速、移動、安全、泛在、高質量的信息網絡,提升國際通信樞紐能力,協助建設面向南亞和東南亞的輻射中心——打造創新應用支撐體系。綜合數據中心體系基本形成,工業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一批關鍵基礎平臺建成,產業協同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為傳統基礎設施升級打造模板。交通、能源、物流、水利等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持續深入,補齊傳統基礎設施建設短板,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升——形成新型基礎設施產業融合示范標桿。有效激發經濟社會發展內生動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2、重點任務(1)建設高速泛在高質量新網絡1。建設5G網絡。加快工業園區、礦山、煤礦、物流園區5G網絡覆蓋,推進煤礦、礦山等高風險環境“5G+無人操作”應用,打造煙草、先進裝備制造、有色金屬等領域“5G+工業互聯網”應用。推動醫院、學校、交通樞紐等重點場所5G網絡持續覆蓋,加快數字醫療、智能教育、自動駕駛、智能交通等應用建設。在4A以上的景區和特色小鎮周圍部署5G網絡,推動“5G+智慧旅游”應用的實施。到2022年,全省5G基站達到8萬個,5G集成應用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打造數字化工廠、無人車間、無人生產線、無人采礦、自動駕駛等20個重點應用場景。2.補齊網絡短板。實施4G盲覆蓋提速工程,推進偏遠農村、自然村、邊境地區、大滇西旅游環線4G網絡深度覆蓋、擴容提速。實施老舊小區百兆光纖網絡升級改造,推進光纖寬帶網絡向城鎮延伸和覆蓋……ral地區,加快現有100兆以下固定寬帶用戶升級至100兆,加快千兆寬帶建設。推進國省干線整合,增加光纜出省方向和路由,提高網絡承載能力和互聯網省際出口帶寬。整體推進全省基礎網絡、終端、應用平臺IPv6改造升級。加快寬帶有線電視網絡建設。到2022年,將新建4萬個4G基站和室內分布系統。滇中城區、重點旅游區和其他地區的移動網絡平均下行速度將分別達到600 Mbps、500 Mbps和300 Mbps。自然村(20戶以上)4G網絡有效覆蓋率將超過90%。云南省外互聯網總帶寬達到35T以上,重點區域千兆寬帶100%覆蓋,家庭寬帶普及率100%,100M以上寬帶用戶100%。自然村100M寬帶接入率超過75%,互聯網平臺IPv6支持率達到100%。3.大力發展物聯網。加強5G標準下的物聯網建設,按需新建物聯網基站,加快在高標準農田、工業園區、城市路網、社區街道、水庫、湖泊、水電站、自然保護區部署低成本、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的智能傳感器。到2022年,實現縣級以上城市主城區普遍覆蓋、全省重點區域深度覆蓋,在網終端設備達到600萬臺。4.提高國際通信服務能力。推動昆明國際通信進出口局從語音、數據專線、互聯網傳輸業務向全業務拓展。積極爭取建設國家互聯網骨干直聯點,試點國家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推進根服務器鏡像節點建設,構建云南域名生態系統。推進昆明、德宏等州(市)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建設。到2022年,昆明國際通信進出口局匯聚能力進一步增強,區域性國際通信樞紐初步形成。(2)創建數字創新和應用的新平臺。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建立工業互聯網公共基礎設施支撐平臺,承載設備連接,匯聚數據資源,支撐應用開發。建設全省統一的工業互聯網身份解析系統,在昆明創建省級節點,推廣到其他州(市)和各行業。通過電網搭建綠色能源產業互聯網示范平臺,開展現場設備運行監測、故障預警、性能優化,支持智能調度、預測、運營決策。圍繞煙草、有色、鋼鐵、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綠色食品等構建產業平臺,為企業提供標準化、開放式的集成應用服務和協同制造支持。到2022年,建成10個工業互聯網平臺。6.構建區塊鏈科技云平臺。為云南區塊鏈打造基礎服務平臺和服務網絡,提供集成開發環境,支持區塊鏈應用快速上線,降低開發運營成本。推廣使用“孔雀密碼”。加快重要產品溯源、金融服務、稅收、物流、醫療、跨境貿易等重點領域區塊鏈行業應用平臺建設。到2022年,全面建成區塊鏈基礎服務平臺,創建50個區塊鏈應用。7.開發人工智能應用支撐平臺。推動建設面向南亞和東南亞的多語種人工智能應用和產業化基礎設施服務平臺,促進多語種技術與制造業和出口加工業的融合。重點在旅游、能源、物流、先進制造、政務、公共安全、智慧城市、醫療、……等領域搭建人工智能產業平臺教育、交通和其他領域。到2022年,建成10個人工智能行業應用。8.構建綠色數據中心高效計算平臺。按照“因地制宜、差異化布局”的原則建設大數據中心,打造一體化數據中心體系,重點支持昆明、玉溪、保山、紅河、普洱等州(市)建設邊緣云協同的數據中心體系,推進旅游大數據中心、政務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先進計算中心、災備中心建設,加快國際互聯網數據中心建設。到2022年,將建成10個行業級數據中心。圍繞將中國林業大數據中心建設成為國家林業數據匯聚和治理中心,面向全國、南亞和東南亞提供生態數據,并提供相關服務。9.創建基礎研究和產業創新的平臺。圍繞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等關鍵技術領域,加快建設云南省產業創新實驗室、南亞東南亞多語種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旅游工程研究中心、量子密碼通信平臺、區塊鏈工程研究中心等產業特色鮮明、數字技術融合、國際領先的創新載體。到2022年,建成5個科技創新基礎設施。(3)打造提升傳統基礎設施的新引擎。實施智能交通行動計劃。加快汽車向智能移動空間和應用終端發展,提供“互聯網+”智能出行、車載通信、人車交互等車載服務,試點推廣智能車牌,加強車輛電子身份認證、實時跟蹤和事件追溯,提升車輛精細化管理水平。開展基于5G的車聯網示范,全面推進汽車、公路、城市道路、附屬設施的智能化升級,提升“人、車、路、云”的融合協同能力。推進公路感知網絡和通信網絡建設,重點建設昆都-大理-香、昆都-玉墨智慧公路試點。開展城市交通流智能分析和動態優化,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推進綜合運輸信息共享,開展公路、鐵路、民航客運“一票制”和貨運“一票制”試點。在機場、車站、景區等區域,開展零換乘、自駕游等交通旅游一體化應用。建設智慧機場和人臉登機、行李自助值機等智能服務設施。到2022年,全省智能汽車發展實現突破,建立全省智能交通控制服務體系,有效減少交通事故。建設5個自動駕駛試點項目,智能車牌推廣取得明顯成效。11.推進智慧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重點發展智能電網和智能微網,推進“源網負荷”協調調度,電力供需精準匹配,提高全省綠色能源發電利用比重。推進煤礦危險崗位智能開采和無人化技術裝備應用。在全省公共停車場、高速公路服務區、旅游景區等重點公共場所安裝智能充電樁,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擴大新能源汽車產能。到2022年,試點建設7個智能電網、5個智能煤礦,建設充電樁4萬個,新能源汽車產能超過10萬輛。12.加快智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依托昆明、大理(祥云)、紅河(河口)、西雙版納(磨憨)、德宏(瑞麗)等地,與領先的電商物流企業合作,深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裝備應用,推動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如倉儲、分揀、配送、裝卸等,打造國家級和省級智能物流樞紐。建設綜合物流生態平臺、綜合物流運行監控和信息服務系統、重點領域物流信息系統。到2022年,將在倉儲、運輸和配送領域建設10個智能和無人智慧物流試點。13.開展數字水利設施系統建設。構建全省中小河流、中小水庫、防洪城市、跨界河流涉水信息動態監測和智能感知網絡,構建全省水情信息“網絡”,提高水利信息監測預警、預測預報、綜合分析、應急處置能力。到2022年,建成8500個傳感終端,實現數字化水情傳感監測網絡全覆蓋,實現重要江河、湖泊、水庫水文水資源的監測、預警、預報和遠程控制。(4)打造行業融合賦能新載體14。推動農業數字化轉型。圍繞普洱茶、花卉、中藥等領域加強農業物聯網應用,建設智慧農業產業園、智慧農場、智慧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立綠色農產品網上銷售、供應鏈協同、防偽追溯等系統,全面提升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的數字化水平。大力發展電商農業、直播農業等新業態。到2022年,全省將建成40個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基地,農產品網上銷售率達到50%。15.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大力推動企業實施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開展工業互聯網集成創新應用,支持企業利用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聯合研發、協同制造、個性化定制、服務型制造等新型生產制造方式。加快先進數字化設備更新和數字化生產線建設,打造一批數字化工廠、無人車間、無人生產線。推進企業“云接入、數字化智能化”,加快工業設備云接入和業務系統云遷移。到2022年,建成10個以上國家領先的智能制造示范。16.加強智慧旅游服務能力建設。推進全省旅游景區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景區導游、智慧廁所、智慧停車場、電子閘機等基礎設施。深入推進“一部手機游云南”,打造云南旅游大數據平臺,建設智慧旅游監管服務體系。到2022年,全省4A以上景區、特色小鎮全部完成智能化改造,全部接入“一部手機游云南”。17.加強對網絡經濟新形式發展的支持能力。支持網絡互動視聽服務建設,大力發展短視頻等新媒體。繼續優化“一個移動云產品集合”,推動傳統零售與渠道電商的資源整合,發展網上超市、帶貨直播、無人超市等電子商務零售新業態。加快推進無接觸配送,支持發展冷鏈物流、限時配送、夜間配送。推進以華南國際博覽會為代表的智能化會展場館建設,打造網上會展新模式。支持在線辦公應用的構建。到2022年,建成4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網絡經濟應用。18.推進數字化社會治理能力建設。不斷完善“一部手機服務”、“一部手機稅”、“一部手機低保”、網上政務服務大廳,打造一體化服務體系……em代表該省的智能政府。推進“數字統計”建設,實現部門間統計數據共享。加快省級應急監測預警、資源數據采集網絡、應急通信網絡建設,提高各級應急廣播網絡的傳輸覆蓋率。打造省級市場監管大數據系統,支撐食品藥品監管、綜合執法等應用。穩步推進數字邊境建設,加快部署智能感知、信息采集等基礎設施,構建邊境地區社會治理智能支撐體系。到2022年,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納入平臺運行管理,實現“一張網接入”,快速提升應急和監管服務數字化水平,基本實現數字化邊境管理。19.打造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大腦”,加強城市數據互聯共享和系統集成。繼續部署城市視頻終端,建設云南智能警務大數據平臺。建設社區自助服務、智能零售、智能配送等終端設施,拓展社區智能化應用。加快推進全省信用體系建設,大力推進“只刷臉”工程。到2022年,將大理、楚雄、普洱等州(市)建成試點示范。20.創建數字化醫療服務系統。建立省級和州(市)級國家衛生信息平臺和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推進省級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系統建設。重點支持國家心血管疾病區域醫療中心、國家呼吸區域醫療中心和滇東北、曲靖、滇南、滇西4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的數字化建設。加快遠程醫療向基層的深度覆蓋。建立智慧醫保平臺。推廣健康養老物聯網監控設備,提供安全監測、健康分析等服務,實現全省公立養老機構全覆蓋。到2022年,建成5家互聯網醫院。21.推動普惠優質的智慧教育。推進全省智慧校園建設,加快教育專網向農村、偏遠、貧困地區覆蓋,大力發展“5G+遠程互動教學”,推進全省教育資源互聯共享,引導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到2022年,省校網覆蓋率達到100%,公共教育資源和遠程互動教學實現全省覆蓋。22.構建數字生態環保支撐體系。建設環境要素、林業資源、自然資源數據感知和動態監測系統,打造生態環保、自然資源、地理空間大數據平臺,繼續推進“中國林業雙中心”基礎平臺建設。到2022年,實現九大高原湖泊、六大水系、森林火災、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的動態監測、分析、預警。3、保障措施(1)加強組織協調,建立由省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省政府分管領導擔任特別召集人的云南省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新機制,組織協調成員單位規劃重大項目建設、資金使用、要素資源配置,協調解決工作推進過程中的重大問題。省直有關部門和各地(市)加大組織力度,推進重點項目實施。加強全省統籌規劃和協調布局,避免擁擠和重復建設。明確任務分工,落實主體責任,加強跟蹤督導,建立定期評估機制,推動相關項目實施盡快見效。(2)加強電力保障,依托綠色能源優勢,積極推進實施……新的基礎設施和配套高端產業,加快數據中心和5G等能源承載項目的建設,推動綠色能源的本地化和消費,促進云南從“綠色能源大省”向“綠色經濟強省”的轉變。鼓勵新建基礎設施項目依法合規自主選擇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進一步完善市場化交易規則,豐富交易模式,簡化交易流程。開通權力準入綠色通道,簡化權力準入審批程序,壓縮審批時限。加強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等重要公用事業項目的安全可靠供電。支持具備條件的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單獨裝表、分戶建設,加大力度由供電改造為直供電,力爭在3年內完成所有必要的改造。價格主管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協調配合,進一步規范送電主體電費收取行為。(3)推進覆蓋共享,各級政府要將新的基礎設施項目納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在詳細規劃中嚴格落實,加強重大項目用地指標保障。各級自然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要及時開辟綠色通道,依法依規高效辦理規劃、用地等手續。各級政府應將通信管理部門或其委托單位納入同級國土空間規劃委員會。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應當在建筑工程施工圖設計和竣工驗收兩個環節建立通信基礎設施審查機制。支持通信管理部門加快出臺建筑、市政設施、配套通信基礎設施、光纖到戶地方標準。各級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公共機構以及其他附屬公共設施、市政設施、財政直接投資(或參與)的項目,建設5G基站免費。推進電力、交通、水利、教育等基礎管道和各類基站等專用通信網絡的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和共享。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企業應按季度整理公共建筑、綠地、社區資源開放需求清單,提交當地政府協調。(4)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新增基礎設施建設。全省各級政府連續三年每年共安排100億元,其中省財政廳每年安排10億元,按照“資金跟項目走”的原則支持全省新增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公益性項目的財政投入,加強對經營性項目的政府引導,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效應,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根據相關規定,對可復制性強、社會帶動效應顯著的行業示范項目給予獎勵,對重點行業國家一流標桿項目給予補貼。鼓勵全省各類政府產業投資基金支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政策性銀行、開發性金融機構和商業銀行建立總規模超過1000億元的“新基礎設施”信貸計劃,提高中長期貸款比重,并提供優惠利率。加強招商引資和對外推介,建立多元化投資機制。(5)加強安全防范,建立適應新基礎設施相關技術的安全體系,深化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工作……n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支持網絡安全技術和產品發展,推動安全可信產品和服務應用,提高關鍵設備安全水平。在確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推動公共數據向社會主體深度有序開放,促進政企數據融合和創新應用。
繼豐田7月底成立軟件公司之后,國內汽車軟件“新勢力”也正在急急趕來的路上。
1900/1/1 0:00:00TechWeb8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環保、運行成本低的電動汽車技術,越來越成熟,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大,廠商推出的電動汽車也越來越多。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為了改進大尺寸觸摸屏、LED燈面板以及安裝在窗戶上的紅外太陽能電池,美國密歇根大學(theUniversityofMichigan)在讓塑料具有導電性的同時,也讓其變得更加透明。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作為零排放商用電動汽車的開發商和制造商,LightningSystems公司已經成立一個名為LightningEnergy的新部門,為商用和政府車隊提供充電技術及服務。
1900/1/1 0:00:002020年,車市寒冬疊加疫情影響,難壞了不少企業,上汽通用五菱卻國內國外市場兩開花。
1900/1/1 0:00:00近日,我們從海外媒體獲悉,今年的2020SEMA北美改裝車展官方正式宣布取消。與其他的海外車展一樣,因受到了疫情等原因的影響,本屆改裝車展不得不被迫取消線下展覽,并考慮改為線上模式。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