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最近閉幕。一個多月前,《中國汽車報》記者在襄陽站采訪大賽創始人之一、同濟大學教授李立光時,提到了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當前的社會言論營造了一種內燃機即將退出歷史舞臺的氛圍,這讓許多大學生感到困惑。具體而言,從比賽本身來看,由于資金不足,一些車隊選擇為電動汽車比賽節省油車,而電動汽車吸引了大部分學生資源;在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方面,申請發動機或內燃機專業的人太少了。這是一個可怕的現象。
最近,記者也從其他方面了解到了類似的情況。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副院長Xi表示,北京理工學院發動機專業原本是熱門專業,但近年來申請人數特別少。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嚴建來也表示,目前內燃機領域普遍存在研究生無法招生的現象。大學和行業組織對中國內燃機人才的培養感到擔憂。預測:到2050年,內燃機仍將是汽車動力系統的主力軍。盡管未來汽車動力系統的趨勢是多元化,但李立光認為,從發展的角度來看,純內燃機汽車會越來越少,但在未來幾十年,內燃機仍將占據汽車動力的主要地位。根據全球汽車動力系統的研究和預測,到2050年,純內燃機汽車將占市場的20%左右,純內燃機車加混合動力車將占60%-70%,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車將占20%-30%左右。李立光給出了四個理由。1.從燃料供應的角度來看,到2050年,全球液體燃料的供應量不會改變,其中70%將用于運輸領域。與使用固體燃料的煤相比,液體燃料是清潔的;第二,在現階段,純電動汽車實際上無法支持真正的商業化,但它們得到了補貼的支持。取消補貼后的市場狀況還有待觀察;第三,電池本身并沒有實現真正的技術革命,動力電池提供的續航里程和效率也不能完全滿足汽車的實際需求,因此目前還不能完全取代燃油車;
第四,內燃機技術一直在變化,如結構優化、效率提高、減排等,目前仍在進行零碳燃料的研究。在世界范圍內,高效、清潔、接近零排放的內燃機正在開發和推廣。發展:內燃機也可以實現接近零排放。11月9日至11日,在江蘇無錫舉行的第一屆世界內燃機大會上,蘇萬華院士介紹了其團隊開發的柴油機多脈沖噴油技術。熱效率達到45.5%,排放量達到國家6b要求。同時,大會還介紹了先進燃燒、高增壓、增壓小型化、智能停缸、多系統多變量控制、余熱回收等新技術。蘇萬華還介紹,國際內燃機行業將有效熱效率作為短期目標,長期目標是有效熱效率達到85%。目前,日本開發的汽油發動機在實驗室中的指示效率已達到50%。預計到2030年,當整車油耗接近3升/100公里時,乘用車汽油發動機產品的有效效率有望超過50%。以60升的汽車油箱容積為例,一次加油可以實現近2000公里的行程。這僅僅是純內燃發動機本身的效率提高。如果將內燃機與電池和電機相結合,形成油電混合系統,據說油耗可以降低30%-50%。大眾汽車排氣門事件在世界范圍內影響深遠,柴油發動機的情況似乎不容樂觀。李立光介紹,40位德國大學教授在《經濟學人》雜志上聯合發表文章稱,大眾門事件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商業問題。排放問題無法通過技術來解決,因此柴油車和柴油發動機是不可否認的。目前,歐洲正在研究“零碳燃料”(即碳中和的燃料,即利用回收的CO2和可再生能源發電并電解H2合成的燃料)。這項研究的優點是,汽車現有的機械結構和加油站等社會支持系統沒有改變,而是將燃料變成了“零碳燃料”。這樣,汽車在運行過程中就不會產生碳排放和溫室氣體排放。這條技術路線似乎更接近現實,也更容易實現。呼吁:不應允許片面宣傳造成內燃機人才缺口。“談工程師不談工程師,就像談治病不談醫生,容易導致社會浮躁,基本常識混亂。”李立光說,“目前,在汽車動力系統的發展趨勢中,片面推進汽車電動化將影響未來人才的培養和方向。“電動汽車是中國大力支持的汽車發展方向,國家也支持高效節能的內燃機汽車和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目前,內燃機汽車占據了汽車的絕大多數,到2050年,配備內燃機的汽車仍將占據主要地位uang認為技術在進步,人才是基礎。如果中國的內燃機人才出現10年的斷層,那么中國的行業將面臨崩潰的風險,這將對汽車行業造成致命打擊。2018年中國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最近閉幕。一個多月前,《中國汽車報》記者在襄陽站采訪大賽創始人之一、同濟大學教授李立光時,提到了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當前的社會言論營造了一種內燃機即將退出歷史舞臺的氛圍,這讓許多大學生感到困惑。具體而言,從比賽本身來看,由于資金不足,一些車隊選擇為電動汽車比賽節省油車,而電動汽車吸引了大部分學生資源;
在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方面,申請發動機或內燃機專業的人太少了。這是一個可怕的現象。
最近,記者也從其他方面了解到了類似的情況。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副院長Xi表示,北京理工學院發動機專業原本是熱門專業,但近年來申請人數特別少。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嚴建來也表示,目前內燃機領域普遍存在研究生無法招生的現象。大學和行業組織對中國內燃機人才的培養感到擔憂。預測:到2050年,內燃機仍將是汽車動力系統的主力軍。盡管未來汽車動力系統的趨勢是多元化,但李立光認為,從發展的角度來看,純內燃機汽車會越來越少,但在未來幾十年,內燃機仍將占據汽車動力的主要地位。根據全球汽車動力系統的研究和預測,到2050年,純內燃機汽車將占市場的20%左右,純內燃機車加混合動力車將占60%-70%,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車將占20%-30%左右。李立光給出了四個理由。1.從燃料供應的角度來看,到2050年,全球液體燃料的供應量不會改變,其中70%將用于運輸領域。與使用固體燃料的煤相比,液體燃料是清潔的;第二,在現階段,純電動汽車實際上無法支持真正的商業化,但它們得到了補貼的支持。取消補貼后的市場狀況還有待觀察;第三,電池本身并沒有實現真正的技術革命,動力電池提供的續航里程和效率也不能完全滿足汽車的實際需求,因此目前還不能完全取代燃油車;
第四,內燃機技術一直在變化,如結構優化、效率提高、減排等,目前仍在進行零碳燃料的研究。在世界范圍內,高效、清潔、接近零排放的內燃機正在開發和推廣。發展:內燃機也可以實現接近零排放。11月9日至11日,在江蘇無錫舉行的第一屆世界內燃機大會上,蘇萬華院士介紹了其團隊開發的柴油機多脈沖噴油技術。熱效率達到45.5%,排放量達到國家6b要求。同時,大會還介紹了先進燃燒、高增壓、增壓小型化、智能停缸、多系統多變量控制、余熱回收等新技術。蘇萬華還介紹,國際內燃機行業將有效熱效率作為短期目標,長期目標是有效熱效率達到85%。目前,日本開發的汽油發動機在實驗室中的指示效率已達到50%。預計到2030年,當整車油耗接近3升/100公里時,乘用車汽油發動機產品的有效效率有望超過50%。以60升的汽車油箱容積為例,一次加油可以實現近2000公里的行程。這僅僅是純內燃發動機本身的效率提高。如果將內燃機與電池和電機相結合,形成油電混合系統,據說油耗可以降低30%-50%。大眾汽車排氣門事件在世界范圍內影響深遠,柴油發動機的情況似乎不容樂觀。李立光介紹,40位德國大學教授在《經濟學人》雜志上聯合發表文章稱,大眾門事件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商業問題。排放問題無法通過技術來解決,因此柴油車和柴油發動機是不可否認的。目前,歐洲正在研究“零碳燃料”(即碳中和的燃料,即利用回收的CO2和可再生能源發電并電解H2合成的燃料)。這項研究的優點是,汽車現有的機械結構和加油站等社會支持系統沒有改變,而是將燃料變成了“零碳燃料”。這樣,汽車在運行過程中就不會產生碳排放和溫室氣體排放。這條技術路線似乎更接近現實,也更容易實現。呼吁:不應允許片面宣傳造成內燃機人才缺口。“談工程師不談工程師,就像談治病不談醫生,容易導致社會浮躁,基本常識混亂。”李立光說,“目前,在汽車動力系統的發展趨勢中,片面推進汽車電動化將影響未來人才的培養和方向。“電動汽車是中國大力支持的汽車發展方向,國家也支持高效節能的內燃機汽車和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目前,內燃機汽車占據了汽車的絕大多數,到2050年,配備內燃機的汽車仍將占據主要地位uang認為技術在進步,人才是基礎。如果中國的內燃機人才出現10年的斷層,那么中國的行業將面臨崩潰的風險,這將對汽車行業造成致命打擊。
據外媒報道,Hybo的工程研發團隊制作了新款便攜式自動駕駛設備用固態激光雷達,其尺寸與上衣口袋相仿,可提供激光雷達掃描功能。
1900/1/1 0:00:00近日,比亞迪SZ002594分別在11月13、20、23日連續融資三次,金額高達90億元。主要用于補充營運資金以及歸還銀行欠款。
1900/1/1 0:00:0012月3日,特朗普發布推特,稱中國同意降低及取消美國出口中國汽車的關稅。目前關稅為40。據悉,自今年7月1日起,中國已主動將進口汽車關稅從25降至15。
1900/1/1 0:00:00據外媒BusinessInsider報道,在特斯拉十月份業績發布前的幾周,特斯拉給員工的內部文件中描述了其下款車ModelY的生產計劃,速度可謂是較為迅速。
1900/1/1 0:00:00據國外媒體報道,大眾汽車(Volkswagen)美國業務新任負責人ScottKeogh周三表示,該公司正在決定北美電動汽車新工廠的選址,工廠面向美國市場。
1900/1/1 0:00:00AIONTHEWAY,愛馳汽車MAS平臺打造的的其首款量產車U5的首次亮相,就詮釋了其品牌理念。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