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汽車會成為蘋果的下一個明星業務嗎?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自2007年蘋果推出第一代iphone以來,其股價一直令人驚嘆。2018年,它成為第一家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股價上漲了21倍以上。盡管蘋果第三季度凈利潤仍同比增長32%,但第三季度出貨量僅增長0.4%。低于預期的出貨量導致其股價上周五下跌6.63%,創2014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巴菲特持有的蘋果股票市值也下跌了35億美元。最近,一系列的下跌,蘋果不僅跌破了一萬億,還下跌了20%,進入了技術熊市。

    Tesla, Porsche, Volkswagen, Lexus, Porsche 911

    IPhone的銷量似乎已經達到頂峰,但巴菲特仍然對蘋果充滿信心。今年5月,巴菲特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采訪時表示,他不在乎短期業績波動,iPhone的價格被嚴重低估,他希望繼續增持股票。如果iPhone銷量停止增長,蘋果除了提價之外還有其他增長方式嗎?手表和智能音箱有很多選擇,但與手機業務相比,這些業務的空間太小了。它似乎有點不愿意重新推出萬億美元的市值。那么,下一個增長空間在哪里?特斯拉可能是一個很好的線索。近日,特斯拉公布了三季報,業績扭虧為盈。9月,其銷量達到3萬臺,9月最后一周產量達到5000臺。在這一消息的刺激下,其股價從最低點攀升了40%,A股特斯拉產業鏈股票大幅上漲。特斯拉越來越像是電動汽車行業的“明日之星”。在Model3預訂取得巨大成功后,許多傳統汽車巨頭意識到了這一點,紛紛推出新能源汽車項目,試圖趕上特斯拉。除了“造車新勢力”,互聯網巨頭也想分一塊傳統車企的蛋糕,谷歌、優步、百度都大膽出海。汽車是居民中單一價值最大的消費品。2018年,全球汽車銷量約為1億輛,產值達到5萬億美元。與手機行業每年6000億美元的產值相比,它要大得多。在汽車市場,蘋果有足夠的增長空間,但如何實現呢?事實上,蘋果制造汽車的想法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推出汽車產品。我們不禁想知道,蘋果的汽車研發處于什么階段,iCar是否可靠。讓我們從蘋果和汽車的起源開始。1.喬布斯與汽車的關系喬布斯是保時捷的粉絲。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是,喬布斯為了贏得羅斯·佩羅的投資,把他的保時捷911藏了起來,以免佩羅認為NeXT很富有。Macintosh電腦的出現也與保時捷密切相關。在開發Macintosh電腦的過程中,喬布斯經常要求研發團隊讓電腦感覺像保時捷,因為只有這樣,機器才能變得優雅,才能被稱為計算機行業的“大眾”。

    Tesla, Porsche, Volkswagen, Lexus, Porsche 911

    1985年,在蘋果和IBM的一場激戰之后,喬布斯購買了大量保時捷944來獎勵他的銷售團隊,這表明了喬布斯對保時捷的熱愛。各種各樣的傳言表明,喬布斯生前對生產iCar的想法很感興趣。2007年,一家德國報紙報道稱,喬布斯曾秘密會見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馬丁·溫特,討論生產蘋果品牌汽車的話題。《紐約時報》記者尼克·比爾頓和蘋果董事會成員米基·德雷克斯勒也表示,喬布斯曾考慮生產iCar。也許是因為汽車生產的高度復雜性,這個想法還沒有實現。由此可見,蘋果對汽車行業的覬覦由來已久,但蘋果為什么要進軍汽車行業呢?2.蘋果為什么生產汽車?蘋果汽車的發展史可能會揭示一些線索。在IBM主導的大型機時代,鑒于計算機價格高昂,普通消費者很難接觸到。蘋果公司生產的小型個人電腦以人性化的圖形界面、美觀的外形和低廉的價格迅速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iPod的產生是因為喬布斯希望為消費者提供一種更方便的聽音樂產品。當時,便攜式音樂設備……

    t、 以索尼隨身聽為代表,使用CD或磁帶作為載體,體積巨大,播放歌曲較少,待機時間短。蘋果公司獲得了東芝1.8英寸5GB小型硬盤的專利,并推出了第一代iPod,可加載1000首歌曲,持續10小時。iPhone的生產基于相同的型號。蘋果采用了最先進的多點觸控技術,消除了物理按鈕,并提供了3.5英寸的大屏幕。當時,手機只能提供電話、短信和相當瑣碎的應用程序。相比之下,由于iPhone的屏幕和觸控更大,它可以提供更豐富的應用,因此可以迅速顛覆手機行業。蘋果長期以來的商業模式是在傳統消費品中創造差異化產品。這些差異的根源在于采用革命性的新技術。汽車逐漸轉變為電子產品是蘋果選擇汽車行業的重要原因。傳統汽車是一種機械產品。近幾十年來,電子產品在整車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到2015年,全球汽車電子價值占比已上升至40%。

    Tesla, Porsche, Volkswagen, Lexus, Porsche 911

    鋰電池技術的成熟為蘋果進軍汽車行業奠定了基礎。電動汽車并不是一項新技術。在19世紀初,使用鉛酸電池的電動汽車曾經與燃油車和蒸汽車一樣好。然而,隨著內燃機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動汽車一度沉寂。兩次石油危機后,一方面油價飆升,另一方面燃油車造成城市污染,汽車制造商開始重新關注電動汽車。由于早期電池技術的不成熟,汽車工廠的重點是開發氫電池汽車。直到特斯拉創新性地使用18650塊電池組裝的電池組生產廉價可用的電動汽車,整個行業才開始轉向鋰電池路線。電池技術在安全性和成本方面的進步為電動汽車的普及創造了條件。2010年,三元電池的價格為1000美元/千瓦時,到2016年,價格已降至300美元以下。三元電池的價格每年下降約40%,這使得大規模生產電動汽車成為可能。

    Tesla, Porsche, Volkswagen, Lexus, Porsche 911

    蘋果進軍汽車領域的另一個原因是電動驅動技術帶來了產業重心的轉移。第一個變化是,汽車的復雜性正在迅速下降,新興的造車力量可以專注于智能駕駛和用戶體驗。內燃機的原理是空氣和汽油混合物的爆炸,每分鐘數千次的小爆炸構成了發動機的動力源。由于無法控制的燃燒,傳統汽車具有非常高的復雜性。在發動機內部,為了確保燃燒效率,汽車制造商繼續引入電子噴射系統和可變氣門技術等附加系統。高速很容易損壞氣缸,因此需要潤滑油,外部需要額外的油系統。在發動機外部,變速箱用于確保發動機始終在最佳轉速范圍內工作,排氣管和廢氣處理系統用于處理燃燒產生的廢氣。此外,汽車還需要油箱和水箱等部件。復雜的系統導致2萬多個汽車零部件,產業鏈極其復雜,因此汽車被稱為工業化之王。燃油系統的復雜和易出錯的特性使汽車制造商極其保守,因為一個部件的故障導致的召回成本和聲譽損失足以消耗該車型生產產生的利潤。第二個變化是,發動機和變速箱的消失瓦解了傳統汽車制造商的護城河。傳統上,汽車的三大部件是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其中發動機和變速箱是傳統汽車制造商的主要護城河。基于發動機和變速箱技術優勢和劣勢的分級體系使新興汽車制造商難以形成品牌……

    承認。以豐田為例。盡管雷克薩斯在質量和性能上與BBA差距不大,但雷克薩斯在傳統認知中仍然是一個較低的汽車品牌。如果沒有發動機和變速箱時代,新興汽車制造商更有可能形成品牌知名度。特斯拉在高端汽車市場份額迅速超過5萬美元就是最新的例子。3.蘋果面臨兩條路:自動駕駛平臺還是整車?蘋果公司在2014年下定決心生產汽車。在庫克的指示下,蘋果公司啟動了一個名為“泰坦計劃”的秘密項目。2015年,蘋果公司成立了一個約1000人的團隊,在庫比蒂諾總部附近的一個秘密地點開發泰坦項目。然而,在2016年,蘋果汽車團隊遇到了一些問題。史蒂夫·扎德斯基宣布退出該計劃,2012年退休的前蘋果高管鮑勃·曼斯菲爾德重新領導了電動汽車項目。有傳言稱,高管們對蘋果汽車的開發路線存在分歧。一組人認為蘋果應該生產完整的汽車,另一組人則認為蘋果可以開發一個自動駕駛平臺。蘋果放棄整車制造的傳言一直持續到2018年8月,蘋果重新聘用了前特斯拉工程師Doug·Fields,這讓人們猜測蘋果重新探索了整車制造項目。毫無疑問,蘋果公司正專注于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2017年6月,庫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專注于自動駕駛技術。我們認為這一核心技術非常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說,自動駕駛是所有人工智能技術的基石。這可能是所有AI技術中最困難的部分。”然而,從目前的專利申請來看,蘋果也在探索汽車制造。上個月,蘋果公司通過了美國專利局的專利審查和批準,該專利描述了如何將電池組的高壓轉換為信息娛樂系統、空調等的低壓技術。此外,在第三季度,蘋果公司申請了座椅反饋系統、天窗滑軌系統、智能大燈和抬頭顯示器的專利。蘋果似乎還沒有做出選擇,并且已經探索了這兩條路。知名蘋果分析師KUO曾表示,蘋果汽車將于2023-2025年推出,并將使用臺積電制造的汽車芯片。然而,基于蘋果追求最佳用戶體驗和長期堅持軟硬件結合的戰略,制造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是蘋果的最佳選擇。4.4.iCar將是什么樣的產品?人們很好奇蘋果是一款什么樣的汽車。但我們甚至無法預測下一代iPhone,更不用說蘋果的汽車是什么樣子了,甚至蘋果最終是否會推出汽車也不確定。盡管如此,根據現有數據,我們可以判斷蘋果汽車的一些特征。蘋果汽車具有自動駕駛功能。毫無疑問,無論有沒有iCar,蘋果的自動駕駛平臺都是其汽車行業的關鍵。基于差異化的戰略風格,蘋果不太可能推出L2級輔助駕駛汽車,至少應該是類似特斯拉的L2.5級半自動駕駛汽車。理想情況下,蘋果將推出L4級高度無人駕駛汽車。蘋果可能會出現嚴重的跳票現象。傳統上,汽車的開發周期是36個月。如果有汽車平臺,開發周期可以縮短到24個月。考慮到一家公司從零開始生產汽車的情況,特斯拉(2004年)和其第一輛汽車Roadster(2008年)需要四年時間才能成立,蔚來汽車(2014年)和第一輛汽車ES8需要四年的時間才能上市。蘋果公司自2014年以來一直參與該項目,目前還沒有實物原型。這取決于蘋果的戰略。如果蘋果公司想在新車上搭載L4級無人駕駛技術,可能需要很長的研發時間。但目前,蘋果很難在2020年拿出一款革命性的汽車產品。蘋果不愿意生產類似日產聆風、通用博爾特甚至特斯拉的汽車產品。因此,蘋果很可能會出現嚴重的機票反彈,更有可能的日期是2023年之后。蘋果將是你的合作伙伴,而不僅僅是一個工具。蘋果將擁有更多的顯示設備、更強大的計算芯片和更多的應用功能,在此基礎上,它可以提供令人滿意的娛樂功能,比如看電影。由于電動汽車可以在不點燃發動機的情況下保持空調運行,車主可能愿意花更多時間在電動汽車上放松。理想情況下,一個完全自我的醫生……

    電動汽車甚至可以充電、洗車和帶車主上下班。電動和智能汽車將越來越像人們的第二空間或小伙伴。具有情感附加值的產品將為蘋果汽車帶來更高的附加值。5.蘋果的市值是2萬億?從戰略角度來看,蘋果還需要汽車業務來實現新的增長。蘋果公司的業務按波士頓模式分類。目前,iPhone正在從明星業務轉向搖錢樹業務。如果沒有新的業務擴張,蘋果將完全成為一家搖錢樹公司,這也是資本市場最近關注的問題。事實上,根據目前全球汽車銷量,年銷量約為1億輛。假設蘋果汽車業務的滲透率達到5%,其年銷量約為500萬臺。從蘋果汽車可能的定位來看,5萬美元的平均價格是合理的,因此蘋果汽車業務的年銷售額將達到2500億美元,這大致相當于蘋果所有業務目前的收入。然而,這畢竟是一個假設。ipod、ipad和iphone的每一款產品都是跨代產品,但庫克就是庫克,這與史蒂夫·喬布斯時代不同。團隊打磨新產品的耐心是多少?它是科技產品還是耐用消費品?如何與其他汽車制造商競爭?這些都是庫克團隊應該慢慢解決的問題,要做到并珍惜。自2007年蘋果推出第一代iphone以來,其股價一直令人驚嘆。2018年,它成為第一家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股價上漲了21倍以上。盡管蘋果第三季度凈利潤仍同比增長32%,但第三季度出貨量僅增長0.4%。低于預期的出貨量導致其股價上周五下跌6.63%,創2014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巴菲特持有的蘋果股票市值也下跌了35億美元。最近,一系列的下跌,蘋果不僅跌破了一萬億,還下跌了20%,進入了技術熊市。

    Tesla, Porsche, Volkswagen, Lexus, Porsche 911

    IPhone的銷量似乎已經達到頂峰,但巴菲特仍然對蘋果充滿信心。今年5月,巴菲特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采訪時表示,他不在乎短期業績波動,iPhone的價格被嚴重低估,他希望繼續增持股票。如果iPhone銷量停止增長,蘋果除了提價之外還有其他增長方式嗎?手表和智能音箱有很多選擇,但與手機業務相比,這些業務的空間太小了。它似乎有點不愿意重新推出萬億美元的市值。那么,下一個增長空間在哪里?特斯拉可能是一個很好的線索。近日,特斯拉公布了三季報,業績扭虧為盈。9月,其銷量達到3萬臺,9月最后一周產量達到5000臺。在這一消息的刺激下,其股價從最低點攀升了40%,A股特斯拉產業鏈股票大幅上漲。特斯拉越來越像是電動汽車行業的“明日之星”。在Model3預訂取得巨大成功后,許多傳統汽車巨頭意識到了這一點,紛紛推出新能源汽車項目,試圖趕上特斯拉。除了“造車新勢力”,互聯網巨頭也想分一塊傳統車企的蛋糕,谷歌、優步、百度都大膽出海。汽車是居民中單一價值最大的消費品。2018年,全球汽車銷量約為1億輛,產值達到5萬億美元。與手機行業每年6000億美元的產值相比,它要大得多。在汽車市場,蘋果有足夠的增長空間,但如何實現呢?事實上,蘋果制造汽車的想法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推出汽車產品。我們不禁想知道,蘋果的汽車研發處于什么階段,iCar是否可靠。讓我們從蘋果和汽車的起源開始。1.喬布斯與汽車的關系喬布斯是保時捷的粉絲。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是,喬布斯為了贏得羅斯·佩羅的投資,把他的保時捷911藏了起來,以免佩羅認為NeXT很富有。Macintosh電腦的出現也與保時捷密切相關。在開發Macintosh電腦的過程中,喬布斯經常要求研發團隊制作t……

    電腦就像保時捷,因為只有這樣,電腦才能變得優雅,才能被稱為電腦行業的“大眾”。

    Tesla, Porsche, Volkswagen, Lexus, Porsche 911

    1985年,在蘋果和IBM的一場激戰之后,喬布斯購買了大量保時捷944來獎勵他的銷售團隊,這表明了喬布斯對保時捷的熱愛。各種各樣的傳言表明,喬布斯生前對生產iCar的想法很感興趣。2007年,一家德國報紙報道稱,喬布斯曾秘密會見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馬丁·溫特,討論生產蘋果品牌汽車的話題。《紐約時報》記者尼克·比爾頓和蘋果董事會成員米基·德雷克斯勒也表示,喬布斯曾考慮生產iCar。也許是因為汽車生產的高度復雜性,這個想法還沒有實現。由此可見,蘋果對汽車行業的覬覦由來已久,但蘋果為什么要進軍汽車行業呢?2.蘋果為什么生產汽車?蘋果汽車的發展史可能會揭示一些線索。在IBM主導的大型機時代,鑒于計算機價格高昂,普通消費者很難接觸到。蘋果公司生產的小型個人電腦以人性化的圖形界面、美觀的外形和低廉的價格迅速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iPod的產生是因為喬布斯希望為消費者提供一種更方便的聽音樂產品。當時,以索尼隨身聽為代表的便攜式音樂設備以CD或磁帶為載體,體積巨大,播放歌曲較少,待機時間短。蘋果公司獲得了東芝1.8英寸5GB小型硬盤的專利,并推出了第一代iPod,可加載1000首歌曲,持續10小時。iPhone的生產基于相同的型號。蘋果采用了最先進的多點觸控技術,消除了物理按鈕,并提供了3.5英寸的大屏幕。當時,手機只能提供電話、短信和相當瑣碎的應用程序。相比之下,由于iPhone的屏幕和觸控更大,它可以提供更豐富的應用,因此可以迅速顛覆手機行業。蘋果長期以來的商業模式是在傳統消費品中創造差異化產品。這些差異的根源在于采用革命性的新技術。汽車逐漸轉變為電子產品是蘋果選擇汽車行業的重要原因。傳統汽車是一種機械產品。近幾十年來,電子產品在整車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到2015年,全球汽車電子價值占比已上升至40%。

    Tesla, Porsche, Volkswagen, Lexus, Porsche 911

    鋰電池技術的成熟為蘋果進軍汽車行業奠定了基礎。電動汽車并不是一項新技術。在19世紀初,使用鉛酸電池的電動汽車曾經與燃油車和蒸汽車一樣好。然而,隨著內燃機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動汽車一度沉寂。兩次石油危機后,一方面油價飆升,另一方面燃油車造成城市污染,汽車制造商開始重新關注電動汽車。由于早期電池技術的不成熟,汽車工廠的重點是開發氫電池汽車。直到特斯拉創新性地使用18650塊電池組裝的電池組生產廉價可用的電動汽車,整個行業才開始轉向鋰電池路線。電池技術在安全性和成本方面的進步為電動汽車的普及創造了條件。2010年,三元電池的價格為1000美元/千瓦時,到2016年,價格已降至300美元以下。三元電池的價格每年下降約40%,這使得大規模生產電動汽車成為可能。

    Tesla, Porsche, Volkswagen, Lexus, Porsche 911

    蘋果進軍汽車領域的另一個原因是電動驅動技術帶來了產業重心的轉移。第一個變化是,汽車的復雜性正在迅速下降,新興的造車力量可以專注于智能駕駛和用戶體驗。內燃機的原理是空氣和汽油混合物的爆炸,每分鐘數千次的小爆炸構成了發動機的動力源。由于無法控制的燃燒,傳統汽車有一個v……

    y高復雜性。在發動機內部,為了確保燃燒效率,汽車制造商繼續引入電子噴射系統和可變氣門技術等附加系統。高速很容易損壞氣缸,因此需要潤滑油,外部需要額外的油系統。在發動機外部,變速箱用于確保發動機始終在最佳轉速范圍內工作,排氣管和廢氣處理系統用于處理燃燒產生的廢氣。此外,汽車還需要油箱和水箱等部件。復雜的系統導致2萬多個汽車零部件,產業鏈極其復雜,因此汽車被稱為工業化之王。燃油系統的復雜和易出錯的特性使汽車制造商極其保守,因為一個部件的故障導致的召回成本和聲譽損失足以消耗該車型生產產生的利潤。第二個變化是,發動機和變速箱的消失瓦解了傳統汽車制造商的護城河。傳統上,汽車的三大部件是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其中發動機和變速箱是傳統汽車制造商的主要護城河。基于發動機和變速箱技術優勢和劣勢的分級體系使新興汽車制造商難以形成品牌認可。以豐田為例。盡管雷克薩斯在質量和性能上與BBA差距不大,但雷克薩斯在傳統認知中仍然是一個較低的汽車品牌。如果沒有發動機和變速箱時代,新興汽車制造商更有可能形成品牌知名度。特斯拉在高端汽車市場份額迅速超過5萬美元就是最新的例子。3.蘋果面臨兩條路:自動駕駛平臺還是整車?蘋果公司在2014年下定決心生產汽車。在庫克的指示下,蘋果公司啟動了一個名為“泰坦計劃”的秘密項目。2015年,蘋果公司成立了一個約1000人的團隊,在庫比蒂諾總部附近的一個秘密地點開發泰坦項目。然而,在2016年,蘋果汽車團隊遇到了一些問題。史蒂夫·扎德斯基宣布退出該計劃,2012年退休的前蘋果高管鮑勃·曼斯菲爾德重新領導了電動汽車項目。有傳言稱,高管們對蘋果汽車的開發路線存在分歧。一組人認為蘋果應該生產完整的汽車,另一組人則認為蘋果可以開發一個自動駕駛平臺。蘋果放棄整車制造的傳言一直持續到2018年8月,蘋果重新聘用了前特斯拉工程師Doug·Fields,這讓人們猜測蘋果重新探索了整車制造項目。毫無疑問,蘋果公司正專注于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2017年6月,庫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專注于自動駕駛技術。我們認為這一核心技術非常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說,自動駕駛是所有人工智能技術的基石。這可能是所有AI技術中最困難的部分。”然而,從目前的專利申請來看,蘋果也在探索汽車制造。上個月,蘋果公司通過了美國專利局的專利審查和批準,該專利描述了如何將電池組的高壓轉換為信息娛樂系統、空調等的低壓技術。此外,在第三季度,蘋果公司申請了座椅反饋系統、天窗滑軌系統、智能大燈和抬頭顯示器的專利。蘋果似乎還沒有做出選擇,并且已經探索了這兩條路。知名蘋果分析師KUO曾表示,蘋果汽車將于2023-2025年推出,并將使用臺積電制造的汽車芯片。然而,基于蘋果追求最佳用戶體驗和長期堅持軟硬件結合的戰略,制造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是蘋果的最佳選擇。4.4.iCar將是什么樣的產品?人們很好奇蘋果是一款什么樣的汽車。但我們甚至無法預測下一代iPhone,更不用說蘋果的汽車是什么樣子了,甚至蘋果最終是否會推出汽車也不確定。盡管如此,根據現有數據,我們可以判斷蘋果汽車的一些特征。蘋果汽車具有自動駕駛功能。毫無疑問,無論有沒有iCar,蘋果的自動駕駛平臺都是其汽車行業的關鍵。基于差異化的戰略風格,蘋果不太可能推出L2級輔助d……

    至少它應該是一輛類似特斯拉的L2.5級半自動駕駛汽車。理想情況下,蘋果將推出L4級高度無人駕駛汽車。蘋果可能會出現嚴重的跳票現象。傳統上,汽車的開發周期是36個月。如果有汽車平臺,開發周期可以縮短到24個月。考慮到一家公司從零開始生產汽車的情況,特斯拉(2004年)和其第一輛汽車Roadster(2008年)需要四年時間才能成立,蔚來汽車(2014年)和第一輛汽車ES8需要四年的時間才能上市。蘋果公司自2014年以來一直參與該項目,目前還沒有實物原型。這取決于蘋果的戰略。如果蘋果公司想在新車上搭載L4級無人駕駛技術,可能需要很長的研發時間。但目前,蘋果很難在2020年拿出一款革命性的汽車產品。蘋果不愿意生產類似日產聆風、通用博爾特甚至特斯拉的汽車產品。因此,蘋果很可能會出現嚴重的機票反彈,更有可能的日期是2023年之后。蘋果將是你的合作伙伴,而不僅僅是一個工具。蘋果將擁有更多的顯示設備、更強大的計算芯片和更多的應用功能,在此基礎上,它可以提供令人滿意的娛樂功能,比如看電影。由于電動汽車可以在不點燃發動機的情況下保持空調運行,車主可能愿意花更多時間在電動汽車上放松。理想情況下,一輛完全自動駕駛的電動汽車甚至可以充電、洗車和帶車主上下班。電動和智能汽車將越來越像人們的第二空間或小伙伴。具有情感附加值的產品將為蘋果汽車帶來更高的附加值。5.蘋果的市值是2萬億?從戰略角度來看,蘋果還需要汽車業務來實現新的增長。蘋果公司的業務按波士頓模式分類。目前,iPhone正在從明星業務轉向搖錢樹業務。如果沒有新的業務擴張,蘋果將完全成為一家搖錢樹公司,這也是資本市場最近關注的問題。事實上,根據目前全球汽車銷量,年銷量約為1億輛。假設蘋果汽車業務的滲透率達到5%,其年銷量約為500萬臺。從蘋果汽車可能的定位來看,5萬美元的平均價格是合理的,因此蘋果汽車業務的年銷售額將達到2500億美元,這大致相當于蘋果所有業務目前的收入。然而,這畢竟是一個假設。ipod、ipad和iphone的每一款產品都是跨代產品,但庫克就是庫克,這與史蒂夫·喬布斯時代不同。團隊打磨新產品的耐心是多少?它是科技產品還是耐用消費品?如何與其他汽車制造商競爭?這些都是庫克團隊應該慢慢解決的問題,并且要做到并珍惜。

    標簽:特斯拉保時捷大眾雷克薩斯保時捷911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美或下周敲定對歐征汽車關稅 上萬崗位或流失

    據《福布斯》新聞報道,內部人士表示,特朗普政府最快將于下周敲定對歐盟出口汽車征收關稅的決定,“除非歐盟做出讓步”;

    1900/1/1 0:00:00
    阿里AliOS發布智能駕駛艙渲染圖,全車屏幕了解一下

    11月29日,阿里旗下汽車操作系統AliOS的智能駕駛艙渲染圖首次公開,座艙內一體式超大屏設計十分搶眼,全車沒有配備任何物理按鍵。據了解,AliOS將在智能駕駛艙上搭載、展示最前沿的技術。

    1900/1/1 0:00:00
    河南省新能源及網聯汽車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發布

    11月2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河南省新能源及網聯汽車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力爭新引進整車企業若干家,

    1900/1/1 0:00:00
    實錘:一汽奧迪銷售公司即將成立,未來或落戶杭州

    今年3月日內瓦車展期間,一汽集團、大眾汽車股份公司和奧迪股份公司曾簽訂了兩份合資合作諒解備忘錄,聲明將成立兩家新公司,分別為“一汽奧迪銷售公司”和“一汽奧迪移動出行服務中國有限公司”,

    1900/1/1 0:00:00
    北汽新能源EU5脫穎而出 獲“中國心“評選金獎

    11月29日,“中國心”2018年度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評選結果揭曉,北汽新能源(北汽藍谷600733)憑借純電驅動系統的優越性能獲得全場金獎,其推薦車型EU5受到評委會一致好評。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