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非凡的自動駕駛戰場迎來了新玩家。近日,日本兩家巨頭豐田和軟銀宣布成立合資公司莫奈,正式進軍自動駕駛汽車服務市場。新公司的名稱“Monet”是Mobility and Network的縮寫。公司初期建設階段的30名業務骨干均來自豐田和軟銀,軟銀副總裁宮川潤一將擔任合資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公開資料顯示,莫奈的股比結構為軟銀50.25%,豐田49.75%。該公司的初始投資為20億日元,主要用于移動旅行服務,計劃總投資100億日元。業務領域將涵蓋自動駕駛和旅行服務。豐田和軟銀的合資企業莫奈的成立,是自動駕駛領域的又一次加碼。兩家公司希望通過資本和技術的強大結合,搶占自動駕駛賽道的領先地位。莫奈的成長之路與豐田相比,在過去幾年中,其他車企和科技公司在自動駕駛領域更加活躍,也有著更加雄心勃勃的愿景。其中,本田宣布將向通用汽車Cruise投資7.5億美元,并將在未來十年投資20億美元,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全球商業化,以期成為自動駕駛領域的全球領導者。戴姆勒選擇與雷諾-日產聯盟宣布,將擴大在移動出行服務領域的合作,包括電池和自動駕駛技術。此時,福特的投資已經進入無人駕駛技術的“深水區”:為了實現自動駕駛汽車在惡劣天氣條件下仍然可以選擇安全的路線行駛并確保安全,福特汽車投資了一家名為ClimaCell的天氣預報技術公司,該公司可以為特定地區提供高精度的實時天氣預報。相比之下,豐田在自動駕駛方面的行動可以用謹慎來形容。在2018年的CES展會上,豐田發布了全新的e-Palette概念平臺,并與電裝、捷達、愛德克斯和愛信精工共同開發了自動駕駛技術。據了解,e-Palette自動駕駛的概念分為公交車、通勤車和小型送貨車三種,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群體的出行需求。豐田還預計,通過擴大旅行服務領域和自動駕駛車隊,將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然而,這樣一種未來主義的技術確實不是豐田公司可以制造的產品,因此該公司選擇與軟銀合作。剛剛上市的軟銀在電信和芯片領域有著巨大的優勢。2016年7月18日,軟銀收購了芯片設計解決方案巨頭ARM,價值234億英鎊。目前,軟銀的市值已經達到710億美元。軟銀長期涉足自動駕駛領域:2017年3月,軟銀投資了SBDrive;2017年7月,軟銀向NAUTO投資1.59億美元
; 2018年5月,軟銀向通用郵輪投資22.5億美元。此外,該公司還與滴滴出行、優步、嘉寶和OLA建立了出行聯盟,并宣布將致力于構建全球無人駕駛出行網絡,把握未來10年的技術發展趨勢。據悉,新合資企業莫奈的業務模塊包括數據分析服務、按需出行服務和自動駕駛服務,將涵蓋物流配送、醫療服務、餐飲配送、移動出行和商務休閑。具體到業務規劃,公司將把軟銀數據收集和分析平臺Io T平臺與豐田汽車信息平臺移動服務平臺(MSPF)相結合,努力打造一家致力于提供按需出行服務、數據分析服務和自動駕駛出行服務的新型出行服務公司,其中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將成為核心業務。自動駕駛已經成為國內外各大汽車公司的主戰場。近年來,汽車公司的角色正在向移動出行服務提供商轉變。國內外主流車企和谷歌、蘋果、百度等科技公司都在爭先恐后地布局自動駕駛領域,并發布相關計劃。
豐田章男曾在一次采訪中說:“汽車行業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如果我們的擔憂脫離了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這將不可避免地影響公司的未來發展。因此,我們需要在積極擴張的同時確保我們在現有領域的競爭優勢。豐田將加快在無人駕駛汽車和電動汽車領域的擴張克利斯。“可以看出,自動駕駛業務是全球汽車和交通出行領域智能化、網絡化發展的主要方向,已成為國內外主流車企的主戰場。
然而,就目前的競爭形勢而言,各家企業的實力參差不齊。一些企業的自動駕駛技術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一些龍頭企業已將大規模量產納入計劃。目前,豐田的自動駕駛還處于起步階段,進展相對落后。CAM的公開信息顯示,在眾多車企的實力中,豐田的自動駕駛業務相對較弱。在對手方面,谷歌在進度和投資金額方面處于領先地位,特斯拉在車型數量方面具有優勢,百度的品牌覆蓋范圍最廣。《日經亞洲評論》報道稱,豐田計劃在2018財年投入2.45萬億日元(約合223億美元)用于研發和資本支出,這是豐田過去11年來的最高紀錄,與5年前相比增長了30%。其中,1.08萬億日元用于研發,其中35%將用于自動駕駛技術和其他新技術。豐田的自動駕駛之路是漫長而漫長的。事實上,汽車公司已經加大了對自動駕駛業務的布局。除了搶占自動駕駛服務市場,獲得汽車的移動端口外,這對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也非常重要。首先,對于車企來說,對每個人來說最大的優勢是可以通過車輛接口獲得車輛駕駛和控制等數據,這對自動駕駛公司不斷提高能力非常重要。同時,這些API接口還可以幫助移動出行服務平臺獲得車輛狀態、動態管理等能力,從而在此過程中重構新的汽車行業生態系統。為此,豐田和軟銀對莫奈規劃的發展路徑也分為四個階段,以匹配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路徑:籌備階段:新合資公司的籌備工作將于2018年底完成;運營階段:2020年,自動駕駛汽車政策放寬后,莫奈將正式開始運營,并在日本推出出租車服務;發展階段:2021,我們將重點部署e-Palette,覆蓋娛樂、醫療、餐飲等行業;
成熟階段:2023年,莫奈相關業務將從日本市場擴展到全球市場。由此可見,豐田基于自動駕駛技術和移動出行平臺重構汽車產業生態系統,連接各種社會生活場景的戰略布局具有前瞻性,有助于豐田保持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競爭優勢。但未來的移動出行行業不僅僅是技術,更是平臺生態系統之間的競爭。而且,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本身就是一個極其耗時且“燒錢”的項目。Waymo花了七年時間才將第一輛無人駕駛汽車送上道路,在設計的迭代中花費了大量時間,但仍存在許多問題。此外,優步今年8月發布的財報顯示,在過去18個月里,該公司的自動駕駛汽車部門季度虧損在1.25億至2億美元之間,相當于優步季度虧損的15%至30%。如此巨大的資金和時間投入,實在是普通企業望塵莫及的。對于剛剛進入自動駕駛領域的豐田來說,障礙是漫長的。熱鬧非凡的自動駕駛戰場迎來了新玩家。近日,日本兩家巨頭豐田和軟銀宣布成立合資公司莫奈,正式進軍自動駕駛汽車服務市場。新公司的名稱“Monet”是Mobility and Network的縮寫。公司初期建設階段的30名業務骨干均來自豐田和軟銀,軟銀副總裁宮川潤一將擔任合資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公開資料顯示,莫奈的股比結構為軟銀50.25%,豐田49.75%。該公司的初始投資為20億日元,主要用于移動旅行服務,計劃總投資100億日元。業務領域將涵蓋自動駕駛和旅行服務。豐田和軟銀的合資企業莫奈的成立,是自動駕駛領域的又一次加碼。兩家公司希望通過資本和技術的強大結合,搶占自動駕駛賽道的領先地位。莫奈的成長之路與豐田相比,在過去幾年中,其他車企和科技公司在自動駕駛領域更加活躍,也有著更加雄心勃勃的愿景。其中,本田宣布將向通用汽車Cruise投資7.5億美元,并將在未來十年投資20億美元,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全球商業化,以期成為自動駕駛領域的全球領導者。戴姆勒選擇與雷諾-日產聯盟宣布,將擴大在移動出行服務領域的合作,包括電池和自動駕駛技術。此時,福特的投資已經進入無人駕駛技術的“深水區”:為了實現自動駕駛汽車在惡劣天氣條件下仍然可以選擇安全的路線行駛并確保安全,福特汽車投資了一家名為ClimaCell的天氣預報技術公司,該公司可以為特定地區提供高精度的實時天氣預報。相比之下,豐田在自動駕駛方面的行動可以用謹慎來形容。在2018年的CES展會上,豐田發布了全新的e-Palette概念平臺,并與電裝、捷達、愛德克斯和愛信精工共同開發了自動駕駛技術。據了解,e-Palette自動駕駛的概念分為公交車、通勤車和小型送貨車三種,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群體的出行需求。豐田還預計,通過擴大旅行服務領域和自動駕駛車隊,將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然而,這樣一種未來主義的技術確實不是豐田公司可以制造的產品,因此該公司選擇與軟銀合作。剛剛上市的軟銀在電信和芯片領域有著巨大的優勢。2016年7月18日,軟銀收購了芯片設計解決方案巨頭ARM,價值234億英鎊。目前,軟銀的市值已經達到710億美元。軟銀長期涉足自動駕駛領域:2017年3月,軟銀投資了SBDrive;2017年7月,軟銀向NAUTO投資1.59億美元
; 2018年5月,軟銀向通用郵輪投資22.5億美元。此外,該公司還與滴滴出行、優步、嘉寶和OLA建立了出行聯盟,并宣布將致力于構建全球無人駕駛出行網絡,把握未來10年的技術發展趨勢。據悉,新合資企業莫奈的業務模塊包括數據分析服務、按需出行服務和自動駕駛服務,將涵蓋物流配送、醫療服務、餐飲配送、移動出行和商務休閑。具體到業務規劃,公司將把軟銀數據收集和分析平臺Io T平臺與豐田汽車信息平臺移動服務平臺(MSPF)相結合,努力打造一家致力于提供按需出行服務、數據分析服務和自動駕駛出行服務的新型出行服務公司,其中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將成為核心業務。自動駕駛已經成為國內外各大汽車公司的主戰場。近年來,汽車公司的角色正在向移動出行服務提供商轉變。國內外主流車企和谷歌、蘋果、百度等科技公司都在爭先恐后地布局自動駕駛領域,并發布相關計劃。
豐田章男曾在一次采訪中說:“汽車行業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如果我們的擔憂脫離了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這將不可避免地影響公司的未來發展。因此,我們需要在積極擴張的同時確保我們在現有領域的競爭優勢。豐田將加快在無人駕駛汽車和電動汽車領域的擴張克利斯。“可以看出,自動駕駛業務是全球汽車和交通出行領域智能化、網絡化發展的主要方向,已成為國內外主流車企的主戰場。
然而,就目前的競爭形勢而言,各家企業的實力參差不齊。一些企業的自動駕駛技術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一些龍頭企業已將大規模量產納入計劃。目前,豐田的自動駕駛還處于起步階段,進展相對落后。CAM的公開信息顯示,在眾多車企的實力中,豐田的自動駕駛業務相對較弱。在對手方面,谷歌在進度和投資金額方面處于領先地位,特斯拉在車型數量方面具有優勢,百度的品牌覆蓋范圍最廣。《日經亞洲評論》報道稱,豐田計劃在2018財年投入2.45萬億日元(約合223億美元)用于研發和資本支出,這是豐田過去11年來的最高紀錄,與5年前相比增長了30%。其中,1.08萬億日元用于研發,其中35%將用于自動駕駛技術和其他新技術。豐田的自動駕駛之路是漫長而漫長的。事實上,汽車公司已經加大了對自動駕駛業務的布局。除了搶占自動駕駛服務市場,獲得汽車的移動端口外,這對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也非常重要。首先,對于車企來說,對每個人來說最大的優勢是可以通過車輛接口獲得車輛駕駛和控制等數據,這對自動駕駛公司不斷提高能力非常重要。同時,這些API接口還可以幫助移動出行服務平臺獲得車輛狀態、動態管理等能力,從而在此過程中重構新的汽車行業生態系統。為此,豐田和軟銀對莫奈規劃的發展路徑也分為四個階段,以匹配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路徑:籌備階段:新合資公司的籌備工作將于2018年底完成;運營階段:2020年,自動駕駛汽車政策放寬后,莫奈將正式開始運營,并在日本推出出租車服務;發展階段:2021,我們將重點部署e-Palette,覆蓋娛樂、醫療、餐飲等行業;
成熟階段:2023年,莫奈相關業務將從日本市場擴展到全球市場。由此可見,豐田基于自動駕駛技術和移動出行平臺重構汽車產業生態系統,連接各種社會生活場景的戰略布局具有前瞻性,有助于豐田保持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競爭優勢。但未來的移動出行行業不僅僅是技術,更是平臺生態系統之間的競爭。而且,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本身就是一個極其耗時且“燒錢”的項目。Waymo花了七年時間才將第一輛無人駕駛汽車送上道路,在設計的迭代中花費了大量時間,但仍存在許多問題。此外,優步今年8月發布的財報顯示,在過去18個月里,該公司的自動駕駛汽車部門季度虧損在1.25億至2億美元之間,相當于優步季度虧損的15%至30%。如此巨大的資金和時間投入,實在是普通企業望塵莫及的。對于剛剛進入自動駕駛領域的豐田來說,障礙是漫長的。
本周,蔚來ES8第10000輛車正式下線,李斌與何小鵬的局再次被提起;恒大與FF糾紛最新結果出爐,這場“鬧劇”似乎還是不能畫上句號;
1900/1/1 0:00:002018年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136萬輛,同比增長338,環比增長218。2018年110月累計產量802萬輛,同比增長393。
1900/1/1 0:00:00美國時間2018年11月26日,對于北美的汽車產業工人而言,是一個悲傷的時刻。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11月27日,韓國SK集團控股公司SKHoldings宣布,將向中國銅箔生產商靈寶華鑫銅箔有限責任公司(LingboWsonCopperFoilCo)投資。
1900/1/1 0:00:0011月27日,第10000輛蔚來ES8已正式下線。還記得當初小鵬汽車CEO何小鵬宣稱:今年的造車新勢力沒有人可以做到“交付10000臺”。
1900/1/1 0:00:00近日,東風標致以及標致品牌召開了媒體訪談會。標致品牌全球CEO安巴托表示,200年歷史的標致品牌要在中國長期經營迎來下一個200年,新口號、新車型和新團隊,將使標致品牌開啟20新紀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