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銀隆新能源原董事長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陷入訴訟,真相最終將由法院揭曉。在這個非同尋常的時刻,遠離香港的魏銀倉通過互聯網發表講話,而孫國華則前往政府,用自相矛盾的材料與媒體就銀龍新能源進行溝通。11月29日上午,孫國華與《紅色周刊》記者取得了聯系,并從他的角度向《紅色周報》提供了自己的材料和銀隆困境的來龍去脈。在孫國華看來,董明珠與銀隆新能源創始團隊的關系是“一見鐘情”,其次是如今的“摩擦不斷”和“樹敵”。孫國華承諾,他所說的一切都是真的。
孫國華的信息和材料,如董明珠入股銀隆新能源的初始資金來源、董明珠有意“接管”魏銀倉股權、格力控股銀隆新能量等問題,在11月29日下午和11月30日下午被《紅色周刊》記者多次致電郭彥虎,董明珠和格力電器的媒體負責人,但他們都被拒絕了。我們的記者也通過短信聯系,但沒有得到回復。截至11月30日下午6點,記者發送給格力公司的電子郵件和傳真尚未收到任何回復。
(孫國華)董明珠是銀隆的“隱形董事長”?銀隆新能源的大股東是魏銀倉,但魏銀倉指的是董明珠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孫國華顯然是站在魏銀倉一邊的。他表示,僅目前銀隆新能源管理團隊就有約300人從格力辭職,原有團隊已基本被替換。《紅色周刊》:您認為是誰在控制銀隆新能源?孫國華:毫無疑問,董明珠是實際控制人。今年3月,我的退出意味著銀隆新能源的創始團隊完全失去了對公司的控制,公司的所有業務都由格力運營。在我離職之前,雖然表面上是我負責,但實際上公司的許多決策都是直接向董明珠匯報的。在此過程中,夏利收購案流產是一個標志性事件,可以反映出格力對銀隆新能源的控制。去年9月,一汽夏利與格力電器傳出緋聞。事實上,銀隆新能源想要購買一汽夏利的股份。當時,夏利急需尋找資源來“轉型自救”;
銀隆需要找到乘用車的資質,夏利只是一個很好的殼資源。(我們)計劃以超過30億元的價格購買,所有資金都籌集到了。因此,董明珠堅持要挑戰魏將軍(魏銀倉)。對于這次收購,董明珠只是不同意。她說:“如果我不同意,你就不能這么做”。《紅色周刊》:那么,關于銀隆新能源的控制權,您和魏銀倉先生是否與董明珠女士簽署了任何協議?孫國華:我們之前沒有討論過銀隆的經營權,因為當時我們覺得,無論什么樣的金融投資者進來,讓企業持續發展是每個人的一貫目標。事實上,在與格力的重組計劃以失敗告終后,銀隆開始尋求獨立IPO。2017年3月,股份制改革完成,5月接受上市輔導,本來可以順理成章上市。格力電器作為一家國有上市公司,管理規范,將其管理優勢引入銀隆是一件好事。所以,當人事變動時,我和魏經理并沒有提出太多反對意見。只要是董明珠推薦的,我們基本上都接受了。我于今年3月離開銀隆新能源。在我離開之前,該公司的七位副總裁中有五位已經被格力取代。尤其是在我離開后,管理團隊的變動更加頻繁。我最近聽說,在銀隆新能源管理團隊中,只有大約300人從格力辭職,而且幾乎所有的原員工都被替換了。《紅色周刊》:是否可以理解為,為了讓銀隆新能源順利上市,您和魏銀倉先生當時只是默許格力員工進入銀隆新能量并擔任要職?孫國華:我不同意上市。對于進入銀隆的格力人員來說,雖然我們兩個人一開始有點不適應,但至少沒有任何阻力。當時,我覺得只要從外面引進人才,我們都是受歡迎的。我們沒想到這種滲透最終會演變成公司控制權的改變。《紅色周刊》:銀隆新能源管理團隊的變動對公司的經營管理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孫國華:格力管理團隊進入銀隆新能源帶來的弊端是將空調行業的管理模式應用到汽車行業。雖然空調和汽車都是制造業,但兩者在前端采購和生產理念上完全不同,這導致銀隆存在許多問題。例如,格力電器本身規模巨大,在購買時處于非常積極的地位。對于格力的生產線來說,只要滿負荷生產,銷售就不會成為問題。但銀隆不同。銀隆新能源的大部分訂單都是定制產品。定制化訂單決定了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并不是常規的流水線作業。從訂購到生產,我們根本無法在格力模式下復制它。在銷售過程中也是如此。銀隆新能源汽車不是民用產品,公司與政府部門的往來更多,這意味著企業不能太強,還要考慮到各地政府的困難,比如地方政府的財政資源相對緊張。因此,我們一直采用10年租賃的模式,只是因為銀隆的鈦酸鋰電池壽命長。這種技術模式決定了租賃10年是可行的。此外,銀隆一直追求“雙贏”的商業模式,政府采購零首付,努力實現政府、公共交通、車企和金融機構之間的利益平衡。不過,格力進來之后,基本上顛覆了之前所有的銷售模式。董明珠提出,在不考慮“國家補貼”的情況下,實現30%的凈利潤。我認為這個要求根本無法滿足。即使考慮到“國家補貼”,凈利潤也很難達到30%。此外,董明珠要求在簽訂合同時必須提前支付30%,并且在交付汽車時必須全額支付,這對于車企來說確實是不可能的。我不知道我離開銀隆新能源后發生了什么。但我敢拍胸脯說,這樣的要求(30%的預付款銷售模式)根本無法實現。《紅色周刊》:魏銀倉先生是銀隆新能源的第一大股東。他之前也是該公司的董事長,他的聲音應該是最大的。即使格力擔任重要職務……
在銀隆新能源,魏銀倉先生能否利用大股東的權利尋求上述任命的無效?孫國華:大股東有這個權利,但如果對銀隆造成不好的影響,那就得不償失了。無論是董明珠讓魏先生負責產城融合,還是魏先生辭去董事長職務將董事長交給我,還是我離開銀隆新能源,都是大家一直在討論的問題。只有一兩個所謂的金融投資者,他們玩公司法,用資本市場通常的方法和我們一起投票。我們工廠的人怎么能知道這一點?銀行放貸直接引發“銀隆危機”?
(魏銀倉)銀隆新能源曾在去年3月完成股份制改革后向IPO發起沖刺,但經過8個月的上市輔導后,銀隆新能量停止了上市。隨后,銀隆新能源開始爆出各種壞消息,包括旗下工業園區停產,以及被曝光拖欠多家供應商共計12億元。孫國華表示,銀隆新能源的“霹靂”與董明珠有很大關系。《紅色周刊》:當年初有報道稱魏銀倉先生辭去董事長一職時,他是否提出了任何額外的要求?孫國華:魏先生離任后,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無論未來誰接手銀隆新能源,上市時都必須明確股權與經營權的關系。董明珠是實際控制人,但他不是第一大股東。股權與經營權的不匹配,必將影響企業未來的上市。因此,魏先生表示,他可以轉讓一些股份。既然董明珠要接管銀隆新能源,她應該是第一大股東。其次,從魏先生個人的角度來看,他目前擁有的幾乎所有股份都是由債務形成的。當時,他是董事長,我是總裁。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我們雙方為所有貸款提供了無限連帶責任。在我的印象中,他最多有義務償還80多億元的債務,我最多也有義務償還60多億元的負債。因此,魏先生建議,既然他不再是董事長,就不應該讓他再次承擔這種風險。第三,魏先生建議,應該對他過去的業務工作進行階段性總結,以避免未來出現任何不必要的麻煩,就像今天的情況一樣。董明珠告訴魏經理,“我會想辦法解決股權問題,后兩個要求就不用提了。你不可能獨自承擔債務,只要借你的名字就行了。因為貸款都是一年的,到期后不需要擔保。更不用說第三個要求了,每個人都是股東,不存在秋后算賬的說法。“當時大家關系都很好。因此,后兩個要求從那以后就再也沒有提過,我只想解決魏總提出的第一個要求。《紅色周刊》:董明珠女士是如何解決魏銀倉先生的第一個請求的?孫國華:當時我已經接替了魏總。擔任銀隆新能源董事長。董明珠告訴我,以她現在的身份,她肯定不會成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董明珠希望我與魏先生簽署協議,收回魏先生持有的銀隆新能源的全部股份。經過討論,我告訴董明珠,魏先生想把估值定在200億元,董明珠認為200億元太貴了。后來,經過幾次協調,最終將估值定為180億元。在與魏先生簽署協議后,董明珠開始安排解決融資問題。當時,有兩種融資方式。除了與銀行合作,銀隆新能源一位擅長投資業務的小股東提出,可以通過陜煤融資。因為他當時向董明珠承諾,如果資金來自陜煤,可以把投票權給董明珠,投資收益權也可以給董明珠。因此,董明珠對這個方案非常感興趣。但在后續溝通過程中,小股東首先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他認為180億元的估值還是太貴了,15億……
人民幣匯率相對合理。董明珠可能對估值不太清楚,但一旦小股東說貴了,董明珠也附和說她覺得有點貴,希望能把估值降到150億元。當時我以為協議已經簽署了,除非我回去和魏總經理談,但以我對魏總這么多年的理解,談論這件事絕對不合適。而且,當估值從200億元降到180億元時,我也在銀隆新能源上市后做了一些改變,我會為魏先生彌補20億元的估值差額。他們繼續壓低估值,但他們不能讓我彌補這數十億美元,是嗎?但后來我想,如果我不這樣做,那就行不通了。我告訴他們,如果我認為150億元的估值還可以,上市后你會補足30億元,剩下的20億元我會補足。聽了之后,這位小股東仍然覺得這不好。他說,有這么多錢,直接增資擴股就足夠了。我一聽到,就覺得談話的味道變了,不再急于解決問題了。本來,收購魏先生股份的意義不僅是為了滿足大股東的個人需求,也是為了滿足企業上市的需要。增資擴股并沒有解決任何問題,除非增資能超過魏先生,否則魏先生仍然是第一大股東。從這一點開始,我們之間出現了一些不愉快。當時,小股東告訴我,只要我同意,增資擴股都可以。因為我和魏先生的持股總數占了三分之一以上,所以當我們兩人一致行動時,他們無法增資擴股。我告訴他們我不會這么做。我和魏先生共事近20年了,我不能同意任何影響他切身利益的事情。《紅色周刊》:那么,雙方從未就收購魏銀倉先生的股權達成一致?孫國華:我們沒有達成一致,然后我們就不歡而散了。回去后,我把情況告訴了魏先生。他非常生氣,給我寫了三個計劃,讓我和董明珠談談。首先,董明珠繼續完成了對魏先生股份的收購;二是銀隆新能源終止上市;
第三,如果前兩個方案失敗,魏先生將支付高昂的價格購買董明珠的股份。結果,這個方案激起了馬蜂窩,徹底惹惱了董明珠。董明珠打電話給銀行,第二天早上,所有的銀行都來圍攻我,這意味著董明珠說她退出了,銀行必須提前取出貸款。當時,銀隆在天津和成都有兩個基地,貸款總額為48億元,中信銀行即將辦理貸款手續。結果,由于董明珠的一句話,該行被迫停止放貸。直到今天,貸款的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除。這兩個基地即將投產,現在固定資產貸款已經停止,只能從總部轉移流動資金。因此,這也是今年各基地停產停工的工業園區集中引爆,供應商紛紛上門討債的原因。這是董明珠自己做的。《紅色周刊》:你為什么不使用多數股權來幫助解決銀隆危機?孫國華:我和魏先生持有總股份的三分之一以上,但不超過一半。由于董明珠的個人影響力,小股東現在更傾向于董明珠一方,即使投票,獲勝的機會也不大。董明珠用兩種資金支付了10億元用于股權轉讓。董明珠第一次投資銀隆新能源時,股權轉讓需要支付10億元。孫國華表示,董明珠的7.5億元股本來自格力經銷商,剩下的2.5億元是向自己借款。因為董明珠遲遲不還欠款,他還把自己放在高利貸上。最終,孫國華被迫承擔了4000萬元的利息。編者按銀隆新能源原董事長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陷入訴訟,真相最終將由法院揭曉。在這個非同尋常的時刻,遠離香港的魏銀倉通過互聯網發表講話,而孫國華則前往政府,用自相矛盾的材料與媒體就銀龍新能源進行溝通。11月29日上午,孫國華與《紅色周刊》記者取得了聯系,并從他的角度向《紅色周報》提供了自己的材料和銀隆困境的來龍去脈。在孫國華看來,董明珠與銀隆新能源創始團隊的關系是“一見鐘情”,其次是如今的“摩擦不斷”和“樹敵”。孫國華承諾,他所說的一切都是真的。
孫國華的信息和材料,如董明珠入股銀隆新能源的初始資金來源、董明珠有意“接管”魏銀倉股權、格力控股銀隆新能量等問題,在11月29日下午和11月30日下午被《紅色周刊》記者多次致電郭彥虎,董明珠和格力電器的媒體負責人,但他們都被拒絕了。我們的記者也通過短信聯系,但沒有得到回復。截至11月30日下午6點,記者發送給格力公司的電子郵件和傳真尚未收到任何回復。
(孫國華)董明珠是銀隆的“隱形董事長”?銀隆新能源的大股東是魏銀倉,但魏銀倉指的是董明珠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孫國華顯然是站在魏銀倉一邊的。他表示,僅目前銀隆新能源管理團隊就有約300人從格力辭職,原有團隊已基本被替換。《紅色周刊》:您認為是誰在控制銀隆新能源?孫國華:毫無疑問,董明珠是實際控制人。今年3月,我的退出意味著銀隆新能源的創始團隊完全失去了對公司的控制,公司的所有業務都由格力運營。在我離職之前,雖然表面上是我負責,但實際上公司的許多決策都是直接向董明珠匯報的。在此過程中,夏利收購案流產是一個標志性事件,可以反映出格力對銀隆新能源的控制。去年9月,一汽夏利與格力電器傳出緋聞。事實上,銀隆新能源想要購買fa的股份……
夏利。當時,夏利急需尋找資源來“轉型自救”;
銀隆需要找到乘用車的資質,夏利只是一個很好的殼資源。(我們)計劃以超過30億元的價格購買,所有資金都籌集到了。因此,董明珠堅持要挑戰魏將軍(魏銀倉)。對于這次收購,董明珠只是不同意。她說:“如果我不同意,你就不能這么做”。《紅色周刊》:那么,關于銀隆新能源的控制權,您和魏銀倉先生是否與董明珠女士簽署了任何協議?孫國華:我們之前沒有討論過銀隆的經營權,因為當時我們覺得,無論什么樣的金融投資者進來,讓企業持續發展是每個人的一貫目標。事實上,在與格力的重組計劃以失敗告終后,銀隆開始尋求獨立IPO。2017年3月,股份制改革完成,5月接受上市輔導,本來可以順理成章上市。格力電器作為一家國有上市公司,管理規范,將其管理優勢引入銀隆是一件好事。所以,當人事變動時,我和魏經理并沒有提出太多反對意見。只要是董明珠推薦的,我們基本上都接受了。我于今年3月離開銀隆新能源。在我離開之前,該公司的七位副總裁中有五位已經被格力取代。尤其是在我離開后,管理團隊的變動更加頻繁。我最近聽說,在銀隆新能源管理團隊中,只有大約300人從格力辭職,而且幾乎所有的原員工都被替換了。《紅色周刊》:是否可以理解為,為了讓銀隆新能源順利上市,您和魏銀倉先生當時只是默許格力員工進入銀隆新能量并擔任要職?孫國華:我不同意上市。對于進入銀隆的格力人員來說,雖然我們兩個人一開始有點不適應,但至少沒有任何阻力。當時,我覺得只要從外面引進人才,我們都是受歡迎的。我們沒想到這種滲透最終會演變成公司控制權的改變。《紅色周刊》:銀隆新能源管理團隊的變動對公司的經營管理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孫國華:格力管理團隊進入銀隆新能源帶來的弊端是將空調行業的管理模式應用到汽車行業。雖然空調和汽車都是制造業,但兩者在前端采購和生產理念上完全不同,這導致銀隆存在許多問題。例如,格力電器本身規模巨大,在購買時處于非常積極的地位。對于格力的生產線來說,只要滿負荷生產,銷售就不會成為問題。但銀隆不同。銀隆新能源的大部分訂單都是定制產品。定制化訂單決定了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并不是常規的流水線作業。從訂購到生產,我們根本無法在格力模式下復制它。在銷售過程中也是如此。銀隆新能源汽車不是民用產品,公司與政府部門的往來更多,這意味著企業不能太強,還要考慮到各地政府的困難,比如地方政府的財政資源相對緊張。因此,我們一直采用10年租賃的模式,只是因為銀隆的鈦酸鋰電池壽命長。這種技術模式決定了租賃10年是可行的。此外,銀隆一直追求“雙贏”的商業模式,政府采購零首付,努力實現政府、公共交通、車企和金融機構之間的利益平衡。不過,格力進來之后,基本上顛覆了之前所有的銷售模式。董明珠提出,在不考慮“國家補貼”的情況下,實現30%的凈利潤。我認為這個要求根本無法滿足。即使考慮到“國家補貼”,凈利潤也很難達到30%。此外,董明珠要求在簽訂合同時必須提前支付30%,并且在交付汽車時必須全額支付,這對于車企來說確實是不可能的。我不知道我離開銀隆新能源后發生了什么。但我敢拍胸脯說,這樣的要求(30%的預付款銷售模式)根本無法實現。《紅色周刊》:魏銀倉先生是銀隆新能源的第一大股東。他之前也是該公司的董事長,他的聲音應該是最大的。即使格力擔任重要職務……
在銀隆新能源,魏銀倉先生能否利用大股東的權利尋求上述任命的無效?孫國華:大股東有這個權利,但如果對銀隆造成不好的影響,那就得不償失了。無論是董明珠讓魏先生負責產城融合,還是魏先生辭去董事長職務將董事長交給我,還是我離開銀隆新能源,都是大家一直在討論的問題。只有一兩個所謂的金融投資者,他們玩公司法,用資本市場通常的方法和我們一起投票。我們工廠的人怎么能知道這一點?銀行放貸直接引發“銀隆危機”?
(魏銀倉)銀隆新能源曾在去年3月完成股份制改革后向IPO發起沖刺,但經過8個月的上市輔導后,銀隆新能量停止了上市。隨后,銀隆新能源開始爆出各種壞消息,包括旗下工業園區停產,以及被曝光拖欠多家供應商共計12億元。孫國華表示,銀隆新能源的“霹靂”與董明珠有很大關系。《紅色周刊》:當年初有報道稱魏銀倉先生辭去董事長一職時,他是否提出了任何額外的要求?孫國華:魏先生離任后,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無論未來誰接手銀隆新能源,上市時都必須明確股權與經營權的關系。董明珠是實際控制人,但他不是第一大股東。股權與經營權的不匹配,必將影響企業未來的上市。因此,魏先生表示,他可以轉讓一些股份。既然董明珠要接管銀隆新能源,她應該是第一大股東。其次,從魏先生個人的角度來看,他目前擁有的幾乎所有股份都是由債務形成的。當時,他是董事長,我是總裁。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我們雙方為所有貸款提供了無限連帶責任。在我的印象中,他最多有義務償還80多億元的債務,我最多也有義務償還60多億元的負債。因此,魏先生建議,既然他不再是董事長,就不應該讓他再次承擔這種風險。第三,魏先生建議,應該對他過去的業務工作進行階段性總結,以避免未來出現任何不必要的麻煩,就像今天的情況一樣。董明珠告訴魏經理,“我會想辦法解決股權問題,后兩個要求就不用提了。你不可能獨自承擔債務,只要借你的名字就行了。因為貸款都是一年的,到期后不需要擔保。更不用說第三個要求了,每個人都是股東,不存在秋后算賬的說法。“當時大家關系都很好。因此,后兩個要求從那以后就再也沒有提過,我只想解決魏總提出的第一個要求。《紅色周刊》:董明珠女士是如何解決魏銀倉先生的第一個請求的?孫國華:當時我已經接替了魏總。擔任銀隆新能源董事長。董明珠告訴我,以她現在的身份,她肯定不會成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董明珠希望我與魏先生簽署協議,收回魏先生持有的銀隆新能源的全部股份。經過討論,我告訴董明珠,魏先生想把估值定在200億元,董明珠認為200億元太貴了。后來,經過幾次協調,最終將估值定為180億元。在與魏先生簽署協議后,董明珠開始安排解決融資問題。當時,有兩種融資方式。除了與銀行合作,銀隆新能源一位擅長投資業務的小股東提出,可以通過陜煤融資。因為他當時向董明珠承諾,如果資金來自陜煤,可以把投票權給董明珠,投資收益權也可以給董明珠。因此,董明珠對這個方案非常感興趣。但在后續溝通過程中,小股東首先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他認為180億元的估值還是太貴了,15億……
人民幣匯率相對合理。董明珠可能對估值不太清楚,但一旦小股東說貴了,董明珠也附和說她覺得有點貴,希望能把估值降到150億元。當時我以為協議已經簽署了,除非我回去和魏總經理談,但以我對魏總這么多年的理解,談論這件事絕對不合適。而且,當估值從200億元降到180億元時,我也在銀隆新能源上市后做了一些改變,我會為魏先生彌補20億元的估值差額。他們繼續壓低估值,但他們不能讓我彌補這數十億美元,是嗎?但后來我想,如果我不這樣做,那就行不通了。我告訴他們,如果我認為150億元的估值還可以,上市后你會補足30億元,剩下的20億元我會補足。聽了之后,這位小股東仍然覺得這不好。他說,有這么多錢,直接增資擴股就足夠了。我一聽到,就覺得談話的味道變了,不再急于解決問題了。本來,收購魏先生股份的意義不僅是為了滿足大股東的個人需求,也是為了滿足企業上市的需要。增資擴股并沒有解決任何問題,除非增資能超過魏先生,否則魏先生仍然是第一大股東。從這一點開始,我們之間出現了一些不愉快。當時,小股東告訴我,只要我同意,增資擴股都可以。因為我和魏先生的持股總數占了三分之一以上,所以當我們兩人一致行動時,他們無法增資擴股。我告訴他們我不會這么做。我和魏先生共事近20年了,我不能同意任何影響他切身利益的事情。《紅色周刊》:那么,雙方從未就收購魏銀倉先生的股權達成一致?孫國華:我們沒有達成一致,然后我們就不歡而散了。回去后,我把情況告訴了魏先生。他非常生氣,給我寫了三個計劃,讓我和董明珠談談。首先,董明珠繼續完成了對魏先生股份的收購;二是銀隆新能源終止上市;
第三,如果前兩個方案失敗,魏先生將支付高昂的價格購買董明珠的股份。結果,這個方案激起了馬蜂窩,徹底惹惱了董明珠。董明珠打電話給銀行,第二天早上,所有的銀行都來圍攻我,這意味著董明珠說她退出了,銀行必須提前取出貸款。當時,銀隆在天津和成都有兩個基地,貸款總額為48億元,中信銀行即將辦理貸款手續。結果,由于董明珠的一句話,該行被迫停止放貸。直到今天,貸款的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除。這兩個基地即將投產,現在固定資產貸款已經停止,只能從總部轉移流動資金。因此,這也是今年各基地停產停工的工業園區集中引爆,供應商紛紛上門討債的原因。這是董明珠自己做的。《紅色周刊》:你為什么不使用多數股權來幫助解決銀隆危機?孫國華:我和魏先生持有總股份的三分之一以上,但不超過一半。由于董明珠的個人影響力,小股東現在更傾向于董明珠一方,即使投票,獲勝的機會也不大。董明珠用兩種資金支付了10億元用于股權轉讓。董明珠第一次投資銀隆新能源時,股權轉讓需要支付10億元。孫國華表示,董明珠的7.5億元股本來自格力經銷商,剩下的2.5億元是向自己借款。因為董明珠遲遲不還欠款,他還把自己放在高利貸上。最終,孫國華被迫承擔了4000萬元的利息。《紅色周刊》:您知道董明珠入股銀隆新能源的資金來源嗎?孫國華:董明珠最初投資銀龍新能源的10億元中,7.5億元來自格力電器經銷商,即北京盛世恒興格力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和湖北盛興格力電器銷售有限公司,因為董明珠當時說她不方便支付10億元,我同意為她接受這7.5億元,剩下的2.5億元是通過魏先生從另一個合伙人那里借的。(湖北盛興格力電器銷售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回單)
0
(北京盛世恒興格力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回單)
1
2
3
4
5
6
當我借錢的時候,我告訴我的合伙人貸款期限是兩個月。當時,他認為銀隆新能源應該很快上市,所以他也承諾先把錢借給董明珠。然而,當中國新年臨近時,我們與董明珠的合作不再很愉快,所以我去找董明珠要錢。在緊急情況下,董明珠向東莞盛世新興格力貿易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其他渠道提供了2億元回饋,其中包括東莞盛世新興1億元和董明珠5000萬元。因為貸款期限已經遠遠超過了兩個月,所以借錢給我的合伙人有點小題大做。事實上,如果我們還錢,我們將償還近3億元的利息。當時簽訂的貸款利息相對較高,但考慮到貸款期限只有兩個月,我為董明珠承擔了利息。結果,最后,我為董明珠承擔了4000多萬元的利息。(銀隆集團收到董明珠2億元還款)
7
8
230304010310357624/16.jpg“/>
0
1
2
(董明珠剩余的5000萬元債務最終由拓金資本承擔)
3
4
《紅色周刊》:您認為董明珠女士通過格力經銷商購買銀隆新能源股份合適嗎?孫國華:說實話,直到今天,我并不是唯一一個不清楚的人。也許大多數人都不清楚格力與經銷商之間的關系。所涉及的問題非常復雜。董明珠說她想買股票,我們都主動借給她2.5億元。當時,我還沒有意識到董明珠的持股程序是否合法,更不用說我在知情的情況下默許了她這樣做。從我當時的立場來看,你可以理解,公司將于去年3月進行股份制改革,2月急需融資,時間已經很緊了。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考慮誰能做數十億美元的非法事情。《紅色周刊》:你能保證你上述言論的真實性嗎?孫國華:我保證上述情況屬實。(文中截圖均來自孫國華)紅色周刊:您知道董明珠入股銀隆新能源的資金來源嗎?孫國華:董明珠最初投資銀龍新能源的10億元中,7.5億元來自格力電器經銷商,即北京盛世恒興格力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和湖北盛興格力電器銷售有限公司,因為董明珠當時說她不方便支付10億元,我同意為她接受這7.5億元,剩下的2.5億元是通過魏先生從另一個合伙人那里借的。(湖北盛興格力電器銷售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回單)
0
(北京盛世恒興格力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回單)
1
2
3
4
5
6
當我借錢的時候,我告訴我的合伙人貸款期限是兩個月。當時,他認為銀隆新能源應該很快上市,所以他也承諾先把錢借給董明珠。然而,當中國新年臨近時,我們與董明珠的合作不再很愉快,所以我去找董明珠要錢。在緊急情況下,董明珠向東莞盛世新興格力貿易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其他渠道提供了2億元回饋,其中包括東莞盛世新興1億元和董明珠5000萬元。因為貸款期限已經遠遠超過了兩個月,所以借錢給我的合伙人有點小題大做。事實上,如果我們還錢,我們將償還近3億元的利息。當時簽訂的貸款利息相對較高,但考慮到貸款期限只有兩個月,我為董明珠承擔了利息。結果,最后,我為董明珠承擔了4000多萬元的利息。(銀隆集團收到董明珠2億元還款)
7
8
9
0
1
img/{HostI}/img/20230304010310357624/19.jpg“/>
(董明珠剩余的5000萬元債務最終由拓金資本承擔)
3
4
《紅色周刊》:您認為董明珠女士通過格力經銷商購買銀隆新能源股份合適嗎?孫國華:說實話,直到今天,我并不是唯一一個不清楚的人。也許大多數人都不清楚格力與經銷商之間的關系。所涉及的問題非常復雜。董明珠說她想買股票,我們都主動借給她2.5億元。當時,我還沒有意識到董明珠的持股程序是否合法,更不用說我在知情的情況下默許了她這樣做。從我當時的立場來看,你可以理解,公司將于去年3月進行股份制改革,2月急需融資,時間已經很緊了。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考慮誰能做數十億美元的非法事情。《紅色周刊》:你能保證你上述言論的真實性嗎?孫國華:我保證上述情況屬實。(文中截圖均來自孫國華。)
隨著電動車市場的發展,電池技術也越來越發達。近日有中國初創企業青島清華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表示,它們將開始建立固態電池生產線,未來將實現大規模的量產化。
1900/1/1 0:00:00據報道,Alphabet公司旗下的無人駕駛業務Waymo正在為其無人駕駛車隊推出額外的安全措施,重新引入安全駕駛員并安裝攝像頭以監控駕駛員疲勞。
1900/1/1 0:00:00近日,東莞市發展和改革局發布了《東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資金管理辦法(2018年修訂)(征求意見稿)》,補貼標準為:20172020年期間在東莞市初次注冊登記,符合要求的各類新能源汽車,
1900/1/1 0:00:00在近日舉行的2018年度“中國心”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評選中,精進電動獲唯一零部件總成級金獎。
1900/1/1 0:00:00日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關于《提升新能源汽車充電保障能力行動計劃》的通知”。
1900/1/1 0:00:00大事件和美醫療因涉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暫停交易前兩日賀建奎團隊公布的基因編輯嬰兒醫學倫理審查申請書由和美醫療旗下的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簽發,港股和美醫療暫停交易。目前,深圳衛計委宣布已啟動相關調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