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印度一直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做出努力。去年,它提出了一項在2030年全面通電的計劃。這是繼中國將新能源汽車作為發展戰略,歐洲國家相繼宣布禁售燃油車時間表后,部署“電動化”的第三梯隊。眾所周知,與中國一樣,印度也遭受空氣污染,石油和天然氣的消費高度依賴進口。電動汽車顯然是產業升級和消費轉型的一個方向。繼中國之后,印度已經或將成為下一個領先的電動汽車市場。但必須提到的是,目前印度汽車市場中新能源汽車的占比非常低。2017年,印度乘用車銷量為300萬輛,新能源汽車僅占0.1%。公交車、出租車和政府用車是目前新能源汽車推廣的主要方向,但進展非常緩慢。印度電動汽車的主要車型仍然是兩輪電動汽車。有人認為,印度政府提出的電氣化目標是“大躍進”。然而,印度政府在簡化新能源汽車購買程序、降低購買新能源汽車所需的押金并允許更多折扣以及給予新能源汽車行業稅收優惠等方面做出了努力。
一方面,實際的市場表現令人懷疑,另一方面,政府的各種支持充滿希望。總的來說,當地的汽車公司,以及中國、日本、德國等汽車公司,甚至供應鏈公司,已經踏上了共享印度電動汽車市場的旅程。哪些制造商在印度本土企業之間展開競爭?印度馬恒達電氣于2017年宣布了“EV2.0”計劃,包括開發新型高端電動驅動系統、電機控制器、系統集成和電池技術,以及投資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最近,該公司宣布將在印度建立一個電動汽車研發和生產基地,預計到2020年產量將達到7萬輛。另一方面,塔塔汽車公司今年將其現有的SanandIndustrialEstate生產設施轉變為電動汽車開發基地。印度巴士制造商AshokLeyland宣布推出其首款電動巴士CircuitS。在中國企業車中,比亞迪已經開始在印度生產電動公交車。此外,比亞迪及其印度合作伙伴戈德斯通還計劃到2021 3月,每年生產不少于5000輛電動汽車。上汽集團計劃在印度投資5億美元用于新產品研發,據了解,其全資子公司MG India將在不久的將來推出純電動產品。長安汽車、現代汽車和長城汽車也宣布將進軍印度市場,其中長城企業已開始為其在印度的汽車業務進行招聘。在日本汽車公司中,鈴木于今年10月開始在印度進行50輛電動原型車的路試;
本田計劃投資12.4億美元在印度建立第三家工廠。此外,奧迪印度還表示,如果2019-2020年印度市場環境良好,奧迪將推出奧迪e-tron。眾所周知,印度沒有已知的鋰和鈷礦物來源,獲得這些礦物對印度10年內的電動汽車革命非常重要。據印度汽車行業估計,印度對鋰的需求預計為每年35萬噸。到2030年,印度電動汽車的電力供應市場將增長到3000億美元。為了緩解印度動力電池從中國進口的局面,印度第二大傳統電池制造商AmaraRajaBatteries將建造一座100MWh的動力電池工廠,作為其開放印度電動汽車供電市場計劃的一部分。印度政府還計劃讓巴拉特重型電力公司建立一家鋰離子電池制造廠。也正是基于對這種情況的敏銳判斷,中國動力鋰電池供應商Star Power于今年10月在新德里成立了印度Star Power分公司。瑞士電池制造商和儲能公司Leclanché將與印度最大的電池制造商ExideIndustries在印度聯合生產鋰離子電池。此外,玻利維亞正在考慮開拓新的鋰市場,尤其是印度。幾天前,玻利維亞國有鋰礦負責人要求玻利維亞駐新德里大使館的政府官員為該國的鋰資源尋找投資者和買家。美國電動汽車和儲能系統制造商OctilionPowerSystems去年宣布,將加快在印度市場的部署。Octilion已經在印度設立了辦事處,并計劃投資1500萬美元建造一座鋰電池工廠。印度商業報紙《經濟時報》報道稱,包括Acme、Delta、Exicom等在內的一些大公司正在建設電池生產線。一旦設備交付,至少有五家公司可以立即投入生產,其他幾個項目預計將在未來兩三個月內完成。印度最大的燃料供應商印度石油公司(IOC)也在開發電池和其他儲能技術。IOC主要專注于鉛酸和鋰離子電池。在其他相關設施方面,據報道,許多公司已經開始在印度校園和一些公共場所設立充電站。在IT公司Cognizant的海得拉巴公園,TataPower建造了三個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站。芬蘭國有公司Fortum在印度石油公司設立了兩個電動汽車充電站,供海得拉巴的公眾使用。等一下。毫無疑問,印度正在逐漸成為汽車公司眼中重要的電動汽車市場。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特拉斯在印度的戰略一直不明確。眾所周知,2017年,特拉斯宣布將在印度建廠,但結果卻花在了中國。原因與印度的行政效率、硬件設施、政策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供應鏈完善性和采購潛力有關。這確實是印度電氣化的“硬傷”。印度的電氣化有一個“硬傷”:基礎設施。印度缺乏與電動汽車相關的基礎設施,充電站非常少,幾乎不可能長距離駕駛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的使用完全局限于城市地區,消費者可獲得的電動汽車產品極其有限。第二:電池成本。印度的電池價格仍然非常昂貴。與配備內燃機的同類汽車相比,電池組的高昂成本使電動汽車仍然非常昂貴。目前,超過一半的印度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仍專注于傳統內燃機和傳動系統,其在電池領域的技術和人才儲備極為有限。第三:政策標準。整個汽車行業仍在熱切等待印度政府進一步明確推動電動汽車發展的相關政策細節。例如,目前印度各地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的標準尚未統一,不同品牌的電動汽車充電樁往往不兼容。與中國一樣,印度也遭受空氣污染,石油和天然氣的消費高度依賴進口。電動汽車無疑……
產業升級和消費轉型的方向。然而,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改善,它要成為下一個領先的電動汽車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市場蛋糕和產品方向盡管電動汽車目前在印度新車總銷量中所占比例不到1%,但在政府的適當刺激下,電動汽車可能在未來幾年繼續增長。在環境壓力下,印度政府計劃在2020年實現600-700萬輛混合動力或電動汽車的銷售。印度交通部曾表示:“印度政府希望在未來五年內確保至少15%的汽車由電力驅動,到2030年這一比例將提高到30%。”最近,印度電力部啟動了國家電動交通計劃(NEMP),以落實政府的電動汽車任務,重點建設充電基礎設施。該計劃由能源效率服務有限公司(EESL)實施,通過聚合公共部門需求和批量采購來促進印度電動汽車市場的需求。塔塔汽車(Tata Motors)和馬恒達(Ma Henda)在EESL的第一輪電動汽車競標中獲勝。今年3月,EESL啟動了第二輪10000輛汽車的招標,塔塔汽車、馬恒達、現代、日產和太陽能生產商ACME的代表都參加了招標前會議。相關分析人士認為,在未來3-5年內,“電動汽車招標是電動汽車需求的最大驅動力。如果這些大型采購項目出現問題,汽車制造商將推遲在印度大規模推出電動汽車的計劃。”但無論如何,印度的電動化進程已經開始,市場機會已經出現。那么,什么樣的電動汽車更容易打開當地市場呢?高科技電動汽車已經注意到,印度國民的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美元。這可能是印度電動汽車的主要車型仍然停留在兩輪電動汽車上的主要原因。如果進入印度市場的新型電動汽車沒有明顯的替代優勢和價格優勢,顯然很難“打好”。以印度第一個本土汽車品牌塔塔集團為例。該公司的熱門汽車塔塔納米的售價僅為10萬盧布(約合人民幣18500元)。
當地大眾市場品牌馬恒達目前擁有三款電動汽車:e20Plus掀背車、eVerito轎車和eSupro商用車。其中,純電動汽車e2o的電池壽命為130公里,價格為10萬元人民幣。作為第一款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的起步價不到10萬元。鈴木印度為印度市場量身定制的WagonR車型主要關注電動汽車的實際應用和加速性能,據推測,它專注于低價和續航里程。顯然,容易通過的A00純電動汽車和低速電動汽車更受印度消費者歡迎。當然,這并不是絕對的。調查顯示,在印度首次購車者中,30%的人年齡在30歲以下。印度年輕一代消費者的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獲得貸款也更加容易。與此同時,他們越來越愿意嘗試新技術、新設計和新風格的汽車產品。這也是印度電動汽車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是希望在研發和設計方面進入這個市場的車企的另一個方向。近年來,印度一直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做出努力。去年,它提出了一項在2030年全面通電的計劃。這是繼中國將新能源汽車作為發展戰略,歐洲國家相繼宣布禁售燃油車時間表后,部署“電動化”的第三梯隊。眾所周知,與中國一樣,印度也遭受空氣污染,石油和天然氣的消費高度依賴進口。電動汽車顯然是產業升級和消費轉型的一個方向。繼中國之后,印度已經或將成為下一個領先的電動汽車市場。但必須提到的是,目前印度汽車市場中新能源汽車的占比非常低。2017年,印度乘用車銷量為300萬輛,新能源汽車僅占0.1%。公交車、出租車和政府用車是目前新能源汽車推廣的主要方向,但公共交通……
ress很慢。印度電動汽車的主要車型仍然是兩輪電動汽車。有人認為,印度政府提出的電氣化目標是“大躍進”。然而,印度政府在簡化新能源汽車購買程序、降低購買新能源汽車所需的押金并允許更多折扣以及給予新能源汽車行業稅收優惠等方面做出了努力。
一方面,實際的市場表現令人懷疑,另一方面,政府的各種支持充滿希望。總的來說,當地的汽車公司,以及中國、日本、德國等汽車公司,甚至供應鏈公司,已經踏上了共享印度電動汽車市場的旅程。哪些制造商在印度本土企業之間展開競爭?印度馬恒達電氣于2017年宣布了“EV2.0”計劃,包括開發新型高端電動驅動系統、電機控制器、系統集成和電池技術,以及投資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最近,該公司宣布將在印度建立一個電動汽車研發和生產基地,預計到2020年產量將達到7萬輛。另一方面,塔塔汽車公司今年將其現有的SanandIndustrialEstate生產設施轉變為電動汽車開發基地。印度巴士制造商AshokLeyland宣布推出其首款電動巴士CircuitS。在中國企業車中,比亞迪已經開始在印度生產電動公交車。此外,比亞迪及其印度合作伙伴戈德斯通還計劃到2021 3月,每年生產不少于5000輛電動汽車。上汽集團計劃在印度投資5億美元用于新產品研發,據了解,其全資子公司MG India將在不久的將來推出純電動產品。長安汽車、現代汽車和長城汽車也宣布將進軍印度市場,其中長城企業已開始為其在印度的汽車業務進行招聘。在日本汽車公司中,鈴木于今年10月開始在印度進行50輛電動原型車的路試;
本田計劃投資12.4億美元在印度建立第三家工廠。此外,奧迪印度還表示,如果2019-2020年印度市場環境良好,奧迪將推出奧迪e-tron。眾所周知,印度沒有已知的鋰和鈷礦物來源,獲得這些礦物對印度10年內的電動汽車革命非常重要。據印度汽車行業估計,印度對鋰的需求預計為每年35萬噸。到2030年,印度電動汽車的電力供應市場將增長到3000億美元。為了緩解印度動力電池從中國進口的局面,印度第二大傳統電池制造商AmaraRajaBatteries將建造一座100MWh的動力電池工廠,作為其開放印度電動汽車供電市場計劃的一部分。印度政府還計劃讓巴拉特重型電力公司建立一家鋰離子電池制造廠。也正是基于對這種情況的敏銳判斷,中國動力鋰電池供應商Star Power于今年10月在新德里成立了印度Star Power分公司。瑞士電池制造商和儲能公司Leclanché將與印度最大的電池制造商ExideIndustries在印度聯合生產鋰離子電池。此外,玻利維亞正在考慮開拓新的鋰市場,尤其是印度。幾天前,玻利維亞國有鋰礦負責人要求玻利維亞駐新德里大使館的政府官員為該國的鋰資源尋找投資者和買家。美國電動汽車和儲能系統制造商OctilionPowerSystems去年宣布,將加快在印度市場的部署。Octilion已經在印度設立了辦事處,并計劃投資1500萬美元建造一座鋰電池工廠。印度商業報紙《經濟時報》報道稱,包括Acme、Delta、Exicom等在內的一些大公司正在建設電池生產線。一旦設備交付,至少有五家公司可以立即投入生產,其他幾個項目預計將在未來兩三個月內完成。印度最大的燃料供應商印度石油公司(IOC)也在開發電池和其他儲能技術。IOC主要專注于鉛酸和鋰離子電池。在其他相關設施方面,據報道,許多公司已經開始在印度校園和一些公共場所設立充電站。在IT公司Cognizant的海得拉巴公園,TataPower建造了三個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站。芬蘭國有公司Fortum在印度石油公司設立了兩個電動汽車充電站,供海得拉巴的公眾使用。等一下。毫無疑問,印度正在逐漸成為汽車公司眼中重要的電動汽車市場。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特拉斯在印度的戰略一直不明確。眾所周知,2017年,特拉斯宣布將在印度建廠,但結果卻花在了中國。原因與印度的行政效率、硬件設施、政策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供應鏈完善性和采購潛力有關。這確實是印度電氣化的“硬傷”。印度的電氣化有一個“硬傷”:基礎設施。印度缺乏與電動汽車相關的基礎設施,充電站非常少,幾乎不可能長距離駕駛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的使用完全局限于城市地區,消費者可獲得的電動汽車產品極其有限。第二:電池成本。印度的電池價格仍然非常昂貴。與配備內燃機的同類汽車相比,電池組的高昂成本使電動汽車仍然非常昂貴。目前,超過一半的印度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仍專注于傳統內燃機和傳動系統,其在電池領域的技術和人才儲備極為有限。第三:政策標準。整個汽車行業仍在熱切等待印度政府進一步明確推動電動汽車發展的相關政策細節。例如,目前印度各地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的標準尚未統一,不同品牌的電動汽車充電樁往往不兼容。與中國一樣,印度也遭受空氣污染,石油和天然氣的消費高度依賴進口。電動汽車無疑……
產業升級和消費轉型的方向。然而,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改善,它要成為下一個領先的電動汽車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市場蛋糕和產品方向盡管電動汽車目前在印度新車總銷量中所占比例不到1%,但在政府的適當刺激下,電動汽車可能在未來幾年繼續增長。在環境壓力下,印度政府計劃在2020年實現600-700萬輛混合動力或電動汽車的銷售。印度交通部曾表示:“印度政府希望在未來五年內確保至少15%的汽車由電力驅動,到2030年這一比例將提高到30%。”最近,印度電力部啟動了國家電動交通計劃(NEMP),以落實政府的電動汽車任務,重點建設充電基礎設施。該計劃由能源效率服務有限公司(EESL)實施,通過聚合公共部門需求和批量采購來促進印度電動汽車市場的需求。塔塔汽車(Tata Motors)和馬恒達(Ma Henda)在EESL的第一輪電動汽車競標中獲勝。今年3月,EESL啟動了第二輪10000輛汽車的招標,塔塔汽車、馬恒達、現代、日產和太陽能生產商ACME的代表都參加了招標前會議。相關分析人士認為,在未來3-5年內,“電動汽車招標是電動汽車需求的最大驅動力。如果這些大型采購項目出現問題,汽車制造商將推遲在印度大規模推出電動汽車的計劃。”但無論如何,印度的電動化進程已經開始,市場機會已經出現。那么,什么樣的電動汽車更容易打開當地市場呢?高科技電動汽車已經注意到,印度國民的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美元。這可能是印度電動汽車的主要車型仍然停留在兩輪電動汽車上的主要原因。如果進入印度市場的新型電動汽車沒有明顯的替代優勢和價格優勢,顯然很難“打好”。以印度第一個本土汽車品牌塔塔集團為例。該公司的熱門汽車塔塔納米的售價僅為10萬盧布(約合人民幣18500元)。
當地大眾市場品牌馬恒達目前擁有三款電動汽車:e20Plus掀背車、eVerito轎車和eSupro商用車。其中,純電動汽車e2o的電池壽命為130公里,價格為10萬元人民幣。作為第一款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的起步價不到10萬元。鈴木印度為印度市場量身定制的WagonR車型主要關注電動汽車的實際應用和加速性能,據推測,它專注于低價和續航里程。顯然,容易通過的A00純電動汽車和低速電動汽車更受印度消費者歡迎。當然,這并不是絕對的。調查顯示,在印度首次購車者中,30%的人年齡在30歲以下。印度年輕一代消費者的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獲得貸款也更加容易。與此同時,他們越來越愿意嘗試新技術、新設計和新風格的汽車產品。這也是印度電動汽車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是希望在研發和設計方面進入這個市場的車企的另一個方向。
受多重因素影響,圓柱電池的市場占比持續下滑,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遇冷”尤為明顯。
1900/1/1 0:00:002018年全球汽車市場陷入了冰點,讓人感覺一場持續了十多年的狂歡party結束了,而專家預測,這只是一個開始,明年之后的全球車市還會更慘。
1900/1/1 0:00:00日前,據外媒報道,特斯拉公司表示,其電動汽車車主使用該公司的自動駕駛(Autopilot)駕駛員輔助功能完成了10億英里的行程,特斯拉將利用收集到的數據改進了該公司自動駕駛軟件。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此前一位愛麗舍宮官員表示,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Macron)將在當地時間11月30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Aires)舉行的G20峰會的雙邊會議上,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汽車新聞網站Electrek援引特斯拉電動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給員工的電子郵件證實,特斯拉實現了每天生產1000輛Model3汽車的目標。
1900/1/1 0:00:0012月2日,2018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期間,格力電器董明珠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與雷軍的局已經基本勝出。董明珠說,其實與雷軍的局本身并沒有什么意義,兩者不具備可比性。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