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奧迪ag宣布將投資502億美元開發電動汽車。2020年,它將開始在全球生產5000萬輛不同品牌的電動汽車,并已簽署相應的電池采購合同。消息一出,迅速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掀起了千層浪。根據各跨國汽車公司發布的官方數據,大眾汽車以304萬輛的銷量數據奪得冠軍,成為今年前三季度在華銷量最高的跨國汽車公司,其次是通用汽車,銷量為268萬輛,日產以110萬輛的銷量數據位居第三。在傳統汽車銷量突飛猛進的同時,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成為各家車企的必爭之地。今天,我們將以這三家來自德國、美國和日本的跨國車企為切入點,詳細解讀跨國車企的新能源汽車是如何布局的。在1分鐘內閱讀全文:1。奧迪公司投資502億美元發展電動汽車業務,其電動汽車平臺未來最大產能將達到5000萬輛。2.通用汽車將在2020年銷售15萬輛新能源汽車,在此期間,共有10輛新能源車投入生產。3、日產未來五年將推20多款新能源汽車,首款純電動汽車“軒逸純電動(參數|詢價)”今年正式上市。圖4:跨國汽車公司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名單。專家表示,新能源汽車市場化迫在眉睫。由于中國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的取消和補貼的下降,跨國汽車公司的市場競爭劣勢正在逐漸消失,并將于2019年開放,距離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又近了一步。這些車企在新能源汽車的產能規劃、工廠布局、電池匹配等方面都有哪些新舉措?讓我們逐一來看一下。● 大眾電動汽車平臺最多可生產5000萬輛汽車:近日,奧迪ag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在截至2023年底的未來五年內,將投資502億美元(約合3479億元人民幣)開發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新的移動出行服務,以及車輛和工廠的數字化。這項投資約占大眾汽車未來五年計劃預算的三分之一,并已得到大眾汽車監事會的討論和批準。截至目前,奧迪ag已經推出了途觀L、帕薩特、奧迪A6L等車型的新能源版本,奧迪純電動SUV e-tron也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首次亮相中國。
“2019途觀L新能源430PHEV混合動力豪華版”未來兩年,大眾旗下品牌將推出30多款新能源汽車,其中一半以上將在當地生產。到2020年,大眾汽車計劃在中國市場交付約40萬輛新能源汽車,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增至150萬輛。工廠布局:奧迪ag在歐洲11個國家和美洲、亞洲和非洲7個國家擁有45家制造工廠。其中,位于埃姆登、漢諾威和茨維考的三家德國電動汽車工廠正在進行翻新。其中,漢諾威工廠預計將于2022年開始生產大眾商用車I.D.Buzz,茲維考工廠將投資10億歐元升級投產純電動汽車。第一個生產型號是I.D.Vizzion,然后跨界I.D.Crozz也將投入生產。同時,工廠也將是奧迪和SEA。此外,MEB工廠的基巖鋪設改造為奧迪佛山第二階段,安亭新MEB工廠已逐步推進,預計2020年中期完工。安亭新工廠總投資170億元人民幣,計劃產能30萬輛。新工廠建成后,將基于MEB平臺生產奧迪、大眾、斯柯達等多種純電動汽車。同時建設一條電池組生產線。2020年秋季,大眾的兩家合資企業上汽集團……
大眾汽車和一汽大眾將推出首款基于MEB平臺的國產車型。
“2018大眾I.D.Buzz Cargo Concept”電池包:此前,大眾與LG化學和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簽署了價值數十億歐元的電池供應合同,但赫伯特·迪斯指出,德國應該擺脫對亞洲電池供應商的依賴。奧迪ag計劃在歐洲建立自己的工廠,生產固態電池,預計2024-2025年開始大規模生產。大眾品牌中國首席執行官馮思翰博士在接受采訪時也指出,大眾正在調查是否有必要開發新的電池供應商,以及是否建立自己的電池工廠。關于2019年的發展規劃,馮思翰指出,重點將從SUV略微轉向新能源汽車。在新能源發展的方向上,奧迪ag一直處于落后地位。Herbert Diess自2015年加入大眾汽車擔任首席執行官以來,一直希望讓大眾汽車成為利潤最高的電動汽車制造商。隨著中國市場外資股比的逐步放開和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減少,大眾汽車也敏銳地意識到了這個市場隱藏的商機和挑戰。11月15日,奧迪ag宣布了針對中國市場的五大舉措,包括增加資金投入、加快新能源汽車上市、建設快速充電網絡、加大對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的投資,以及繼續推進SUV攻勢。● 到2020年,通用汽車將銷售15萬輛新能源汽車。產能規劃:作為中國主流合資車企,通用汽車是第一家實現從HEV、PHEV、EREV到EV全序列新能源汽車布局的公司。到2020年,上汽通用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銷量將達到15萬輛,2025年將增至50萬輛。在車型方面,上汽通用將在2020年投產10款新能源汽車;
到2025年,通用旗下凱迪拉克、別克和雪佛蘭的所有車型將基本實現不同程度的電動化,涵蓋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雪佛蘭Bolt EV”工廠布局:目前,上汽通用汽車已在中國建立了四個基地:武漢基地,年產能60萬輛,煙臺東岳基地,年產量60萬輛;上海金橋基地,年生產能力48萬輛,負責生產插電式CT6、velite5等汽車,沈陽北盛基地,年生產能力50萬輛。目前,新能源汽車僅在上海金橋基地生產。上汽通用表示,武漢基地未來也將加入生產新能源汽車的行列。電池布局:為了加快新能源汽車的布局和國產化,上汽通用投資17.2億元在上海金橋建設了一座鋰電池組裝廠。工廠建成后,還將為通用汽車在全球生產的新能源汽車提供鋰電池。與此同時,上汽通用汽車也在加快電動驅動的生產布局,例如將電機減速器和差速器集成到同一模塊中,從而實現系統集成和輕量化。對于混合動力汽車,上汽通用汽車將采用動力分配技術,將電機、電子控制和變速箱進行集成和布置,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日產將在五年內推動20多款新能源汽車的產能規劃:日產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何塞·穆諾茲在接受采訪時指出,2022年,日產在中國的產能將增至260萬輛,2022年前將推出40多款新車,其中20多款為純電動汽車,其中五款將在兩年內上市,這五款新車將來自東風有限公司旗下的不同公司。今年2月,日產汽車公布了針對中國市場的五年中期經營計劃。公司與合資伙伴東風汽車未來五年將在制造、產品、研發等領域共同投資600億元,但具體產能擴張規模和投資比例仍有待確定。
“2018軒逸純電智能領版”工廠布局:除了在鄭州工廠生產啟辰品牌外,日產8月開始在廣州花都工廠生產“軒逸純電動”,這是另一個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今年6月,日產宣布將與東風汽車集團共同投資10億元,在江蘇常州基地新建一條生產線,該生產線將于2020年初建成投產,年產能為12萬輛。電池匹配:值得一提的是,新推出的“Sylphy純電動”配備了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的動力電池。5月,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在日本設立了銷售辦事處,并派遣電池技術人員留在日本,以加強不限于日產的日本車企的推廣工作。今年8月,日產將其持有的汽車電池企業51%的股份出售給了中國投資基金。此前,有人聲稱,由于技術主導地位的影響,日產不會建造自己的裝配廠的猜測被打破了。根據最新消息,日產宣布將從今年12月起在中國生產包括電池和電機在內的純電動汽車主要零部件,從而為純電動汽車的生產提供穩定的供應。● 跨國車企在華新能源汽車布局概述除了上述三家車企,包括豐田、福特、雷諾在內的多家車企也在布局新能源。讓我們通過一張表格大致總結一下這些車企的新能源產能布局。跨國車企新能源汽車產能規劃、車企名稱車型規劃、中國新能源汽車工廠布局、電池配套大眾2020年推出30款電動化車型,安亭新能源MEB工廠奠基;
電動汽車總產能已達5000萬輛。該公司已與LG化學和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簽署了電池供應合同,并計劃在歐洲建立自己的工廠來生產固態電池。2020年,通用汽車公司將投產10輛電動汽車。上海金橋基地負責新能源汽車的生產。武漢基地計劃在上海金橋建設鋰電池組裝廠,加快電動驅動器的生產布局。到2022年,日產將推出40款電動汽車。鄭州工廠:26萬華都工廠:55萬軒逸(不限于新能源汽車)。未來,中國將實現動力電池的本地化生產。到2025年,所有豐田汽車都將配備電動版。泰達工廠:年生產能力12萬件。本田將在2025年獨立生產至少20款電動車型。第三工廠:年生產能力17萬輛。福特與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簽署了開發電動汽車的合同。到2025年底,該公司推出了50多款電動車型。金華工廠:年生產能力30萬輛。國軒高新為福特眾泰的第一輛車提供了三元人民幣。動力電池PSA將在未來兩年推出15款電動車型。襄陽工廠:投產EP6FADT PHEV發動機,日本電裝將合作生產牽引電動機。寶馬將在2025年推出25款電動車型。常州金壇工廠:與長城合作生產梁車,并在沈陽設立動力電池中心。計劃于2020年開始生產。戴姆勒集團將在2022年之前發布50多輛電動汽車。將與北汽合作建立純電動生產基地,并與北汽合作成立電池工廠。雷諾集團將于2020年在武漢推出20款電動汽車,年產能達到15萬輛。它已與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一份合作制表的合同。根據汽車之家產業頻道的對比分析,奧迪ag在兩年內擁有40輛新能源汽車和3479億元的巨額投資,已成為眾多跨國汽車公司中最激進的公司。盡管其他車企已經針對新能源汽車推出了明確的戰略規劃,但距離財力雄厚的奧迪ag仍有一定距離。這種差異化的比較結果也可以看出公眾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對于這樣的正面交鋒,業內專家表示,面對傳統汽車市場的衰落,跨國車企一方面要保持固有優勢,另一方面為了開拓新市場,進軍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必然趨勢。盡管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剛剛對外開放,但各家車企的新能源技術在海外市場不斷測試和成熟。對于仍依賴政策支持的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來說,補貼退坡的影響意義重大。如何找到合適的?編輯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全球份額多年來一直位居第一,純電動汽車一直在高速增長。此外,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為79.4萬輛,已連續三年蟬聯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冠軍。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2017年發布的《汽車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預計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200萬輛。除了日產尚未公布新能源汽車的具體計劃產能比外,只有大眾和通用計劃在2020年的總產能為55萬輛,占中國市場的四分之一以上,這對自主品牌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影響。將于2019年正式實施的“雙積分”政策,進一步推動了跨國車企加快在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決心。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即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市場環境。如何在產能和產品規劃方面因地制宜,是每一家汽車公司的當務之急。日前,奧迪汽車宣布將投資502億美元……
開發電動汽車。2020年,它將開始在全球生產5000萬輛不同品牌的電動汽車,并已簽署相應的電池采購合同。消息一出,迅速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掀起了千層浪。根據各跨國汽車公司發布的官方數據,大眾汽車以304萬輛的銷量數據奪得冠軍,成為今年前三季度在華銷量最高的跨國汽車公司,其次是通用汽車,銷量為268萬輛,日產以110萬輛的銷量數據位居第三。在傳統汽車銷量突飛猛進的同時,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成為各家車企的必爭之地。今天,我們將以這三家來自德國、美國和日本的跨國車企為切入點,詳細解讀跨國車企的新能源汽車是如何布局的。在1分鐘內閱讀全文:1。奧迪公司投資502億美元發展電動汽車業務,其電動汽車平臺未來最大產能將達到5000萬輛。2.通用汽車將在2020年銷售15萬輛新能源汽車,在此期間,共有10輛新能源車投入生產。3、日產未來五年將推20多款新能源汽車,首款純電動汽車“軒逸純電動(參數|詢價)”今年正式上市。圖4:跨國汽車公司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名單。專家表示,新能源汽車市場化迫在眉睫。由于中國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的取消和補貼的下降,跨國汽車公司的市場競爭劣勢正在逐漸消失,并將于2019年開放,距離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又近了一步。這些車企在新能源汽車的產能規劃、工廠布局、電池匹配等方面都有哪些新舉措?讓我們逐一來看一下。● 大眾電動汽車平臺最多可生產5000萬輛汽車:近日,奧迪ag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在截至2023年底的未來五年內,將投資502億美元(約合3479億元人民幣)開發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新的移動出行服務,以及車輛和工廠的數字化。這項投資約占大眾汽車未來五年計劃預算的三分之一,并已得到大眾汽車監事會的討論和批準。截至目前,奧迪ag已經推出了途觀L、帕薩特、奧迪A6L等車型的新能源版本,奧迪純電動SUV e-tron也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首次亮相中國。
“2019途觀L新能源430PHEV混合動力豪華版”未來兩年,大眾旗下品牌將推出30多款新能源汽車,其中一半以上將在當地生產。到2020年,大眾汽車計劃在中國市場交付約40萬輛新能源汽車,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增至150萬輛。工廠布局:奧迪ag在歐洲11個國家和美洲、亞洲和非洲7個國家擁有45家制造工廠。其中,位于埃姆登、漢諾威和茨維考的三家德國電動汽車工廠正在進行翻新。其中,漢諾威工廠預計將于2022年開始生產大眾商用車I.D.Buzz,茲維考工廠將投資10億歐元升級投產純電動汽車。第一個生產型號是I.D.Vizzion,然后跨界I.D.Crozz也將投入生產。同時,工廠也將是奧迪和SEA。此外,MEB工廠的基巖鋪設改造為奧迪佛山第二階段,安亭新MEB工廠已逐步推進,預計2020年中期完工。安亭新工廠總投資170億元人民幣,計劃產能30萬輛。新工廠建成后,將基于MEB平臺生產奧迪、大眾、斯柯達等多種純電動汽車。同時建設一條電池組生產線。2020年秋季,大眾旗下兩家合資企業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將推出首款基于MEB的國產車型……
平臺。
“2018大眾I.D.Buzz Cargo Concept”電池包:此前,大眾與LG化學和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簽署了價值數十億歐元的電池供應合同,但赫伯特·迪斯指出,德國應該擺脫對亞洲電池供應商的依賴。奧迪ag計劃在歐洲建立自己的工廠,生產固態電池,預計2024-2025年開始大規模生產。大眾品牌中國首席執行官馮思翰博士在接受采訪時也指出,大眾正在調查是否有必要開發新的電池供應商,以及是否建立自己的電池工廠。關于2019年的發展規劃,馮思翰指出,重點將從SUV略微轉向新能源汽車。在新能源發展的方向上,奧迪ag一直處于落后地位。Herbert Diess自2015年加入大眾汽車擔任首席執行官以來,一直希望讓大眾汽車成為利潤最高的電動汽車制造商。隨著中國市場外資股比的逐步放開和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減少,大眾汽車也敏銳地意識到了這個市場隱藏的商機和挑戰。11月15日,奧迪ag宣布了針對中國市場的五大舉措,包括增加資金投入、加快新能源汽車上市、建設快速充電網絡、加大對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的投資,以及繼續推進SUV攻勢。● 到2020年,通用汽車將銷售15萬輛新能源汽車。產能規劃:作為中國主流合資車企,通用汽車是第一家實現從HEV、PHEV、EREV到EV全序列新能源汽車布局的公司。到2020年,上汽通用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銷量將達到15萬輛,2025年將增至50萬輛。在車型方面,上汽通用將在2020年投產10款新能源汽車;
到2025年,通用旗下凱迪拉克、別克和雪佛蘭的所有車型將基本實現不同程度的電動化,涵蓋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雪佛蘭Bolt EV”工廠布局:目前,上汽通用汽車已在中國建立了四個基地:武漢基地,年產能60萬輛,煙臺東岳基地,年產量60萬輛;上海金橋基地,年生產能力48萬輛,負責生產插電式CT6、velite5等汽車,沈陽北盛基地,年生產能力50萬輛。目前,新能源汽車僅在上海金橋基地生產。上汽通用表示,武漢基地未來也將加入生產新能源汽車的行列。電池布局:為了加快新能源汽車的布局和國產化,上汽通用投資17.2億元在上海金橋建設了一座鋰電池組裝廠。工廠建成后,還將為通用汽車在全球生產的新能源汽車提供鋰電池。與此同時,上汽通用汽車也在加快電動驅動的生產布局,例如將電機減速器和差速器集成到同一模塊中,從而實現系統集成和輕量化。對于混合動力汽車,上汽通用汽車將采用動力分配技術,將電機、電子控制和變速箱進行集成和布置,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日產將在五年內推動20多款新能源汽車的產能規劃:日產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何塞·穆諾茲在接受采訪時指出,2022年,日產在中國的產能將增至260萬輛,2022年前將推出40多款新車,其中20多款為純電動汽車,其中五款將在兩年內上市,這五款新車將來自東風有限公司旗下的不同公司。今年2月,日產汽車公布了針對中國市場的五年中期經營計劃。公司與合資伙伴東風汽車未來五年將在制造、產品、研發等領域共同投資600億元,但具體產能擴張規模和投資比例仍有待確定。
“2018軒逸純電智能領版”工廠布局:除了在鄭州工廠生產啟辰品牌外,日產8月開始在廣州花都工廠生產“軒逸純電動”,這是另一個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今年6月,日產宣布將與東風汽車集團共同投資10億元,在江蘇常州基地新建一條生產線,該生產線將于2020年初建成投產,年產能為12萬輛。電池匹配:值得一提的是,新推出的“Sylphy純電動”配備了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的動力電池。5月,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在日本設立了銷售辦事處,并派遣電池技術人員留在日本,以加強不限于日產的日本車企的推廣工作。今年8月,日產將其持有的汽車電池企業51%的股份出售給了中國投資基金。此前,有人聲稱,由于技術主導地位的影響,日產不會建造自己的裝配廠的猜測被打破了。根據最新消息,日產宣布將從今年12月起在中國生產包括電池和電機在內的純電動汽車主要零部件,從而為純電動汽車的生產提供穩定的供應。● 跨國車企在華新能源汽車布局概述除了上述三家車企,包括豐田、福特、雷諾在內的多家車企也在布局新能源。讓我們通過一張表格大致總結一下這些車企的新能源產能布局。跨國車企新能源汽車產能規劃、車企名稱車型規劃、中國新能源汽車工廠布局、電池配套大眾2020年推出30款電動化車型,安亭新能源MEB工廠奠基;
電動汽車總產能已達5000萬輛。該公司已與LG化學和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簽署了電池供應合同,并計劃在歐洲建立自己的工廠來生產固態電池。2020年,通用汽車公司將投產10輛電動汽車。上海金橋基地負責新能源汽車的生產。武漢基地計劃在上海金橋建設鋰電池組裝廠,加快電動驅動器的生產布局。到2022年,日產將推出40款電動汽車。鄭州工廠:26萬華都工廠:55萬軒逸(不限于新能源汽車)。未來,中國將實現動力電池的本地化生產。到2025年,所有豐田汽車都將配備電動版。泰達工廠:年生產能力12萬件。本田將在2025年獨立生產至少20款電動車型。第三工廠:年生產能力17萬輛。福特與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簽署了開發電動汽車的合同。到2025年底,該公司推出了50多款電動車型。金華工廠:年生產能力30萬輛。國軒高新為福特眾泰的第一輛車提供了三元人民幣。動力電池PSA將在未來兩年推出15款電動車型。襄陽工廠:投產EP6FADT PHEV發動機,日本電裝將合作生產牽引電動機。寶馬將在2025年推出25款電動車型。常州金壇工廠:與長城合作生產梁車,并在沈陽設立動力電池中心。計劃于2020年開始生產。戴姆勒集團將在2022年之前發布50多輛電動汽車。將與北汽合作建立純電動生產基地,并與北汽合作成立電池工廠。雷諾集團將于2020年在武漢推出20款電動汽車,年產能達到15萬輛。它已與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一份合作制表的合同。根據汽車之家產業頻道的對比分析,奧迪ag在兩年內擁有40輛新能源汽車和3479億元的巨額投資,已成為眾多跨國汽車公司中最激進的公司。盡管其他車企已經針對新能源汽車推出了明確的戰略規劃,但距離財力雄厚的奧迪ag仍有一定距離。這種差異化的比較結果也可以看出公眾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對于這樣的正面交鋒,業內專家表示,面對傳統汽車市場的衰落,跨國車企一方面要保持固有優勢,另一方面為了開拓新市場,進軍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必然趨勢。盡管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剛剛對外開放,但各家車企的新能源技術在海外市場不斷測試和成熟。對于仍依賴政策支持的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來說,補貼退坡的影響意義重大。如何找到合適的?編輯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全球份額多年來一直位居第一,純電動汽車一直在高速增長。此外,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為79.4萬輛,已連續三年蟬聯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冠軍。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2017年發布的《汽車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預計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200萬輛。除了日產尚未公布新能源汽車的具體計劃產能比外,只有大眾和通用計劃在2020年的總產能為55萬輛,占中國市場的四分之一以上,這對自主品牌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影響。將于2019年正式實施的“雙積分”政策,進一步推動了跨國車企加快在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決心。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即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市場環境。如何在產能和產品規劃方面因地制宜,是每一家汽車公司的當務之急。
日前,有海外媒體報道稱,大眾汽車集團將改造其位于德國埃姆登和漢諾威的兩家工廠為電動汽車工廠,預計將于2022年起生產純電動車型。
1900/1/1 0:00:00近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和發改委聯合發布《關于開展2016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清算的通知》,對2016年及以前補貼未清算或未過審的新能源車給予再次清算。
1900/1/1 0:00:00從電影里的暢想到現實中的黑科技,無人駕駛的實現用了10年。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在有用戶對特斯拉采用燃油車服務車主表示遺憾之后,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在推特上提出或向戴姆勒詢問合作Sprinter電動貨車的想法。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2019款日產Leaf的車輛到電網技術(V2G)獲得了澳大利亞頒發的“綠色創新(GreenInnovation)”獎項。
1900/1/1 0:00:00近日,E電園從江蘇省環保局獲悉,車和家2016年規劃的“年產15萬輛電動場地車項目”目前已停止建設,而改由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代工生產,并承接大部分的產能需求。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