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出任新大眾集團負責人的迪斯,經過半年的醞釀,預計將推出自己全新的政策議程。近日,外媒爆料稱,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本月16日舉行的大眾汽車集團監事會會議上,奧迪ag管理委員會主席迪斯博士即將提交大眾汽車新的十年發展規劃。這個有待討論的發展計劃包含了大眾汽車轉型的許多核心計劃。作為全球汽車行業多年的領導者,大眾汽車集團未來十年的轉型備受外界關注,但具體細節一直保密,而迪斯親自擬定的大眾汽車集團新十年發展規劃也將揭開大眾汽車轉型的諸多謎團。
謎團1:與福特的合作是什么?自今年6月20日福特汽車和大眾汽車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以來,雙方的談判一直受到外界關注。據外媒報道,未來將涉及包括商用車在內的一系列潛在合作。雙方打算探索組建合作聯盟,推動各自在北美、歐洲和中國的市場布局,以增加銷售額并扭轉財務損失。但合作到底是什么呢?合作的范圍一直是個秘密。路透社報道稱,大眾集團和福特在自動駕駛和電動化方面的合作細節也將包括在內,供監事會討論和批準。這意味著大眾和福特的聯盟將進入實質性階段。一段時間以來,大眾-福特的聯盟一直受到業界的熱議。歐美兩大汽車巨頭的結盟,被外界解讀為是迫于成本降低的壓力。值得注意的是,奧迪ag的前任馬倫曾宣布了雄心勃勃的電氣化項目。在今年年初的日內瓦車展上,他宣布,到2022年,該集團將斥資340億歐元,開始從傳統汽車制造商向移動出行服務提供商的轉型。在接受汽車頭條App采訪時,馬倫自信地表示:“我們去年實現了創紀錄的利潤。目前,集團擁有超過300億的儲備資金。大眾汽車集團在財務和財務方面是一家非常穩定的企業。未來,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完成這項投資。”然而,時代已經改變。隨著馬倫離奇的“下課”,火線公司的新老板迪斯顯然在心里有了自己的說法。奧迪、保時捷等品牌新開的尾氣造假罰單,以及在可預見的未來電動汽車發展中燒錢的損失,讓迪斯變得謹慎。據不完全統計,大眾汽車因“排放門”事件已耗資282億歐元卷土重來,而奧迪則因違反柴油發動機排放規定被德國監管機構罰款8億歐元。由于排氣丑聞的調查,保時捷下調了2018年的營業利潤預測,并將稅后利潤估計從25-35億歐元調整為7-12億歐元。該集團的盈利“奶牛”集體斷奶,這迫使迪斯將降低成本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
謎團二:奧迪的地位會被削弱嗎?耐人尋味的是,就在迪斯即將宣布其新的十年計劃之前,大眾汽車集團高級官員、奧迪前總裁斯蒂德博士剛剛結束了為期四個月的監禁,并獲得保釋。在斯蒂德因尾氣作弊丑聞被檢方逮捕入獄調查后的四個月里,迪斯還悄悄重組了大眾集團的核心部門奧迪。值得注意的是,前寶馬高管、前采購總監Marcus duesman已轉投大眾集團,作為迪斯的親信,他被視為斯蒂德的繼任者。然而,目前奧迪集團臨時首席執行官博蘭·索爾特不愿放棄自己的權力。在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他態度強硬,預計將長期擔任奧迪的負責人。在這種與Diss相反的說法背后,它圍繞著權力的重新分配……
奧迪品牌在大眾汽車集團中的作用。
眾所周知,在大眾集團的十多個品牌中,奧迪一直扮演著中堅力量的角色,不僅在利潤貢獻和技術研發方面占據領先地位,而且在集團的權力中心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迪斯上任后的業務分拆過程中,奧迪品牌作為一個豪華品牌序列是獨立的,作為奧迪的最高領導者,它自然會壟斷權力,而時任奧迪首席執行官的Steader將在未來全面負責集團的銷售業務。此前,奧迪ag官網曾表示,集團將建設六個全新的業務區和中國區,并將旗下12個品牌剝離為量產、豪華和超豪華三個全新的汽車品牌集團。此外,大眾汽車還表示,卡車和巴士部門將“為資本市場做好準備”,并通過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為潛在的上市可能性鋪平道路。其中,量產品牌群包括大眾、斯柯達、Seat和商用車品牌;豪華品牌群體相對單一,屬于奧迪品牌;超豪華品牌集團包括保時捷、賓利、蘭博基尼和布加迪。今年1-9月,奧迪汽車有限公司實現銷售收入443億歐元,與去年基本持平。然而,由于“柴油門事件”的影響,慕尼黑檢察官在第三季度末對奧迪一個特殊項目處以總計8億歐元的罰款,這使奧迪前9個月的營業利潤從37億歐元降至29億歐元,同比下降27.15%。今年前三季度,納入專項的企業營業銷售額回報率從8.3%下降到6.5%。奧迪品牌未來將走向何方?大自然與未來大眾汽車集團的命運息息相關。在這個新的十年計劃中,迪斯將如何照顧奧迪?大自然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
奧秘3:中國市場是如何抵御周期的?贏得中國的人贏得世界。對于年銷量數千萬的大眾汽車來說,僅中國市場就貢獻了約40%的份額,中國市場對迪斯和大眾汽車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中國汽車市場正在經歷新一輪微觀增長周期的壓力,大眾似乎已經注意到了這一周期的“跡象”。9月,大眾汽車中國市場同比下降10.5%,至27.78萬輛。如何確保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也是Diss上任以來一直考慮的核心問題。今年6月,迪斯在調整大眾集團結構時,也將中國市場列為單獨的核心市場,由集團直接管轄,即迪斯親自督戰。根據大眾集團的商業計劃,大眾品牌將承接北美、南美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市場;SIAT品牌將負責不斷增長的北非市場;奧迪品牌負責除中國以外的中東和亞太市場,中國將由集團直接負責;
斯柯達品牌負責俄羅斯和印度市場。“我們的去中心化意味著決策更自由、更快,集團可以更專注于整體戰略。這樣,大眾集團將更快、更精簡、更高效。”在談到業務調整時,迪斯曾這樣說。
汽車頭條APP注意到,10月中旬,借著上汽大眾新能源工廠奠基的機會,迪斯再次來到中國,掌握市場動態。他在上海露面時表示,2017年,大眾集團旗下所有品牌在中國交付的新車超過400萬輛,其中上汽大眾交付了200多萬輛。在新能源方面,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生產國和出口國,擁有80萬輛汽車,預計2018年這一數字將增長50%。大眾汽車集團還將把中國視為電動化的關鍵市場,并在未來7-8年推出40款在中國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到2025年,預計每年交付150萬輛新能源汽車,新車續航里程將達到550公里。看來,在上汽奧迪、新能源和自動駕駛領域發展新業務已成為Discus加入中國的新思路。就在迪斯回到德國總部后,11月初,大眾集團和百度正式聯手,奧迪ag(中國)以董事會成員的身份加入了百度的Apollo開放平臺,并宣布啟動首個圍繞代客泊車的合作項目。汽車頭條APP認為,如何進一步挖掘中國市場的潛力將成為迪斯本人構想的大眾集團新十年規劃中的核心問題,如何“逆周期”發展中國市場也需要在本月召開的監事會討論中認真討論。對于德國汽車巨頭大眾汽車來說,2018年可謂是尾氣作弊丑聞曝光后的關鍵一年。無論是集團最高領導人的更換、12個品牌的重組,還是全球組織結構的重大調整,以及Steader等高管的被捕入獄,新帥迪斯都面臨著諸多考驗。即將出臺的未來十年發展規劃和路線圖是Diss意志的集中體現,也是大規模轉型的新“處方”。那么,Diss路線是對之前改革計劃的修補,還是完全被推翻了?這個體現Diss意愿的計劃能否讓公眾股東和各方滿意?答案即將揭曉。今年4月出任新大眾集團負責人的迪斯,經過半年的醞釀,預計將推出自己全新的政策議程。近日,外媒爆料稱,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本月16日舉行的大眾汽車集團監事會會議上,奧迪ag管理委員會主席迪斯博士即將提交大眾汽車新的十年發展規劃。這個有待討論的發展計劃包含了大眾汽車轉型的許多核心計劃。作為全球汽車行業多年的領導者,大眾汽車集團未來十年的轉型備受外界關注,但具體細節一直保密,而迪斯親自擬定的大眾汽車集團新十年發展規劃也將揭開大眾汽車轉型的諸多謎團。
謎團1:與福特的合作是什么?自今年6月20日福特汽車和大眾汽車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以來,雙方的談判一直受到外界關注。據外媒報道,未來將涉及包括商用車在內的一系列潛在合作。雙方打算探索組建合作聯盟,推動各自在北美、歐洲和中國的市場布局,以增加銷售額并扭轉財務損失。但合作到底是什么呢?合作的范圍一直是個秘密。路透社報道稱,大眾集團和福特在自動駕駛和電動化方面的合作細節也將包括在內,供監事會討論和批準。這意味著大眾和福特的聯盟將進入實質性階段。一段時間以來,聯盟……
大眾-福特汽車受到了汽車行業的熱捧。歐美兩大汽車巨頭的結盟,被外界解讀為是迫于成本降低的壓力。值得注意的是,奧迪ag的前任馬倫曾宣布了雄心勃勃的電氣化項目。在今年年初的日內瓦車展上,他宣布,到2022年,該集團將斥資340億歐元,開始從傳統汽車制造商向移動出行服務提供商的轉型。在接受汽車頭條App采訪時,馬倫自信地表示:“我們去年實現了創紀錄的利潤。目前,集團擁有超過300億的儲備資金。大眾汽車集團在財務和財務方面是一家非常穩定的企業。未來,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完成這項投資。”然而,時代已經改變。隨著馬倫離奇的“下課”,火線公司的新老板迪斯顯然在心里有了自己的說法。奧迪、保時捷等品牌新開的尾氣造假罰單,以及在可預見的未來電動汽車發展中燒錢的損失,讓迪斯變得謹慎。據不完全統計,大眾汽車因“排放門”事件已耗資282億歐元卷土重來,而奧迪則因違反柴油發動機排放規定被德國監管機構罰款8億歐元。由于排氣丑聞的調查,保時捷下調了2018年的營業利潤預測,并將稅后利潤估計從25-35億歐元調整為7-12億歐元。該集團的盈利“奶牛”集體斷奶,這迫使迪斯將降低成本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
謎團二:奧迪的地位會被削弱嗎?耐人尋味的是,就在迪斯即將宣布其新的十年計劃之前,大眾汽車集團高級官員、奧迪前總裁斯蒂德博士剛剛結束了為期四個月的監禁,并獲得保釋。在斯蒂德因尾氣作弊丑聞被檢方逮捕入獄調查后的四個月里,迪斯還悄悄重組了大眾集團的核心部門奧迪。值得注意的是,前寶馬高管、前采購總監Marcus duesman已轉投大眾集團,作為迪斯的親信,他被視為斯蒂德的繼任者。然而,目前奧迪集團臨時首席執行官博蘭·索爾特不愿放棄自己的權力。在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他態度強硬,預計將長期擔任奧迪的負責人。這一與Diss相反的說法背后,圍繞著奧迪品牌在大眾集團內部的權力角色重新分配。
眾所周知,在大眾集團的十多個品牌中,奧迪一直扮演著中堅力量的角色,不僅在利潤貢獻和技術研發方面占據領先地位,而且在集團的權力中心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迪斯上任后的業務分拆過程中,奧迪品牌作為一個豪華品牌序列是獨立的,作為奧迪的最高領導者,它自然會壟斷權力,而時任奧迪首席執行官的Steader將在未來全面負責集團的銷售業務。此前,奧迪ag官網曾表示,集團將建設六個全新的業務區和中國區,并將旗下12個品牌剝離為量產、豪華和超豪華三個全新的汽車品牌集團。此外,大眾汽車還表示,卡車和巴士部門將“為資本市場做好準備”,并通過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為潛在的上市可能性鋪平道路。其中,量產品牌群包括大眾、斯柯達、Seat和商用車品牌;豪華品牌群體相對單一,屬于奧迪品牌;
超豪華品牌集團包括保時捷、賓利、蘭博基尼和布加迪。今年1-9月,奧迪汽車有限公司實現銷售收入443億歐元,與去年基本持平。然而,由于“柴油門事件”的影響,慕尼黑檢察官在第三季度末對奧迪一個特殊項目處以總計8億歐元的罰款,這使奧迪前9個月的營業利潤從37億歐元降至29億歐元,同比下降27.15%。今年前三季度,納入專項的企業營業銷售額回報率從8.3%下降到6.5%。奧迪品牌未來將走向何方?大自然與未來大眾汽車集團的命運息息相關。在這個新的十年計劃中,迪斯將如何照顧奧迪?大自然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
奧秘3:中國市場是如何抵御周期的?贏得中國的人贏得世界。對于年銷量數千萬的大眾汽車來說,僅中國市場就貢獻了約40%的份額,中國市場對迪斯和大眾汽車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中國汽車市場正在經歷新一輪微觀增長周期的壓力,大眾似乎已經注意到了這一周期的“跡象”。9月,大眾汽車中國市場同比下降10.5%,至27.78萬輛。如何確保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也是Diss上任以來一直考慮的核心問題。今年6月,迪斯在調整大眾集團結構時,也將中國市場列為單獨的核心市場,由集團直接管轄,即迪斯親自督戰。根據大眾集團的商業計劃,大眾品牌將承接北美、南美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市場;SIAT品牌將負責不斷增長的北非市場;奧迪品牌負責除中國以外的中東和亞太市場,中國將由集團直接負責;
斯柯達品牌負責俄羅斯和印度市場。“我們的去中心化意味著決策更自由、更快,集團可以更專注于整體戰略。這樣,大眾集團將更快、更精簡、更高效。”在談到業務調整時,迪斯曾這樣說。
汽車頭條APP注意到,10月中旬,借著上汽大眾新能源工廠奠基的機會,迪斯再次來到中國,掌握市場動態。他在上海露面時表示,2017年,大眾集團旗下所有品牌在中國交付的新車超過400萬輛,其中上汽大眾交付了200多萬輛。在新能源方面,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生產國和出口國,擁有80萬輛汽車,預計2018年這一數字將增長50%。大眾汽車集團還將把中國視為電動化的關鍵市場,并在未來7-8年推出40款在中國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到2025年,預計每年交付150萬輛新能源汽車,新車續航里程將達到550公里。看來,在上汽奧迪、新能源和自動駕駛領域發展新業務已成為Discus加入中國的新思路。就在迪斯回到德國總部后,11月初,大眾集團和百度正式聯手,奧迪ag(中國)以董事會成員的身份加入了百度的Apollo開放平臺,并宣布啟動首個圍繞代客泊車的合作項目。汽車頭條APP認為,如何進一步挖掘中國市場的潛力將成為迪斯本人構想的大眾集團新十年規劃中的核心問題,如何“逆周期”發展中國市場也需要在本月召開的監事會討論中認真討論。對于德國汽車巨頭大眾汽車來說,2018年可謂是尾氣作弊丑聞曝光后的關鍵一年。無論是集團最高領導人的更換、12個品牌的重組,還是全球組織結構的重大調整,以及Steader等高管的被捕入獄,新帥迪斯都面臨著諸多考驗。即將出臺的未來十年發展規劃和路線圖是Diss意志的集中體現,也是大規模轉型的新“處方”。那么,Diss路線是對之前改革計劃的修補,還是完全被推翻了?這個體現Diss意愿的計劃能否讓公眾股東和各方滿意?答案即將揭曉。
日本首相安倍訪華時間是10月2527日,正值華晨寶馬股比開放事件的輿論高峰期。
1900/1/1 0:00:00據德國《商報》報道,在11月16日即將召開的戰略發布會上,大眾或考慮將其在德國埃姆登(Emden)和漢諾威(Hannover)的工廠進行改造,以生產電動汽車。
1900/1/1 0:00:00今年4月份履新大眾集團掌門人的迪斯,在醞釀了半年時間之后,有望推出自己的全新的施政綱領。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大眾集團全球主管表示,大眾正欲通過擴大其在美國田納西州唯一的一座裝配廠的規模,或新建電動車生產工廠等增加在美國的產能,以擴大其向美國消費者提供的產品。
1900/1/1 0:00:00今日消息,特斯拉爆料人Vincent在推特轉發中國注會網友的消息稱,Model3的運送日期顯示為2019年3月。
1900/1/1 0:00:002010年開始,在國家產業政策提供的沃土上,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增長勢如破竹,為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帶來了革新性的變化。與此同時,受使用壽命(5至8年)的影響,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在近兩年將迎來退役潮。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