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摩根大通:未來3年中國新能源車產量將增加2倍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站在滿是燃油車的街道上,你可能很難想象,三到五年后,這種燃油車的黃金時代將成為歷史。根據摩根大通的最新預測,在未來三到五年內,中國將在勢不可擋的電動汽車浪潮中輕松保持其作為全球最大電動汽車制造商的領先地位。2020年,電動汽車的銷量不僅將占全球的一半,中國電動汽車產量的增長也將惠及上游的金屬采礦業。

    Morgan, Century, Dafa

    “勢不可擋”的電動汽車摩根大通4日發布了一份前瞻性報告,描述了以新能源汽車為主流的新時代。在這份題為《全球汽車行業研究報告》的報告中,摩根大通預測,在勢不可擋的全球汽車電動化浪潮中,得益于汽車和環保政策的收緊以及消費升級,中國將在全球電動汽車增速中排名第一,到2025年,中國純電動汽車的滲透率將位居世界前列,這將推動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的增長。著眼全球,摩根大通預測,到2025年,純電動汽車(BEV)的全球銷量將達到690萬輛,占全球輕型汽車銷量的6.3%。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銷量預計為150萬輛,占比1.4%。根據電動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和PHEV)的銷量預測,報告預測到2025年電動汽車的滲透率將達到7.7%。摩根大通亞洲汽車行業研究總監Nick Lai在4日下午的媒體溝通會上向《21世紀商業先驅報》記者解釋稱,“新能源汽車的類別實際上非常廣泛,但我們在這份報告中提到了新能源汽車,主要指的是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除了哲哲在電話會議上提供的精煉觀點外,這份75頁的報告通過模型計算的數據,更詳細地表達了摩根大通對中國電動汽車行業未來的樂觀預期。報告預測,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年復合增長率中國市場將達到46%,產量將達到250萬輛(純電動汽車221.7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28.5萬輛=2502萬輛),比2017年底的77.7萬輛高出2倍多;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量將進一步增加到460萬輛。這也意味著,到2020年和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在汽車總產量中的份額將分別從去年的2.3%提高到7.2%和12%。“中國將輕松保持其作為全球最大電動汽車制造商的領先地位。”到2020年和2025年,中國電動汽車銷量在全球銷量中的比例也將分別提高到59%和55%。這也意味著,三到五年后,中國的電動汽車銷量將占到世界的一半。在4日的電話采訪中,賴哲哲還列舉了導致上述結論的背景因素。首先,在政策方面,中國有關部門于今年3月發布了追溯性雙積分政策,這將促使汽車制造商積極提高新能源汽車的比例;2月發布的新補貼政策也對電動汽車的電池能量密度和續航里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補貼政策將于2020年到期,這將引發今明兩年消費者提前購車的熱潮;

    根據政府關于公務用車采購的規定,新能源在設備更新總量中的比例不得低于30%。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國務院的目標是到2020年在中國擁有1.2萬個充換電站和400萬個充電樁。技術進步和大規模生產將降低動力電池的生產成本。根據摩根大通的報告,通過提高能量密度和大規模生產,可以快速降低電池成本(每年15-20%)。今年新修訂的補貼計劃顯示,2018年的部分車型(補貼后)已經實現了與內燃機車相同的價格。據估計,到2020年,電動汽車的成本相當于內燃機的成本,這應該是一個大概率的情況。報告還預測,到2025年,內燃機汽車在全球汽車銷量中的比例將從目前的96%降至70%。該報告還預測,到那時,純內燃機汽車將不再在歐洲銷售。上游原材料的增長可以預期是基于對未來全球新能源汽車生產和消費的強烈預期。報告還預測,未來三到五年,中國對電動汽車電池的需求將翻一番,達到100吉瓦時,2025年將翻一倍,達到190吉瓦時。因此,報告認為,電池原材料上游領域存在相當大的增長機會。摩根大通對增長機會的重視更多地集中在鋰、鎳和銅上。這一觀點與礦業巨頭淡水河谷首席執行官石華澤3月份接受《21世紀商業先驅報》采訪時的觀點一致。石華澤曾表示:“未來幾年,電動汽車和電池市場,特別是中國的電動汽車和蓄電池市場將有很大發展。這些行業所需的原材料,如鎳、鈷和銅,非常重要。隨著電動汽車的發展,對這些金屬產品的需求勢必會增加。”對于金屬鋰,報告預測,到2025年,在中國電動汽車產量增長的推動下,全球對鋰的需求將增長20%以上。目前,包括智利SQM在內的兩大鋰礦商已明確表示,計劃增產以滿足未來新的市場需求。“現貨價格遠高于預計的1萬美元/噸碳酸鋰當量(LCE)的令人鼓舞的價格。受此驅動,世界各地的大型鋰礦商將擴大供應,并帶來至少能滿足五年需求的供應。”同樣,電動汽車電池驅動的鎳需求也將從2017年的1.9萬噸增加到20.5萬噸。此外,報告認為,鎳的供應完全可以滿足2020年之前電池行業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報告預測今明兩年鎳的價格區間在13000美元/噸至16000美元/噸之間。在受益于電動汽車行業快速增長的金屬中,銅僅次于鎳。然而,與主要由電池行業驅動的鎳需求不同,電動汽車對銅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對電池特定組件的依賴性較小。報告預測,到2025年,電動汽車行業新增銅需求將從目前的13萬噸增加到96.5萬噸。然而,由于2018年后缺乏新的或擴大的銅生產項目,精煉銅產量的增長速度將在2030年左右放緩,從而為銅價潛在的上漲趨勢奠定基礎。與鎳和銅相比,鈷的供需更難預測。供應的主要不確定因素是剛果(黃金),它占全球鈷礦產量的近60%,其中多達20%來自對價格敏感的手工采礦。報告稱,盡管目前的趨勢是降低電池中的鈷含量,但2023年后鈷的供應仍將面臨挑戰。站在滿是燃油車的街道上,你可能很難想象,三到五年后,這種燃油車的黃金時代將成為歷史。根據摩根大通的最新預測,在未來三到五年內,中國將在勢不可擋的電動汽車浪潮中輕松保持其作為全球最大電動汽車制造商的領先地位。2020年,不僅電動汽車的銷量將占全球的一半,而且中國電動汽車產量的增長……

    on也將有利于上游金屬采礦業。

    Morgan, Century, Dafa

    “勢不可擋”的電動汽車摩根大通4日發布了一份前瞻性報告,描述了以新能源汽車為主流的新時代。在這份題為《全球汽車行業研究報告》的報告中,摩根大通預測,在勢不可擋的全球汽車電動化浪潮中,得益于汽車和環保政策的收緊以及消費升級,中國將在全球電動汽車增速中排名第一,到2025年,中國純電動汽車的滲透率將位居世界前列,這將推動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的增長。著眼全球,摩根大通預測,到2025年,純電動汽車(BEV)的全球銷量將達到690萬輛,占全球輕型汽車銷量的6.3%。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銷量預計為150萬輛,占比1.4%。根據電動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和PHEV)的銷量預測,報告預測到2025年電動汽車的滲透率將達到7.7%。摩根大通亞洲汽車行業研究總監Nick Lai在4日下午的媒體溝通會上向《21世紀商業先驅報》記者解釋稱,“新能源汽車的類別實際上非常廣泛,但我們在這份報告中提到了新能源汽車,主要指的是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除了哲哲在電話會議上提供的精煉觀點外,這份75頁的報告通過模型計算的數據,更詳細地表達了摩根大通對中國電動汽車行業未來的樂觀預期。報告預測,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年復合增長率中國市場將達到46%,產量將達到250萬輛(純電動汽車221.7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28.5萬輛=2502萬輛),比2017年底的77.7萬輛高出2倍多;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量將進一步增加到460萬輛。這也意味著,到2020年和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在汽車總產量中的份額將分別從去年的2.3%提高到7.2%和12%。“中國將輕松保持其作為全球最大電動汽車制造商的領先地位。”到2020年和2025年,中國電動汽車銷量在全球銷量中的比例也將分別提高到59%和55%。這也意味著,三到五年后,中國的電動汽車銷量將占到世界的一半。在4日的電話采訪中,賴哲哲還列舉了導致上述結論的背景因素。首先,在政策方面,中國有關部門于今年3月發布了追溯性雙積分政策,這將促使汽車制造商積極提高新能源汽車的比例;2月發布的新補貼政策也對電動汽車的電池能量密度和續航里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補貼政策將于2020年到期,這將引發今明兩年消費者提前購車的熱潮;

    根據政府關于公務用車采購的規定,新能源在設備更新總量中的比例不得低于30%。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國務院的目標是到2020年在中國擁有1.2萬個充換電站和400萬個充電樁。技術進步和大規模生產將降低動力電池的生產成本。根據摩根大通的報告,通過提高能量密度和大規模生產,可以快速降低電池成本(每年15-20%)。今年新修訂的補貼計劃顯示,2018年的部分車型(補貼后)已經實現了與內燃機車相同的價格。據估計,到2020年,電動汽車的成本相當于內燃機的成本,這應該是一個大概率的情況。報告還預測,到2025年,內燃機汽車在全球汽車銷量中的比例將從目前的96%降至70%。該報告還預測,到那時,純內燃機汽車將不再在歐洲銷售。上游原材料的增長可以預期是基于對未來全球新能源汽車生產和消費的強烈預期。報告還預測,未來三到五年,中國對電動汽車電池的需求將翻一番,達到100吉瓦時,2025年將翻一倍,達到190吉瓦時。因此,報告認為,電池原材料上游領域存在相當大的增長機會。摩根大通對增長機會的重視更多地集中在鋰、鎳和銅上。這一觀點與礦業巨頭淡水河谷首席執行官石華澤3月份接受《21世紀商業先驅報》采訪時的觀點一致。石華澤曾表示:“未來幾年,電動汽車和電池市場,特別是中國的電動汽車和蓄電池市場將有很大發展。這些行業所需的原材料,如鎳、鈷和銅,非常重要。隨著電動汽車的發展,對這些金屬產品的需求勢必會增加。”對于金屬鋰,報告預測,到2025年,在中國電動汽車產量增長的推動下,全球對鋰的需求將增長20%以上。目前,包括智利SQM在內的兩大鋰礦商已明確表示,計劃增產以滿足未來新的市場需求。“現貨價格遠高于預計的1萬美元/噸碳酸鋰當量(LCE)的令人鼓舞的價格。受此驅動,世界各地的大型鋰礦商將擴大供應,并帶來至少能滿足五年需求的供應。”同樣,電動汽車電池驅動的鎳需求也將從2017年的1.9萬噸增加到20.5萬噸。此外,報告認為,鎳的供應完全可以滿足2020年之前電池行業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報告預測今明兩年鎳的價格區間在13000美元/噸至16000美元/噸之間。在受益于電動汽車行業快速增長的金屬中,銅僅次于鎳。然而,與主要由電池行業驅動的鎳需求不同,電動汽車對銅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對電池特定組件的依賴性較小。報告預測,到2025年,電動汽車行業新增銅需求將從目前的13萬噸增加到96.5萬噸。然而,由于2018年后缺乏新的或擴大的銅生產項目,精煉銅產量的增長速度將在2030年左右放緩,從而為銅價潛在的上漲趨勢奠定基礎。與鎳和銅相比,鈷的供需更難預測。供應的主要不確定因素是剛果(黃金),它占全球鈷礦產量的近60%,其中多達20%來自對價格敏感的手工采礦。報告稱,盡管目前的趨勢是降低電池中的鈷含量,但2023年后鈷的供應仍將面臨挑戰。

    標簽:摩根世紀大發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5G商用進入下半場: 英特爾能否實現“彎道超車”?

    日前,MWCS(世界移動大會上海)落下帷幕,5G成為絕對的主角,英特爾、華為、愛立信、以及運營商們紛紛披露5G部署進程。

    1900/1/1 0:00:00
    無人駕駛商業化提速 Roadstar.ai欲做無人車領域“滴滴出行”

    全球無人駕駛商業化進程正在加快。

    1900/1/1 0:00:00
    大眾2019年在德推出共享電動汽車業務,目標全球市場

    7月4日,大眾集團計劃明年開始在德國城市提供純電動汽車的共享服務,將與寶馬以及戴姆勒即將合并的DriveNow、Car2Go車輛共享項目展開競爭。

    1900/1/1 0:00:00
    三元鋰電池材料配方迎革命;少鈷成大勢 無鈷很遙遠

    近日,日本電池供應商松下宣布,將研發無鈷車用級電池。隨著電動汽車市場持續火爆,其核心部件動力電池也是“水漲船高”,目前的主流電池三元鋰電池需求量持續增長。

    1900/1/1 0:00:00
    汽車行業淘汰賽已打響

    鈴木與昌河分手,菲亞特淡出中國市場。近期,發生在不同合資企業身上的事件,卻指向了同一個課題中國汽車行業的淘汰賽已經打響,率先退場的正是那些相對落后的合資車企和中低端品牌。

    1900/1/1 0:00:00
    蘇州發布充電服務費標準,電動汽車最高2.04元/千瓦時

    近日,蘇州市物價局發布了《關于核定2018年第三季度我市純電動汽車7座以下充電設施服務價格的通知》,蘇州對純電動汽車7座以下充電服務價格按充電電度收取最高價格204元千瓦時。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