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銀證券”)發布研究報告,對全球電池容量的市場發展做出判斷。報告稱,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作為核心部件的動力電池也迅速增長。在201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增長后,國內外動力電池市場也呈現爆發態勢,電池制造商的產能和出貨量大幅增長。從中長期來看,全球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預計將以每年100至200GWh的速度增長。中銀證券預測,到2025年,如果全球電動汽車年銷售滲透率為10%,假設乘用車的自行車電池配備40-50KWh,全球每年對動力電池的市場需求將為552-619GWh,相當于年均增長60GWh。同樣,如果電動汽車年銷量的全球滲透率為15%,全球動力電池的年市場需求將為828至929GWh,市場需求將以平均每年90至100GWh的速度增長。參考德國、法國和英國計劃在2030年至2040年全面禁止銷售燃油車,假設到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年銷售滲透率能達到50%,2030年動力電池需求將達到2800至3000 GWh,未來15年每年增長180至200 GWh。乘用車電池配置需求預測上述計算基于以下假設:(1)中長期全球汽車銷量年均增長率為1-3%。那么,當增長率為1%時,預計到2025年,全球市場產量將達到10388萬臺;當增長率為2%時,到2025年產量將達到11351萬;當增長率為3%時,產量將達到12393萬。簡而言之,全球汽車的年銷量將超過1億輛。五年全球汽車產量預測(單位:萬輛)(2)乘用車、公交車和專用車的銷售比例將保持不變,其中乘用車最大占76%,專用車占15%,公交車占5%。各類汽車銷量占比(3)單車電池占比目前,純電動公交車所需電池容量最大,而純電動乘用車和專用車所需電池量相對較小,純電動汽車的電池容量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3-6倍,表明純電動汽車的電池容量在技術上更困難并且更昂貴。自行車電池比(單位:千瓦時)中國、日本和韓國壟斷了動力電池市場,中國具有領先優勢。中國、日本和韓國壟斷了全球動力電池市場。動力電池供應商主要來自中國、日本和韓國,其中以松下為代表的日本電池公司;以LG化學和三星SDI為代表的韓國制造商;
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企業。中國的動力電池出貨量約占全球總量的70%。據統計,2016年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前十名中,有七家公司來自中國,其次是比亞迪、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沃特瑪、國軒高新、力神、比克和中航鋰電池,合計市場份額為51%,而日本制造商松下的市場份額為16%,韓國制造商三星和LG的總市場份額僅為8%。海外動力電池制造商在中國設立工廠以擴大生產。近年來,松下、LG化學和三星SDI都在中國、美國、日本和韓國實現了基地布局,日本和韓國動力電池制造商的出貨量大幅增加。2016年,松下、LG化學和三星SDI的出貨量占國外市場的76%。三星、松下和LG已在大陸設立工廠,擴大生產,努力分享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盛宴。例如,松下可能會在蘇州設立工廠,三星將在Xi的和無錫設立工廠,LG將在南京設立工廠。經過中國內地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意外發展和未來雙積分制的實施,中國動力電池市場是外國電池制造商參與競爭的必然市場。動力電池制造商繼續建造工廠并擴大產能。中國動力電池制造商的擴張將繼續增加對動力電池的需求,三元趨勢顯著。2015年至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分別為37.9萬輛和51.7萬輛,對應的動力電池出貨量分別為17.0GWh和30.5GWh。考慮到政策目標、積分制的影響和車企的銷售計劃,我們預測新能源汽車的產量將分別為70萬輛、99萬輛、,2017年至2020年分別為137萬和213萬,相應的動力電池需求量將分別為34GWh、47GWh、58GWh和88GWh。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預測國內動力電池需求預測從供應層面來看,動力電池行業受到各國資本的熱烈歡迎,新玩家不斷涌現。據中銀證券不完全統計,即使不考慮電池材料的投資,2016年動力鋰電池領域的總投資已超過374億元,國內14家主流電池公司2017年的計劃產能已達到約75GWh,遠超下游需求。另一方面,根據我們的行業微觀觀察,國內優質的高端三元電池產品仍然稀缺,這可以從一些乘用車三元電池一再不達標中看出。因此,我們認為,目前國內動力電池正在逐步形成高端三元電池稀缺、磷酸亞鐵鋰和低端三元電池相對過剩的行業格局。2015年,各類動力電池占2016年各類動力電池的比例。動力電池市場集中度提高。在動力電池激烈的行業競爭中,CATL、比亞迪等優勢企業逐漸確立了領先地位,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2016年和2017年第一季度,國內前三大動力電池公司的總出貨量占比均超過50%;CATL也逐漸超越比亞迪,成為中國領先的動力電池。2016年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市場份額2017年國內動力蓄電池企業市場份額Q1從2017年前五批車型目錄來看,CATL在公交車車型數量方面遙遙領先;乘用車方面,CATL、比亞迪、孚能科技、國軒高科均處于行業前列。可以預見,CATL有望繼續鞏固其在中國的領先地位。2017年,1-5批目錄電池企業支持乘用車車型。2017年,1-5批目錄電池企業支持乘用車車型。CATL此前已進入宇通、北汽新能源等國內巨頭的核心供應體系;
近日,與上汽集團成立合資公司,動力電池總產能計劃為36GWh,其中一期總投資約100億元。計劃在2018年底前全面投產,形成18GWh的產能。此外,CATL還進入了寶馬、大眾等海外巨頭的供應鏈,展示了其強大的競爭力,未來將在國際市場上與LG、松下和三星SDI展開競爭。中銀證券統計了2015年至2020年主流動力電池企業的產能擴張情況和計劃。2016年新增產能約300-40GWh,而2017-2020年仍將增加190-240GWh,年均增長500-60GWh。與2016年相比,年度產能擴張目標有了很大提高,未來幾年仍將是動力電池擴張的高峰期。9月14日,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銀證券”)發布研究報告,對全球電池容量的市場發展做出判斷。報告稱,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作為核心部件的動力電池也迅速增長。在201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增長后,國內外動力電池市場也呈現爆發態勢,電池制造商的產能和出貨量大幅增長。從中長期來看,全球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預計將以每年100至200GWh的速度增長。中銀證券預測,到2025年,如果全球電動汽車年銷售滲透率為10%,假設乘用車的自行車電池配備40-50KWh,全球每年對動力電池的市場需求將為552-619GWh,相當于年均增長60GWh。同樣,如果電動汽車年銷量的全球滲透率為15%,全球動力電池的年市場需求將為828至929GWh,市場需求將以平均每年90至100GWh的速度增長。參考德國、法國和英國計劃在2030年至2040年全面禁止銷售燃油車,假設到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年銷售滲透率能達到50%,2030年動力電池需求將達到2800至3000 GWh,未來15年每年增長180至200 GWh。乘用車電池配置需求預測上述計算基于以下假設:(1)中長期全球汽車銷量年均增長率為1-3%。那么,當增長率為1%時,預計到2025年,全球市場產量將達到10388萬臺;當增長率為2%時,到2025年產量將達到11351萬;當增長率為3%時,產量將達到12393萬。簡而言之,全球汽車的年銷量將超過1億輛。五年全球汽車產量預測(單位:萬輛)(2)乘用車、公交車和專用車的銷售比例將保持不變,其中乘用車最大占76%,專用車占15%,公交車占5%。各類汽車銷量占比(3)單車電池占比目前,純電動公交車所需電池容量最大,而純電動乘用車和專用車所需電池量相對較小,純電動汽車的電池容量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3-6倍,表明純電動汽車的電池容量在技術上更困難并且更昂貴。自行車電池比(單位:千瓦時)中國、日本和韓國壟斷了動力電池市場,中國具有領先優勢。中國、日本和韓國壟斷了全球動力電池市場。動力電池供應商主要來自中國、日本和韓國,其中以松下為代表的日本電池公司;以LG化學和三星SDI為代表的韓國制造商;
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企業。中國的動力電池出貨量約占全球總量的70%。據統計,2016年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前十名中,有七家公司來自中國,其次是比亞迪、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沃特瑪、國軒高新、力神、比克和中航鋰電池,合計市場份額為51%,而日本制造商松下的市場份額為16%,韓國制造商三星和LG的總市場份額僅為8%。海外動力電池制造商在中國設立工廠以擴大生產。近年來,松下、LG化學和三星SDI都在中國、美國、日本和韓國實現了基地布局,日本和韓國動力電池制造商的出貨量大幅增加。2016年,松下、LG化學和三星SDI的出貨量占國外市場的76%。三星、松下和LG已在大陸設立工廠,擴大生產,努力分享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盛宴。例如,松下可能會在蘇州設立工廠,三星將在Xi的和無錫設立工廠,LG將在南京設立工廠。經過中國內地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意外發展和未來雙積分制的實施,中國動力電池市場是外國電池制造商參與競爭的必然市場。動力電池制造商繼續建造工廠并擴大產能。中國動力電池制造商的擴張將繼續增加對動力電池的需求,三元趨勢顯著。2015年至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分別為37.9萬輛和51.7萬輛,對應的動力電池出貨量分別為17.0GWh和30.5GWh。考慮到政策目標、積分制的影響和車企的銷售計劃,我們預測新能源汽車的產量將分別為70萬輛、99萬輛、,2017年至2020年分別為137萬和213萬,相應的動力電池需求量將分別為34GWh、47GWh、58GWh和88GWh。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預測國內動力電池需求預測從供應層面來看,動力電池行業受到各國資本的熱烈歡迎,新玩家不斷涌現。據中銀證券不完全統計,即使不考慮電池材料的投資,2016年動力鋰電池領域的總投資已超過374億元,國內14家主流電池公司2017年的計劃產能已達到約75GWh,遠超下游需求。另一方面,根據我們的行業微觀觀察,國內優質的高端三元電池產品仍然稀缺,這可以從一些乘用車三元電池一再不達標中看出。因此,我們認為,目前國內動力電池正在逐步形成高端三元電池稀缺、磷酸亞鐵鋰和低端三元電池相對過剩的行業格局。2015年,各類動力電池占2016年各類動力電池的比例。動力電池市場集中度提高。在動力電池激烈的行業競爭中,CATL、比亞迪等優勢企業逐漸確立了領先地位,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2016年和2017年第一季度,國內前三大動力電池公司的總出貨量占比均超過50%;CATL也逐漸超越比亞迪,成為中國領先的動力電池。2016年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市場份額2017年國內動力蓄電池企業市場份額Q1從2017年前五批車型目錄來看,CATL在公交車車型數量方面遙遙領先;乘用車方面,CATL、比亞迪、孚能科技、國軒高科均處于行業前列。可以預見,CATL有望繼續鞏固其在中國的領先地位。2017年,1-5批目錄電池企業支持乘用車車型。2017年,1-5批目錄電池企業支持乘用車車型。CATL此前已進入宇通、北汽新能源等國內巨頭的核心供應體系;
近日,與上汽集團成立合資公司,動力電池總產能計劃為36GWh,其中一期總投資約100億元。計劃在2018年底前全面投產,形成18GWh的產能。此外,CATL還進入了寶馬、大眾等海外巨頭的供應鏈,展示了其強大的競爭力,未來將在國際市場上與LG、松下和三星SDI展開競爭。中銀證券統計了2015年至2020年主流動力電池企業的產能擴張情況和計劃。2016年新增產能約300-40GWh,而2017-2020年仍將增加190-240GWh,年均增長500-60GWh。與2016年相比,年度產能擴張目標有了很大提高,未來幾年仍將是動力電池擴張的高峰期。
總部位于硅谷的Proterra公司,又為自己的電動大巴車創造了新的行駛里程記錄。
1900/1/1 0:00:00無人駕駛公交即將登陸深圳,你敢坐嗎?由國家智能交通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與深圳巴士集團等合作,共同研發而成的智能駕駛巴士,將于今年底在南方科技大學等地試驗推出2無人駕駛路線。
1900/1/1 0:00:009月12日,全球最大的光伏材料制造商協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國內最大實力最強的獨立汽車設計工程公司上海同捷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生產基地項目,在江蘇省蘇州市正式簽約落戶金堂縣。
1900/1/1 0:00:001、廣東省將推充電樁“度電補貼”9月15日,在廣東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第一次會員大會暨充電設施智能服務平臺“粵易充”上線發布會上,聯盟秘書長、廣東電網市場部主任譚躍凱表示,
1900/1/1 0:00:00近日,新能源汽車將取代燃油車再次成為業界焦點。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天津泰達論壇上表示,目前工信部啟動了關于制訂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的相關研究。
1900/1/1 0:00:00據報道,為了達到全球范圍內日益嚴苛的排放要求,越來越多的汽車制造商都開始向電動化轉型,而據日本媒體報道,馬自達將于本世紀30年代初期實現所有車型的電動化。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