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第一電網
作者:雷紅軍
2017年5月20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國汽車人才研究會會長傅玉武先生在第三屆清華大學汽車產業前沿高峰論壇上提出“發展汽車是國家意志”的理念。作者對此進行了研究,并有以下經驗供您參考。
1.汽車的發展是留給市場還是由國家主導?
我國政府主導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這體現在財政補貼上。在手術過程中,出現了“作弊”行為。因此,許多極端分子強烈呼吁將新能源汽車的開發交給市場,取消財政補貼。汽車的發展是留給市場還是由國家主導?每個人都進行了激烈的討論。
傅玉武先生對此進行了解釋。“盡管我們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但作為一個國家,尤其是像中國一樣,我們必須有自己的國家產業政策。”產業政策是國家主導。
第二,什么是產業政策?傅玉武先生的回答是:
首先,它應該體現在國家主持的制定中。2016年10月,汽車工程協會發布了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大約500名專家參與了這項研究,歷時13個月。最近,一項中長期汽車發展戰略出臺。它應該反映國家政策和國家意愿。這是產業政策。
第二,要有強有力的引導,推動工業經濟結構升級。中國汽車確實已經到了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
第三,當然,應該有明確的目標,最終國民經濟將朝著健康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3.中國政府為什么要制定汽車產業政策?傅玉武先生的回答是:
1) 汽車是創新和技術的載體,信息技術的包容性是其他工業經濟體不可替代的,在冶金、化工、電子、高端設備、信息、材料、信息技術、互聯網等其他工業經濟體內也是不具備的。
2) 汽車工業是國民經濟實力的體現,所有發達國家無一例外都是制造業大國和汽車強國。日本有豐田,德國有戴姆勒,美國有通用汽車。
3) 汽車工業是時代的象征。要成為工業強國,發揮更大作用,走在時代前列,中國必須制定汽車產業政策。
4.中國政府是如何領導汽車工業發展的?
1.在過去的30年里,中國政府主導了汽車行業的發展,有三個重要的政策文件。第一個是1994年的汽車產業政策,第二個是2004年的汽車行業發展政策,以及2017年5月發布的汽車行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2.產業政策在不同歷史節點上發揮的重要引導作用。
1) 在1994年《汽車產業政策》頒布之前。1992年,產量達到106萬,歷史上首次超過100萬;
1987年,汽車產量為670萬輛,1993年達到129萬輛,1994年達到135萬輛。
2) 1994年《汽車產業政策》頒布后。我們的目標是在20世紀末打下堅實的基礎,到2010年將其打造成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000年,中國汽車產銷首次突破200萬輛。
3) 2004年《汽車產業發展政策》的發展目標是全面提高中國汽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滿足消費者對汽車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2010年,使中國汽車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做出更大貢獻。它專注于汽車關鍵零部件的開發。到2005年,中國的產量超過500萬,居世界第四位。到2016年,產量為2802萬,連續八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國已經有六家汽車企業進入了全球500強。
五、如何將中國汽車建設成為工業強國?
實現中國汽車強國的時間節點是2030年。從現在起,經過10到15年,中國汽車必須成為一個工業強國。具體任務包括:
1.創新中心建設項目。電池創新中心已經成立,智能網聯創新中心正在成立。
2.關鍵部件的關鍵突破性項目。中國最大的技術弱點和工業痛點是零部件和基本零部件。例如,智能網聯和雷達攝像頭,這些電子模塊系統的供應商目前都是國外的。因此,關鍵部件在工程建設中的突破具有重要意義。
3.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推廣和應用。目前正在建設中。
4.智能網聯推廣項目。到2030年,有可能實現三級和四級條件自動駕駛。中國工程院正在從事人工智能2.0和工業機器人項目,中國汽車人有機會、有能力、有空間迎頭趕上。
5、先進的節能環保汽車技術升級項目。在傳統汽車的核心技術上,與合資品牌和國外品牌仍有一定差距,而且規定特別嚴格,這迫使我們的行業升級。
6.汽車+跨界融合項目。汽車+互聯網或互聯網+汽車,簡而言之,跨境融合。
7.汽車品質品牌建設項目。汽車質量的品牌必須是穩定的,員工的專業精神必須是世界級的。作為一個建設項目,這是一個明智的舉措,非常適合汽車行業的現狀。
8.海外開發項目。2016年,中國汽車產銷總額為2800萬輛,出口70萬輛仍處于2%至3%的水平。如果一個汽車強國想要達到30%,那么它應該有1000萬的出口。但韓國50%以上的市場在海外,日本50%以上的海外,德國75%的海外,美國50%的海外。要成為一個工業大國,品牌是安靜的,質量是不穩定的,這不足以支持海外發展。作為一項國家戰略,海外開發項目非常重要。
六、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汽車強國的共同趨勢。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各國的意愿。新能源蒸汽的發展方向是電動化、智能化和網絡化。
1.2016年12月9日,密歇根州發布了首個無人駕駛汽車商業銷售法規。在密歇根州,不僅無人駕駛汽車被允許測試,沒有司機的自動駕駛汽車也可以正式上市銷售;
2.日本的計劃是在2018年之前主要推廣輔助駕駛技術。2020-2030年,重點推進高水平智能駕駛,希望在2030年前實現無人駕駛的商業化應用;
3.歐洲智能汽車發展技術路線圖顯示,在2020年之前,歐洲將重點發展駕駛員輔助,并實現駕駛員輔助技術的大規模工業化。從2020年起,高速公路自動駕駛等高水平自動駕駛汽車的開發將實現工業化,從2025年到2030年,全自動無人駕駛將實現商業化;
4.根據中國制造2025年計劃,到2020年,企業新乘用車平均油耗不超過5升/100公里,到2030年將達到3.2升/100公里。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國家的意志。
資料來源:第一電網
作者:雷紅軍來源:第一電氣網
作者:雷紅軍
2017年5月20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國汽車人才研究會會長傅玉武先生在第三屆清華大學汽車產業前沿高峰論壇上提出“發展汽車是國家意志”的理念。作者對此進行了研究,并有以下經驗供您參考。
1.汽車的發展是留給市場還是由國家主導?
我國政府主導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這體現在財政補貼上。在手術過程中,出現了“作弊”行為。因此,許多極端分子強烈呼吁將新能源汽車的開發交給市場,取消財政補貼。汽車的發展是留給市場還是由國家主導?每個人都進行了激烈的討論。
傅玉武先生對此進行了解釋。“盡管我們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但作為一個國家,尤其是像中國一樣,我們必須有自己的國家產業政策。”產業政策是國家主導。
第二,什么是產業政策?傅玉武先生的回答是:
首先,它應該體現在國家主持的制定中。2016年10月,汽車工程協會發布了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大約500名專家參與了這項研究,歷時13個月。最近,一項中長期汽車發展戰略出臺。它應該反映國家政策和國家意愿。這是產業政策。
第二,要有強有力的引導,推動工業經濟結構升級。中國汽車確實已經到了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
第三,當然,應該有明確的目標,最終國民經濟將朝著健康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3.中國政府為什么要制定汽車產業政策?傅玉武先生的回答是:
1) 汽車是創新和技術的載體,信息技術的包容性是其他工業經濟體不可替代的,在冶金、化工、電子、高端設備、信息、材料、信息技術、互聯網等其他工業經濟體內也是不具備的。
2) 汽車工業是國民經濟實力的體現,所有發達國家無一例外都是制造業大國和汽車強國。日本有豐田,德國有戴姆勒,美國有通用汽車。
3) 汽車工業是時代的象征。要成為工業強國,發揮更大作用,走在時代前列,中國必須制定汽車產業政策。
4.中國政府是如何領導汽車工業發展的?
1.在過去的30年里,中國政府主導了汽車行業的發展,有三個重要的政策文件。第一個是1994年的汽車產業政策,第二個是2004年的汽車行業發展政策,以及2017年5月發布的汽車行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2.產業政策在不同歷史節點上發揮的重要引導作用。
1) 在1994年《汽車產業政策》頒布之前。1992年,產量達到106萬,歷史上首次超過100萬;
1987年,汽車產量為670萬輛,1993年達到129萬輛,1994年達到135萬輛。
2) 1994年《汽車產業政策》頒布后。我們的目標是在20世紀末打下堅實的基礎,到2010年將其打造成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000年,中國汽車產銷首次突破200萬輛。
3) 2004年《汽車產業發展政策》的發展目標是全面提高中國汽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滿足消費者對汽車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2010年,使中國汽車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做出更大貢獻。它專注于汽車關鍵零部件的開發。到2005年,中國的產量超過500萬,居世界第四位。到2016年,產量為2802萬,連續八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國已經有六家汽車企業進入了全球500強。
五、如何將中國汽車建設成為工業強國?
實現中國汽車強國的時間節點是2030年。從現在起,經過10到15年,中國汽車必須成為一個工業強國。具體任務包括:
1.創新中心建設項目。電池創新中心已經成立,智能網聯創新中心正在成立。
2.關鍵部件的關鍵突破性項目。中國最大的技術弱點和工業痛點是零部件和基本零部件。例如,智能網聯和雷達攝像頭,這些電子模塊系統的供應商目前都是國外的。因此,關鍵部件在工程建設中的突破具有重要意義。
3.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推廣和應用。目前正在建設中。
4.智能網聯推廣項目。到2030年,有可能實現三級和四級條件自動駕駛。中國工程院正在從事人工智能2.0和工業機器人項目,中國汽車人有機會、有能力、有空間迎頭趕上。
5、先進的節能環保汽車技術升級項目。在傳統汽車的核心技術上,與合資品牌和國外品牌仍有一定差距,而且規定特別嚴格,這迫使我們的行業升級。
6.汽車+跨界融合項目。汽車+互聯網或互聯網+汽車,簡而言之,跨境融合。
7.汽車品質品牌建設項目。汽車質量的品牌必須是穩定的,員工的專業精神必須是世界級的。作為一個建設項目,這是一個明智的舉措,非常適合汽車行業的現狀。
8.海外開發項目。2016年,中國汽車產銷總額為2800萬輛,出口70萬輛仍處于2%至3%的水平。如果一個汽車強國想要達到30%,那么它應該有1000萬的出口。但韓國50%以上的市場在海外,日本50%以上的海外,德國75%的海外,美國50%的海外。要成為一個工業大國,品牌是安靜的,質量是不穩定的,這不足以支持海外發展。作為一項國家戰略,海外開發項目非常重要。
六、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汽車強國的共同趨勢。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各國的意愿。新能源蒸汽的發展方向是電動化、智能化和網絡化。
1.2016年12月9日,密歇根州發布了首個無人駕駛汽車商業銷售法規。在密歇根州,不僅無人駕駛汽車被允許測試,沒有司機的自動駕駛汽車也可以正式上市銷售;
2.日本的計劃是在2018年之前主要推廣輔助駕駛技術。2020-2030年,重點推進高水平智能駕駛,希望在2030年前實現無人駕駛的商業化應用;
3.歐洲智能汽車發展技術路線圖顯示,在2020年之前,歐洲將重點發展駕駛員輔助,并實現駕駛員輔助技術的大規模工業化。從2020年起,高速公路自動駕駛等高水平自動駕駛汽車的開發將實現工業化,從2025年到2030年,全自動無人駕駛將實現商業化;
4.根據中國制造2025年計劃,到2020年,企業新乘用車平均油耗不超過5升/100公里,到2030年將達到3.2升/100公里。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國家的意志。
資料來源:第一電網
作者:雷紅軍
5月23日,北京市經信委公示“2017年北京市擬撥付第二批新能源汽車財政補助資金明細”,2017年北京市擬撥付第二批新能源汽車補助資金共涉及5745輛,撥付資金3060454萬元。
1900/1/1 0:00:00四輪低速電動車標準工作組初擬定車身尺寸為長35米,寬15米,雖然關于車身尺寸的爭議一直伴隨著低速電動車標準的制定過程,但企業的聲音卻一直缺席。
1900/1/1 0:00:00來源:第一電動網以前看球的時候我們總說,留給中國隊的時間不多了,其實對于中國的新造車團隊以及那些想做新能源車的自主車企來說,留給他們的時間也不多了。
1900/1/1 0:00:001、企業申請新建純電動乘用車準入,需附國家發展改革委出具項目核準批復閱讀原文5月23日,中機中心發布《關于車輛生產企業準入申請有關項目核準文件的調整說明》,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開源汽車公司OSVehicle將推出全球首款模塊化自動駕駛汽車Edit,其可拆分為五大部分,因此用戶可根據自身需求裝配汽車。該車上市時間和定價情況尚未確定。
1900/1/1 0:00:00近年來,長沙大力推廣新能源公交車,最大限度減少了大氣污染。
1900/1/1 0:00:00